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四教儀講錄 27
會性法師講述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午二、百劫種相分二
上說三祇行因修滿,六度已告一段落,接著說百劫種相好,即平常說的「三祇修福慧,百劫種相好」,分:未一、明種相,二、釋福義兩段。先說:
未一、明種相
更住百劫,種相好因。修百福成一相。
修三大阿僧衹劫已,約再住世百劫,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因。修因須在欲界南贍部洲,即我們所住的地球,此處苦樂交雜,修福機會較多,第一阿僧祇劫修滿,從此常離女身,生生世世在天上人間,以丈夫之相修六度萬行,若於有佛之世,較有機會修百劫種相好,無佛之世也可修,但較困難。
佛三十二相,由頂肉髻相,大家看佛像,頭頂有個圓圓紅紅的,猶如「春山吐日」,像春天山上太陽剛昇一半的情況,其頂是看不到的,故名無見頂相。從無見頂相,至腳底千輻輪相,共有三十二相。三十二相先修哪一相呢?或說由千輻輪相修起,漸漸往上,至無見頂相。或謂先修無見頂相,逐漸往下,直到千輻輪相。佛腳底有很多小輪紋,印在走過路面,很美很清楚。聽說印度某地方還保留著,玄奘大師赴印參學時親自見過。或說百劫種相,不一定從頂,也不一定從腳,沒規定由那先種,視因緣,因緣成熟,可修則先修,否則,沒助緣怎麼修啊?
按經論,每一相都有其修的方式範圍,因此,我想若依規定,會有困難。三十二,每一相要修多少福才能成就呢?「修百福成一相」,修滿一百福,才能成就一種相好,實際上,修百福也不出六度,大智度論說:每一相都以布施修因功德莊嚴。百福成一相,三十二相須修滿三千兩百福。
未二、釋福義
解釋福的意義。
福義多途,難可定判。有云大千盲人治差,爲一福等。
既然百福成一相,怎樣才算福呢?「福義多途」,說法很多曰多途。關於修福,成就福德的說法很多,「難可定判」,很難下定論,判斷怎樣才算一福。「有云大千盲人治差,爲一福等」,正文只舉一例,經論中說:假設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統統眼盲,修百福莊嚴之菩薩能同時治好,才算一福。聽起來像天方夜譚,別說做,想也想不出其境界;治好三、五個人的眼睛就夠難了,遑論三千大千世界,我就遇不到這類菩薩,否則,我的眼睛便沒問題。誰能爲之呢?經三大阿僧祇劫,修滿六度萬行的菩薩可以做到,因再經百劫便成佛,運其神通、福德有此能力。若有此因緣,治癒三千大千世界眼盲眾生,也只一福而已,做百次才能莊嚴一相,實在不簡單!「治差」即治癒。「等」指其他還有好多種說法。大智度論舉九種:一、一轉輪王福報,可名一福,意即修滿百位轉輪王福德,成就一相。轉輪王福報有多大?我們無法知之,起碼如統治世界的盟主吧?!以其福報算一福,也得三千兩百位輪王福德才能莊嚴三十二相。二、一帝釋天王福德爲一福。三、一他化自在天王福德爲一福。四、除等覺菩薩外,其他一切眾生福報算一福。五、一大千世界眾生福報爲一福。六、如正文所說,同時治癒三千大千世界盲人爲一福。七、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中毒將死,瞬間治癒算一福。八、大千世界所有人,同一時間將死,能隨時救活是一福。九、大千世界人皆破戒又破見,能令恢復淨戒,具正知正見爲一福。
除此之外,其他經論說得更多,像小乘有部「大毘婆沙論」第一七七、一七八卷也提及,但大毘婆沙論說四度,即布施、持戒、精進、般若,將忍辱含於持戒中,禪定合併般若裡,所以只有四度,然解釋時也說六度,但旨在明四度。倶舍論第十八卷,也論及三祇修福慧、百劫修相好並六度滿相。台宗祖師閱大智度論開悟,故引證大智度論「大千盲人治差」的說法,此乃修三大阿僧祇劫的大菩薩境界,非凡夫所能思議。
午三、六度滿相分二
