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四教儀講錄 26
會性法師講述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癸三、菩薩分二
藏教是「正化二乘,旁化菩薩」,以教化二乘人爲主要目標,兼教化最最鈍根菩薩,像我們在凡夫中又非上等根性,但具菩薩種子,能發心修學菩薩道;在三界內最鈍根,卻能發菩提心者,即是藏教兼化的對象。平常說中國人大多具有大乘根性,但大乘根性範圍很廣,最最鈍根者也含在內。諸位我不知道,以我而言,若眞能修學菩薩道,便屬此類。關於菩薩修行階位等名相,大家或許比較熟悉,因我們平常看的、聽的,大多屬大乘經論。明「菩薩」分子一、標人,二、明位兩段。
子一、標人
標出菩薩道上修行的人。
次明菩薩位者。
辟支佛之後,其次說明菩薩階位。在此,先解釋菩薩意義:
梵語「菩提薩埵」,國人好略,簡稱菩薩。「菩提」覺也,「薩埵」有情,覺有情是新譯,舊譯大道心成就眾生,可約自利、利他、自他兩利三方面解釋。
一、約自利言,這位菩薩已經覺悟,知世間無常,涅槃清淨,但仍屬有情,故名覺有情。「有情」即眾生,新譯家認爲眾生範圍太廣,恐與植物等無情之物混濫,爲揀別無情眾生,譯爲覺有情,菩薩是已覺悟的有情。二、約利他言,覺悟一切有情,菩薩發心,欲令眾生覺悟,以先覺覺後覺,以己所覺悟的道理教化眾生;能覺之人是菩薩,受教化者是有情眾生。三、約自他兩利言,菩薩上求佛道是覺,下化眾生,令眾生覺悟,名覺有情。
菩薩階位很多,有因位及帶果行因之別,如文殊、觀音等菩薩,久遠劫前已經成佛,爲度眾生方便示現菩薩身,倒駕慈航,便是帶果行因,這道理待後通、別、圓三教中都會說明。
一般不明佛法者,誤把菩薩當偶像,稱泥塑、木雕、紙繪、銅鑄爲菩薩,其實那是菩薩像,並非眞正的菩薩精神。甚至將城隍爺、土地公、石頭都歸入菩薩之流,更是大錯!菩薩有菩薩的精神,如觀音、勢至等諸大菩薩,我們崇敬其大慈大悲、自利利他、度化眾生的精神,以佛菩薩爲典範,勉勵學習,塑像是表徵其偉大精神,是一種表示。但凡夫著相,不能接受無相;從前有個地方籌建寺廟,先將佛像供在一間臨時搭建的房子裡,房子呈長形,坐北朝南,住持認爲可容納較多人,拜起來較方便。可是信徒有意見,反對說:「佛像供中間,大家沒拜到佛,只拜到牆壁。」凡夫要面對佛像,才能起恭敬心,怪不得許多人喜歡站在住持位上拜。後人依佛菩薩示現教化眾生相貌,雕塑種種像,眾生依此,發心學習菩薩精神。其實,大家發心行菩薩道,個個都是菩薩,但我們是凡夫初學菩薩,與觀音、勢至諸大菩薩不同,千萬莫攀關係,認爲跟諸大菩薩是師兄弟,諸大菩薩是久遠修來,我們才剛發心,肯精進修學,將來成就與佛菩薩相同。這是「明菩薩位」中,先略明菩薩意義,這些大家都懂,不必多說。
其次說藏教菩薩,藏教菩薩在修持上,從初發心到成佛,目標是伏惑非斷惑,因爲要「留惑潤生」,降伏保留煩惱種子,作度生事業,倘斷除惑種,就須超出三界,和阿羅漢、辟支佛一樣,不能行菩薩道,故留住煩惱種子,滋潤三界內受生的機會。我們現在是講教理,教理有一定層次,講藏教就站在藏教立場說話,莫以通、別、圓三教之理破藏教之法,爲難藏教,否則,會混淆不清,產生許多錯解,聽這類教理和平常聽經不同,必定要分清楚。
子二、明位分二
明菩薩階位分兩段:丑一、總標,二、別明。
丑一、總標
總而標示菩薩階位中所修願行。
從初發心,緣四諦境,發四弘願,修六度行。
「從初發」菩提「心」,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希望將來成佛。發心必有助緣,否則心發不起來,以何爲助緣呢?「緣」苦、集、滅、道「四諦境」界,「發四弘」誓「願」,「修」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襌定、般若「六度」等萬「行」,行菩薩道。
丑二、別明分二
又名別釋,對總標一一加以說明。分:寅一、發願修行,二、果滿願遂兩段。
寅一、發願修行分二
發願修行是修因,先明卯一、發願,次說卯二、修行。
卯一、發願
