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

觀六情品第三

觀六情品第三
  外人就問,經中說有六情,你怎麼說一切法空呢?經中有嘛!
  【眼耳及鼻舌 身意等六情 此眼等六情 行色等六塵】
  六情就是眼耳及鼻舌身意等六情。眼耳鼻舌身意六情,此眼等六情,行色等六塵。眼緣色,耳緣聲,鼻緣香,舌緣味,身緣觸,意緣法。經中明明說有六情六塵啊!你怎麼說一切法空呢?
  現在我們先介紹六情,不過大家要注意到,六情皆是假名,我們先要有這概念。此地講六情如標月之指,為了使大家了解,所以他借助於六情。六情不是實有,先有這個概念。
  什麼是六情呢?他說明白了,眼耳鼻舌身意。首先我們說這個六情,經上有幾種不同的名字。眼可以遙知,「遙」遠就感覺「知」道了,耳聽聲也可遙知,意念法也可遙知。鼻舌身這三項不能遙知,接觸知。香味接觸到鼻子才知道,鹹淡接觸到舌頭才知道,粗滑接觸到身體才知道。
  六根六塵生六識,六識就是見、聽、聞、嚐、覺、知。因為它有「接觸知」三項、「遙遠知」三項,所以經上又說「見聞覺知」。覺是把鼻舌身三根,通通放在一起說,「遙知」的三項單獨說。
  這個六情裏頭,還有分別。眼耳鼻舌身這五根要是起作用的時候,生五識的時候,一定有一分意識。可是意識呢?可以單獨的起,一般叫獨頭意識。五根起的時候,那一分意識,僅知現在。眼耳鼻舌身,眼見現在,耳聽現在,鼻聞現在,舌嚐現在,身覺現在。單獨起意識的時候,它不知道現在,它是根據前五識謝落影像,知道過去未來。
  因為眼見色,不能見過去色,不能見未來色,僅僅能見現在色;耳聽聲不能聽未來聲、過去聲,聽現在聲。鼻聞香也一樣,聞現在香,過去香已滅不能聞,未來香未生也不能聞。舌嚐味也是一樣。身覺觸也是一樣,我碰你一下,你馬上知道,碰你已經過去了,你不知道,還沒有碰你,你也不知道。
  可是意識對法塵,僅僅對過去未來,不對現在。怎麼知道意識不對現在呢?比如說瞎子看不見,可是他有意識啊!如果意識對現在,那應該瞎子還能看得見;聾子聽不到,有意識啊,對現在的話,應該聾子還能聽到,鼻舌身皆如此。
  意識,五識起了它有一分意識。那一分意識叫介爾心,也叫率爾心,僅僅能分別一切法。第六意識不分別,禪宗說分別一切法,不作分別想,就是指這個。它能分別一切法,在前五識裏頭叫現量界。
  第六意識對過去未來稱為比量界。這裏頭六根、六塵、六識沒有人,要是有人就有七根七塵七識了。所以人叫非量界,第七識我見我癡我愛我慢──非量。大家慢慢聽,不要迷惑,這都是假名。
  怎麼叫介爾心呢?在一剎那之間,沒有尋求心,沒有決定心,沒有染淨心,最低最劣,僅僅分別一切法,沒有分別想。在介爾心裏頭,唯識宗有五心,還有一個等流心,它沒有。如果念佛一念萬年,萬年一念,清淨等流;天天起貪瞋癡,染污等流。
  為什麼講這些都是假名呢?我們講過時間方面,假名相續,沒有,是空的。在法,假名存在。時間,怎麼知道是空的呢?現在是過去未來形成,沒有現在,現在空;過去是現在未來形成,所以過去不可得;未來也一樣,是過去現在形成,未來空。
  這個空,我們稱為對待空,不過對待空範圍很狹隘。我們說因緣空,法的存在都是因緣所成。因緣所生法,都沒有自性,所以都是空的。
  那怎麼又說因緣法,又說時間呢?說假名。說眼耳鼻舌身意,即非眼耳鼻舌身意,是名眼耳鼻舌身意;說色聲香味觸法,即非色聲香味觸法,是名色聲香味觸法;說眼識乃至意識即非六識,是名六識。
  在心經上說得很明白,它說:「是故空中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。」那就是說根塵識皆空。
  所以外人提出來,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情,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,都有啊,怎麼空呢?下面第二偈論主答:
  【是眼則不能 自見其己體 若不能自見 云何見餘物】
  譬如眼見,眼能見色。眼它自己就是色法,如果能見色的話,應該先見自己的色,後見外色。自己的色法不能見,怎麼能見外色呢?
  現在我們就講見聞覺知皆空。阿含經講:「緣眼色生眼識,三事和合觸。」觸有六種,就是見、聽、聞、嚐、觸、覺、知。今天單獨談見這一項,其餘的不提,可以例知。
  既然是眼根、色塵、眼識,三事和合為見,我們細追究起來,眼根裏頭沒有見。如果眼根裏有見,不必等有色塵,有色塵我也見,沒有色塵我也見。可是有色塵才能見,沒有色塵不能見,所以就知道眼根沒有見。
  那麼有色塵能見,沒有色塵不見,應該見在色塵啊!研究起來,見也不在色塵。如果見在色塵,應該色塵見眼,怎麼說眼見色塵呢?
  或者有人說眼識能見,識是了別,所以能見。阿含經上說得很明白,緣眼色生眼識,就是緣於根和塵生出六識。六根沒有,六塵沒有,識本不生,它怎麼見呢?所以根塵識皆是空的。所以心經說,空中無六根、無六塵、無六識。
  外人又問。怎麼叫外人呢?外人不是外道,不入諦理的皆叫外人,所以「外人」三乘裏頭也有。外人又問了,眼雖不能自見其己體,但能見外物。好比那個火一樣,不能自燒能夠燒他。論主就說了:
  【火喻則不能 成於眼見法 去未去去時 已總答是事】
  「火喻則不能,成於眼見法。」火的譬喻不能成立,不能譬喻眼見法,眼見法就是眼見色塵。「去未去去時,已總答是事。」這是上一品的,去、未去、去時皆空,和火不同。去是已去,就是過去,未去就是未來,去時就是現在,這個三時皆是對待空。
  對待現在未來才有過去,才有已去。如果已去不空,沒有現在沒有未來,也應該有已去,那不合道理。未去就是未來,未來對待現在過去才有的。如果實在有未來,未來不空,沒有過去,沒有現在,也有未來,不合道理。去時是現在,現在對待過去未來成立,假立的。如果現在不空,沒有過去,沒有未來,也應該有現在。過去未來現在皆空,所以稱為三世平等。這個在上一品已經總答這個事情了,這和火的譬喻不相類同,不能相比喻。
  這個已去未去去時,我們還有一種角度可以知道空,那就廣泛了。過去是已去,因緣所成,未去是未來,也是因緣所成,去時是現在,現在也是因緣所成。既然法是因緣所成,沒有自性,沒有自性就空。
  當中利用無自性,是大乘的說法。比如中論說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。」那是一乘的說法。你從那個角度看都是空的,大家能懂不能懂啊?如果聽懂的話,下一品就好講了。
  所以都是空的,怎麼說有一切法呢?經上說世界微塵,那就是法。那麼說是假名,假名存在。世間都知道有現在、未來、過去,既然現在未來過去空,怎麼會有三世呢?那是假名,假名相續。假名非實,不是實在有,所以它就是空。
  這首偈,古德有縱破和奪破。從一切法空,一切法無所有,一切法不可得破,叫奪破。假如說從一切假名,一切幻有,一切假有,這樣破叫縱破。
  【見若未見時 則不名為見 而言見能見 是事則不然】                     
  「見若未見時,則不明為見」。這個「明」好像錯了,是名字的「名」。不過經文我們不敢改,恐怕改了,假使改錯了,誤眾生。
  「而言見能見,是事則不然。」見若未見時,三事沒有和合。緣眼色生眼識,才有見。如果沒見的時候,三事沒有和合。那個時候,不稱為見,沒有和合不稱為見。
  「而言見能見,是事則不然。」緣眼色生眼識,三事沒有和合,要是說有見,那是虛妄說。
  我們先說,三事沒有和合不能有見。假如說三事和合呢?根塵識三事和合,大家說能有見不能有見,誰知道?還是不能有見。眼根裏頭沒有見,大家已經知道了;色塵裏頭沒有見,大家也知道了;眼識裏頭沒有見,大家也知道,和合起來變成有見,沒有這個道理。
  好比說你沒有錢,袋子空空的;我沒有錢,也是空空的;他沒有錢,也是空空的,三個人在一起變成有錢大財主,那有這回事呢?所以我們先說,沒有和合不能有見,已和合還是不能有見,以無自性故。所以假使要說見能見,「是事則不然」,沒有這個道理。下一偈他說出來了:
  【見不能有見 非見亦不見 若已破於見 則為破見者】                     
  「見不能有見,非見亦不見。」見不能有見,我們知道見是三事和合有的,三事和合不能有見,他說「見不能有見」。非見非和合,非見也不見,三事不和合也沒有見,這個經上稱為畢竟空。
  「若已破於見,則為破見者。」和合不能見,不和合也不能見,這就破見了。如果說已經破了見,則為破見者。見者是人,見沒有了,怎麼會有人呢?沒有人沒有見,怎麼會有情?
  我們要知道這一偈「見不能有見」,他說三事和合不能有見。「非見亦不見」,沒有和合也不能有見。見是人見,既然破了見,當然破了見者了,見者是人。
  到這裏已經破六情了,沒有人沒有見,怎麼有六情呢?六情就是見聞覺知,破了見者,就徹底破了。
  你說根塵識和合產生人,要是縱破,「見」可以分別好壞,所以是情,「聽」分別好壞,「聞」分別好壞,「嚐」分別好壞,「覺」分別好壞,「知」分別好壞,所以是六情。要是沒有人,怎麼會有六情?現在破了見者這個人,六情就已經破了。
  以下他用縱破。其實沒有法也沒有人。說法即非法,是名法。說人即非人,是名人。比如說四諦法,苦集滅道,有人沒有?他講苦,集是苦因,滅是果,道是因,他沒講人啊!也沒講法啊!十二因緣,無明緣行,行緣識,識緣名色,名色緣六入,六入緣觸,觸緣受,受緣愛,愛緣取,取緣有,有緣生,生緣老死,沒有人也沒有法,所以破了見就破見者了。
  【離見不離見 見者不可得 以無見者故 何有見可見】
  我們上面講過,根塵識三事和合稱為見。既然是根塵識三事和合為見,不和合就叫離見,已經和合就稱為見。「離見」就是根塵識三法沒有和合,稱為離見。「不離見」就是根塵識三法和合,稱為不離見。
  離見不離見,見者都不可得。見者是人,沒有人。這首偈空二我:空人我、法我。我執有兩種,一個是人我執,一個是法我執。根塵識是法,根塵識和合有人,稱為見者,見者不可得。人不可得,根塵識當然不可得,那空法我。
  舉個例子說,十二因緣是法,四諦是法,三乘修的都是法,這裏頭沒有人。我們就拿十二因緣為例子,十二因緣是無明生行,行生識,識生名色,名色生六入,六入生觸,觸生受,受生愛,愛生取,取生有,有生生,生生老死。
  我們為什麼以十二因緣為例子?因為他後面講到十二因緣。這裏頭沒有人。無明生行,沒有說無明生人;行生識,也沒有生人;識生名色,也沒有生人;名色生六入,也沒有人;六入生觸,也沒有人;觸生受,也沒有人;受生愛,也沒有人;愛生取,也沒有人;取生有,也沒有人;有生生,也沒有人;生生老死,也沒有人,十二因緣裏頭沒有人。
  有一般人說,十二因緣沒有我──人我執,我相信,可是有「法」呀!有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,這個是有啊!
  其實法也沒有,所以法我執也空。怎麼知道呢?老死空。怎麼知道老死空呢?有生才有老死,沒有生沒有老死,所以老死空。那生不空?其實生也空,因為有有才有生,沒有有就沒有生。那有不空?有也空,有取才有有,沒有取沒有有。取也空,有愛才有取,沒愛就沒有取。那愛就不空嗎?愛也空,因為有受才有愛嘛!沒有受就沒有愛。受也空,有觸才有受,沒有觸沒有受。觸也空,有六入才有觸,沒有六入那有觸?六入也空,有名色才有六入,名就是心,色就是身,有身心才有六入。那名色不空?名色也空,有識才有名色。識也空,有行才有識,沒有行沒有識。行也空,有無明才有行,沒有無明沒有行。
  這一句有問題了,一切空,好!我承認,那無明不空啊!無明空了怎麼生行?其實無明也空。怎麼知道無明空呢?無明虛妄執著,沒有實體,它的本身就空,你虛妄執著才有無明,如果不虛妄,應該叫真如啊!所以十二因緣的法也空,所以這首偈空兩種我。
  所以心經說:「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。」五陰空,五陰法空。無眼耳鼻舌身意,六根空;無色聲香味觸法,六塵空;無眼界乃至意識界,六識空;無無明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,十二因緣空。無苦集滅道,四諦空;無智亦無得,「智」是般若,「得」是波羅蜜,六度空;大乘法皆空。有人說無智,智是菩提,得是涅槃,菩提涅槃空,也有道理。因為什麼原因呢?一切法空啊!所以他說離見不離見,見者不可得,人我空了。
  「以無見者故,何有見可見?」這是空「法」,要是沒有人,怎麼有見和可見?見是能見,可見是所見,能見的就是六根,他以「見」略說。實在說應該是六種,見、聽、聞、嚐、覺、知。能見是六根,可見是所見,所見是六塵。六根六塵不可得,所以他說何有見可見?下面那個偈就破識了,總說是根塵識不可得,皆空。
  【見可見無故 識等四法無 四取等諸緣 云何當得有】
  「見可見無故」,就是根塵皆是沒有,空了。「識等四法無」,因為阿含經說,緣眼色生眼識,具足說就是緣六根六塵生六識,三事和合觸。觸生受,受生愛,愛生取,取生有,有生生,生生老死。出於雜阿含,這個佛說的,你怎麼說沒有法呢?其實佛以世間語言,說有為法皆如幻如化,有人不知道,執為實有。阿含經這段文是佛世間語言說的有為法,都是幻化的,不知道的執為實有。般若經說過,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緣根塵生於識,是如幻的。
  上面那首偈破過,根塵皆空,怎麼會生於識呢?根塵不生識,怎麼知道呢?根塵裏面,是有識或是無識?有識也不生,無識也不生。如果說根與塵裏面沒有識,怎麼生識呢?譬如說水裏面沒有金子,土裏面也沒有金子,把水和土和合起來變成泥巴,它不可能變成金,「沒有」怎麼生?
  可是有人說,一定是根塵裏面有識才生識。它也不生,怎麼知道呢?識已經有了,怎麼再生呢?譬如說你口袋裏已經有錢,那不是口袋生的。你口袋是萬寶囊,沒有錢,它能生出錢來;已經有錢,不是它生的。
  那麼說起來,假如說根塵裏面有識,就不用三事和合了。根與塵和合就生觸了,何必根塵識三事和合呢?所以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,如幻的,不是真實的。這個道理大家懂嗎?識先有先無都不生,所以佛說無生法。
  一切法空,就是無生;一切法不可得,就是無生;一切法如幻,就是無生;一切法唯是假名,就是無生。不怪法性,怪眾生不知。
  所以他說:「見可見無故,識等四法無」。那四法呢?緣根塵生於識一法,根塵識三事和合觸二法,觸生受三法,受生愛四法。這四法都沒有,都空。我們講十二因緣講過了,愛受觸皆空。他這邊有個識,所以他說「識等四法無」。
  既然識觸受愛都沒有,「四取等諸緣,云何當得有?」略說呢,四法皆沒有了,愛不能生取,所以取也沒有,也空。取有四種,所以他說取等四法。那四種取呢?第一個是欲取,第二個是見取,第三個是戒取,第四個是我語取。
  我們從十二因緣就知道愛生取,其實取有四種:欲取、見取、戒取、我語取。欲取是對五陰法──色受想行識生貪欲叫欲取。見取呢?是對五陰生我見、邊見、一切見,稱為見取。戒取,取著邪戒,因為以前有人發現牛命終後升天,所以他持牛戒,和牛一樣。其實升天的原因,不是持牛戒的原因,非因執因,稱為戒取。我語取,就是我所說的話取著。由於我見、邊見,執著我所說的法是對的,不以諦理推尋。以諦理推尋的話,合乎諦理的是對的,不合乎諦理的不對,他不以諦理推尋。對我見、邊見執著,稱為我語取。
  從識以下,識觸受愛取皆是有為法。佛說有為法,是說有為法如幻。有人執著為實在的,誤執著佛語。所以上一首偈,先空人我,後空法我。
  所以「見可見無故」以下就空法我了。於法執著,稱為法我執。以下有很多品空法我的,比如空六種,空五陰,都空法我。這個空法我,我們可以說龍樹菩薩空法我和心經有關係。心經說過了嘛!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──空五陰,他這個也有。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,他這裏頭也有。無無明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──空十二因緣,他也有。無苦集滅道,一直到無智亦無得,空三乘法,裏面也大略提到過。
  這一偈「識等四法無」,一直到「四取等諸緣,云何當得有?」空根塵識。如果以連續性說,人空的話,怎麼會有根塵識呢?如果簡單地說,一切法不生。佛說修行人要證無生法忍,那怎麼有根塵識?既然是根塵識沒有,怎麼有觸受愛取?沒有取怎麼會有有?沒有有怎麼會有生?沒有生怎麼會有老死?
  現在我們可以知道,我們都虛妄取著。我們本無生死,可惜功力不夠,不了生死。十二因緣所說的,沒有生死。生是因緣生,滅是因緣滅,生滅是因緣,於人無所有,沒有人。再改個樣子說,生是因緣生,滅是因緣滅,生滅是因緣,於法無所有。
  所以大家看經文要尋其義,得其義理,可以脫出文字窠臼。我們看經,差不多落入文字窠臼,只知道依文解義,不得其理。中國有個張江陵,他是儒家。他說過一句話:「得其理,文可忘矣!」得了理的話,文字可以忘記了。我們根據中論的經文也可以說:「得其理,言語可忘了。」言語執著就是我語取。       
  這個理又稱為義,不在文,不在文字上,而不離於文,不能離開文。文字言語如敲門磚,敲開門就丟掉了。舉個例子說,三加四等於七,七不在三,也不在四,可是也不離開三四。這個不能執著,你一執著就不對了。三加四是對的,別的不對,那就是我語取了。二加五也是七啊!你不可能說三加四對,二加五不對。
  再講講,八減一不也是七嗎?你說三加四那個七對,八減一那個七不對,沒有這個道理。再講一講,二十一除以三,不也是七嗎?你要是說那不對,死於文下,執著三加四對,那就錯了!那叫我語取。二十八除以四,不也是七嗎?得其理以後,脫離開文字窠臼,不受它籠絡,不得其理的話,叫死於文下。
  【耳鼻舌身意 聲及聞者等 當知如是義 皆同於上說】
  耳鼻舌身意,這是說六根;聲及聞者等,聲是六塵,聞者就是那個人,這是說六根六塵也沒有人。具足說,緣耳聲生耳識也沒有。三事和合觸是多餘的,如幻如化的,這都是有為法。鼻香也是一樣,舌味、身觸、意法,都是一樣,都是空的。
  「當知如是義」,都是這個道理。「皆同於上說」,就和上面說的是一樣。總說一句話,上面說的,空二我──空人我、空法我,這是根本說。空二我以後不生二障,空人我不生煩惱障,空法我不生所知障。空了煩惱障就空分段生死,空所知障,空變易生死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


