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四教儀講錄 8
會性法師講述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及宿世根熟天龍八部。
在菩提樹下初成佛道,說華嚴經時的聽眾。「四十一位」即四十一個階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是三賢位。十地是十聖位,加等覺共四十一位。四十一位待後化法四教的別教,再作說明。
「法身大士」以法性爲身,約圓教言,初住以上,直至等覺,「無明分分破,法身分分證」,破一分無明,便證得無生法忍,捨有生死之身。若約四土:常寂光淨土、實報莊嚴土、方便有餘土、凡聖同居土言,分證法身菩薩就證得實報莊嚴土。土,非土地,而是境界。證一分法性身,就安住於實報莊嚴土境界,謂之法身。這道理待後之圓教還會說明。「大士」即菩薩。菩薩何以稱大士呢?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是菩薩大事,此類大事,唯法身菩薩堪爲。士,人也。如果單稱大士,初發心菩薩也包含在內,現約分破無明、分證法身說,名「法身大士」,圓教初住、別教初地以上,方可稱之;別教三賢位,圓教十信位以下稱大士,因尙未破無明證法身。世尊成等正覺後,在菩提樹下爲四十一階位的法身大士說華嚴經。「四十一位」非四十一人,不要弄錯,按華嚴經云,每一階位有上億,甚至恆河沙數之多的菩薩,華嚴經光明覺品開始,就說明這類道理,每一階位具無量無邊菩薩。此乃佛與大菩薩境界,非凡夫所能想像,就是二乘人也不見不聞,何況凡夫。
「及宿世根熟天龍八部」及,並及;宿世,過去世。佛、諸大菩薩度生總不出種善根、使善根增長成熟、令斷煩惱得解脫三個步驟,所謂種、熟、脫三階段。「根熟天龍八部」,釋迦佛久遠劫前已爲彼等種下善根,現在善根成熟,可以聽聞華嚴大教,由此或得解脫,或破無明證法身。如大家發心修學佛法,都是過去種下善根,雖種善根但不深固,善根淺薄,力量太弱,所以,不得佛法眞實受用,未得解脫;今聞佛法,尤其大乘法,能生信修學,皆宿世多少種下善根,否則,縱有機緣,也無法領納了解。
「天龍八部」天,指三界二十八天:欲界六天,色界十八天,無色界四天,共二十八天。二、龍,或守天宮的龍神,或護大地之地神,也有降雨的,如龍王之類;這裡所說的龍指神道、鬼神道眾生能變化有神通。三、夜叉,此云勇健,動作迅速,又名捷疾鬼。有天行、地行之別,此指已種善根的護法善神夜叉。四、乾闥婆,此云香陰,帝釋天王樂神,專爲忉利天主奏樂。以「香」爲食,資養其五「陰」身心。五、阿修羅,此云非天,修法時嫉妒好勝,善惡交雜,有天福無天位,故名非天。又名「無端正」,男醜似鬼相,女的很漂亮,據說帝釋天王夫人舍脂,就是阿修羅王女兒。「無端正」是約男阿修羅言。六、「迦樓羅」此云金翅鳥,屬禽類神道。寺院出食唸的「大鵬金翅鳥」指此。金翅鳥也有善惡,這裡說的是過去曾種善根的金翅鳥。七、「緊那羅」此云疑人或疑神,長相如人,但頭中間有隻角,令人看了不知是人或是神?爲帝釋天主歌神,音聲美妙,連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尊者也聞之起舞。八、「摩睺羅伽」此云大腹行,屬爬行動物,有神通能變化,人稱「大蟒神」,乃畜生道之神。
大家念普門品,天龍八部名稱並不陌生,這裡要說明的是:佛說華嚴經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主要當機眾,聲聞、緣覺則如聾若啞,更別說一般凡夫,爲何這些天龍八部能聞大法呢?智者大師根據涅槃經之戒、乘、緩、急分別說明。涅槃經云:「於戒緩者,不名爲緩,於乘緩者,乃名爲緩」,緩,懈怠,所謂緩不濟急。意思是學佛者對持戒不很用心(緩),但很認眞研習大乘深理,就能得到佛法眞實受用,因此,戒緩沒多大關係,倘對大乘深理也不用心,才是眞緩,那就無法解脫了。
