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

天台四教儀講錄10 會性法師講述
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10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癸二、漸教分三
漸教比頓教好聽,有很多典故,較合初機學習者,理有深、淺,大家慢慢熏習,久自領悟。前面我也盡量淺說,令初學者第一步入門有些收獲,倘深講則理多,往後再慢慢研究。
漸教分科,也分總標、別釋、總結三段。先說:
   子一、總標
第二漸教者。(此下三時三味總名為漸)
這一行是總標。化儀四教中,頓教之後是漸教。漸教指哪一類呢?小註云:「此下三時三味,總名爲漸」,前之科判,已說過「約前四時明四教」,前四時即一、華嚴時是頓教。二、阿含時,三、方等時,四、般若時,這三時皆名漸教,分漸初、漸中、漸末三階段。三時即三味。約涅槃經「乳」之五味,配合五時,華嚴時是乳味,屬第一味。阿含是酪味,方等是生酥,般若是熟酥,總之,這三味即三時,由小而大,由淺入深,分成漸初、漸中、漸末。
   子二、別釋分三
分別解釋漸教意義,約初、中、末分三段。
    丑一、漸初(阿含)分四
「漸初」三漸之初,即阿含時,四教儀稱「鹿苑時」。漸初分約部、約時、約味、引證,和頓教四段相同。先講:
     寅一、約部分三
約阿含教部,分別爲漸初。文字較多,又分卯一、寢頓施漸,二、歷述示迹,三、明所施教三科。
      卯一、寢頓施漸分二
「寢」隱藏,收藏。隱收頓教高深大法,因阿含會上專對聲聞根性,不宜說大法,只說權巧方便之法,謂「寢」。「施」施設、建立。施設漸初教法。分辰一、對機示處,二、約喻顯身兩段。
       辰一、對機示處
次爲三乘根性,於頓無益,故不動寂場,而游鹿苑。
其次爲「三乘根性」,乘,以運載爲義,如車乘。聲聞乘如腳踏車,運載自己,騎起來也很辛苦。緣覺稍微利根,但與聲聞差不多。先令小乘根性者斷煩惱了生死,證阿羅漢乃至辟支佛果,再引其回小向大,趣向大乘。三乘當然包括菩薩,屬三界內最鈍根的菩薩。法華經以羊車、鹿車喻聲聞、緣覺,牛車喻菩薩乘,牛車力量較大,能運載較多的人,以現今交通工具言,如火車、輪船、飛機之類,運載多且速度快。
這裡雖說三乘,主要目標是聲聞、緣覺,在化法四教裡,藏教是「正化二乘,旁化菩薩」,道理前已說過,因此,漸教也有菩薩,但指最鈍根菩薩。
「根性」根以能生爲義,生長的意思。性,習慣,多生多劫的習性。如果多生長久修學小乘,熏習久了,成爲習慣,要彼馬上改學大乘,不很容易。這三乘根性,「於頓無益」,得不到華嚴頓教的利益,如聾若啞。那該怎麼辦呢?佛出現世間爲度群生,小乘根性既然不能接受大法,不能不度啊!故「不動寂場,而游鹿苑」,寂場,寂滅道場。「寂滅」約理則涅槃,約智是菩提,成佛時就證得涅槃了,故稱寂場。此之寂場指釋迦世尊成佛的菩提樹下,華嚴經稱作菩提場。世尊成佛已,爲小根,先到波羅奈國鹿野苑,三轉四諦法輪,度五比丘。其實大乘根性者還是見佛坐菩提場,續講華嚴經。
平常都說先頓後漸,看起來似乎如此,但是,施漸時,頓並未停止,二者同時並進,所以,集註說:「雙垂兩相,二始同時」。
