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四教儀講錄 5
會性法師講述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「三方等時」,約法立名,總指一切大乘佛法,從華嚴到涅槃,四十九年所說的大乘法,皆含在內。但這裡是指除華嚴、般若、法華、涅槃之外的大乘經典。
這段時間說的經很多,可度眾生根機很廣,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並談,任何根性都有,因此,不能約經或約地方建立時名,只能約法建立時之名目,凡說大乘法,皆屬方等時。
何以說方等呢?因小乘根性者,經阿含時,已得佛法利益,相信佛說法眞實不虛,但只求小法,得少爲足,不肯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,說方等教典,旨在「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」。彈,訶斥之意。「偏」小乘證阿羅漢果者,證眞諦理,只偏於空,謂之偏眞涅槃,即法華經之「化城」,休息暫歇處,並不究竟,故須彈訶。「斥」訶斥小乘境界。讚「歎大」乘佛法,「褒」獎「圓」教究竟眞義。也就是讚歎大乘自利利他,究竟圓滿的佛果境界。
「方等」,古德謂:方者正也,等者平等。什麼東西方正平等呢?中道之理,方正而生佛平等也,金剛經云: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,指的就是這個,也就是眾生本具之佛性,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,大乘經典皆闡揚此理,故稱方等。十二部經裡稱方廣,「廣」即方之周徧意義。方廣詳說道理很多,例如:方者,法也,修行的方法。修行方法很多,總不出有門、空門、亦有亦空門、非有非空門。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,每一教理皆具四門,四教則有十六門,以十六門含攝八萬四千法門。「等」一切眾生不論從有門或空門、亦有亦空門、非有非空門入,都能證得中道平等之理,楞嚴經謂:「方便有多門,歸元性無二」,回歸本元,平等平等,沒有差別,但入門下手工夫不同,所謂條條大路達京城也。十二部經(又名十二分教),其他十一種,小乘教典也有,只方廣教典,小乘沒有,因方廣屬大乘佛法。簡單說:方等時就是講大乘法之時。
方等時中,說些什麼法呢?請看四教儀正文「方等時」下,有小註云:
「說維摩、思益、楞伽、楞嚴三昧、金光明、勝鬘等經」。楞嚴三昧的「嚴」字旁有個圏圈,請去掉,那是錯的。楞嚴三昧即「首楞嚴三昧」,這裡略了「首」字。首楞嚴三昧不是「大佛頂首楞嚴經」的楞嚴,大佛頂首楞嚴譯於唐朝,智者大師是陳隋時人,所見的是首楞嚴三昧經,不要讀作楞嚴、三昧。藏經中屬方等時的大乘經典太多了,現舉出幾種「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」較明顯的經典,將經名作簡單介紹。
第一種「維摩經」,詳稱「維摩詰所說經」,具稱「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」,平常簡稱「維摩經」。這部經內容主要講的是維摩詰居士,示現生病;維摩居士乃等覺菩薩再來,既然生病,釋迦世尊派弟子前往探問,因居士證理甚深,辯才殊勝,舍利弗、目犍連等聲聞弟子及許多大菩薩都不敢前往,最後,文殊答應了,因此,發起說本經的因緣;多數由維摩詰居士說,約占十分之八,故名「維摩詰所說經」。當然也有佛說,但文字不多。