智者大師依這段經文,發明四句:一、乘急戒緩—乘,通指大乘經論。戒,單指毘尼藏,毘尼即戒律。對大乘教理很能了解體會,很用功,解行並進,謂「乘急」。「戒緩」緩,不是不持戒,莫誤解,而是比起學習大乘佛法較不用心,較馬虎懈怠,不拘小節,但不會破大戒,不是破戒,別弄錯了。華嚴會上的天龍八部,鬼神等眾屬這類,因久遠種下善根,現在成熟,故能以鬼神身分參與華嚴勝會。雖說天龍八部,但八部還是指龍以下,直到摩睺羅伽這七類。二、戒急乘緩—持戒很用心,三衣一缽,過午不食,一舉一動完全按照戒律規定,較忽略深究大乘佛法,若不將持戒功德回向斷煩惱了生死,便生在人間天上,享受福樂,戒經偈云:「欲得生天上,若生人中者,常當護戒足,勿令有毀損」,如果單持戒,不能體會經論大法,持戒福報能使彼生於人間天上,但聽大乘佛法的因緣就少了,所以,華嚴會上,這一類人無法參與,因正在享受天上人間的福樂。三、乘戒倶急—兩方面都做到,除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外,如果以天之身分,就是天龍八部的「天」,還有大乘善根的凡夫,皆屬此類,通達深理,福德具足,堪聞華嚴大法。四、乘戒倶緩—乘緩戒也緩就沒希望了,不但聞不到佛法,甚至墮在三惡道,因爲二者都不用心。所以,修學佛法,「佛法難聞今已聞」,聽到了就要好好用功,起碼學習做到「乘急戒緩」,不是不持戒,是量力而爲,若能領受大乘深理,下工夫研究,種植善根,將來縱使墮落,也有聞法機會,華嚴經提及地獄天子,地獄眾生蒙佛光照耀而生天,得聞大法,故稱地獄天子,顯示眞下工夫,方得佛法眞實受用。此即所謂般若智慧,有般若智慧幫助,雖不能一一如法持戒,善根仍存而不斷。四句中,乘急戒緩、乘戒倶急者,方能有機會參加華嚴勝會。這就說明爲何天龍八部能聞華嚴經的原因。當然,能做到「乘戒倶急」最好,萬一不能,寧可「乘急戒緩」,絕不能單靠「戒急乘緩」而得解脫,這類眾生只得癡福,非常可惜!所以,「戒足慧爲目」,持戒像雙腳走路,般若智慧如眼睛,戒、慧都很重要,二者具足,解脫才有希望。
一時圍繞,如雲籠月。
「一時」,在華嚴會上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是以人身,與宿世善根成熟的天龍八部,「圍繞」在佛身旁,聽佛說法。「如雲籠月」籠,包圍。月喻佛,雲喻聽眾。大眾圍繞情形,像雲朵包圍月亮。
爾時如來現盧舍那身,說圓滿修多羅教,故言頓教。
「爾時」大眾圍繞,如雲籠月之時。「如來」指釋迦牟尼佛。後佛如先佛之再來,佛佛道同,故名如來。「現盧舍那身」梵語盧舍那,舊譯淨滿,煩惱斷盡,功德圓滿。新譯(唐朝實叉難陀三藏法師譯)的八十華嚴,統統稱「毘盧遮那」。平常我們念供養咒,「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,圓滿報身盧舍那佛」,以毘盧遮那爲法身,盧舍那爲報身,其實是方便的說法,實際上是新舊譯名。「毘盧遮那」此云光明徧照,密部大日經的「大日」,就是光明徧照意,指法身。法身無形無相,豎窮橫徧,只能用光明徧照表達,實則毘盧遮那也是報身。法身無始無終;報身有始無終,一證永證,如鑛中金,提煉成金後,永久是純眞,這道理圓覺經說得很清楚。也因淨滿之意,「盧舍那」方便說爲報身。法身周徧,無處不有。報身有自受用、他受用兩種,自受用報身,十地菩薩也見不到,這裡講的是他受用報身,「他」指別初地、圓初住以上,破無明證法身的大菩薩,才能瞻見。也就是「千丈盧舍那身」,身相很高,好像千丈般高大,這是大概的形容詞,報身佛究竟多高多大,不是凡夫所能知曉。
釋迦世尊初成正覺說華嚴經,不是以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的應化身說,而是現報身佛身,華嚴經「如來十身相海品」,謂報身佛「藏塵相好」,如將華藏世界磨成微塵,一粒微塵算一相好,報身佛有無量無邊的相好莊嚴。詳見華嚴經。
