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

天台四教儀講錄11 會性法師講述
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11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上明先度人的六種原因,還不是度五比丘的理由,何以先度五人呢?有三種原因:
一、酬釋尊行因本願—酬答釋迦佛往昔行菩薩道時,所發的本願,有兩件典故:各位讀過金剛經,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,節節肢解,忍辱仙人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不僅不動瞋恨心,還悲愍對方,歌利王不相信說:「你不動瞋恨心,誰相信啊?」忍辱仙人隨即發願:「我若起瞋心,割截之身馬上爛壞,倘不起瞋恨,且發願先度你,有此願力事實,割截之處,即刻復原。」此願一發,大地震動,傷口痊癒。歌利王見狀,深感懺悔,因而發心。歌利王即五比丘之憍陳如前身,由是因緣,今生出家,聞四諦法,最先開悟,證阿羅漢果,成爲第一位阿羅漢。另四位得度因緣,據湛然大師「摩訶止觀輔行記」載:釋迦佛往昔行菩薩道時,見一村莊鬧饑荒,村民將餓死,菩薩化作大魚,擱淺沙灘,濟民療飢;最先切取魚肉的是五位木匠,釋迦菩薩發願,成佛後先度此五人,也就是今之五比丘。
二、赴五人本願先悟─五比丘前生也曾發願,在釋迦佛法中最先成就。經載:賢劫有千佛出世,釋迦佛第四尊,迦葉佛第三;迦葉佛入滅前,有九人隨佛出家,其中四人證阿羅漢果,另五人未成就,發願將來在釋迦佛法中,要先斷煩惱,了生死,此即五比丘前身。
佛法講因緣,佛雖發願欲先度彼,五人若無此願,有緣無因,佛也沒辦法。佛度眾生只作眾生增上緣,無法強拉眾生到彼岸,受度者須自願,故佛往昔發願度此五人是助緣,五人有此心願是親因,具親因助緣,方能於最初成道便度五比丘。
三、報今日侍奉之勞─報答五人,在太子出家苦行時,發心幫助、侍奉之勞,故先度五比丘。三種原因中,前二種約過去多生言,第三種約今生說。
五人在鹿苑修行,因誤會太子退道,相約若見太子來,不理不睬。奇怪的是佛距離一丈遠處,五人自動起立,見佛相好莊嚴,五體投地頂禮,聞佛說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,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,教其知苦、斷集、慕滅、修道,而證聖果。
約阿含教典,漸初教法總不出四諦、十二因緣、事六度之理,下文藏教時,會詳說十二因緣及六度,此處從略。
 寅二、約時
若約時,則日照幽谷。(第二時)
如果約五時的日照情況言,是日照幽谷。華嚴經本無日照幽谷名相,但在日照時間的後文云:「譬如日出,先照一切諸大山王,次照一切大山,次照金剛寶山,然後普照一切大地」,智者大師將一切大山、金剛寶山二照合稱幽谷,是根據晉譯華嚴,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云:「譬如日月,出現世間,乃至深山幽谷,無不普照」,日月光明不只照耀高山大地,乃至照射幽谷深山。智者大師依據「乃至深山幽谷,無不普照」兩句,故將大山、金剛寶山合爲幽谷,所以,第二時是「日照幽谷」。幽谷喻聲聞人只求自度,不作度他因緣。
 寅三、約味
約涅槃經乳、酪、生酥、熟酥、醍醐五味言,屬第二味。
若約味,則從乳出酪。此從十二部經出九部修多羅。(二酪味)