說明六度修到什麼境界才算圓滿,文中舉有六度滿相的例子,分兩段:未一、標,二、釋。
未一、標
修行六度,各有滿時。
菩薩三大無數劫修滿六度,天台家謂「事六度」,乃藏教菩薩在三界內,事相上修六度功德圓滿,有形有相,可以標出,故科判名「標」。下文列出六度滿相。
未二、釋
解釋六度滿相。
如尸毗王代鴿,檀滿。
這是布施度修圓滿。就像尸毗王代鴿,稍懂佛法者大多知此典故,也就是割肉餵鷹的故事。釋迦佛往昔行菩薩道時,修布施度,鴿子被老鷹追逐,驚恐躲入菩薩衣中,鷹問,菩薩據實以答,鷹說:你保護鴿子,讓我餓死,對鴿慈悲,對我不然。菩薩問:你想吃什麼?答:吃新鮮血肉。菩薩說:沒關係,鴿小人大,我割塊身肉抵鴿肉好嗎?鷹同意,但人肉和鴿肉須相等。菩薩答應。於是,用天平秤,奇的是割一塊不夠,割兩塊、三塊,甚至全身肉都割完,還是不夠,最後,整個身體爬上天平,才與鴿相等,歡歡喜喜的請老鷹吃。據說鷹與鴿皆天上天王化身,測試菩薩內財施工夫如何,既然全身血肉均捨,內財施已圓滿無礙。天人們恐菩薩沒命,求天王快救,天王說:彼自會發願,不必我救。天人問:「你不惜生命救鴿,心會因痛苦而起煩惱嗎?」「不但不起煩惱,且發願度盡一切眾生。」「這話誰相信呀?」「你若不信,我發願倘所言皆實,身復原狀;設有絲毫煩惱,身即爛腐。」此願一發,馬上復原,顯示菩薩眞能伏惑,不起現行,乃菩薩修行道力加持,並非易事。
這則典故,賢愚因緣經(簡稱賢愚經)第一卷,大莊嚴論第十二卷,大智度論第四卷,及其他經論都有提及,事相上布施做到這種程度,才算圓滿,可見,修布施度很不簡單。
普明王捨國,尸滿。
尸,尸羅波羅蜜,此云持戒度。釋迦世尊行菩薩道時,曾爲普明王,梵語「須陀摩」或須陀須摩,此云普明,是位國王名字。當時有惡王名斑足,或云鹿足王,受邪教影響,欲殺百王(或說千王)祭祀,假設是一百,已殺九十九個,第一百位是普明王,但普明王正準備設無遮大會,約好各地修行人七天中受供養,現竟失信,難過而哭,斑足王譏彼怕死,普明王說明原委,恐因失信破戒,並非畏懼。斑足王說:「果眞如此,放你回去,七天事情辦完,再來受死,倘敢逃跑,我必捉你。」普明王布施已,心無遺憾,文武大臣勸王莫去,可用軍事解決。普明王明知會死,堅不失信,斑足王說:「你眞守信用呀!」普明王說偈,顯示持戒不妄語的功德。這是約持戒功德論,不約布施言,像普明王捨王位、身命,始終守信不妄語,是尸波羅蜜圓滿。
羼提僊人,爲歌利主割截無恨,忍滿。
這故事大家皆知,即金剛經之忍辱仙人。梵語「羼提」,此云忍辱。「僊」簡寫作仙。古代未有佛法時,中國以仙人爲貴,也是修道者。釋迦佛行菩薩道時,爲忍辱仙人,被歌利王割截身體,「歌利王」此云惡勢、惡王或無道昏君。有一天,王帶許多宮女入山遊玩,王走累,在樹下睡著。宮女們見忍辱仙人,圍在四周,聞其說法;王醒,尋聲而至,怒氣衝天,誤會仙人誘拐,質問:「你在做什麼?」「修忍辱行。」「既修忍辱,我來試試!」於是,割下仙人鼻子、手腳,並說:「我不相信你能忍,你必動瞋恨心,只是沒能力傷害我吧!」仙人說:「沒這回事,我正在修菩薩道,不但不起瞋心,且發願將來成佛後先度你。」王更不相信。仙人發願:「若所說屬實,身體即復原狀,倘有些些瞋心,身即爛壞!」願發後,身完好如初。這證明修忍辱度圓滿。歌利王即五比丘之一的憍陳如。
我們別說節節支解,只要被罵一句就暴跳如雷,臉紅脖子粗,氣死了!若能修行像忍辱仙人,表示快成佛了,故佛遺教經云:「忍之爲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」,因修忍辱者必定持戒,持戒者未必忍辱。
大施太子抒海,并七日翹足讚弗沙佛,進滿。