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

觀去來品第二

觀去來品第二
  外人有個疑問:你說諸法無自性,諸法不可得。但是有過去,有現在,有未來,從過去到現在,現在到未來。過去是已去,未來是未去,現在是去時,就是三世流轉。
  這是外人疑惑,什麼叫外人呢?外人不是外道,不入二諦理的叫外人。凡夫也叫外人,小乘也叫外人,中乘也稱外人,大乘不入二諦理的,也是外人。
  這裏邊說出有兩個空來,一個是因緣空,一個是對待空。金剛經說,十方微塵皆是假名,這是因緣空。這品說的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三世流轉,也是假名相續,是對待空。因為說現在即非現在是名現在;說過去即非過去是名過去;說未來即非未來是名未來。
  先講過去,過去是現在未來形成的,有現在未來才有過去,沒有現在未來沒有過去。那麼說就不對了,如果說有現在未來才有過去,第一個,過去為什麼不叫現在,為什麼不叫未來。第二、那麼說起來,過去應該一半現在,一半未來。所以過去沒有。
  現在也是一樣,有過去有未來才有現在。那麼現在應該叫過去,應該叫未來。我們總不能說現在過去一半,未來一半。未來也是同樣的道理,由過去現在形成的。
  這麼說起來,過去空的,現在空的,未來也空的。那麼說,過去是假名,說現在,說未來也是假名。這麼說過去現在未來無性,所以經上說三世平等。這種說法也是明空理,用什麼辦法明呢?用「對待空」。對待現在未來,過去空;對待過去未來,現在空;對待過去現在,未來空,叫對待空。
  其實對待空就是因緣空,因緣空用來解釋什麼比較明白呢?十方世界、微塵,無自性因緣生,空的,這個比較明白。這不是法有分別,隨眾生的根機而有分別。
  對待空,就是「依他起」空,這是唯識宗的一種名相。法依他起,怎麼依他起呢?過去依現在未來而起,現在依過去未來而起,未來依過去現在而起。你們要是懂的,只須費點腦筋就知道了。
  依他起和因緣空,是一樣的。依他起就是無自性,「無自性」唯識宗稱為圓成實。怎麼稱為圓成實?「圓」是圓滿,「成」是成就,「實」是實在的一切法性相。無自性,可以圓滿成就一切法性相稱為圓成實。圓成實是不是依他起?就是依他起;依他起是不是圓成實?就是圓成實。不可執為定法,無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  依他起就是圓成實,並不「定」是依他起;圓成實就是依他起,也不「定」是圓成實。如果你執著一定有依他起,一定有圓成實,那叫什麼?那唯識宗稱為遍計執。
  【已去無有去 未去亦無去 離已去未去 去時亦無去】
  我們首先就要注意,這偈講的是什麼?這一偈講兩項假名:在時間方面,有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由未來到現在,由現在到過去,可是這是假名相續。因為沒有未來,沒有過去,沒有現在。過去是現在未來形成,如果沒有現在、沒有未來,過去就沒有,空的。現在是對待過去未來形成,沒有過去沒有未來,也就沒有現在。未來也是一樣,對待過去現在形成,沒有過去沒有現在就沒有未來。三世──過去、未來、現在都是假名,沒有東西,所以假名相續。
  對法講,大至世界,小至微塵,都是假名存在,沒有實在的東西。因為世界和微塵,也就是說「法」,這個法是由因緣所成,成之於因緣,所以法沒有自性,都是因緣所現。沒有自性就空,所以法也是假名,假名存在。
  所以中論講過: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。」既然是空的,所以法是假名。金剛經也說,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三世不可得,說有三世──假名。金剛經又說:「如來說世界,非世界是名世界。諸微塵,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。」都是假名世界,假名微塵。
  不過中論說的是有為法。法有兩種:有為、無為。無為沒有,他說的這個「因緣所生法」皆是有為。有為法有三相,有生相,有滅相,有住相。生、住、滅三相是有為法,生就是指未來到現在,他上面稱為「未去」;住就是現在,中論稱為「去時」;滅是過去,中論稱為「已去」。總說起來相續假名,存在假名,都是假名,沒有東西。
  所以我們現在先要了解,如果你執著有「已去」,或有「已去法」,錯了!我們現在眼見的,都是有為法,三界六道皆有為法,沒有。所以經上說,三界如空華,都是眾生迷惑執著。永嘉大師講:「迷時分明有六道,覺後空空無大千。」
  這一品開端,外人就問:你上面講觀因緣,說法無自性,求法不可得。可是事實上,眼見有過去,眼見有現在,眼見有未來。由未來到現在,由現在到過去,這裏邊應該有法啊!
  所以龍樹回答說:「已去無有去」。論文五字一句,他節省一個字,所以使大家看了不明白。應該怎麼講?已去無有去「法」,未去也無去「法」。離已去未去,去時也無去「法」,這樣大家就清楚了!少用一個「法」,大家看他論文的後邊就明白了。
  有的古德說龍樹的破有縱破、奪破,假設我們用奪破的話,就是三世假名皆空,法無性也空。已去空,法也空,所以「已去無有去」。未去假名相續空的,法也是空的,所以說「未去亦無去」。去時是現在,假名相續,是空的,所以說法也是空的,經文說去時也無去法。這個奪破,吉藏大師所說的。
  縱破,順著眾生說法破。說「已去」已經滅了,它就沒有去法;「未去」法還沒生,所以沒有去法;離開已去未去,沒有現在,所以「去時」也沒有去法。
  我們再分析,在時間方面,我們說它對待空。對待現在未來才有過去,過去沒有自性是空的;對待過去未來才有現在,現在沒有自性是空的;對待過去現在才有未來,未來沒有自性是空的。都是歸入無自性,這和因緣空是一樣的。
  法是因緣所生,沒有自性。要是有自性,不必等因緣生了。所以對待空、因緣空,實在說都是一樣。在方便說起來,說「時間」用對待空,說「法」用因緣空。
  因為世間人迷惑不知,認為法有自性。中國名家惠施,是名家鼻祖。惠施的書,被秦始皇燒掉了,看不到。從莊子歷物十義上,看到一點點,歷物十義上有一句「至小無內謂之小一」,其實是錯誤的概念。用佛法衡量,不對的。至小無內,那麼我問:無內之小有沒有?沒有的話,不要講了!你打妄語。如果至小無內,要是有的話,就有十方:上方、下方、東西南北、四維方,我們稱為十方分。假使沒有十方分,就沒有這個東西。有這個東西,一定有十方。假使至小要是有的話,可分為十方,它能分為十方,為什麼說至小無內呢?
  同時還有一個道理,十方分拿出一方分來,如果有,還能分為十方,再拿一方,又能分為十方……,那怎麼能稱為至小呢?所以說,這是世間一般錯誤的觀念。
 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他這個偈頌,他這個偈頌五字一句,二十個字一偈。假使八字一句,四八三十二,三十二個字是一偈。經上說一四句偈,就是三十二個字,最多了。金剛經上說,一四句偈功德無量,就是說最少的部分就功德無量。
  我們說過,論先寫偈,後寫長行。中論的長行是別人寫的,如果我們把它加個字,加上一個「法」字:已去無有去「法」,未去也無去「法」,離已去未去,去時也無去「法」。
  他是「法」和「時間」相提並論,這一偈的意思,假設有人問:「有現在未來過去,應該有法?」這一偈就答了。現在我們應該了解這一偈的意思了,再看下一偈:
  【動處則有去 此中有去時 非已去未去 是故去時去】
  如果我們知道假名──空,時間假名相續是空的,法也假名存在,空的。假使會用奪破,一眼就看出不對來了。
  這偈應該說:「動處則有去法,此中有去時,非已去未去,是故去時有去法。」這是外人問,這是難問。
  按縱破講,你說已去無有去法,已去已滅了,我承認。你說未去無有去法,未去無生,我也承認。但是有動處,動是現象,這裏邊應該有去法,所以去時現在應該有去法。
  世間法說動有兩種,移動和變動。其實是一種。我們說僅有移動,沒有變動。
因為看得見的是移動,看不見的是變動。那是怪你看不見,還是移動。假使沒有移動,怎麼有變動呢?比如衣服不穿,鎖在箱櫃裏邊,若干年以後,衣服也會爛,我們說它變動了,其實它還是移動啊!微細處,你看不見它移動就是了。
  因為變動、移動都是移動,我們就知道了,動是現象,有現象移動的,稱為動。我們明瞭上面偈頌的話,就知道了,他有兩個執著。第一個有「法」,沒有法,什麼是移動?第二個有時間,沒有時間,何時移動?所以說要是徹底明瞭上面的偈頌,一眼就看見他的錯誤了。
  下面龍樹回答,我們看他怎麼回答:
  【云何於去時 而當有去法 若離於去法 去時不可得】
  「云何於去時,而當有去法。」這偈頌就明白表示出來了,那個「去」是講去法啊!怎麼會於去時,會有去法呢?
  「若離於去法,去時不可得。」「去時」是去法表現出來的,你說去時應該有去法,這是說有兩個東西:一個是去時,世間法說就是時間;一個是去法,世間法說就是空間。既然有兩個東西,去時可以單獨存在,去法也可以單獨存在。
  其實世間法把時間、空間分開,那是錯誤概念。時間就是空間,空間就是時間。時間是空間的相續性,空間是時間的存在性。不相信,我們想一想,如果有一秒鐘的相續時間,就是有空間,如果一秒鐘都不相續,沒有空間。
  反過來講,如果有一絲一毫的存在,就是時間。一絲一毫不存在,那有時間?大家想一想,是不是時間和空間是一個啊?不過世間人不微細觀察不知道。
  既然時間和空間是一個,法和相續都是空的,空是一個,那你怎麼分別「於去時有去法」呢?你誤解,錯誤的概念!所以他這一偈就說「云何於去時,而當有去法?」明明把它分別兩個了嘛!
  「若離於去法,去時不可得。」要是沒有去法,怎麼叫去時呢?去時是去法表現出來的,沒有去法,怎麼能表現去時呢?
  這種破,吉藏大師稱為縱破,因為下面還有奪破。我再重複一遍,時間相續是假名,過去未來現在假名相續,因為過去沒有嘛!要是有過去,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有過去,那過去是誰呢?現在也沒有,要是有現在,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也有現在。未來更沒有了,要是有未來,沒有過去沒有現在也有未來,不合道理!所以過去假名,現在假名,未來假名,三世相續都是假名。所以經上說: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三世平等。