若約五味,則從牛乳進而煎製成酪味。喻從十二部經出九部修多羅。舉五味爲喻,具二意:一、喻相生次第—牛乳出自母牛,可製成酪,酪出自乳。由酪製成生酥,生酥再製成熟酥,熟酥成爲醍醐。借相生次第喻佛說頓教後,因聲聞無法接受,得不到利益,故隱頓施漸,說阿含教法,如將牛奶煮成酪。二、喻味有濃淡─牛奶味道較淡,煎成酪較濃;這並非說頓教淡,阿含漸教濃,而是約根機論,聲聞根性得不到華嚴頓教利益,似牛奶很淡;到阿含能得斷煩惱了生死,證阿羅漢果之益,似酪味較濃。不是華嚴不如阿含。相生次第指教法之化儀次第,濃淡指根機受益言,不是約教說,莫誤會華嚴不如阿含。
「此從十二部經出九部修多羅」,十二部約大乘教典言,九部約小乘教典論。十二部即「長行、重頌並授記,孤起、無問而自說,因緣、譬喻及本事,本生、方廣、未曾有,論議共成十二名」,大乘教典必具此十二部。小乘教典大概有九部,十二部除掉三部,除哪三部?除方廣─方廣即大乘,表阿含唯小無大。除授記─阿含雖有少數授記之法,但只彌勒授記成佛,其他並無授記成佛事,因太少了等於沒有。除無問自說─因聲聞根性較差,不能啓悟高深理論,皆經人請問,佛才爲之說法,阿含大多屬此。大乘佛法,有無問自說,因深理無人提出,佛自說明,如阿彌陀經,佛沒待問便說。這類在聲聞教典中無,故須除「方廣、授記、無問自說」三部,而成九部。九部專對聲聞人說,法華經云:「我此九部法,隨順眾生說」。
其他經論對十二部經,聲聞究竟有幾部,也有不同說法,瑜伽師地論的說法較適當,認爲只有方廣無,因方廣屬大乘佛法,是大乘的別名,其他十一部皆有,多少而已,無問自說,阿含也有,但不是問大乘法。「九部」是另一種說法,也可通,現約法華言,九部指聲聞經典,大乘是十二部。
從乳出酪,如從十二部經轉而講九部,並非十二部又出九部,九部也是源自於佛,離開牛不會有酪,雖然酪由乳變,但乳從牛出,莫從牛奶轉成酪的相生次第看。對佛法若未徹底研究,這些道理無法通達,許多人不解此理,便評論台宗引證不妥。學佛要知其比方用意,方不致產生問題,此之譬喻說明乳、酪皆由牛出,九部、十二部皆由佛說。
 寅四、引證
信解品云:而以方便,密遣二人(聲聞緣覺),形色憔悴,無威德者,汝可詣彼,徐語窮子,雇汝除糞。
法華經信解品原文是:「爾時長者,將欲誘引其子,而設方便。密遣二人,形色憔悴,無威德者。汝可詣彼,徐語窮子,此有作處,倍與汝直。窮子若許,將來使作。若言欲何所作?便可語之,雇汝除糞。我等二人,亦共汝作。」因引證,故文字簡略。今依文略釋:
「而以方便」,因小乘根性無法接受大法,而設立權巧方便,「方」法也。「便」用也。運用權巧方便,令眾生得益,所謂「善用其法,逗會眾生」,方便也是善巧,善用種種方便,誘導眾生趣向佛法,即「黃葉止兒啼,空拳誑小兒」,幼童不懂事,卻懂得要錢,但不會分別,拿片黃葉說是眞錢,可買糖吃,就不哭了;小孩吵要吃糖,見大人手握空拳,以爲手中有糖,便不吵了,這就是方便。
以權巧方便度聲聞人,前云窮子見長者豪貴,具福德相,誤爲大官或國王,不敢久留,長者怎捨得兒子離開?但又不能強捉,故以方便,「密遣二人」,密遣對前之「即遣旁人」的即遣言,「密遣」約教理說,後文提及半字教、滿字教,大乘究竟法是滿字教,小乘法謂半字教,「隱滿施半」,隱頓教之滿字不說,只說漸教之半字教,謂之「密」。單說半字教之漸教曰「遣」,指遣彼等接受聲聞法。約人則前令大菩薩馬上捉回,現須隱藏,不令彼知是大菩薩,法華經云:「內祕菩薩行」是密,「外現是聲聞」是遣,所以,法華經中,如舍利弗、富樓那皆以大菩薩示現聲聞身,經云:「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」,菩薩示作聲聞是密,由聲聞身分接引是遣。