「說圓滿修多羅教」,梵語修多羅,此云契經,上契諸佛之理,下契眾生之機。若契理不契機,如人吵架,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張三、李四各說各的理,都不契機,令對方聽了生氣不接受。契機不契理如唱山歌,昔日客家人採茶時喜唱山歌,東邊唱來西邊和,雖好聽但沒啥意義,契機而已。古德云:「說法不契機,復身還信施」,講經說法者不契機,眾生聽了不得受用,反而產生負面效果,那麼,說法不但沒有功德,卻有罪過;例如有人說「般若」之理破除眾生執著,破執本沒錯,可惜不對機,見老人拿念珠念佛,說:「你拿念珠不好好念佛,將來變成閻王鐵鍊!」老人怕了,不敢拿念珠,恐自找麻煩。老人家不念佛,要她念什麼?跟她說「三法印」、「一實相印」,能懂嗎?別說城隍廟,簡直莫名其妙!若教她好好念佛,倒滿受用。現在有些人很奇怪,喜唱高調,唱高調並非不可,但須對機,老人家念佛多年,聞念佛無用,要參禪,參念佛是誰?她會答:「是我啦!」根本不懂這一套!所以,說法要契理契機,否則沒用。現在有些人說法往往不契機,或雖契機,卻生起不甚合乎當時理的作用,產生許多困擾,如有人提倡念「ㄚ」彌陀佛,古德「ㄛ」了幾千年,他現在要「ㄚ」起來,弄得那些老人家ㄚ也不是,ㄛ也不對,一句ㄚ,一句ㄛ,ㄛㄛㄚㄚ,臨終將往生,不知是ㄚ彌陀佛接,還是ㄛ彌陀佛來,別說一心不亂,變成多心散亂,不就糟透了嗎?弘法到底弘些什麼?眾生沒得受用,反而破壞佛法。標新立異者,沒注意這類問題,一句話把整個佛法弄翻,搞得天下大亂,從基隆至屛東、恆春,ㄛㄛㄚㄚ,只一句阿彌陀佛就ㄛ不好,其他佛法就不必談了,還談什麼四教、五教!今日佛教,問題實在不少,我離題太遠了,言歸正傳。
「修多羅」按原意翻爲「線」,印度人喜歡華鬘,經如線貫花,將佛法義聚集,不令散落,故需結集。但翻線不雅,稱阿彌陀線、金剛般若波羅密線、華嚴線、法華線,好聽嗎?且中國文化裡,佛法未傳來前,聖人言教稱經,儒家有四書五經,道家有道德經等,順中國習俗翻爲經。其實,經也是線,例如一塊布由橫線、豎線織成,謂之經緯。「修多羅」在解釋時加一個字,名契經。
「圓滿修多羅教」,華嚴經內容何以稱「圓滿」呢?有二義:一、佛將親證之理,徹底表露無遺,所以,華嚴經講的是佛境界。世尊成等正覺,悲心殷切,隨即將己親證受用情形,清清楚楚,和盤托出,謂之圓滿。以圓因得圓果,假若有未明之處,那是中文沒翻譯,並非華嚴經沒說,前面提及華嚴經有上、中、下三種,現在我們看的只是略本而已。二、佛不僅談親證境界,連初發菩提心,直到等覺,四十一階位,所有應學、應修的,在華嚴經裡說得最清楚了。華嚴經十住品前,如淨行品、賢首品,說的是十信道理,然未一信一信分別,從初住以上便詳分,十住有十住品;十行有十行品;十回向有十回向品,且說得最清楚,有十一卷之多。十地品六卷。十地以後,直到離世間品,講的都屬等覺境界。自初發心至成佛,由信而解,由解而行,由行而證,信、解、行、證,菩提道上應走的路線,華嚴經講得最清楚,絲毫沒遺漏,乃修因證果最圓滿的表達,初發心直至成佛,都能契合、適應,謂「圓滿修多羅教」。
有些四教儀本子,只「圓滿修多羅」,沒「教」字,原本有否?無從考證,二者皆可。
「故言頓教」,總結上文,判定華嚴部屬於頓教。「頓教」有教部、教相之別,何謂部?一大藏教內,所分部類各不相同,與華嚴同類曰「華嚴部」,和阿含同類是「阿含部」,寶積同類稱「寶積部」,大集同類名「大集部」,般若同類「般若部」,法華同類則名「法華部」。華嚴經說於佛初成道時,屬華嚴部,約華嚴部頓時而說意義言,判爲「頓教部」。然頓教部又有頓教相,若約頓教相論,就不僅華嚴是頓了,漸教中乃至聲聞教,也有頓證之相;如佛世,善根成熟者隨佛出家,佛說:「善來比丘,鬚髮自落」,一聞法即證阿羅漢果,便是頓證。就是一般人初聞佛法,證須陀洹果,也是頓,但屬「頓教相」,約表相論頓,非專指華嚴,漸教之漸初、漸中、漸後也有頓教相,要善能分別。現在這裡是約部判頓,不是約相。
寅二、機教兼權
約當時聽眾根機及教法內容,屬圓頓,但兼帶權巧方便之法。請看正文:
若約機約教,未免兼權。
若約當時華嚴會上聽眾根機,即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並宿世善根成熟的天龍八部,又約華嚴教典分辨,「未免兼權」,雖是頓教,但也兼有權巧方便之理。何以知其兼權呢?