一、未度者令度,即衆生無邊誓願度,此緣苦諦境。二、未解者令解,即煩惱無盡誓願斷,此緣集諦境。三、未安者令安,即法門無量誓願學,此緣道諦境。四、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,即佛道無上誓願成,此緣滅諦境。
藏教菩薩發菩提心,爲度化眾生,須發四弘誓願,「弘」大也,範圍很廣,約十法界論,上求究竟佛果,下化六道眾生。「願」建立行菩薩道的目標,如船行大海之指南針。四弘誓願屬通願,每位菩薩行者皆須具備,缺一不可。
「一、未度者令度,即眾生無邊誓願度,此緣苦諦境」,使未得度者能修學佛法,將來得度,此即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。誓與願有何不同呢?願是目標。誓是立志,堅定的志向,智者大師在三大部中說:「誓者,願之勇烈志」,下決心非成辦不可,只許成功,不許失敗,發願後一定照此實行,不變不移。藏教菩薩何以發此心呢?因觀察自己及眾生在三界六道中輪迴生死,實在太苦,故緣苦諦境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之心,願令眾生得離苦。「二、未解者令解」解,了解、明白。在此,非指不了解佛法,而是指不了解苦因。眾生因煩惱造業,受生死輪迴苦果,但不明白,現要令其了解,發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之心,這句,有些或作「煩惱無數誓願斷」,煩惱無窮無盡不可數之。何以發此願呢?因「緣集諦境」,集諦是苦因,由貪瞋癡等煩惱,造殺盜婬妄等罪,故招種種苦果,令不了解苦因之眾生明了,故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之願,令超脫苦境。這是緣集諦而發的願。「三、未安者令安,即法門無量誓願學,此緣道諦境」,安,安定,希望心不安定自在者,令得安定自在。意即欲斷煩惱,須學法門,否則不能對治煩惱,心不自在,因此,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。佛法無量無邊,所謂八萬四千法門,一切法門無不當學;菩薩當於五明中求,不只佛法,凡世間對利生有幫助的,統統要學,現主指內明,自己對佛法有確實了解嗎?誓學無量法門,此緣道諦境,爲令眾生斷煩惱得安定,故發此願。「四、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,即佛道無上誓願成,此緣滅諦境」,希望眾生都能斷惑了生死,成佛道,起碼出三界成三乘聖果。未證涅槃者,令證涅槃,含有餘、無餘,當然希望眾生皆得成佛的大般涅槃。欲圓滿菩薩度生事業,必須成佛,因此要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,這是緣滅諦境而發的心。以出世間因果言,道諦是出世間因,滅諦是出世間果,緣滅諦涅槃發心圓成佛道。故菩薩行者須發四弘誓願,不發四弘誓願不名菩薩,這是通願。除通願外,每位菩薩都有其別願,如釋迦牟尼佛最初發心,就發願在五濁惡世中度化剛強難化眾生;藥師琉璃光如來十二大願;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等,爲其各別特殊的願力。上明藏教菩薩通願,須具備這些條件才算是菩薩。下說:
卯二、修行分二
修行科判分辰一、結前生後,二、正明修行兩段。
辰一、結前生後
先總結前之發願文字,再生起修行之文,文僅兩句,很短。
既已發心,須行行塡願。
「既已發心」此句結前,菩薩既已發菩提心,也發了四弘誓願,既發心又立願,定要實行,否則,單有目標不能到家,譬如船行大海,機器故障,無法乘風破浪。佛法喻願如海,深廣無際,據說地球上,陸地占十分之三,海占十分之七,因此,佛法中凡講到大數或範圍最深最廣,都舉海爲喻,尤其華嚴經,故有「行山塡願海」之句,修行如山,願如海,以行山之土,塡深廣願海,謂「行行塡願」,這句是生起後文。下文講修行,當如何修行才能塡平願海?