以上約教、約人說密遣。若約化儀方面言:寢大施小爲遣,小乘不能測量大法爲密。「密遣二人」,並不是正好兩個人,而是大菩薩示現聲聞、緣覺兩種人,如摩訶迦葉是辟支佛根性,因出佛世,未另立緣覺乘,合併於聲聞中。
「形色憔悴」,既要接引二乘人,外表與一般聲聞相同,示如窮人,故形色憔悴。聲聞人須修無常觀、苦觀、空觀,「內怖無常」,人命無常呼吸間,念念怖畏無常現前曰憔。「外遭八苦」,外受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,八苦交煎等苦惱,曰悴。身心受無常、苦、空等所逼,故「形色憔悴」。
「無威德者」,依佛法言,聲聞人無佛之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的福德相,也沒佛的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法等威德,既無威德,與普通人乃至窮人相同。長者密遣和窮人相似者,接近窮子。
「汝可詣彼,徐語窮子」汝,指被密遣示現的聲聞緣覺。徐,慢慢說。你到窮子地方,在彼未找到工作前,把他找回來,慢慢柔語勸說,以免嚇著,告訴他:「我這裡有工作,你來和我們一起吧!」窮子若問:「做什麼?」就答:「雇汝除糞」,雇你挑糞洗廁所。「糞」喻見思惑,見惑八十八使、思惑八十一品、貪瞋癡等,其實三毒等煩惱比糞還髒,糞雖髒雖臭,還可當肥料。故華嚴經淨行品教初學菩薩,時時刻刻爲眾生著想,上廁所觀想:「大小便時,當願眾生,棄貪瞋癡,蠲除罪法」。當時,由菩薩示現之聲聞緣覺,誘導窮子歸來,在長者後園做苦工,喻令其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。
此領何義?
上面這段文字爲摩訶迦葉等四位尊者所說,必有其表示,尊者們究竟領解了什麼意義?
答:次頓之後,說三藏教。二十年中,常令除糞,即破見思煩惱等義也。
答:彼等所領解的是頓教之後,漸教之初,「說三藏教」,三藏教即化法四教之藏教,因聲聞法中,經、律、論三藏分得很清楚,故云三藏教,乃據法華經、大智度論而定此名。「二十年中,常令除糞」,出自信解品,窮子回到長者處做苦工,做多久?二十年。二十年中皆做挑糞、洗廁所等粗工,爲什麼說二十年呢?二十年表斷見惑要用一無間道、一解脫道之智慧;斷思惑則九無間道、九解脫道,因三界九地,每一地有九品思惑,而每一地思惑皆須用一無間道、一解脫道。「無間道」是新譯,舊譯無礙道,運用智慧斷惑,持續不停曰無間,直至見思惑斷,無所障礙曰無礙。無間約因說,無礙約果論。聲聞人斷見思煩惱,須十個無間道、十個解脫道,故云二十年。「除糞」喻破見思惑。「等」含括其他修行法門在內。關於見思惑,下文講四諦之集諦時再說明。至此,漸教三段之漸初說竟。
第二、漸中。漸教之中,科判是方等時,何謂漸教?太虛大師「教觀詮要」說:漸教如種植物,若種果樹,播種後須除草、施肥、灌溉,陽光、空氣充足,沒病蟲害;種子萌芽後,逐漸長大,有枝葉、樹幹,到開花結果,要很長時間,不可能馬上結果。就是蔬菜最快也得七天以上。又如上樓梯,須一階一階上,縱搭升降梯,也要經過高下樓層。舉樓梯喻漸教,一步步循序漸進。
修學佛法先起信,進而求解,邊解邊修,解行並進,不可能一蹴即成。有人說「先悟後修」,是不可能的,既然開悟,還修什麼,已得果,何須修因?如先得水果,再種果樹,不合乎因果律。修學佛法也是先種善根,令善根成熟,慢慢得解脫,謂之漸教。「二十年中,常令除糞」,二十年中,辛辛苦苦修行斷煩惱,見思惑斷證阿羅漢果,便是價値,得實實在在佛法的受用。既得眞實果報,進一步說大乘法方能接受,講方等即漸中,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,令聲聞根性者回小向大,趣向大乘佛法,行菩薩道,直至成佛。漸中文字分三段,科判若照四教儀原文,四時四教皆約部、約時、約味、引證,我稍稍變通,方便大家辨別。