精進就是努力進修,不休不懈,怎樣才算精進度功德圓滿呢?正文引證兩件典故,「大施太子抒海」,有部經專說釋迦牟尼佛往昔行菩薩道時,修精進度的情形,謂世尊當時爲太子,見眾生太苦了,發心行施,但世間財物有限,無法滿足眾生要求,聞海龍王有顆摩尼寶珠,如你心意,要什麼現什麼,大施太子託有大力量者同行,龍王受彼發心感動,覺得太子很了不起,交出如意珠,以成就太子心願。出龍宮後,因疲累在海灘上睡著,口袋中的如意珠大放光明,龍族眾生捨不得,乘此機會,把寶珠取回;太子睡醒,難過不已,正找時,空中多生與彼共同修行的天神據實以告。那怎麼辦呢?再要不易了,唯一辦法是「抒海」,舀乾海水,龍王害怕,必交寶珠,這比愚公移山的精神更偉大,海水一瓢一瓢往外,舀到何年何日啊?太子不管,不可爲也爲之,非得如意珠不可,下工夫做;其精神感動海神,運神通令海水少了一半,龍王一看,太子正在抒海,怕海枯竭不能生存,趕緊交出如意寶珠。明知不可爲,依然發心不懈,才算精進度圓滿。
「并七日翹足,讚弗沙佛」,大毗婆沙論、倶舍論、大智度論等許多經論中,都有此典故。釋迦往昔行菩薩道,三祇行因修滿,正百劫種相好時,親近弗沙佛,大毗婆沙論稱底沙,今依大智度論謂弗沙,有兩位弟子,釋迦與彌勒二菩薩,當時百劫種相好,已至九十劫,弗沙佛觀察兩位上首弟子,看誰先成佛,發現釋迦菩薩精進第一,但注重度眾生,度生功德快圓滿,自己修行尙不足,不會先成佛。彌勒菩薩自修功德夠,可先成佛,但眾生因緣尙未成熟,即自利較利他功德先成就,可見成佛須和有緣眾生的因緣相配合,所化眾生之機成熟,正可接受教化,機感相應,方能出現世間成佛度生,否則,雖成佛無眾生可度;或眾生因緣成熟,菩薩卻未成佛,這也不行。弗沙佛知釋迦菩薩須慢彌勒九劫,心想:欲令一人成就比較容易,欲令所度眾生統統成熟較難,因範圍太大了,不如使釋迦更加精進,提早成佛,度彼所應度眾生。
有一天,弗沙佛到深山岩洞入火光三昧;釋迦菩薩特別想念佛,一天沒見,四處尋找,見山上有光,知佛必在此處,果然,見佛安坐石窟,全身光明,異常殊勝,歡喜不已,「翹足」立一足,一足彎起,表如跪著,雙手合掌,以金雞獨立方式,說偈讚佛:「天上天下無如佛,十方世界亦無比;世間所有我盡見,一切無有如佛者。」巍巍不動,讚歎七天七夜。各位回去,別說七晝夜,三分鐘試試看,是否受得了!釋迦菩薩因此精進,提早九劫成佛,顯其精進度圓滿。欲精進者,不妨學學看。
這首讚佛偈,出自大智度論,大毗婆沙論則不同,唸起來不很調順,謂:「天地此界多聞室,逝宮天處十方無;丈夫牛王大沙門,尋地山林遍無等。」我們不知梵文怎麼寫,文句與大智度論的「天上天下無如佛」,實在相差太遠,而二者故事相同,只是偈頌不同,然其道理內容無別,意思也是說天上天下,乃至十方世界沒有比佛更殊勝的。鳩摩羅什三藏法師譯的大智度論,這首偈頌文字優美,實在太好了!至今起碼一千六百年以上,依然流傳,我們學佛,希望快點成佛,釋迦世尊以此偈讚弗沙佛,提早九劫成佛,我們雖不能金雞獨立,但站在佛前,念此偈讚佛,雖不能超一劫二劫,也可抵一天、兩天吧!總是有用的,所以,凡念釋迦佛時,便以此偈讚佛,世尊因地以此讚弗沙佛,現在成佛了,弟子們也以此偈頌讚歎,表如是因,如是果,是很好的典範,我們應該修學。
大施太子故事,非平常人能修學理解,今人有些也認爲愚公太愚。個人覺得二則典故,採後則便可,大施太子不提無所謂,不過,在古代有效,如中國二十四孝之王祥卧冰、郭巨埋兒,現代人重下不重上,父母餓死可以不顧,怎可能埋兒?!這是愚孝,不能提倡。大施太子故事,有人也作如是觀,不大好。古人思想單純,不會想太多,今人太聰明,想太多,將這些當神話,不很接受。讚佛之事,肯下工夫,猶可爲之,所以,只舉讚佛典故即可。宋朝,作者據天台三大部,編入太子抒海事,只是照抄,非編寫者心意,這是第四精進度滿。接著說禪定度:
尙闍黎鵲巢頂上,禪滿。
釋迦佛往昔曾爲尙闍黎,頭髮多且長,挽成髻,人稱螺髻仙人。鳥見仙人打坐,巍巍不動,將髮髻作鳥巢;仙人出定,覺得頭上有鳥窩,巢中有蛋,爲護鳥而再度入定,待勝出小鳥,長大飛走,才出定,如此襌定工夫,成就禪定波羅蜜。
我們能坐多久?還是三分鐘,鳥作巢不可能,何況我沒頭髮,你們在家菩薩可以哦,但太短不行。讚中讚歎釋迦世尊「鵲巢頂上」是事實,是行菩薩道時,非雪山苦行時。