辰二、正明修行分二
正說明藏教菩薩修行,分兩段:巳一、總示,巳二、別釋。
巳一、總示
總而顯示藏教菩薩修行的時間、修法。
於三阿僧祇劫,修六度行,百劫種相好。
梵語「阿僧祇」,此云無數,乃華嚴十大數之一,最大數是「不可說不可說」;凡夫算不出的數目謂無數,其實,以菩薩立場言,可以了知,還是可數。「劫」是梵語劫波的簡稱,最長時間稱劫,最短名剎那;世界成住壞空一次是一大劫,成、住、壞、空各一中劫,每一中劫有二十小劫。菩薩須經三大無數劫「修」布施、持戒、精進、忍辱、禪定、般若「六度」萬「行」,福慧滿足後,再加「百劫種相好」,經世間成住壞空一百遍的時間修行,才能成就應身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。
巳二、別釋分三
「別釋」是分別解釋「總示」中的三句正文,依文應該是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後,就得說六度滿相,爲何現在先說百劫種相好呢?因爲百劫種相好,也不離六度,以一百劫時間再修六度,增強成佛後所具備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故解釋時先說百劫種相好,後說六度圓滿的功德相。
論修六度,布施須盡身命,行內、外財施。持戒則佛所制之遮戒、性戒,皆如法平等護持。修忍辱至惡人來割截身體,如刀割水,了無傷痕。精進則如救頭然,晚課所謂「但念無常,愼勿放逸」,如髮著火般之緊急。行住坐卧四威儀,皆在禪定中,毫不散亂。智慧則念念分明,時時分別所修法門,做自利利他事業。三大無數劫,所修不離六度範圍。「別釋」分午一、三祇行因,二、百劫種相,三、六度滿相三段,依次先說:
午一、三祇行因分三
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萬行,又分三段:未一、通標,二、示相,三、總結。
未一、通標
通標也是總標,通而標示出下文說三大無數劫的標準。
言三阿(無)僧祇(數)劫(時)者,且約釋迦修菩薩道時,論分限者。
文中小字無、數、時是解釋,「阿」是無,「僧祇」是數,「劫」是時間,三阿僧祇劫即三大無數劫,須經如此長時間修菩薩道的六度萬行。這根據什麼標準說呢?得舉實例表示。實際上,菩薩道之三大無數劫只是原則,修行情形無法一一說明,我們以釋迦世尊爲例,「且約釋迦修菩薩道時,論分限者」是通標。意思是姑且舉教主釋迦牟尼佛修行經過作說明吧!
未二、示相
顯示三大無數劫修行之相狀情況,既以釋迦佛修菩薩道時的三大阿僧祇劫爲分限論斷,「示相」有初僧抵、二僧衹、三僧抵三段,不必另分,正文科判中有,我們順文字,先說第一個阿僧祇劫。
從古釋迦至尸棄佛,値七萬五千佛,名初阿僧祇。從此常離女身,及四惡趣。常修六度,然自不知當作佛。若望聲聞位,即五停心總別念處(外凡)。
釋迦世尊久遠劫前,於古釋迦佛前發菩提心,就像楞嚴經中,觀世音菩薩自說:往昔無數恆河沙劫前,親近觀世音佛,發願修行,從聞思修入三摩地,觀世音佛歎彼善得圓通法門,授記彼將來成佛,也名爲觀世音的情況略似。佛皆大慈大悲,不會著相,認爲「這名字是我的,怎可和我同名!」佛菩薩希望眾生個個與其相同。不過,觀世音菩薩是觀音佛爲彼授記,而世尊是見到古釋迦佛,發心將來修行成佛,名字、眷屬、弟子都與古釋迦同,並非佛授記。
據大毘婆沙論云:久遠劫前,釋迦世尊是位陶師,廠地很大,古釋迦佛與千二百五十弟子,托鉢遇雨,避雨在陶師廠房;陶師見佛及弟子相好莊嚴,心生歡喜,頂禮、發願學佛,並說:將來成佛,上首弟子名舍利弗、目犍連,侍者名阿難陀,一切與佛相同。後果如所願,詳見大毘婆沙論。
發願後,開始生生世世行菩薩道,自行化他,「至尸棄佛」,梵語尸棄,此云寶髻,爲古代尸棄佛,非過去七佛中的尸棄佛,只是同名而已。從古釋迦佛直至尸棄佛,「値七萬五千佛」,親近供養七萬五千佛,「名初阿僧抵」,至此,是第一阿僧祇劫滿。彼修何種功德,有何效果?