 丑二、漸中(方等)分三
漸中,即方等,分三科:寅一、約部教明,二、約時味判,三、引經證成。
  寅一、約部教明分二
「約部教明」又分卯一、判部收經,二、部中用教兩科。
   卯一、判部收經
判定方等部所說的經。
次明方等部。淨名等經,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。
阿含(鹿苑)之後,其「次」,漸教第二段,說「明方等部」,方等部屬方等時,在化儀四教裡屬漸中。方等時所收的經,如「淨名等經」,淨名經即維摩詰經,維摩詰或毗摩羅詰,此云淨名,故簡稱淨名經。「等」指其他思益經、央掘摩羅經、金光明經等等,大乘經除華嚴、般若、法華、涅槃四部外,餘皆收歸方等部,故謂「判部收經」。
這類經講些什麼道理呢?主要是說「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」。如維摩經觀眾生品就是歎大,讚歎文殊菩薩、維摩詰等殊勝功德。褒獎圓教大乘佛法,令小乘根性者恥小慕大,覺得修小乘可恥,而仰慕大乘。「彈偏斥小」,維摩經菩薩品就有此意。彈與斥,意思相同,大乘菩薩如果不處中道,偏於一邊,不圓融,也遭彈斥。「斥小」呵斥小乘人焦芽敗種,維摩經弟子品,佛要大弟子們探維摩居士病,因舍利弗、目犍連、阿難、羅睺羅,曾被維摩詰呵斥,如天女散花時,花落在舍利弗身上撥不掉,小乘人很執著,覺得花不如法,而與天女辯論那段,便是斥小,類似情況,維摩經裡說得很清楚。何以斥小?因小乘根性證阿羅漢果後,得少爲足,不肯發大心,止於化城,不趣寶所,故受彈斥。歎大褒圓,彈偏斥小,簡單說,欲令小乘恥小慕大,行菩薩道,度化眾生,直至成佛,方合佛之出世本懷,所以,大乘經典常有呵斥聲聞人的文辭,並非說聲聞人不好,其實,小乘果位也不容易證,證初果斷見惑,如斷四十里流;能斷見思惑出三界,値得讚美欽敬,然不發大心度眾,不契佛本懷,故加呵斥,用意在此。看大乘經典這類文字,莫瞧不起聲聞人,我們是凡夫,對見思惑尙且不了解,遑論斷了,我們要學習菩薩道,也要尊重禮敬小乘,這道理在大集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裡說得很詳細,因爲小爲大基,小乘是大乘根基,沒小怎能成大?如三層樓,沒有第一層,豈有第二層、第三層?維摩經的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,對佛世證果的聲聞人很需要,但不對薄地凡夫根機。關於這類經典,懂佛法者看了有好處,能幫助提昇對大乘佛法的信心與恭敬心,倘不懂佛法,就會瞧不起小乘,產生謗法之過,因此,我講經四十年,不講維摩、思益等這類經,說法須應機,否則多餘,令聽者增長貢高我慢,破壞眾生善根,只有壞處沒有好處。維摩經,我只鼓勵深入佛法、懂佛法者自己看看,維摩經彈偏斥小道理,是針對聲聞人證果後才說的,先問自己證果了嗎?若未證果,不能輕視聲聞人,大菩薩不會有這種心態,凡夫貢高我慢,煩惱充滿,說這類經沒多大利益。
湛然大師在「法華文句記」說:天台對方等教義,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八字,可以包含殆盡。
 卯二、部中用教
「教」化法四教。方等部教典,所用的化法四教屬於哪一類。
四教倶說,藏爲半字教,通別圓爲滿字教。對半說滿,故言對教。