以世間四禪八定論,這境界不算高,因色界第四禪,就具此工夫,不用鼻呼吸,呼吸從全身毛細孔進出,看似死,其實在定中,血液循環照常,全身好好的,所以,鳥敢在其頂築巢,原因是沒呼吸,坐著像棵樹;若用鼻子呼吸,全身體溫暖和,鳥感覺是動物,便不敢接近。禪定波羅蜜的圓滿境界無法表達,借第四禪說明。
劬嬪大臣,分閻浮提七分,息諍,智滿。
故事出自長阿含大典尊經,當時閻浮提,即南贍部洲,有七國七王,因國界問題,常起糾紛,有位很有智慧的大臣,名大典尊,即劬嬪,以其智慧,分得七王心服口服,各各滿意,止息七國諍論,似此,則智慧度滿。
這也是假借事相表達,因般若智慧無形無相,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。何謂滿?成佛即滿,未成佛前不名爲滿。上舉各例,皆釋迦牟尼佛因地行菩薩道,六度修滿的情形。
望初聲聞位,是下忍位。
藏教有聲聞、辟支佛、菩薩三個階位,「初」第一位。對照聲聞階位言,六度修滿,只到四加行的下忍位。
寅二、果滿願遂分四
「遂」滿也。此科分四:卯一、成道經時,二、斷結成佛,三、說法度生,四、緣盡入滅。乃釋迦世尊修滿六度,成佛的現象,素謂「八相成道」。
卯一、成道經時
成就佛道所經時間,乃八相之前五相。
次入補處,生兜率、託胎、出胎、出家、降魔,安坐不動,爲中忍位,次一剎那入上忍位,次一剎那,入世第一位。
六度修滿,其「次」進「入」一生「補處」。補,後補佛之地位。處,指兜率天。兜率天分內、外院,外院是一般天人所居,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所住,爲欲界第四天,夜摩天之上。迦葉佛入滅,釋迦牟尼爲一生補處菩薩,於兜率內院等待成佛因緣,因緣成熟,託摩耶夫人母胎,生淨飯王宮。「託胎」即入胎,八相成道:第一相、生兜率,二、託胎,三、出胎,四、出家,五、降魔。大乘則一、生兜率,二、託胎,三、住胎,四、出胎,五、出家。大乘有住胎相,沒降魔相。小乘無住胎,有降魔。這是八相成道的前段,直到出胎作太子,十九歲出家,苦行六年,參學五年,最後,坐菩提樹下「降魔」,降兩種魔:一、強魔,天魔遣魔將魔軍欲來傷害,菩薩巍巍不懼。二、軟魔,魔女歌舞擾亂,菩薩道心愈堅,結果,妖艷美女變成老太婆,落荒而逃。降魔已,安坐菩提樹下不動,對照聲聞「爲中忍位」。這時只一剎那,再「次一剎那入上忍位」,進而「次一剎那入世第一位」,四加行之中忍、上忍、世第一皆滿。成佛須經時間修行磨練方得。
卯二、斷結成佛
結,煩惱,九結十使。「斷結」即斷煩惱成佛道。
發眞無漏,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,坐木菩提樹下,生草爲座,成劣應丈六身佛。
坐菩提樹下降魔已,從本性發出眞正無漏功德,以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。何謂三十四心?前之聲聞中,曾說八忍八智,三界九地的思惑八十一品,九地,每一地斷煩惱時,都有一無礙、一解脫,謂九無礙、九解脫。舊譯無礙,新譯無間,二九合併是十八,加八忍八智之十六,成三十四心。藏教菩薩見思惑同時頓斷,所以,三十四心同時頓發。頓斷見惑八十八使、思惑八十一品,並斷所有習氣,「坐木菩提樹下」,菩提樹當然是木,爲何特別標明呢?表示和通、別、圓三教不同,不同情況待後再說。木菩提樹是凡夫所見境界,梵語畢鉢羅樹,因佛在此樹下成佛,故名菩提樹;據說在印度,枝葉濃密,經年不凋、不長蟲,很乾淨,修道者很喜歡,釋迦菩薩坐在樹下一塊平坦的石頭上,瑞應經、過去現在因果經載:世尊將成佛時,吉祥童子送很柔軟的草墊在石頭上,菩薩以新鮮的草爲座。後來禪宗打坐,都用草蒲團,表與鮮草爲座的意思相同。所成是「劣應丈六身佛」,和通、別、圓相較,屬劣應身。其實,成佛境界一樣,只是眾生所見不同,凡夫見劣應身,是丈六老比丘相,當時佛身相一丈六尺高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