「從此常離女身」,古代重男輕女,行菩薩道也以男身較爲方便。歷經一大無數劫修行,所得功效是從此之後,不再生爲女性,生生世世以男身行菩薩道。由此可知,過去一大無數劫中行菩薩道,男、女皆做過。「及四惡趣」,不再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阿修羅中受生,因不造四惡趣業故。也就是說:從第二阿僧祇劫開始,藏教菩薩留惑潤生,受生人間、天上,且常離女身行菩薩道。
「常修六度」,初阿僧祇劫修行,常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六度,「然自不知當作佛」,自己仍不知能否成佛,爲什麼?因功行未到,因行菩薩注重利他,楞嚴經阿難尊者說:「自未得度,先度人者,菩薩發心」,菩薩目標是度生,以度生爲主,自修少些,非不自修,否即不能伏惑,但重在廣修六度,做利生事業,因此,縱經一大無數劫修行,仍無信心是否可以成佛,然願力堅定,不因不知而退失,續行菩薩道。
初阿僧祇劫的藏教菩薩,和聲聞相較,是什麼階位呢?「若望聲聞位,即五停心、總別念處」望,比對,對照前之聲聞位次,菩薩行菩薩道,經一大無數劫,個人修行階位,只到聲聞五停心觀、別相念處、總相念處修完,也就是外凡三資糧位滿,伏惑能力到此爲止,尙未斷惑,因菩薩注重利他事業,這是第一無數劫。
次從尸棄佛至然燈佛,値七萬六千佛,名第二阿僧祇。此時用七莖蓮華供養,布髮掩泥,得受記莂,號釋迦文。爾時自知作佛,口未能說。若望聲聞位,即煖位。
其次,從尸棄佛算起,到親近然燈佛爲止,一共供養七萬六千佛。比前面多了一千,名爲第二個阿僧抵劫。
「然燈佛」或譯錠光佛,「錠」以字言,表有枱座的燈,因此,錠光也是然燈之意,瑞應經便譯作錠光佛。然燈佛即金剛經所說「是故然燈佛,與我授記,作是言:汝於來世,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」的然燈佛,在因果經裡也說得很詳細。
「此時用七莖蓮華供養,布髮掩泥,得受記莂,號釋迦文。」明親近然燈佛的情形。第二無數劫滿,當時釋迦世尊行菩薩道,爲儒童菩薩,教化五百弟子,作度生事業;聞然燈佛名,心生歡喜,知王欲供養佛,儒童菩薩以五百錢買花,賣花女因生意關係走不開,於是託儒童菩薩帶兩朵蓮花供佛,加上自己買的五朵,共七朵,故云「七莖蓮華供養」。當時沒柏油路,佛至王宮途中,有一小段泥濘路,儒童脫下上衣,仍有部分不能掩蓋,因此「布髮掩泥」,儒童菩薩現在家身,頭髮很長,將髮散開,遮住泥巴,請佛走過,以免弄髒佛足,佛爲彼授記:將來成佛,號釋迦文。「文」即牟尼之簡稱,牟尼二字合拼爲文。泥濘路表五濁惡世,其心願將來在五濁惡世度化眾生。
「爾時自知作佛,口未能說」,第二無數劫滿,除自己工夫成就外,又得佛授記,相信自己必能成佛,但不便說出,因距離成佛,還有段修行之路。佛菩薩做利生事業,多做少說,不似凡夫,有半斤說一斤,十二兩說一斤半,有德者不會輕易亮出工夫。
「若望聲聞位,即煖位」,若對照前之聲聞位,只內凡之「煖位」而已。如此看來,似乎第二阿僧祇劫修行,道業都沒進步,否則,怎麼才從三資糧位進到四加行的第一煖位?其實,這顯示行者注重在利生,修六度萬行事業,關於自修,只要能伏惑,令煩惱不起現行便可,雖然經論沒說,但我想可能如此。
次從然燈佛至毘婆尸佛,七萬七千佛,名第三阿僧祇滿。此時自知,亦向人說,必當作佛,自他不疑。若望聲聞位即頂位。
其次,從然燈佛到毘婆尸佛,共供養七萬七千佛,是第三阿僧祇劫滿。「毘婆尸」梵語,此云勝觀,又名徧見,具殊勝觀法,周徧觀照,了了分明。非過去七佛之毘婆尸佛,屬久遠劫前諸佛之一,只是同名而已。
第三無數劫滿,「此時自知,亦向人說,必當作佛,自他不疑」,自知必能成佛,萬分有把握,同時也向他人說,聽者不會懷疑,因距離成佛已不遠了。
「若望聲聞位即頂位」,對照聲聞階位言,尙在內凡四加行第二頂位而已。煖、頂、忍三階位屬伏惑,行者只是進一位,還未斷惑,但六度功德,已近圓滿境界。
未三、總結
經如許時,修六度竟。
這兩句是總結上文。「如許時」指前三大無數劫,經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,六度才修圓滿。
三大無數劫修行,不出六度,修布施時,開始先學外財施,內財施非人人可爲,須菩薩階位,方能捨頭、目、髓、腦、手足、身體,因不退轉菩薩已無我相。凡夫發心布施,外有布施對象,有財物,即可「布施度慳貪」,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若有因緣,隨時可做。持戒總不出三聚淨戒,所謂攝律儀戒、攝善法戒、饒益有情戒,時時刻刻不忘三聚淨戒,如法持戒。忍辱度修生忍、法忍。逢逆境受傷害能忍受,是生忍,縱使順境,也不致散亂、放逸。法忍的法,有心法、非心法兩種;如外在環境,冬寒夏熱等不屬於心法,饑渴乃至生老病死,都能忍受,即是法忍。內心之憂愁、瞋恨、驕慢等煩惱生起,能伏住不令起現行,皆屬忍辱工夫。身心努力修行不懈是精進。世間禪、出世間禪、出世間上上禪,一一修學是禪定。文字、觀照、實相;生空、法空、空空,解行不輟是般若。如此將六度依法修至圓滿,須三大無數劫。
我分科與正文科判略略不同,「經如許時,修六度竟」兩句置前,即總結前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