方等部所用的化法四教,是「四教倶說」,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皆說。說三藏教目的在彈斥,要其恥小慕大;講通教爲引藏教人由小而大;說別教、圓教,令知別教圓教界外菩薩之殊勝功德,體會大菩薩境界,生仰慕心,方能回小向大。「藏爲半字教,通別圓爲滿字教」,半、滿出自涅槃經,涅槃經如來性品云:「譬如長者,唯有一子」,有位長者,只生一子。現在謂獨生子,獨生子的獨要會看,如果說單獨只生這麼一個兒子,那是通的,不可誤爲獨自一人生一個兒子;北部客家人稱獨子爲單丁,丁是一個人,只有一個人,不稱獨生子,因獨父獨母都不能生子。「唯有一子」很寶貝,心常愛念,照顧得無微不至,兒子受教育,恐其用腦過度,和老師商量,孩子太小,不懂道理,先教他識字,別講義理,謂「半字」,半字不是半個字,古代私塾,先教讀書、背書不解釋,現在則先教ㄅㄆㄇㄈ……謂之半字教。「滿字教」不僅教文字,還要釋義理,如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是什麼意思,要說得明明白白,沒絲毫保留。半字教只認字而已。俗云:「讀書也要前生讀」,多生讀來,否則,讀之辛苦,有人讀一輩子,識字不多;有的同樣的書,只認識自己的讀本,換另一本,同樣的字就不認得了。有位老修行,已往生多年,很鈍根,金剛經每個字要自己做記號才能讀,如鳥字旁邊畫隻鳥,木字則畫棵樹,所以,不能換經本,沒記號不會讀。但他很會念阿彌陀佛,一次,有個地方放燄口,少一人敲引磬,請老修行幫忙,晚上,燄口唱到一半,突然停電(以前停電是平常事),大家也跟著停,只老修行高聲念佛,燄口沒因此停止,這就是老修行的智慧。我有位堂叔,日據時代讀七年私塾,七年讀的書不少,書本自己挑不動,卻不會寫信,寫信找我代筆。我沒讀書,卻在佛光山教書,有次相遇,問我:「你在南部做什麼?」「在佛學院教書。」他大笑說:「你沒讀書會教書,那會笑死我!」他讀七年書,不會寫信,我沒讀書會教書,世間事就這麼怪!我沒讀書會看註解,有人說:佛法很深,須由淺入深。而我是由深入淺,一開始聽斌宗法師講地藏經,其次是楞嚴經,再阿彌陀經,二十歲聽楞嚴經便看註解,深經照樣聽懂。佛法論宿根、講因果,若無宿根,灌也灌不進去。有人只懂這部經,讀這部經,其他沒辦法,有位老太婆不識字,可是,金剛經是用背的,今天學一句,明天學一句,硬念硬記,學幾年便會背,拿經本,她看不懂,但坐下來,眼睛一閉,「如是我聞,……」哇啦哇啦一直背,我二十幾歲親見,眞是了不起!從前,有個小沙彌讀法華經,一至六卷學得很快,第七卷無論怎麼教也不會,師父帶去請教一位開悟的老修行,老修行要他照井水,一照,照出過去生事,原來小沙彌過去生是頭牛,牧童在寺旁牧牛,正逢六月六日,寺廟曬經,牛跑到法華經前,用鼻子嗅,從第一卷聞到第六卷,牧童發現,趕快把牛拉走。由此功德,轉生人道,出家作沙彌,所以,法華經只能讀到第六卷。大家若見牛來聞經,讓牠聞完吧,以免造成類似遺憾。
按此所言,爲聲聞人說藏教法,是半字教,藏教屬小乘教典,修行階位頂多到三百由旬的化城,正好一半。通別圓注重在大乘法,通教雖有三乘,但正化菩薩、旁化二乘,屬界內大乘佛法,對藏教言,通別圓皆滿字教。「對半說滿,故言對教」,對半字聲聞人,說滿字通別圓,謂「對教」,即對聲聞人四教並談,如涅槃經之長者子,長大自立,智慧開啓,已能識字,再將教理一一說明,令其了解,便是對半說滿,因此,方等時教理稱爲對教。這就是所謂「部中用教」。
方等時漸中三段,第一、約部教明說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