  辰二、約喻顯身
因大、小根性所見不同,藉譬喻說明報身與應身的差別。
脫舍那珍御之服,著丈六弊垢之衣。
這兩句出自法華經信解品的窮子喻。前之「即遣旁人,急追將還,窮子驚愕,稱怨大喚」,長者見情形不對,兒子已不認識他,於是,要旁人放手。旁人云:「我今放汝,隨意所趣」,長者不捉你了,你可隨意到想去的地方。「窮子歡喜,得未曾有,從地而起,往至貧里,以求衣食」,窮子聽了很歡喜,從地爬起,到貧窮村里找工作,求衣食溫飽。但長者並未放棄,用權巧方便,「密遣二人,形色憔悴」密使兩個衣食不足的苦惱人,告訴他:我這裡缺人,來這兒工作吧!窮子問:什麼工作?除糞、種菜等苦事,跟我們一樣。窮子欣然同意。實際仍在長者範疇,窮子不知而已。工作須有工資,否則,萬一受騙怎辦?!對方答應先付酬勞。
「二人」表聲聞、緣覺、鈍根菩薩。「酬勞」表先教彼斷見思惑了生死,證初果至四果阿羅漢。
長者「於窗牖中,遙見子身,羸痩憔悴,糞土塵坌,污穢不淨」,窗牖即窗戶。從窗口遙望窮子工作,想接近,但穿著華服,恐又令彼害怕,「即脫瓔珞細軟上服,嚴飾之具」,這是信解品原文,也就是四教儀的「脫舍那珍御之服」。長者換下華服嚴飾,「更著粗敝垢膩之衣」,四教儀是「著丈六弊垢之衣」,穿上沾滿污垢,粗弊的衣服,像工人一般。
「丈六」表丈六老比丘相,釋迦世尊示現印度的丈六應身。我因此找古尺對照,中國最早是西周尺,一尺約今之台尺八寸,往後逐漸增加,直到清朝,也不過是台尺九寸幾而已,台尺算是最長了。如果用西周尺算,那麼,十尺也只有八尺,所以,歷史上寫古人身長八尺、九尺,若是八寸的八尺,不過較今人高些,不見得很高。「丈六」不是台尺之丈六,因當時翻譯的尺沒這麼長,大概台尺的十尺以上,一個人有一丈多高,已經很高了。
釋迦佛應身,習稱丈六金身,實際是現老比丘相,和平常人相同,佛在阿含經裡,對弟子們說:「我生於人間,長於人間,於人間成佛」,所作所爲,大致與人相同,佛一樣要吃飯、睡覺,行、住、坐、臥等,和人沒啥差別;不過,佛是人格最完美的人,是個完人,太虛大師說:「大哉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;人成即佛成,是名眞現實」,佛不是三頭六臂,奇奇怪怪的神,而是完人。阿含經載:佛也生病,曾患背痛。其他經典提及佛有九惱等,很多不如意事,跟人完全一樣。聲聞根性所見是劣應身,與人無異。「著丈六弊垢之衣」目的在接近窮子,鼓勵窮子好好做,慢慢增加工資,談話互動,久之成習,方入家門。這類道理,後文會引證說明,至此,「約部」第一段「寢頓施漸」竟。
  卯二、歷述示迹
敘述釋迦牟尼佛示現降生成佛的事迹。
示從兜率降下,託摩耶胎、住胎、出胎、納妃、生子、出家、苦行六年以後,木菩提樹下,以草爲座,成劣應身。
「示」示現。何謂示現?法華經開迹顯本後,知釋迦世尊成佛於塵點劫前,但不捨眾生,常在十方國土教化眾生,並非這一生才成佛,而是爲度眾生所作的權巧方便,謂之示現。
釋迦世尊爲一生補處菩薩時,居兜率天,因此,八相成道第一「從兜率」天「降下」受生。「兜率」是舊譯,又稱兜率陀。新譯「覩史多」。簡稱兜率。欲界六天:一、四天王天,二、忉利天,三、夜摩天,四、兜率天,五、化樂天,六、他化自在天。兜率居中,不論從下往上或從上往下算,都在最適中的地方。梵語兜率,此云知足,知足天。有內外院,內院爲一生補處菩薩所居,外院是一般天人,彌勒菩薩現住內院,故名「彌勒內院」。