  法的存在,也是假名,因為法要是有,一定是因緣所生,因緣所生,沒有自性。如果有自性,不必等因緣所生。既然沒有自性,所以法也是假名。套一句金剛經講,說法即非法,是名法。所以說已去無有去法,未去也無去法,離已去未去,去時也無去法。
  外人就問了:「已去未去無有去法,對!可是有動啊!動處則有去法。」
  我們拿以上的道理談談,他說動就是「法」動,錯了!法空的,沒有自性。動有動時,亦錯了!時間是空的。所以這首偈,此中有去時有現在,我們一看就知道他錯了。現在是過去未來形成的,沒有過去沒有未來,怎麼會有現在?所以他說「非已去未去」,沒有已去未去,「是故去時去」,有去時有現在,錯了!既然沒有已去,沒有未去,怎麼會有現在?
  所以第三頌回答「云何於去時」,怎會於去時,「而當有去法?」去時不可能有去法,你這個意思是把去時、去法分開,它不能分開。「若離於去法,去時不可得。」現在、去時,是去法表現出來的,沒有去法,誰表現去時?
  【若言去時去 是人則有咎 離去有去時 去時獨去故】
  假使照你那說法,去時有去法,「若言去時去」,其實應該這麼說:「若言去時有去法,是人則有咎。」這個人就有過錯了,「咎」就是過錯。「離去有去時」,離開去法有去時。「去時獨去故」,二者相離,去時自己有了,這是不合道理的,都是錯誤的概念,不詳細分析,你認為離開空間有時間。
  空間是「存在」,時間是「相續」,沒有存在,怎麼會有相續?所以「離去有去時」,是離開去法有去時。「去時獨去故」,那麼我們換句話說,如果離開去法有去時,兩種去:一個去法去,一個去時去,那不可能的。你想想,空間和時間不分,空間是時間的存在性,時間是空間的相續性。一個縱,一個橫,不可能「去」有時間的「去」,空間的「去」,不合道理!我們還要了解一點,這上面說的法是有為法,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。
  我再將這一品的原則重提,你把握住了原則,就很容易懂。先從世間法講起,世間法講空間、時間。大家都認為時間、空間有分別,其實沒有分別,時間就是空間,空間就是時間。時間是空間的相續性,以時間相續才有空間。未來相續到現在,現在相續到過去,稱為時間。空間是時間的存在性,時間的存在是因為空間,沒有存在就沒有時間。
  所以,過去未來現在相續,是空的,叫對待空。因為過去是現在未來形成的,沒有現在未來就沒有過去。如果過去存在的話,應該沒有現在沒有未來,也有過去,那是不可能的!
  現在呢?也是空的,現在是對待過去未來而說。如果是有現在,沒有過去沒有未來,也有現在。未來也是一樣,對待過去現在說未來,所以未來沒有,它是空的。它不空,應該沒有過去沒有現在也有未來,這是對待空。
  存在性也是空的,東西的存在必以因緣而生,既然以因緣而生,它的存在完全是因緣,沒有法。既然是因緣而生,沒有自性,沒有法,所以它是空的。我們說法的時候是假名,所以法是假名存在。過去未來現在──假名相續,假名就是空,空才是假名。
  古德根據這個原則發揮,說空的時候叫奪破,說假名的時候叫縱破。奪破就是直接講空,縱破就是從假名開始著手,那個縱是縱容的「縱」,容許他、容許他那麼說,再破他。
  這去來品就是雙說這兩個空,對待空和因緣空。一個是說它假名相續,一個假名存在。大家記住這個原則才能懂經文,所以你們看一切中論的註疏,他不外乎奪破、縱破。
  【若去時有去 則有二種去 一謂為去時 二謂去時去】
  這個文字,他省掉字了,我們把它加起來,就容易懂了。「若去時有去」,應該是若謂去時有去「法」,我們明白這一點就容易了解了。
  去時──時間,去法──存在,都是空的,都是假名。如果去時有去法的話,「則有二種去」,那就有兩種去了:「一謂為去時」,一個是去時,「二謂去時去」,一個是去時的去法。這兩種去,你如果會錯了意,若去時有去,都作時間會,你搞不通。看後邊的論文就知道了。
  這首偈很容易懂,直接翻譯過來說,如果說去時有去法,那麼就有兩種去了,那兩種去呢?一謂為去時,二謂去時去法。
  【若有二去法 則有二去者 以離於去者 去法不可得】
  所以第二首偈就明白了。「若有二去法」,去時和去法,兩種去法。如果說有兩種去法,「則有二去者」,去時為一個去者,去法為一個去者。去者,拿世間法講起來──代名詞,代表去時、去法兩個法。
  「以離於去者,去法不可得。」去法就是去者,去者就是去法。假使有兩種去法的話,那麼離開去者,去法就不可得了。
  我再重複講一遍。「若去時有去」,他的文意是說「若去時有去法」,就有兩種去:一個是去時,一個是去法。所以說一謂為去時,二謂去時去法。
  第二首偈「若有二去法」,因為第一首偈講的有兩種去嘛!一個是去時,一個是去時的去法。如果有兩種去法,「則有二去者」,去者是代名詞,代表去時和去法。可是事實上,「以離於去者,去法不可得。」去者是代名詞,是去法的代名詞,所以離開去者,去法不可得。
  大家不要打妄想。佛說,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。不可絲毫有妄想,你打妄想,你聽不懂。
  【若離於去者 去法不可得 以無去法故 何得有去者】
  第三首偈「若離於去者」,去者是代名詞,代表去法。要是離開去者,去法不可得,它不代表了,所以「去法不可得」。「以無去法故」,假使沒有去法,「何得有去者」?去者是代表那個去法,沒有去法,那有去者代名詞呢?
  說到這裏,他是把相續假、存在假,分為法和代名詞兩個東西。他說「以離於去者」,離開代名詞,「去法不可得」,那個法就不可得了。
  「以無去法故,何得有去者?」假使沒有去法,去者代表什麼呢?所以「何得有去者」。這是說法和去者是一個。後邊他連續破,一個也不對,兩個也不對。
  從奪破方面,我說去者空,去法也空──奪破了。為什麼去者空,去法也空呢?我們現在知道,去者是代表去法的,所以去者就空。
  去法怎麼空呢?法是因緣生,因緣生無自性故空,所以心經講,色即是空。既然去法空,代表的那個去者自然也空,所以「何得有去者」。
  你把握住這個原則就容易懂了,如果你總是「石頭掉進井裏邊,噗通!」不懂!那就麻煩了。你不懂,我知道什麼原因,無量劫以來,你被妄想障住了,不能做到諦聽諦聽!善思念之。
  【去者則不去 不去者不去 離去不去者 無第三去者】
  大家運用運用智慧,他這是從那邊說?去者是代名詞,代表兩個──一個時間,一個空間。他這一段偈是在時間方面講,時間對待空──奪破。知道對待空,你就可直接明瞭了。「去者則不去」,去者是已去,才叫去者。
  已去是過去。按縱破講,去者已去,已經去了就不存在了,則不去。奪破講,去者是過去,過去是現在未來形成,空的,所以「已去則不去」。
  「不去者不去」,要是按縱破講,不去者是未去,未去者那個去還沒有發生則不去。「離去不去者」,離開已去未去。「無第三去者」,這個第三去者是現在去,若沒有過去沒有未來,就沒有現在。
  我們拿奪破講,已去是空的。過去是對待現在未來講,如果沒有現在未來,就沒有過去,所以就空。
  「不去者不去」,不去者就是未來,未來不發生,當然也沒有去。因為現在對未來過去而說,假立。如果離開去不去,離開過去,離開未來,沒有現在,所以他說無第三去者。
  我們拿實例講,現在空,因為對待過去未來才有現在,所以它沒有。說它是現在,僅僅是個假名相。如果現在不空,沒有過去,沒有未來,應該還有現在。
  或者有人說現在不空,因為什麼原因呢?它一半是過去,一半是未來。那麼也空啊!一半是過去,沒有現在,一半是未來,還是沒有現在,現在還是空的。所以你知道兩種空,可以說奪破。相續空──時間對待空,因緣空,那就是奪破。
  容許他有過去現在未來,現在是假名,過去是假名,未來是假名,時間假名相續。法假使有存在,就有十方──上、下、東、西、南、北、四維。既然十方所造成,法沒有自性,沒有自性,法就空。所以我們說法存在,也是假名。
  所以他說離開過去,離開未來,沒有第三者,沒有第三去者。換句話說,離開過去,離開未來,沒有現在。
  因為大家接觸的教育,長時間把你薰習壞了!如果說時間、空間你都懂;我告訴你們,離開時間沒有空間,離開空間沒有時間,你不相信,世間法都迷惑,何況佛法呢!
  時間離開空間不存在,空間不存在,還有時間嗎?空間離開時間不相續,不相續還有空間嗎?相續就是時間,空間相續一秒鐘,有它的存在。相續千萬億分之一秒還是有它的存在。一點不相續,沒有存在。時間也是一樣,有它存在,它才相續。存在再小,還有相續。根本不存在,就沒有相續。
  可是大家無量劫以來,習氣太重,不懂!我說時間的相續是因為空間的存在,空間的存在是因為時間的相續,有沒有聽不懂的?善思惟。諦聽諦聽!無量劫來,你們都被妄想障住。
  【若言去者去 云何有此義 若離於去法 去者不可得】
  「若言去者去,云何有此義?」去者去,沒這個事實,因為去者是代表去法的,所以他下邊就講「若離於去法,去者不可得。」去者僅僅是個代名詞嘛!去法沒有的話,代表什麼呢?所以說「若離於去法,去者不可得。」
  大家就可以聯想到了,「若言去者去」,去者是代名詞。「云何有此義」,沒有這個道理。「義」就是道理。「若離於去法」,因為離開去法,去者沒有代表了,所以去者則不可得。
  中論之所以難懂,是你把論文會錯。要是分析清楚,就容易懂了。為了使大家了解,我再把它連貫連貫,大家看回來。「若去時有去」,應該是若去時有去法,這不是兩種去嗎?「則有二種去」:一謂為去時,二謂去時去法,就是這兩種去。
  「若有二去法」,若有兩種去法。「則有二去者」,去者代表去法的。前面說一個時間去,一個空間去。去者是代表這兩個。「以離於去者,去法不可得。」去者代表去法嘛!所以離開去者,去法不可得。
  你要是聽懂,趕緊筆記記下來,你再看第二遍的時候,看你的筆記就容易了解了。因為腦筋有一種閃爍作用,突然間懂了,再過一會兒又似乎不懂了,所以趕緊記下來,就有這個好處。仔細聽,如貓捕鼠,不可放鬆。
  第三首偈,因為他後邊半偈是講「以離於去者,去法不可得。」所以他一開頭接著上面來。「若離於去者,去法不可得。」重複上面後半偈。「以無去法故,何得有去者。」去者是代表去法,沒有去法怎麼會有去者!
  下面另起一段了,另外一個意思。這個講時間方面──對待空。「去者則不去」,去者就是已去,過去。過去則不去,過去了嘛!這是縱破。「不去者不去」,不去者是未來,未來怎麼會去呢?所以都不去。「離去不去者」,離過去和未來,「無第三去者」,這個第三去者,就是現在。
  大家的觀念裏面,有過去未來現在,其實都是假名相續,所以離開過去未來,沒有現在。因為現在是過去未來形成的,所以現在空。如果現在不空,沒有過去沒有未來,應該還有現在。
  有人說「現在」一半是過去,一半是未來。好!容許你有這個講法,現在一半是過去,沒有現在;一半是未來,還是沒有現在,還是空的,這是縱破的說法。