這部經說的就是「彈訶小乘,讚歎大乘」之語,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,如天女散花,讚歎供養維摩詰並室內大菩薩;花落在舍利弗身上不掉,舍利弗是比丘,身上不能有花,便說:「此花不如法」要撥離;天女問:「花何以不如法?」破其小乘執著。於是,和天女有段精采對話。後來,天女竟把舍利弗變成女身,自己現男身,讓舍利弗啼笑皆非。又比丘們過午不食,維摩詰沒準備飮食,舍利弗想:吃飯時間到了,沒備辦飮食,怎麼辦啊?維摩居士知其心念,問:「你是爲法而來,還是爲食而來?」答:「爲法而來」,「既爲法來,何以動吃飯之念?」這都是訶斥小乘,讚歎大乘菩薩境界的文字,看起來很有趣。誰知維摩詰居士向上方香積佛國,借佛吃剩的飮食,供養這些比丘、菩薩們,然卻統統吃不完,且吃下的飯,要到證大乘果位才能消化。這都說明「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」,令彼等覺得大乘佛法了不起。所以,摩訶迦葉尊者說:我聽到這些大乘法,眞想大哭,沒想到大菩薩境界,如此殊勝,我們竟得少爲足,不喜歡大乘佛法。
大正藏裡還保存維摩經三種譯本,最早是吳‧支謙所翻譯的維摩經,文字較艱澀,不很順口。東晉姚秦時代,鳩摩羅什法師譯的維摩經,文字最好,即當今的流通本;不僅學佛研究教理者要看,連當時儒家夫子們也看,因文字太優美了,純屬義譯。後來唐玄奘大師也譯維摩經,名「說無垢稱經」,梵語維摩詰,此云淨名,「無垢」就是淨,「稱」就是名,無垢稱即淨名。但屬梵文直譯,念起來拗口,因而看的人很少,流通不廣。一般讀誦、講說,都採用東晉譯本。有三卷,也有分六卷的。
「思益」詳稱「思益梵天所問經」。思益是位大梵天的名字,屬菩薩示現。乃佛答覆思益梵天所問之理及大菩薩間的問答,內容與維摩經類似,都是彈偏斥小,讚歎大乘,在大乘法中佔有重要地位,也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,四卷十八品。
「楞伽經」楞伽是山名,此云不可往,因山在大海中,沒神通者到不了,故名不可往。具稱「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」,南北朝南朝劉宋時代,求那跋陀羅翻譯,有四卷。後來北魏菩提流支譯有「入楞伽經」十卷。唐朝實叉難陀譯「大乘入楞伽經」七卷,內容有些地方相同,但有些是四卷楞伽所無。梁朝,達摩初祖傳法二祖慧可時,謂楞伽經可以印心,指的是四卷楞伽。
楞伽經是唯識六經之一,很重要。後人研究,後兩種楞伽經較近唯識教理,四卷楞伽,雖然也講唯識,但較接近眞常唯心之理。楞伽經歎大褒圓意義較多,彈偏斥小較少。
「楞嚴三昧」就是「首楞嚴三昧經」,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翻譯,有二卷。內容講修觀修行之法,是大乘佛法裡,講修行方法最多的一部經。
「金光明」即金光明經,詳稱「佛說大乘金光明最勝王經」,北涼曇無讖三藏法師最先翻譯,四卷。智者大師據此註解,有玄義、文句,解釋金光明經。
大藏經裡,不同名目的經太多了,除一般常念的金剛經、法華經、阿彌陀經、普門品外,其他好多經,若不看藏經,根本不知道。記得我還是小沙彌時,在獅頭山,有位妙清法師,從大陸參學回來,讀過天台宗佛學院,學的是天台,那一年,海會庵請講經,當時,不知什麼地方印很多金光明經,丟棄不要,他挑回山上,趁此機會,講金光明經,有位趕經懺的,只知梁皇、水懺、金剛經、法華經,不知其他的,聽說法師要講經,問:「要講什麼經?」我答:「金光明經。」他說:「金剛經就金剛經,哪有什麼金光明經!」客家話金光、金剛同音,他以爲只有金剛經,沒有金光明經,不肯相信。我說有啊,並拿經本給他看,他才曉得有這部經,覺得不好意思,臉都紅了。
藏經中,單經題,就超過千種,不看藏經,無法了解,內有許多很特別的經名。「金光明經」主要講空理,內有一品,名「金光明經空品」,齋天(拜天公),「齋天科儀」中,就有金光明經空品。金光明經講諸天護法情形,一般以爲齋天就是拜天公,其實,本經所說齋天,雖然供天,主要還是供養三寶,供養四方四佛,提及東西南北四方四佛之名,當然也供養二十八諸天,但那些天人,是來護法的。
金光明經的齋天科儀,齋天方式,最早始自宋朝四明尊者所訂,但沒那麼詳細,後人慢慢增加,成爲現今的齋天科儀。有關齋天、供天,諸天護法的道理,金光明經都有說明。前說之流水長者,即出自本經的流水長者品。