慈航法師弘揚唯識,學彌勒菩薩,以慈氏爲別號,在汐止建道場,名彌勒內院。彌勒內院大門匾額就寫「覩史多」。民國四十三年,老法師入滅,我和道源長老上山,道老很有意思的說:「慈航怎麼可以到汐止呢?慈航必定要有水嘛,汐止是雨停之意,慈航沒水,完了!而且建成彌勒內院,卻寫覩史多,諧音『都是死的多』,結果,死了!」當時落成,道源長老看了,心裡不以爲然,但不敢講!慈航到汐止,果如所料,可憐啊!不是老法師可憐,而是眾生沒福報可憐!其實,慈航法師並不打算生到任何地方,只希望在世間做法師,講經說法,弘法利生。
「託摩耶胎」梵語摩耶,此云大術,託摩耶夫人的胎中受生。以八相成道論,託胎是第二相。「住胎」即十月懷胎。「出胎」即出生。中國佛教認爲釋迦佛做太子時,是農曆四月八日出生,南傳佛教並不如此認爲。古印度人不重視歷史,不像中國古代設有史官,每一朝代,每一位皇帝都記得清清楚楚,因此,世尊究竟何時出生?無法判定。連降生之年,都有很多爭論,各有說法,綜合起來,有數十家之多,誰對?無法考證。印度歷史,大致從阿育王石碑推算,故很難正確。悉達多太子降生迦毘羅國淨飯王宮,這點大家都知道。出胎後,自己看佛傳便知,不必細說。關於「納妃、生子」,後文有說明。佛做太子時的兒子羅睺羅,據北傳佛教,認爲羅睺羅住胎六年,太子成道日才出生;南傳佛教認爲太子尙未出家,兒子就出世了。我們也無法考證論定,因教典中,對佛傳不同的說法實在太多,且屬兩千多年前的事,許多文獻已不存在,想查也查不到。
如果羅睺羅是佛成道那年出生,世尊成佛六、七年回故鄉,度羅睺羅爲沙彌,是小沙彌的鼻祖。戒律規定七歲以上方可當沙彌,照戒律,大多說羅睺羅是小沙彌。中國佛教說:悉達多太子十九歲出家,參學五年,雪山苦行六年,十一年後,三十歲在摩竭陀國菩提樹下成佛。設若佛未出家,羅睺羅就出世,歷經十一年,又七年後才回故鄉,羅睺羅已十八歲,是個青年,與經律沒法配合。南傳佛教也有說佛二十五歲出家,三十歲成佛,或三十五歲成道。究竟如何?只有釋迦佛才知道,任何人沒辦法論定。這些和了生死無關,不知道沒關係,待將來斷煩惱具六通,也許就明白了,所以,「納妃,生子」,不必細研。
「出家」不管十九或二十五歲出家,總之,出家是事實,沒有在家的佛。既已出家,「苦行六年」,在大雪山修苦行,日食一麻一麥,不餓死便可。最後,覺得單修苦行不能了生死,屬無益苦行,因此,捨苦行至菩提樹下打坐,參究本性,斷除無明,至十二月八日,天將亮時,夜覩明星,成等正覺。明星不大,我們也看過不少,卻一點也沒悟,原因在哪?沒修行,別說星星,月亮那麼大,看了照樣沒開悟,我們不想斷煩惱,也沒在雪山修苦行,吃一餐比釋迦牟尼佛吃六年還多,怎會開悟?所以,禪宗祖師有許多奇奇怪怪的開悟方式,有的聽唱歌、有的看吵架,聞:「你爲何這般沒面目!」悟了!我們聽許多也不悟;或作苦工,石子擊竹,啪!一聲,也開悟,悟的情形,眞是無奇不有。大家莫以爲一下就悟,其實,不知下了多少工夫,百喻經有個比方:有個肚子餓的人,連續吃了七塊餅才飽,心想:錯了!爲什麼前面要多吃六塊呢?當時吃第七塊就行了嘛!他沒想到,若非前六塊,單吃第七塊,也不會飽,且第七塊也是第一塊。我們都是吃第一塊,沒吃到第七塊餅,所以,不會開悟,只要好好吃七塊,縱不能開悟同佛,與祖師一樣也不錯。因此,禪宗祖師不說破人家悟門,須行者下工夫苦參,別人東西,懂得再多,說得再好,終究還是別人的。