  「若言去者去,云何有此義?」因為去者,僅僅是代表「去法」的空頭銜。比如講你叫張三,張三是你的代名詞,沒有你怎麼會有張三?所以說「若離於去法,去者不可得。」
  大家從無量劫來,害在錯誤的觀念上。你執著過去現在未來實在,十方世界微塵也實在。其實過去未來現在是空的,十方微塵也是空的,一個對待空,一個是因緣空。
  這個空,佛法叫第一義諦。它怎麼空呢?過去未來現在假名相續,十方世界微塵假名存在,叫緣起空,佛法名為世俗諦。
  大家要知道,沒有時間、空間,都是假名,時間空間都是空的,時間空間都是因緣生,所以是假名。既然是因緣生,所以它性空。
  「若言去者去,云何有此義?若離於去法,去者不可得。」這是說去者就是去法,要是說去者有去,那麼去法也要有去,就有兩種去了。你說去者去,怎麼會有這個道理呢?因為離開去法,去者不可得。所以我們就知道,去者是去法的代名詞。逐漸逐漸我們可以知道,他這段文的意思了。
  去時是空的──對待空。去時有三種,過去、未來、現在。過去是已去,未來是未去,現在是去時。可是過去對待現在未來才有過去,所以過去空;現在對待過去未來才有現在,所以現在也空;未來是對待過去現在,所以未來也空。時間──三世都空,這是對待空,過去未來現在──假名,假名相續。
  他說去法,那個「法」也是空的。法是因緣所生,我們稱為因緣空,所以法也是假名,假名存在。把握住這個要點,就懂這一品了。為了使大家了解,我們再把它重複一遍。
  「已去無有去,未去亦無去,離已去未去,去時亦無去。」他這應該講,已去無有去法,他省掉那個「法」。未去也無去法,離開已去未去,去時也無去法。我們知道,法是因緣生,因緣空。已去、未去、去時──對待空,都是假名。
  別人就問了,「動處則有去」,動的時候則有去。動處則有去,是講那個去法,這個法一動,就有去了。「此中有去時」,有去時是現在。「非已去未去」,不是已去未去。非已去,非過去已去,非未來未去。「是故去時去」,現在有去。外人說現在有去──現在有去法。
  古德有兩種破法,說它空是奪破。我們用奪破,破他這一偈。「此中有去時」,現在去,奪破──現在空,法也空,所以沒有。古德又有縱破,那是從假名破。
現在是假名,三時假名,假名相續。法是假名存在,就可以破了。所以他下面就講「云何於去時,而當有去法?」於去時怎麼會有去法呢?我們看下文就知道上文「動處則有去」,就是有去法,他省掉一個「法」字。
  「云何於去時,而當有去法,若離於去法,去時不可得。」離開去法,什麼去呢?所以去時,現在不可得。
  「若言去時去,是人則有咎。」若言去時去,這個人就有過錯了。「離去有去時」,離開去法,另有去時。「去時獨去故」,那麼離開去法有去時,那個「去時」,可以自己去,實在不可能,因為「法」才知道有去時嘛!
  下面這首偈頌,更明白了。他是說時間、空間兩個東西。「若去時有去」,應該是「若去時有去法」。「則有二種去」,那兩種去呢?一謂為去時,時間;二謂去時去,去時去法。「若有二去法」,如果有兩種去的話。「則有二去者,以離於去者,去法不可得。」可是事實上,去者是代表去法的,所以離開去者,去法不可得。「若離於去者,去法不可得。」如果說去法不可得,因為去法才有去者,「以無去法故,何得有去者?」沒有去法,去者代表什麼呢?
  下面一首偈,「去者則不去,不去者不去。」去者是已去,不去者是未去。如果縱破的話,「去者則不去」,去者是已去了,所以它不去。「不去者不去」,還沒有發生,所以它也不去。「離去不去者,無第三去者」,沒有第三,第三就是現在。離開過去未來,沒有現在。
  「若言去者去,云何有此義?若離於去法,去者不可得。」所以愈看愈明白了。
者是代表去法的,離開去法,沒有去者可得嘛!看下一首偈更明白:
  【若去者有去 則有二種去 一謂去者去 二謂去法去】
  若去者有去,如果說去者有去的話,「則有二種去」,就有兩種去。「一謂去者去」,一個是去者──一個是去者去。「二謂去法去」,第二個是去法去。
  你們的腦筋要深入,不可打妄想。因為他講的道理很微細,稍一馬虎,就不清楚。
  【若謂去者去 是人則有咎 離去有去者 說去者有去】
  「若謂去者去,是人則有咎。」「咎」是過錯。如果說去者可以去的話,這個人他有過錯。「離去有去者」,那是說明離開去法有去者,那麼才說「去者有去」。
  【已去中無發 未去中無發 去時中無發 何處當有發】
  「已去中無發」,發是動機,動是現象。「發」是那個動機,「動」是它的行動,就是現象。沒有發,就沒有動。
  已去是過去,過去不可得,怎麼會有發?如果奪破,過去空不會有發。「未去中無發」,未去是未來,未來也空,所以無發。
  已去未去假名相續,假名無實,所以過去也無發,未來也無發。「去時中無發」,已去、未去、去時是說時間。去時就是現在,現在也無發,沒有「動」這個法。
  「發」有生義。我們應該說,過去沒有生,沒有發生,未來也沒有發生,現在也沒有發生,何時當有發生?
  【未發無去時 亦無有已去 是二應有發 未去何有發
  無去無未去 亦復無去時 一切無有發 何故而分別】
  「未發無去時」,既然沒有發,所以就沒有去時。因為這是從上面的偈頌來的。上面外人不是說「去時中有發」,他說去時中也無發。「未發無去時,亦無有已去。」沒有動的發生,沒有現在也沒有過去。「是二應有發」,去時是現在,應該有動發生;過去應該有動發生過,所以這兩種情形,應該有發。「未去何有發」,未來沒有發生,怎麼有發呢?
  「無去無未去,亦復無去時。」沒有已去,也沒有未去。就是講沒有過去,也沒有未來。「亦復無去時」,也沒有現在,三時皆空,這是怎麼破啊?奪破。因為已去過去是假名,未來也是假名,現在也是假名。由於假名,才從未來相續到現在,現在相續到過去。假名無實,換句話說,空的。這種破是什麼破法?縱破。
  這個奪破、縱破,是吉藏大師發明的。吉藏大師說「三時假名相續」。你如果得不到要點,就被去時去、已去、未去、去時,搞糊塗了!
  「無去無未去,亦復無去時。」這是說時間。沒有已去的過去,沒有未去的未來,也沒有去時的現在,因為過去現在未來都空。這個說法──奪破。另一個說法,過去是假名,未來是假名,現在也是假名,叫縱破。
  「一切無有發,何故而分別?」一切無有發,一切諸法因緣生嘛!所以一切法沒有,空的──奪破。一切諸法因緣生,都是假名──縱破。
  【去者則不住 不去者不住 離去不去者 何有第三住】
  這個地方,我們知道,他這一品觀什麼呢?觀有為法。有為法有三相:生相、住相、滅相,以上都說過。無為法沒有,無為法對有為法而假立,無為法要是有的話,那成有為了。
  因為外人又問:沒有已去、未去、去時,這個法應該有住。可是我們知道法沒有住,法因緣生沒有住,因緣生是空的,因緣生無自性就空,所以法沒有住。說有法,是假名,有為法也是假名。
  「發」有生義,都是說有為法。到這兒就說出生、住、滅三相來了。生住滅,簡單說,我們說生滅法,生滅法都是有為法。
  「去者則不住」,已去沒有法住,「不去者不住」,未去也沒有法住。我們換句話說,過去沒有法存在,未來也沒有法存在。
  「離去不去者」,離開已去和未去,「何有第三住?」也沒有現在,現在也沒有法住。因為現在是過去未來形成的。既然過去沒有法住,未來沒有法住,當然現在也沒有法住。
  【去者若當住 云何有此義 若當離於去 去者不可得】
  「去者若當住,云何有此義?」怎麼會有這個道理?「若當離於去,去者不可得。」我們知道,去者是去法的代表,如果去者住的話,離開去法去者可以住,怎麼有這個道理呢?「若當離於去」,離開去法,「去者不可得」,去者代表去法的,去者不可得,當然去者沒有住了。
  我們不知道,當時有人問或沒人問,或者他自己論述,自己說。他說,去者住,沒這個道理。如果去者單獨可以住,去法不住,沒有這個道理。因為離開去法,去者不可得嘛!大家都聽明白了沒有?你要是明白的話,我們就講快一點,因為中論號稱五百偈,事實上有四百多偈。講得太慢,拖的時間太久。
  【去未去無住 去時亦無住 所有行止法 皆同於去義】
  「去未去無住」,我們把他的字數補齊了,就是這個意思:去是已去,過去,未去是未來,住是法住。過去、未來沒有法住,所以他說「去未去無住」。「去時亦無住」,去時是現在,現在也沒有法住。
  「所有行止法,皆同於去義。」「行」,修行,所有修行法。止就是無所住。佛教須菩提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就是止。行止法,引申涵義,我們講一講:行是觀,止是止,就是止觀法門。
  拿念佛法門講,行就是不亂,就是那個觀;止就是一心,就是一心不亂。再引申涵義講,行是慧,止是定,定慧等持。再深一點講,行是照,止是寂,照而寂,寂而照,那是佛了。行是報化身,止是法身,不過他論文的意思,沒講那麼深。所以行止法,就是修行無所住這個法。
  「皆同於去義」,去義是什麼呢?去的時間性,空的。已去、未去、去時皆空。去的空間性,也是空的。已去之法空,未去之法空,去時之法也空,這是一乘。法為什麼空?如果說它因緣生無自性,藉無自性知道空,這是大乘間接說法。大乘是菩薩乘,一乘是佛乘。以下就破法是因緣生,沒有代表者,法也空。
  【去法即去者 是事則不然 去法異去者 是事亦不然】
  「去法即去者」,你要是說去法就是去者,「是事則不然」,為什麼原因?落入有法。去法空,去者自然也空,你如果說去法就是去者,等於你說空就是空,那不成道理,所以他說「是事則不然」,這個破法是奪破。去法是假名,去者也是假名,這是縱破。
  「去法異去者,是事亦不然。」如果說去法和去者是兩個東西,也不然。誰知道是什麼道理?有沒有知道的?如果去法和去者有差異,換句話說,去法也存在,去者也存在──落入有法。
  我們就知道了,去法空,去者也空,怎麼會有差異存在?這是奪破。去法是假名,去者也是假名,怎麼會有差異?這叫縱破,所以「是事亦不然」。
  大家有問題可以問。
  問:前面「去者則不住,不去者不住;離去不去者,何有第三住?」這一偈請師父再解釋一遍。
  答:「去者則不住」,去者是已去。換句話說,就是過去。過去沒有法住,所以他說「去者則不住」。因為過去是空的,時間空,法也是空的,所以則不住,沒有法住。
  「不去者不住」,不去是未來,未來是對待空,也沒有法住。因為法也是因緣空,則不住,沒有法住。「離去不去者」,離開過去離開未來,過去沒有法住,未來沒有法住。「何有第三住」,第三住是第三個時間住,就是現在。現在也沒有法住,因為現在是過去未來形成的,沒有現在,也沒有法,你怎麼說現在有法住呢?
  【若謂於去法 即為是去者 作者及作業 是事則為一】
  這需要從上一首偈開始看起,上一首偈頌:「去法即去者,是事則不然,去法異去者,是事亦不然。」什麼原因呢?為什麼去法就是去者也不對?去法不是去者也不對?
  大家看看自己能看出來看不出來?有誰知道?「去法即去者,是事則不然。」這墮於有法,「去法異去者」,還是墮於有法,一切法畢竟空,所以他錯。