隋朝有位寶貴法師,認爲曇無讖法師四卷金光明經有缺略,於是採其他譯本補足,稱「合部金光明經」,八卷。實際上,也不夠完整。唐朝義淨三藏赴印度、錫蘭學法,歸來譯一切有部律,並譯金光明經,名「金光明最勝王經」,十卷,三十一品,最爲詳細。唯識家的慧沼法師加以註解,名「新金光明經疏」,以揀別智者大師的古疏。義淨三藏譯本完備,且文字優美,可惜很少流通。
「勝鬘經」,具稱「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」,題目很長,簡稱勝鬘經。劉宋求那跋陀羅翻譯。勝鬘是當時印度阿踰闍國王后之名,也是波斯匿王與末利 夫人的女兒,因阿踰闍國沒有佛法,末利 夫人想讓女兒親近三寶,所以有勝鬘經出現。
這部經收入大寶積經中,大寶積經有一百二十卷,四十九會,一百一十九卷四十八會,即勝鬘夫人會。唐朝菩提流志法師將已譯合集,未譯則加以翻譯,成爲一部完備的大寶積經,等同一部大乘的小藏經。菩提流志翻譯的文字,較「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」好些,然古註皆以劉宋譯本爲主。這部經流通於南北朝至唐朝,講說者眾,唐朝後,講者漸少,現在很少人知有勝鬘經。我覺得本經很値得宏揚,台灣學佛、信佛的女眾居多,我曾在中壢講過一次,勝鬘經正表示女眾了解大乘佛法的殊勝情況,勝鬘夫人智慧高強,女眾聽了,應自我勉勵「彼既丈夫我亦爾」,不該自甘卑劣。勝鬘經也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,尤其歎大褒圓義理居多,故屬方等經典。
「勝鬘等經」的「等」字,除上列維摩、思益、楞伽、首楞嚴三昧、金光明、勝鬘經外,其他未列之大乘經,除華嚴、般若、法華、涅槃外,皆屬方等經,以「等」字總含,表方等時所說的大乘佛法太多太多了。
第四般若時。般若二字都讀破音,「般」念玻或波,「若」念惹。詳稱般若波羅密,新譯「般若波羅密多」,加了「多」字。「多」是語尾音,沒特別意思,如文章後的「之、乎、者、也」,現在的「的、呢」。多字本是輕聲,似有若無,可是用中文,卻念成重音,變成另一個字,所以,有人望文生義,念作般若波羅密、多心經,我曾經聽人問:「你念什麼經啊?」「我念多心經。」糟了!我們要一心不亂,何以念多心經呢?實際上,「般若波羅密多」的原音是ㄅㄛ˙ ㄌㄚ ㄇㄧ ㄉㄚ˙,多,是輕微彈舌音,所以,舊譯家去掉是有原因的,以免念成「多心經」。甚至有人解釋心經,竟望文生義,謂「多者定也」,誤爲般若是智慧,有定有慧,定慧均等,實則「多」怎能「定」呢?要「一」才能定,釋多爲定,是笑話一樁。
「般若時」約經立名,講般若經之時。爲何方等後說般若呢?因小乘根性者,縱證阿羅漢果,破除我執,法執猶存,爲蕩滌其執見,故說般若之理,般若經云:「般若如大火聚,四邊皆不可觸,觸之則燒」,般若講空—我空、法空、空空。般若空慧如大火爐,四邊皆不可觸,觸之則燒,意即凡學習般若者,能除一切執著。聽起來似乎很可怕,不會的,又有一句說:「般若如清涼池,四邊皆可入,入則清涼」,單聽前面那句是不行的,後句尤其重要,若能空掉我、法二執,般若便如清涼池,四邊皆可入,個個清涼。
佛法不出戒、定、慧三學,但「戒」其他宗教也有相似之處,例如佛法講三皈五戒,儒家說三綱五常,五常: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和五戒很相近,不殺就是仁,不偷盜是義等。「定」外教也有,如道家也講打坐修定,古印度婆羅門教等,有很多禪定工夫很深,悉達多太子初出家時,親近鬱頭藍弗、阿羅邏迦蘭,定境可至非想非非想處,四禪八定皆能成就。只有般若智慧,他教絕對沒有,絕對不敢說,因任何宗教都執我,如我升天國,我成仙等。佛法目的在破我、法二執,所謂:「過河須用筏,到岸不須船」,正渡河時需用船,到岸,沒人會儍得把竹筏揹上岸;學佛修行亦然,正用功時需要這個法,修成就,法則不可得,不需要了。般若是佛法的究竟眞義,若無般若,單有戒、定,不能了生死,所以,般若喻如慧劍,能斬除煩惱魔,在佛法裡佔有最重要地位。方等後講般若,目的在破除眾生執著。