謂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等文,爲圓機說圓教。
「若約機約教,未免兼權」是總說。此是別釋。「謂」指下文解釋總說之理,爲何說「約機約教,未免兼權」呢?機,所被根機,有圓教,也有別教。教,教法,指華嚴經。既然應機說法,那麼,對圓、別兩種根機之教,應該有實、有權。實是圓教。權,兼有別教。先說圓實的道理。
「謂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等文」,是華嚴經裡的文字。晉譯華嚴經梵行品云:「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,知一切法眞實之性,具足慧身,不由他悟」。智者大師入滅於隋朝開皇十七年,沒看到唐朝實叉難陀法師譯的八十華嚴,因此,法華玄義、法華文句、摩訶止觀所引證的華嚴經文,都是晉譯六十華嚴。「梵行品」的行,正在用功讀ㄒㄧㄥˊ,修成讀ㄏㄥˋ。梵行品說:「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」,這裡的初發心,非凡夫初發心,大家別空歡喜,以爲初發心就成佛了,我們是理即佛,「冥冥隨物去,杳杳不知歸」。此之初發心指初住,初住位名「發心住」。圓教初住分破無明,分證法身,分身百界,示現八相成道,轉法輪度眾生,謂之「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」。華嚴經這類文字很多,用「等」字概括,如晉譯如來林菩薩所說偈頌,有一首云:「心如工畫師,畫種種五陰,一切世界中,無法而不造;如心佛亦爾,如佛眾生然,心佛及眾生,是三無差別」,我們平常說心、佛、眾生三種沒有差別,是圓教的實意。這類文字是「爲圓機說圓教」,爲圓教眾生,說究竟佛果的實教之法,應圓教根機而說。
處處說行布次第,則爲權機說別教。
「行布」行,一行一行。布,像排隊一排一排,次序分明。華嚴經也處處說行布道理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等階位,一一說得很清楚,初住不是二住,二住不是三住,乃至九地非十地,絲毫不馬虎,這類文字是「爲權」教根「機說別教」道理。別教雖然講中道,是「但中」,中而已,不能雙照,不是圓中,所以,別教初發心學時,照規矩,按次第,屬漸教次第。華嚴經雖是頓教,但華嚴會上也有別教根性,爲契合其根機,佛便說行布次第之理,此即「兼說別教」,故化法四教裡,華嚴是正說圓教,兼說別教,前面「五時八教權實總圖」的「華嚴兼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
中國佛教,尤其宋朝,門戶之見很深,彼此往往爲教義發生爭執,天台與賢首因教義上的不同看法而辯論,天台宗判華嚴經「圓兼別」,賢首宗不高興,覺得被貶低,其實是無謂之爭,沒啥意義,這不過判定佛是應機說法而已,不會因此貶低華嚴。賢首宗又將圓教分「同圓」與「別圓」,其他教是同圓,相同的圓;華嚴屬別圓,特別的圓,提高華嚴,列法華經等是同圓;好像小孩比較玩具,你圓,我比你更圓,實際上不必如此,金剛經說得很清楚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,應以客觀態度研究教理,莫主觀太強,「圓兼別」只是教理上的應機說法,因有別教根機,當然就兼有別教之理,否則,怎能應機?
故約部爲頓,約教名兼。
總結「機教兼權」。如果細分,這一科可分三段:「若約機約教,未免兼權」是總說。「謂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等文,爲圓機說圓教」下屬別釋,這段正明圓意。「處處說行布次第,則爲權機說別教」明兼權。「故約部爲頓,約教名兼」是總結上文。我不想分得太細,正文科判是根據「四教儀集註輔宏記」科判編的,自有其道理,我想讓初學者容易明白,所以重編,大家看黑板上的科判,對照起來,懂得便可。這兩句總結文,意思是:因此之故,若約部類判,華嚴經屬頓教部;約內容教義言,固然是圓教,但也兼帶別教道理。這就是頓教第二科「別釋」分三段的第一「約部判」說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