  「若謂於去法,即為是去者,作者及作業,是事則為一。」墮入有法。如果你說於去法就是去者,去者是人,去法是業,人是造業者,法是所造的業。那麼說它是一個的話,「作者及作業,是事則為一」,就變成一個了。
  一個有什麼不對的呢?人造了惡業下地獄,造了善業升天堂。如果它是一個的話,人就是業,那應該人造惡業也下地獄,人不造惡業也下地獄,人不造善業也應該升天堂,人不念佛也得往生,所以說這個事情是不對的。
  這和上面的那首偈同樣的錯。上面那首偈是奪破,此偈是怎麼破呢?此偈縱破,角度不同。上面那首偈說空是去法空,去者也空。你墮有法,都不對,奪破。這首偈呢?順著你的意思──法假,這是縱破。
  【若謂於去法 有異於去者 離去者有去 離去有去者】
  「若謂於去法,有異於去者。」去法和去者差別,也不對,還是墮有法。要是去法和去者有差別性,那麼就是「離去者有去」。這裏節省一個字了,應該說離去者有去「法」。「離去有去者」,應該說離去法有去者,它有差別性,還是墮有法。
  諸法要是有的話,不對。要是有的話,法既然有了,你造惡業也有罪,不造惡業還有罪,它有嘛!你造善業升天堂,不造善業也升天堂,所以不對。
  【去去者是二 若一異法成 二門俱不成 云何當有成】
  這首偈是說去法、去者是一也不對,是二也不對。去法去者假使是二的話,若一或者是異,異是差異,假使說這個法成功的話,「二門俱不成」,這些都不成立。不成立的原因是什麼呢?墮於有法。如果墮有法,法決定有,你念佛得往生,不念佛也得往生,那就不對了。
  「云何當有成」,沒有法成。「云何當有成」,就是說一切法畢竟空,怎麼會有呢?因為諸法因緣生,空才能容納因緣,假使有法,不能容納因緣了。好比白紙才能寫黑字,黑紙不能寫黑字了。
  一切法空才有六道輪迴,地獄空,造殺業下地獄,不造殺業不下地獄,地獄是空的。餓鬼,犯偷盜下餓鬼道,不犯不下。愚癡,愚癡業造成畜生道,沒有愚癡業就不下畜生道,因為它空的嘛!六道皆是這個樣。六道本空,我們認為六道有,那是迷惑。所以永嘉說:「迷時分明有六道,覺後空空無大千。」
  往生西方也是空的,念佛就得往生,不念佛不得往生。如果往生定有的,你念佛也往生,不念佛也往生,沒這個道理。你作生意高興不高興也是空的,賺了錢你高興,不賺錢就不高興,高興也是空的。如果定有的話,你賺錢也高興,不賺錢也高興,沒那回事!
  【因去知去者 不能用是去 先無有去法 故無去者去】
  「因去知去者,不能用是去。」因為去法,知道有去者。這「去」是去法,因為去法才知道去者,因為去者代表去法了嘛!「不能用是去」,去者不能單獨去。去就是去者去,因為有去法才稱為去者嘛!所以不能夠說去者去。
  「先無有去法,故無去者去。」去者代表去法的,如果先沒有去法,就沒有去者去了。所以「不能用是去」,不能有去者去這句話,這是說去法去者相因相待,不能分開。
  仔細看,他的偈頌有連貫性,上一偈說,去法去者是二是一,都不對。這個偈頌說,因為去法才知道去者,所以不能用去者去。因為沒有去法,就沒有去者了嘛!
  大家深入腦筋,心要清淨,不要被他搞糊塗了。你現在心不能絲毫打妄想,有人正打妄想,你聽不懂。你一打妄想,有目不見,有耳不聞。耳聞叫聰,目見叫明,一打妄想,沒有聰明,沒有聰明,沒有智慧。所以大家聽的時候,心要定於一,一心不亂,才能明白。
  【因去知去者 不能用異去 於一去者中 不得二去故】
  「因去知去者」,和上面一樣,因為去法知道去者。「不能用異去」,也不能用差異的去。上面「不能用是去」,他的意思含有去法、去者是一不可能。這首偈看它意思,有差異也不可能。如果差異的話,「於一去者中,不得二去故。」「去」是去法去,去者就是去法。說起來是一個去者不能有兩個去,不能有去法去、去者去。
  是一是二都不成,還是那個意思。這個含有兩種破,用空破他叫奪破,用假破他叫縱破。最後兩首偈,這兩首偈縱破奪破都有。
  【決定有去者 不能用三去 不決定去者 亦不用三去
  去法定不定 去者不用三 是故去去者 所去處皆無】
  「決定有去者,不能用三去,不決定去者,亦不用三去。」假使決定有去者,是決定有,不能用三去。「三去」是已去、未去、去時,就是過去、未來、現在。決定有去者,去者決定有了,決定有不生,不會再生。既然不生,沒有從未來到現在。
  我們的觀念,從未來到現在叫生,也叫來。既然沒有從未來到現在,不生,也沒有從現在到過去。我們的觀念裏,從現在到過去叫滅,也叫去。如果你知道一切法空,「空」無來也無去,那是佛的法身;有來有去──業報身。
  所以金剛經說:如來者,無來無去。如果把「如來者,無來無去」,這句話用在此地,用到中論來講,那句話是奪破。
  法身,我們大家都有,你不知道。大家認為你「生」,無量劫以來生生死死,生死不斷,是不是?生死是業報身,這個業報身生死,有那個不斷才有生死,如果斷了的話,沒有生死。生死不斷,任何人都有不斷吧!無量劫以來,無量劫以後,都生死不斷,那個不斷是你的法身。怎麼知道呢?那個不斷,不生也不死,不來也不去。大家都有,那就是你的「如來藏性」。
  如果你學佛,知道什麼是「假」,就會到「不斷」了。你會到不斷,久久地會,就得涅槃。中論說,若知世俗諦,則知第一義。不斷就是第一義諦,入第一義即便得涅槃。
  你深深體會,如果你能從生死體會到不斷,逐漸可見到生死邊緣。這還沒證,還在信解地步,不了生死,久久體會就證了。生死邊緣見到,不了生死。好比井裏有水,不解渴。用方便,繩子罐子打上來,就解渴了。所以有人問菩薩:「有沒有人見到生死邊緣,不了生死的?」菩薩說,有。因為什麼呢?其力未充,修行不到時候,所以要加緊念佛。
  所以說決定有去者,不能用三去──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因為它定性有嘛!「不決定去者,亦不用三去。」不決定是空,定性空。定性有是凡夫,定性空是小乘。
  「不決定去者」,如果去者空,「亦不用三去」。我們已經知道,三去是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從未來到現在是生,空了怎麼會生?空自然不能從未來到現在。從現在到過去叫滅,空也不能滅,所以你說空是有,不對;你說空沒有,也不對。
  為什麼說空是有也不對,說空是無也不對?因為有就是無,無就是有,只怪你迷惑不知。心經不是說過了嗎?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比如外面的虛空,是有或是無?你如果說有,不對;說無,也不對。虛空無形無相,當然不是有;虛空橫遍豎窮,橫遍十方,當然不是無。
  再舉個例子,好比海裏的大海水,海水有沒有?水性濕,濕性不可見,既然不可見,就是無了。水性不可見,起萬重浪,萬重浪可見就是有,那就是心經說的空即是色。萬重浪它是有,說有也不對,萬重浪都是水嘛!水性不可見就是空的,心經說色即是空。
  他這首偈「決定有去者,不能用三去。」決定有不對。「不決定去者,亦不用三去。」決定無也不對,就是講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
  這首偈,縱破。從假相方面破。體會它,怎麼體會呢?真如隨緣成萬法,萬法無性是真如。這麼會叫「會法性」,會到法性就是佛的法身,佛的法身叫法性身嘛!你如果單獨會到有,取有相;單獨會到無,取無相,都不對!金剛經說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嘛!下面那首偈,前半偈縱破,最後半偈奪破。
  「去法定不定,去者不用三。是故去去者,所去處皆無。」前面他講去者,去者是代表去法的。現在講去法,去法定不定,也不用三去──未來、現在、過去。它的道理和去者是一樣的,去法定有,則沒有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定有了嘛!定「有」不能從未來到現在,也不能從現在到過去。定「不有」就是空,空也不能從未來到現在,也不能從現在到過去,所以「去者不用三」。
  到這兒為止,都是縱破。前面講去者、去法是法;後面講的「不用三」,是未來過去現在,是時間,都是空的。法方面,我們習慣用因緣空。法有大有小,大叫世界,小叫微塵,都是空的。世界是因緣生的,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。」它如果不空的話,不必等因緣生了。
  比如說你,你沒有啊!你是空的,你怎麼空呢?你是細胞因緣生的。如果你不空,沒有細胞你是誰?誰是你啊?你說你有也不對,你空也不對。如果你空,父母怎麼能生你?父母生你,沒有你怎麼能生你?好比雞蛋裏頭沒有小鴨的成份,怎麼能生出小鴨來?所以空不對。
  有也不對。父母沒生你的時候,你在那裏?你說我在天邊,那既然有你了,何必再生你?什麼道理呢?你性本空,無性。無性隨緣則有生,生隨緣而有,沒有自性還是空。
  佛親身證到,隨緣無性空,佛親證到法身;無性隨緣有,佛證到是報化身。如此覺悟的叫覺,所以佛是無上覺。我們大家不覺悟,落入六道。唉!實在說起來,我們可憐愍!本無六道,我們虛妄受六道報,本無生死,虛妄受生死罪。
  怎麼沒有生死呢?無性隨緣有,無性就無生無死,隨緣有就是生死。所以無性隨緣有,無生無死就是生死。生死既然是隨緣有的,隨緣無性空,隨緣無性空,生死即無生死。
  我們大家本來就這樣,可惜不知道,虛妄造業,虛妄受報。若佛不說法,我們怎麼知道!
  所以在法的方面,我們多用因緣空,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。」在時間方面,我們多用對待空。沒有時間,沒有過去,沒有未來,沒有現在,叫三世平等。
  怎麼沒有過去呢?過去是現在未來的因緣形成的,沒有現在,沒有未來,怎麼形成過去呢?現在是過去未來形成的,沒有過去,沒有未來,怎麼形成現在?未來是過去現在形成的,沒有過去,沒有現在,怎麼形成未來?
  既然這麼說起來,過去是現在未來形成的,你為什麼不叫過去是現在?不叫過去是未來?現在是過去未來形成,你怎麼不叫現在是過去?不叫現在是未來呢?未來沒有,是過去現在形成的。既然是過去現在形成,應該將未來叫過去,所以時間對待空。
  兩種空,中論「吉藏大師」說的是奪破。空既然是有,僅是假名。比如講堂空,講堂是鋼筋、水泥蓋成的。如果講堂不空,沒有鋼筋,沒有水泥,還有講堂,所以講堂空。講堂是空的,你怎麼看見有講堂呢?那是假相。這個相是唯心所現,你造業是唯心所造。講起來,還是唯是一心。中論不外乎用這兩種破法。最後半偈奪破。
  「是故去去者,所去處皆無」──奪破。「是故」是所以,「去」是去法,應該這麼寫「是故去法去者」,都是空的。「所去處皆無」,都沒有。