世尊成佛,「木菩提樹下,以草爲座」,待後文講化法四教,藏教佛果就是這樣,通、別、圓則不同。「木菩提樹」菩提,覺悟之意,佛坐在這種樹下成佛,故名菩提樹。據說這類樹在印度不落葉、不長蟲,枝葉繁茂,修苦行者多坐此樹下,夏日遮蔭,冬天也不致太冷,枝葉垂如寶蓋。樹當然是木,明知是木,何以特別標出?有其道理,現先保留,待後藏教、通教再說。「以草爲座」,釋迦世尊修行將成佛前,據說菩提樹下有塊大平石,若坐在石頭上,久則受不了;且太子六年苦行,身如皮包骨,坐在硬石上很辛苦。當時有人割些柔軟的吉祥草,舖在石板上,謂之「以草爲座」。古代禪宗祖師坐的是草蒲團,甚至坐破七個蒲團才開悟。今人太享受,用海綿等高貴材質,要開悟就難了。欲知佛事迹,可自閱佛傳,現代人以小說方式寫,未必實在,但也不致離題太遠;倘要眞正了解,藏經中有釋迦譜、釋迦如來應化事蹟,並繪圖說明,可作參考。以草爲座,請注意「草」字,因通教、別教、圓教,所坐座位皆不相同,這裡是約藏教佛果言。
「成劣應身」,劣對勝言,應身有勝應身、劣應身兩種,大乘根性菩薩見勝應身,聲聞人見劣應身。「劣」與人相同,但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勝過一般人,然較勝應身相差很遠,實則勝應身就是報身佛,屬他受用報身,爲菩薩所見,有等級之別,未破無明證法身所見勝應身,仍是應身,不是報身,破無明證法身以上,別初地、圓初住見的才是眞正報身;初地、二地、三地等各各所見不同,階位愈高,見的報身佛愈殊勝,原因在眾生根機,不在佛。聲聞人見的是劣應身,丈六老比丘相。這裡先簡略敘述佛爲太子時,出家、修行、成佛的情況,非正說八相成道,眞正八相成道在後文,這段歷史細講費時,可自閱藏經之本生部、本緣部,過去現在因果經、瑞應經等。
  卯三、明所施教
說明成佛後,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所施設的教法,主要對象是聲聞、緣覺。
初在鹿苑,先爲五人,說四諦、十二因緣、事六度等教。
「初在鹿苑」,鹿野苑在波羅奈國,講五時時已介紹過,不必再說。「先爲五人,說四諦、十二因緣、事六度等教」,先爲五人說四諦法。四諦便含十二因緣,四諦兩重因果,世間一重因果含十二因緣流轉門,可通事六度。有人認爲天台宗說三乘,鹿苑有事六度,並不正確,因阿含經沒有說六度的文字。字面上雖無,但約其意義推論,也有六度言教,不多就是;如阿含經常提及布施、持戒生天之法,布施、持戒不是六度之一與二嗎?阿含也說忍辱,佛遺教經云:「忍之爲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」,等於忍辱度。修這些皆須精進,阿含經舉精進比丘和懈怠比丘對照的八段情況,勸弟子們當勤精進,遺教經也有,便是精進度。阿含處處說不淨觀、數息觀,不淨、數息謂二甘露門,就是禪定。修這些都得有般若智慧,但非不共般若的大智慧。六度意義,散在阿含經中,只是未標名目而已。