  因為一切法空,才萬法繁興。一切法定有的話,萬法就沒有了。萬法繁興就是一切法空,正因為一切法空,才萬法繁興。萬法繁興畢竟空,華嚴稱為海印三昧;畢竟空萬法繁興,華嚴稱為華嚴三昧。

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

七、結論

七、結論
智諭法師講述
文章來緣:財團法人智諭老和尚教育紀念基金會
諸佛世尊,方便智不可思議。例如佛方便示現,為眾生說法。於一會之中,有見佛身是金色,有見佛身是銀色,有見佛身是琉璃色。有見佛身八尺,有見佛身丈六,有見佛身無量由旬。有見佛不具相好;有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;有見佛八萬四千相,相有八萬四千好;有見佛具無量相,相具無量好。
其實佛本無相。經云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佛為眾生故,以方便智現如是諸相。眾生不如實知,竟以思議心測度於佛。佛為是等人說: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
緣起法若至究竟處,便是真如。真如無性能隨緣,便是緣起。真如甚深不可思議,故緣起亦甚深不可思議。真如非有、非無、非亦有亦無、非非有非無。何故非有?以真如無定性故。何故非無?以隨緣成萬法故。何故非亦有亦無?以無二性故。何故非非有非無?以具足無量功德故,成就一切法故。
緣起法亦復如是,非有、非無、非亦有亦無、非非有非無。何故非有?以如幻故。何故非無?能成事故。何故非亦有亦無?以不可得故。何故非非有非無?以具大用故。
若能了知緣起法,即是無上菩提。我們講過,若計著緣起法為實有,便成智慧之障。若知緣起法悉畢竟空,便是智母。故能知緣起法者,即得無上菩提。菩提性空,何故性空?以緣起故性空也。
菩提性空,故無增無減,非凡夫法,非聖賢法,不可取不可捨。緣起法亦復如是,無增無減,非凡夫法,非聖賢法,不可取不可捨。
菩提無知故無不知,緣起無成故無不成。以無知無不知,無照無不照,契合無法無不法,無成無不成,如是則無以為名,假名曰菩提也。
涅槃不可思議,以涅槃不生不滅。何故不生?以涅槃中無一法可得故。何故不滅?以涅槃者,常樂我淨故。不生則無來,不滅則無去。所以謂之涅槃者,即非涅槃,不過假名涅槃而已。故佛言,我不畢竟入涅槃。便是因為涅槃不生不滅,無來無去,終不可得故。故涅槃法,即不可思議也。
緣起法亦復如是不可思議,因為緣起法,亦是不生不滅,無來無去也。何故不生?因為緣起法幻現非實故。何故不滅?因為緣起法本無生故,無生焉得有滅?以不生不滅,當知緣起法亦無來無去不可思議。
諸佛法身不可思議,緣起法亦復不可思議。諸佛法身者,非身非非身,非相非無相,非可見非不可見,非有非非有,非無非非無,非一切法非非一切法。何以故?因為法身如虛空,所以非身、非相、非可見、非有、非非無,乃至非一切法。法身雖如虛空,然而虛空無邊即是一切法。故非身能現報身化身及一切身;非相能現一切相;雖不可見,卻能令菩薩於一切法中,即見法身。例如見報身者,即是見報法身。見化身者,即是見化法身。乃至見日月山河,無非見諸佛清淨妙法身也。
以虛空無邊即一切法故,所以非非有、非無、非非一切法。以如是故,諸佛法身不思議。
緣起法亦復如是。因為緣起法隨緣幻現一切身,故曰非非身。隨緣幻現一切相,故曰非無相。隨緣所現令眾生見,故曰非不可見。隨緣幻現一切法,故曰非非有,非無,乃至非非一切法。
雖然如此,然隨緣幻現即非實有。故曰非身、非相、非可見、非有、非非無、乃至非一切法。以如是故,所以緣起法與法身,同樣不可思議。
第一義不可思議,緣起法亦同樣不可思議。因為第一義離言寂靜,絕意無為,故不思議。緣起亦復如是,所現如幻非實,終無一法可得。如是空法,欲言無以措其詞,欲慮無以置其思。言語道斷,思慮路絕。佛於眾生興大慈悲,而以文字說法行化,誠不可思議也。《天王般若經》云:「總持無文字,文字顯總持,般若大悲力,離言文字說。」所以緣起法者,誠不可思議也。
於此可知,佛說真如、菩提、涅槃、法身、第一義、畢竟空等,即是說緣起法也。是故知緣起法甚深,不可思議。若人知緣起法,即知法性。若知法性,即是見佛。若人不識緣起法,即永處佛法邊外也。
所以佛法者,即緣起法也。佛法以緣起為宗,緣起法即是佛法。龍樹菩薩偈云:「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無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」
眾因緣生法者,是藏教也。藏教者,修生滅因緣也。我說即是無者,言通教也。亦為是假名,則萬法繁興,言別教也。亦是中道義者,圓教也。故知自聲聞以至於佛,無非緣起也。
所謂思議者,即有所得也,即是取相也。所謂不思議者,即無所得也,即是無相也。一切法本來無相無差別,無相無差別即是實相。故諸法實相,不可思議。只為眾生取相妄想,虛妄分別一切法耳。
眾生虛妄取相,復依相立名,依相名而起妄想,依妄想生煩惱,依煩惱造諸惡業,於是流轉生死。如果知一切法無相不可得,便如實知一切法如如,不二不異了。
故《楞伽經》雖明五法,相、名、妄想、真智、如如,而五法者,無非緣起。既是緣起,故知五法悉皆空寂。如是空寂,便成真智、如如。若生有所得心,則成相、名、妄想凡夫法矣。
一切法本來無相,隨緣故幻現諸相。諸相幻現,故起滅無常。致令眾生妄見生死,知見為實。以知見為實故,乃於無生死中,虛妄落入生死。如果妄想不生,我我所心滅,便可不受生死也。
是知地獄畜生餓鬼修羅人天,六道輪迴,悉皆如夢。夢中所見,妄生愛憎,以愛憎心不出六道。若能精勤求覺,一旦醒來,便知勤苦修習,原是昨夢。故吾人修行,但應曉夜忘疲,抖擻令覺,大事即辦也。
故凡用思議心者,皆如夢中事也。佛法不可思議,離言語相、文字相、心緣相。而凡夫無智慧,妄以思議心測度佛法。於是於畢竟淨中,妄生有無生死諸見。以執著有無生死見故,乃於諸法不如實知不如實見。以不如實知見故,乃於無生死中,虛妄執著生死。即此虛妄執著,便成六道輪迴。
智慧者知諸法如幻,無所有不可得,緣起性空,性空緣起。以如實知故,不住於法,不取於相。以不取相故,乃不見我人,不生憎愛。
以無憎愛,故無諸煩惱。煩惱為因,生死為果。既無煩惱,便無生死。煩惱斷生死了,假名解脫。其實緣起性空,性空緣起,畢竟空中,無縛亦無解。
一切修行法門,無非依緣起而立。若無緣起,則一切法無修無證。若能徹見緣起,便能深信大乘。若能徹見緣起,便能深信因果。若能明乎緣起,便知真修行路也。修行法門雖多,總須假乎緣起妙用。
凡夫人天,須假三皈五戒十善四無量心緣起妙用,修人天之因,得人天果報。聲聞緣覺二乘人,須假四諦十二因緣之緣起妙用,修無漏因,得無漏果報。菩薩須假六度萬行妙用,發菩提心廣度眾生,歷無量劫普行化道,修菩提因,證菩提果。三世諸佛,假緣起之妙用,勤苦修行,學行窮滿,過無不盡德無不圓,除二障,了二死,空二我,徹證緣起即是無上菩提究竟涅槃,無所著成等正覺。
緣起正性即是無生,即是十方虛寂,即是菩提,即是涅槃,即是真空大覺。諸聖隨分得其正性,於是隨分得其解脫道。凡夫外道不識此正性,竟於緣起妄執其有,妄生愛見,乃於無生中妄見生死,於十方虛寂中,妄見流轉。
聖者覺悟,知緣起即是依他起,依他起無性即是圓成實,會入圓成實,故證菩提涅槃。凡外無知,卻於如幻緣起生遍計執,以遍計執故,永不出生死。故一切凡外賢聖均不出緣起,只為覺迷不同正誤有別,致令霄壤懸殊也。若人修行能徹了緣起,能不違緣起正性,無論何人,皆已入佛法正宗矣。
緣起非有,但亦不可作「無」見。緣起不無,但亦不可作「有」見。見有見無,皆是凡夫情見,猶病目之見空花也。若能放捨情見,則不見有亦不見無,卻又有不礙無、無不礙有。
是知緣起正性,佛教所宗。緣起甚深不可思議,造乎究竟,可成無上覺。


篇後語
這篇文章,泛談緣起。既欲明深義,又須顧及凡夫事修。如果不明深義,則失篇旨。如果不顧事修,則落空談。故為文時,頗費斟酌。致令深淺併出,文相雜陳。尚祈讀者大德,垂鑒為荷。


願結般若緣
自覺業障深重,入道也晚,雖欲收之桑榆,無奈心餘力拙。幸遇淨土法門,希邀阿彌陀佛慈悲。
除念佛求生淨土外,時熏習於般若。記得初近般若經典,便是《金剛經》。當時大起法喜,不禁暗暗拍案叫妙。只是法喜充滿,卻對般若義理不甚了了。如果你問我妙在何處?我竟是莫名其妙。
後來日日親近,愈覺義理深奧,非我所能及。屢屢欲一申所得,然總是不敢落筆。近幾年來,愈老愈不成材,於愚昧昏庸外復加衰殘老病。自知垂暮之年,已是無用之人,為欲廢物利用,頗思坐下來寫點東西。於是又引起寫般若義理的念頭。學佛道在乎深而後廣,但自忖是衣服上的補綻,不是深入的料子。唯希望以此引起諸賢注意,真的能把般若義理發掘出來。於是乍著膽子,開始寫這本「般若義理的探究」。

這叫作八月十五賣元宵──軟貨搶早市也。


智諭於西蓮淨苑

六、緣起法與般若波羅蜜

六、緣起法與般若波羅蜜
智諭法師講述
文章來緣:財團法人智諭老和尚教育紀念基金會
緣起法即是般若波羅蜜。般若在明空理,而般若所說之空,是因緣空,非自性空。因緣空者,即是空空;自性空者,即是定空。定空是對有立空,空空即是不可得義。
空空之空,是不礙有之空,故空即不空。不空之空曰般若,空之不空曰方便。方便梵語為漚和。《大般若經》云,若人不知漚和,是不知般若也。
般若漚和,即性空緣起;漚和般若,即緣起性空。般若菩薩母,方便以為父,三世諸導師,皆從此法出。
以般若漚和故,佛於空說無量;以漚和般若故,佛於無量說空。於空說無量,是世諦說;於無量說空,是第一義諦說。
於第一義諦,成其大智;於世諦中,成其大悲。以智導悲,普度十方而不住生死;以悲導智,徹證真空而不住涅槃。不住涅槃,則法身是一而無剎不現;不住生死,則普現十方而法身不動。猶如一月印千江,千江是一月。
當知以畢竟空故,佛大智圓滿;以法界緣起故,佛大悲圓滿。畢竟空是佛法身,法界緣起是佛報化身。是為等正覺,正遍知。故曰佛種從緣起。
般若經中,明二種智慧,一曰般若空慧,二曰方便勝智。不知方便智者,不知般若也。
龍樹菩薩曰,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所以因緣空,即是中道義。中道義圓攝無餘,所以空即無量,無量即空。故《中論》云,未曾有一法,不從因緣生,是故一切法,無不是空者。
我們已經知道,諸法緣起,緣起則性空。性空即是般若空慧,緣起即是方便勝智。故緣起者,般若之大用也;般若者,緣起之體性也。是知緣起法,宗歸般若。
般若者智慧也,緣起者方便也。菩薩以智慧成就自利功德,以方便成就利他功德。又可謂自利曰功,利他曰德,故緣起法,即無量功德智慧法門。智慧須假方便,無方便即不成功德。何以故?若無方便,於一切法必然取相必生住著。若取相住著,則不成功德。
既然無方便不成智慧,有智慧必具方便,故方便亦智慧也。智慧名曰實智,方便名曰權智,是以權智亦名方便勝智。所以智慧方便具足,方能成就一切功德。智慧說一切法空,方便說一切法有。得智慧者覺無上佛道,得方便者化一切眾生。故曰雖有智慧,不假方便不成功德。
《大般若經》說般若與漚和,若菩薩知般若不知漚和,是不名知般若。般若譯為智慧,漚和譯為方便。菩薩以智慧行方便化眾生,化現十方而不失智慧。智慧起用能隨緣,方便隨緣不失性。故菩薩雖具智慧而不住涅槃,雖行化道而不住生死,此所以名菩薩也。大哉智慧方便也,誠乃萬行之師,千聖之母也。
漚和者,具稱為漚和拘舍羅。譯為方便勝智,即方便善巧之意。所謂方便善巧者,本來畢竟空中無有諸佛,亦無眾生,以方便善巧說度眾生成佛。畢竟空中本無三乘人,說有三乘人,此方便善巧也。畢竟空中,本無三乘法,乃至無一切法,說有一切法者,方便善巧也。若菩薩無方便勝智,便不得成就無上佛道。若菩薩有方便勝智,便能終成無上覺。
《放光般若經》卷第二曾說:
「復有菩薩無有漚惒拘舍羅,從四禪行六波羅蜜,持是禪福生長壽天,不盡天壽來生世間供養諸佛,是菩薩輩諸根闇鈍不大聰明。
舍利弗。復有菩薩行於四禪及四等意四無形禪念,三十七品大慈大悲,持漚惒拘舍羅禪福不能稽留,常生諸佛所教授處,當生是拔陀劫中成逮覺者,常不離般若波羅蜜。
復有菩薩以行四禪及四等意四無形定,以漚惒拘舍羅不隨禪生,生於種姓大豪貴家,生梵志家生迦羅越家,所可生處常教眾生。
復有菩薩行四禪四等意四無形定,以漚惒拘舍羅不為禪所稽留,來生四王天生忉利天生第六天,教授諸天淨佛國土,教授眾生供侍諸佛。
復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,以漚惒拘舍羅行第一禪,生於梵天於梵天中尊,從梵天已至十方諸佛轉法輪處,請諸佛世尊轉於法輪。
復生一生補處菩薩,行般若波羅蜜,以漚惒拘舍羅,具於四禪具四等意四無形定,三十七品空無相無願,具足三昧不隨禪處常見諸佛供事世尊,持清淨行便生兜術天,於其天上隨其壽命諸根具足,為無央數諸天人眷屬圍繞而為說法,已復來生世間人中,作阿惟三佛。」
這一段文,是說明菩薩有方便智與無方便智的不同。無方便智不得成就佛道,有方便智可成就無上佛道。現在略解這段文。
復有菩薩無有漚惒拘舍羅,從四禪行六波羅蜜,持是禪福生長壽天,不盡天壽,來生世間,供養諸佛。是菩薩輩,諸根闇鈍,不大聰明。
無漚惒拘舍羅者,是無方便勝智也。所謂四禪,係指色界行人言。初禪三天,梵眾、梵輔、大梵。二禪三天,少光、無量光、光音。三禪三天,少淨、無量淨、遍淨。四禪九天,無雲、福生、廣果、無想、無煩、無熱、善見、善現、色究竟。
初禪至無想天凡聖外道皆有,例如無想天即是外道天。四禪中無煩、無熱、善見、善現、色究竟等五天,又名五不還天,或五淨居天,係三果聖人所居之處,無有凡夫外道。三果聖人居此,已斷盡欲界九品思惑,更不還生欲界,故名五不還天。
依《成實論》謂:「若生淨居天,是人不復到無色處,以樂慧故。若人生無色處者,是人終不生淨居天,以樂定故。」故知樂慧之人,從五淨居天出三界得無漏。樂定者,從廣果天生四無色天出三界得無漏。樂定之人不起化道,樂慧之人可迴小向大。
從四禪行六波羅蜜。六波羅蜜者,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。此六波羅蜜,是菩薩行。說明此人雖生四禪,但不忘菩薩行也。雖不忘菩薩行,但以樂定故,持仗禪福,生於長壽天。長壽天者,四無色天也。非想非非想天壽八萬大劫,於三界內其壽最長,故曰長壽天。
不盡天壽來生世間,供養諸佛。非想非非想天壽盡有兩種人:一種人斷煩惱,以斷煩惱故,出三界證無漏是為聖人。一種人不斷煩惱,以不斷煩惱故,為業力所追,還入生死是為凡夫。
菩薩以願力故,既不證涅槃,又不隨業力墮入生死。所以不盡天壽,來生世間供養諸佛。不盡天壽,是表示菩薩,非因業力落入世間也。供養諸佛,是表示菩薩不忘失菩提心也,以行六波羅蜜之功德,還生佛世也。
是菩薩輩,諸根闇鈍不大聰明。如是菩薩以無方便智故,所以諸根闇鈍,不大聰明。不大聰明者,不得大智慧也。以上說菩薩無方便智者,有此大過。
舍利弗下,明第二種菩薩。復有菩薩行於四禪及四等意四無形禪念,三十七品,大慈大悲。以下順次說菩薩有方便智的功德。
四禪已如上釋。四等意即四無量心。四無量心者,即慈無量心,悲無量心,喜無量心,捨無量心。慈悲喜捨者,四種梵行也。此四無量心皆為度眾生而發,眾生無量,故心亦無量,曰四無量心。佛於經中方便說「修慈極遠生遍淨,修悲極遠生空處,修喜極遠生識處,修捨極遠生無所有」。遍淨是第三禪天,悲無量心以上,均生無色界。
若依毘曇,謂喜無量心,在初、二禪;餘慈悲捨三無量心,在四禪。若依成實與大乘,均謂四無量心,修之可得八禪之報。總之四種無量心,均不出色無色界,故曰四種梵行。
四無形禪念,即四無色定也。空無邊處定,識無邊處定,無所有處定,非想非非想處定。
三十七品,大慈大悲。三十七助道品者,四念處,四正勤,四如意足,五根,五力,七菩提分,八聖道分。聲聞乘人,為求出離而修三十七道品。菩薩卻是為度一切眾生,修三十七道品,故曰大慈大悲。
持漚惒拘舍羅,禪福不能稽留。是說這些菩薩,因為有方便勝智的關係,所以不味著於禪定。故曰禪福不能稽留。
常生諸佛所教授處以下,是明這些菩薩,勤求佛道,常生佛所,受佛教化。以勤求佛道故,所以將來生於拔陀劫中,逮得正覺。常不離般若波羅蜜者,不離行菩薩行也。這是說如是等菩薩,以方便智慧上求佛道,便能成就覺道,不失菩薩行也。
復有菩薩以行四禪及四等意四無形定。以下明菩薩不但有方便勝智,并且更能不捨度化眾生,所以功德益為殊勝。
四禪四等意四無形定,已如上釋。以有方便智,所以不隨禪定而生。卻不畏生死,下生人間,故生於種姓大豪貴家。
生梵志家。梵志即婆羅門,婆羅門有四種。一者,七歲以上在家學問。二者十五歲以上遊方學問。三者,年至四十歲,取妻生子,在家修道。在家修道之婆羅門,稱為梵志。四者,年滿五十歲,入山修道。故梵志者,是在家修道的婆羅門。
生迦羅越家。迦羅翻譯為居士。所可生處,常教眾生。明如是等菩薩,不但上求佛道,且能下化眾生也。
復有菩薩行四禪四等意四無形定,以漚惒拘舍羅不為禪所稽留,來生四王天生忉利天生第六天……。此菩薩以方便智不味著於禪定,來生欲界天中。若為禪所稽留者,則住色無色界,不來欲界矣。此菩薩為度眾生故,來生欲界,生六欲天中。
菩薩生六欲天中,為度化諸天及人,教授諸天淨佛國土。淨佛國土者,菩薩自不造粗業,亦教別人不作粗業,此之謂淨佛國土。令佛國土,無諸惡道也。同時是諸菩薩,教授一切眾生供侍諸佛。眾生云何供侍諸佛?眾生欲供侍諸佛,便應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度一切眾生。
復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,以漚惒拘舍羅行第一禪……。如是菩薩,不但有方便智,並且以方便智行般若波羅蜜。云何菩薩摩訶薩以方便智行般若波羅蜜?菩薩應以無住為方便,行般若波羅蜜。應以無取為方便,以無捨為方便,以無分別為方便,以無得為方便,以不見一切法為方便,行般若波羅蜜。
云何菩薩以漚惒拘舍羅行第一禪?菩薩雖入初禪,但以無住為方便,以無取、無捨、無分別、無得、無所見為方便,故能不味著於禪。
生於梵天於梵天中尊。初禪有三天,即梵眾天、梵輔天、大梵天,大梵天為於梵天中尊。大梵天王護持佛法,諸佛成佛時,大梵天王必至佛所請佛說法。因為諸佛初證得無上菩提,知菩提者,清淨寂靜平等無諍,故默然而住。以法無因緣不起也。待大梵天王請佛轉法輪,佛始為眾生說法。世尊釋迦牟尼佛成等正覺後,默然而住。大梵天王請佛轉法輪,佛始從座而起,往鹿野園,為五比丘轉妙法輪。諸佛成等正覺以後,若無人請轉法輪,佛即入滅。如須扇多佛,成佛以後,眾生善根不具,大梵天王未請佛轉法輪,於是須扇多佛,朝成佛,暮即取滅。