何謂事六度?只在事相上下工夫,未進一步悟到六度之理,布施就是布施,有財施、法施;持戒乃至禪定皆如是,只在事相上打轉。學佛看經不能太死板,如果這樣鑽牛角尖,每部經都可鑽出許多問題,而且鑽進去爬不出來。佛應機說法,不能認爲跟張三講的才對,跟李四講的不對,只要聽者受益便對,莫硬執會通,那是自找麻煩,自討苦吃。每部經都有其應機之處,祖師們領會其義,而立出名目,並沒錯失。阿含教理,不單指初轉法輪時,一代時教,凡四十幾年中,爲聲聞說的法,統統收歸阿含。因此,初轉法輪,雖只說四諦,沒十二因緣、六度,然阿含中有,總而言之,阿含教典具備四諦、十二因緣、事六度。「等」含其他一切教理,如三十七道品等,無法一一列出,故用等字概括。現順文略釋:
佛在鹿野苑,「先爲五人」五人即五比丘。五人皆釋迦佛在皇宮裡的親族,三位父族,二位母族。五人名字,各經論所說略有不同,我們只能根據一種,五人即:頞鞞、跋提、摩男倶利(或作倶利),這三位屬父族;憍陳如、十力迦葉是母族。悉達多太子出家,淨飯王派五人前往勸導,勸不回則伺候,太子當然不願回宮,五位青年也有善根,肯發心修行;太子雪山苦行時,有的吃不消,先行離開,或說兩位,或說三位。苦行六年,覺苦行不能成佛,於是捨苦行下山,至尼連河沐浴,受牧女乳糜之供,另外的青年見了,以爲太子退心,也離開了,五人先後到鹿野苑修行。太子成佛已,按聲聞人看法,第一個七日,享受法樂,第二個七日,觀察可度根機,到第三個七日,才確定度誰。世尊本欲先度修苦行時,所親近的兩位仙人,阿羅邏迦蘭與鬱頭藍弗,二位仙人禪定工夫深,阿羅邏迦蘭得無想定,鬱頭藍弗得非非想定,但兩位已經去世;再觀察,覺得應先度這五位青年,爲何先度這五人呢?大毘婆沙論說有六種原因:
一、以人先見諦,天在後故—佛示現人間,必先度人,使人先見眞諦理,然後才度天人。
二、人是現見,天非現見故─如果先度天人,人見不到。到鹿苑度五比丘,人道眾生能見,大家現見佛度五位青年,知佛與人無異,容易接受佛的教化。
三、以人爲證,不以天爲證故—證明佛說法,眞能令人得利益,因此,先度人,令了生死,具足三明六通,以人爲證,表斷煩惱了生死,非佛之專利,而是人人可爲。天人縱使修行成就,也不能作證。
四、佛所行事業,與人同故—佛成佛於人間,行住坐臥,所行所做,與人相同,如果不同,人見了會說:不一樣嘛,他是天生的,我們不可能。那就沒辦法度人了,既然佛與我等無異,彼既丈夫我亦爾,堯,人也,舜,亦人也,佛,亦人也,菩薩,亦人也,我們都可學習,依此修行,必得成就。
五、諸天亦從人中得善利故—佛有能力度天人,爲何不先度天人呢?因天人也是在人中修行得利益才生天,如修上品十善,生欲界天;修定可生欲界空居天;初禪成就生初禪天,乃至四空定修成生四空天,生天緣自人道。佛示現人間,爲使天人受益,天人也來人間聞法,所以,先度人,度人能度天,度天沒辦法度人故。
六、人中有四眾故─佛在人間說法,具四眾弟子,比丘、比丘尼是出家二眾;優婆塞、優婆夷是在家二眾。出家眾可以住持正法,弘揚佛法;在家則護法,如此,正法方能久住人間,利益眾生。若先度天,人間得不到利益,天也不會有大成就,故先度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