以如是故,大梵王從梵天已(以)至十方諸佛轉法輪處,請諸佛世尊轉於法輪。
復生(復生應為復有)一生補處菩薩,行般若波羅蜜,以漚惒拘舍羅,具於四禪,具四等意四無形定,三十七品,空無相無願……
空、無相、無願是三種三昧,又名三種解脫。由此三者可入涅槃極理,故曰涅槃有三門,即空、無相、無願。一切法性皆空,故曰空三昧門。一切法相如幻,故曰無相三昧門。既然一切法空、無相,故一切法無生、無起無作、不可取不可願不可求,故曰無願,亦曰無起無作三昧。
具於四禪具四等意四無形定之「具」字,是具足圓滿義。此具足義,直冠至空、無相、無願。應為具足四禪、四等意、四無形定、三十七品、空無相無願。故最後云具足三昧。
一生補處菩薩是等覺位,鄰極亞聖,一切具足,唯化生之緣待滿而已。
不隨禪處。如是菩薩近妙覺,已得大自在,故不隨諸禪處。常見諸佛,供事世尊。等覺菩薩,望佛則曰菩薩,望菩薩則曰佛。
持清淨行,便生兜術天。兜術天是欲界第四天,故此天尚有婬欲。然此菩薩雖然示現生兜術天,卻是持清淨行,生於兜術天內院。
於其天上隨其壽命。兜術天壽有限,人間四百年為兜術天一日一夜。如是三十天為一月,十二月為一年,兜術天壽四百年。而等覺菩薩雖生彼天,然壽命不受此限。例如彌勒菩薩,於第十小劫中,人壽減劫至八萬歲時,下生人間,兜術天人,絕無如此長的壽命。故雖然示現生於兜術天上,但卻隨其壽命住世也。
諸根具足以下,是說菩薩相好圓滿也。為無央數諸天人說法,施行度化。
已復來生世間人中,作阿惟三佛。菩薩因緣具足以後,下生人間,示現作佛。佛為天人師,因為佛為天及人說法,天及人可得無上菩提。佛亦為餘道眾生說法,但餘道眾生不能直接證無上菩提,以聞法因緣,只能生人天中。
阿惟三佛,譯為現等覺,即成佛也。
上來順次說菩薩有方便智,可直至成佛。至此解釋這段經文竟。
所以有方便始成智慧,以智慧方能成等正覺。在因地修行,其智慧曰般若。若證得無上菩提,般若便轉名薩婆若。薩婆若譯曰一切種智,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也。所以有智慧具方便,始能成就無上佛道。故曰智慧菩薩母,方便以為父,三世諸導師,皆從此法出。
菩薩摩訶薩具般若智慧,知五陰、根、塵、識、內身、外事、乃至一切法相,唯是假名無實有體。菩薩雖如是知如是見,然為憐憫一切迷惑眾生,方便行般若波羅蜜。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,只為利益眾生,而不立知見。不見一切法有,不見一切法無,不見一切法或常或無常,或樂或苦,或我或無我,或淨或不淨,或有相或無相,或有為或無為,或善或不善,或有煩惱或無煩惱,或世間或出世間。菩薩若能如是不見一切法,即是見般若也。何以故?若菩薩強立知見,皆無明本也。若起無明,云何能度眾生?
應知一切法不可得,即是般若波羅蜜。因為真實不可得,無分別故。虛妄不可得,非實有故。所以《大般若經》云:「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,於一切法都無所見。於一切法無所見時,其心不驚不恐不怖,於一切法心不沉沒,亦不憂悔……於一切法都無所得。」
菩薩若於一切法有所見,便是無明。於一切法有所得,便是無明。菩薩般若智慧,利如金剛,能斷無明惑,故於法無見無得。以如是故,菩薩於一切法,如實知而不著。於五陰法如實知而不著,於十八界十二入如實知而不著。於有為法無為法,有漏法無漏法,世間法出世間法,外道法佛法,乃至一切法,皆如實知而不著。是故菩薩心至極清淨。心清淨故,所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。心清淨故,能入三界度一切眾生。
所以取著法相者,便是無有方便智。應知一切法相,緣起如幻,畢竟空寂。經云,色究竟,即不名色;受想行識究竟,即不名受想行識;十二入十八界究竟,即不名十二入十八界;乃至一切法究竟,即不名一切法。何以故?一切法究竟,即歸空寂故。
一切眾生,不知法相緣起虛妄,竟執為實有,以致落入生死。佛度眾生出生死入涅槃,其實無生死可出,亦無涅槃可入,不過拔出眾生虛妄執見而已。所以《大般若經》中說:「佛告善現!所化有情住在名相虛妄分別,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,從彼名相虛妄分別,救拔令出。」
《楞伽經》所說五法,即相、名、妄想、真智、如如。眾生不知一切名相虛妄不實,反而妄想執著,是故名為眾生。若能不虛妄執取名相,便可獲得真智如如了。相、名、妄想三者,名為凡情。真智、如如二者,是為聖智。此聖智者,即清淨心也。今人學佛,每將佛法當學問作。不知學問者,皆相、名、妄想也。若如此求佛法者,誠如緣木求魚也。
所謂一切法究竟者,即是真如也。真如甚深不可思議,所以緣起法相亦甚深不可思議。色究竟即真如,受想行識究竟即真如,一切法究竟即真如。真如者即是真智如如,亦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故緣起法中,無有少法可得,無有少法是實,無有少法生,無有少法滅,無有少法相應不相應,無有少法積聚不積聚。何以故?因為諸法緣起皆不實故,諸法緣起皆無生故。若人謂法可得,法有實,法有生滅,法有相應不相應,法有積聚不積聚,如是之人便為邪見。
若人了知一切法悉皆如幻,一切法緣起悉皆無實。雖分別一切法,而不取相想著,知如是分別悉如幻事。因為分別一切法至究竟處,皆畢竟空故。如是即得真智,即得如如。
所以一切法相,如來如實覺為無相。例如變礙是色相,如來如實覺為無相。領納是受相,如來如實覺為無相。取相為想相,如來如實覺為無相。造作是行相,如來如實覺為無相。了別是識相,如來如實覺為無相。苦惱聚是蘊相,如來如實覺為無相。乃至不顛倒是真如相,不虛妄是四聖諦相,無擾惱是四靜慮相,無諠雜是四無色定相,無繫縛是八解脫相,能出離是三十七道品相……如來悉如實知,是為無相。
何以故?因為一切法究竟,即是畢竟空。於畢竟空中無變礙、領納、取相、造作、了別、苦惱聚、顛倒與不顛倒、虛妄與不虛妄,乃至無出離與不出離等相。故如來如實知悉為無相。是知我們學佛,不應取著於相。應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所謂見如來者,即如實知如實見也。如實知如實見者,即知一切法悉畢竟空也。
所以依世諦安立一切法,依世諦安立一切法相,乃至依世諦安立諸法緣起,不依第一義諦。於第一義中,一切法無相無名,無說無示,一切法性不可分別故。
是以菩薩智慧,以無所得為方便攝受一切法。凡夫不如實知,以有所得心取著一切法。取著一切法者,不過取著於假相假名而已。以取著假相假名故,於是自生妄想。以妄想故,於是生煩惱。因煩惱而造業,因業而受報,以致輪迴六道。
若能不取著一切名相,則能無煩惱。無煩惱則能不造惡業,無惡業則不受苦報。所以凡夫若能不取於相,便可三業清淨,業障消除了。
諸法真實義者,一者相有,二者性無。若約法而言,便是二諦。如約智慧言,即是般若與漚和。如此分別,皆緣起性空義也。就緣起言,佛法以緣起故流布於世間。像五陰、六根、六塵、四大、善不善無記、生法滅法、去來現在法、有為法無為法、見聞覺知、受持修行,乃至菩提涅槃等,皆以緣起而流布世間。以緣起故,佛法得以流通益物。
如就空義言,所有緣起諸法,如五陰、六根、六塵、四大、善惡無記、生滅之法、去來現在法、有為無為法、見聞覺知、受持修行,乃至菩提涅槃等,其性悉無。如此性無,即是空義。
眾生無方便智,見緣起乃執為實有,以致顛倒迷入生死。諸佛具足權實二智,所以說空說有,一皆如實。而如實者名為中道,諸佛世尊以此中道智,除斷一切障礙。是故中道智,又名一切智。
眾生顛倒計著,有二種人:一者計著緣起一切法有真實性。是人由於執有,不識中道義。二者不信緣起諸法,流布世間。是人由於執空,不識中道義。若人執有執空,皆永失佛法也。
如果眾生無如此二過,便知緣起者,隨世俗而有差別也。雖然隨俗差別,而差別者只是因緣幻現,法則實無有性。即此無性,正是世諦之體也。故世諦者順乎於性,即無分別。如此即是順乎第一義諦體也。
知世諦即第一義諦,是曰方便實智。知第一義諦即世諦,是曰實方便智。菩薩具如是智慧,便於一切法不生執著。因為如實知一切法悉畢竟空不可得故。若於法生有所得想者,即為著想。若著想者,則於佛法以外,起有為想。於有為法外,復起無為想。於是於佛法便生解執,如是便不能向無上佛道矣。
所以菩薩有智慧與方便,乃於一切法不取相不執著。有人誤會不取相不執著之義,於是產生不正知見。
有一次一位居士問我:「法師修何法門?」
我回答說:「老實念佛。」
那位居士很不以為然地說:「修行人不應取相,不應執著。法師念佛求生西方,豈非取相,豈非執著?」
我很鄭重地問那位居士:「請問居士修何法門?」那位居士頗為自負的說:「我修禪,禪是無相的,禪是無念的,是無執著的。不像念佛法門,執著相執著念。法師要知道,若生執著,是不能獲得解脫的。」
於是我向他說:「如此說來,我念佛是執著於相,執著於念。那麼你修禪,豈非執著於無相,執著於無念嗎?」居士頗覺愕然。
我告訴他說:「要知道,不執著是不顛倒義、如實義、空義、畢竟淨義、無住義、無分別義、無相義、平等義、無所有義、不可得義也,非謂『有』不執著也。亦不是無立場便是無執著,有立場便是執著。若謂『有』不執著,便成邊見。」
「例如你說我念佛是執著,那麼你不念佛亦是執著。你說我不參禪是執著,你參禪豈不亦是執著?諸如信佛是執著,不信佛亦是執著。忠孝是執著,不忠不孝亦是執著。仁愛是執著,不仁愛亦是執著。信義是執著,不信義亦是執著。和平是執著,不和平亦是執著。」
「再如你吃飯是執著,不吃飯亦是執著。睡覺是執著,不睡覺亦是執著。作事是執著,不作事亦是執著。行走是執著,不行走亦是執著。若如是者,何處找不執著呢?應知如是戲論,無有是處。居士卻不知如是戲論,卻正是執著也。」
於是我告訴他說:
「居士不知,不顛倒即不執著。何以故?以不顛倒則知一切法畢竟空。於畢竟空中,無有法可執著,亦無有法不可執著。如是故假名曰不執著。
再如,法如實則空,無住則空,畢竟淨則空,無分別則空,無相則空,平等則空,無所有則空,不可得則空。空中無執著無不執著。知無執著則曰實智,知無不執著則曰方便智。具如是智慧者,是名無執著也。」 

所以菩薩以智慧方便故,乃能於一切法不取相不執著。以不執著故,所以能如實知一切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