「般若」此云智慧,何以不翻作智慧呢?古代譯經有五種不翻,四例翻經裡屬翻字不翻音,字是中國字,念起來是梵音。五種不翻:一、秘密不翻—例如大悲咒、楞嚴咒等咒語,必定翻字不翻音,否則,持咒時起分別心,效果就差了。二、含多義不翻—梵文有些一句話含多種意義,中文沒有,如阿羅漢,字是中文,音仍屬梵音,像阿羅漢有無生、殺賊、應供三義;薄伽梵或譯作婆伽婆,含六義。中文沒文字可表示,屬含多義不翻,簡稱多含不翻。三、此方無不翻—例如閻浮提、菴摩羅果,在當時,我國沒有,故保存原音不翻。四、順古不翻—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古德既存梵音沒翻,後人也不翻。五、生善不翻—不翻譯能令人生善心善念,增長善根故不翻。像現在講的般若,可譯爲智慧,但國人常與聰明混淆,不知聰明有好有壞,爲非作歹者往往是聰明人;般若純善無壞,方能斷惡修善,令人生善心,有尊重感,所以,維持梵音,表與世間智慧不同,有人加妙字,稱妙智慧或正智慧,乃佛果最微妙、最殊勝、最正確的智慧,簡稱妙慧。
般若時講些什麼經呢?「摩訶般若、光讚般若、金剛般若、大品般若等諸般若經」這些經仍存於藏經,不過,有些是重複的。玄奘大師譯大般若經,詳稱「大般若波羅密多經」,六百卷,四處十六分,居藏經之首。餘如大寶積經,一百二十卷;瑜伽師地論或大毘婆沙論,二百卷,已經很多了,但未超過大般若經,玄奘三藏譯六百卷大般若經,眞是不容易啊!
隋朝智者大師時,大般若經尙未翻譯,十六分中翻出幾分,並不完全。唐朝前譯的般若經,約有八部,即:大品般若、小品般若、放光般若、光讚般若、道行般若、金剛般若、勝天王般若、文殊問般若。每一部都有「般若波羅密」五字,如大品般若波羅密經、小品般若波羅密經等。文殊問般若波羅密經,詳稱「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密經」,簡稱文殊所說或文殊問。這八部般若經,每部有二或三種譯本,如大品般若,又名「摩訶般若波羅密經」,鳩摩羅什三藏翻譯,大正藏訂二十七卷,明朝南藏、北藏分作三十卷,分卷不同,內容相同。小品般若,即小品般若波羅密經,也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,有十卷。「放光般若波羅密經」譯者是西晉無羅叉,有二十卷。「光讚般若」,有十卷,是西晉人稱敦煌菩薩的竺法護翻譯,師敦煌人,西晉時來中國,翻譯許多佛經,以大乘居多,也譯過法華經。雖言八部般若,實際上,放光般若即大品般若,大品般若即摩訶般若,四教儀摩訶般若後之大品般若是重複的,因摩訶般若就是大品般若,屬玄奘大師所譯六百卷大般若的第二分。「道行般若」後漢支婁迦讖翻譯,十卷。支婁迦讖與安世高,漢桓帝時來中國,漢桓帝、漢靈帝間,譯了許多佛經,安世高法師譯的大多是阿含部的小乘經,支婁迦讖多譯大乘經,如無量壽經,是支婁迦讖法師最早翻譯的。另三國時代,東吳支謙 居士譯「大明度無極經」,和道行般若相同。藏經中還有一部「摩訶般若波羅密鈔經」,爲苻秦曇摩蜱與竺佛念,二人合譯,也屬道行般若。因此,道行般若有三種譯本。
「金剛般若」有六種譯本。平常大家念的金剛經,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,文字最好。後面有一段,約二、三十字,不知是否翻譯或抄寫時漏掉了?後人節錄元魏菩提流支譯文補之。由此可知,國人對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最尊崇,因其譯筆優美流暢,所以,流通最廣。
七、「勝天王般若波羅密經」屬另外一會。八、「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密經」。八部般若,在六百卷大般若經中皆有,如大品、放光是大般若第二分。小品、道行第四分。勝天王第六分。文殊師利所說第七分。金剛般若是第九分。如果讀全部大般若經,所有舊譯般若經,皆含在內。
欲得佛法眞實受用,般若經不可不看,民國初年,太虛大師閉關,天天讀大般若經而開悟。學習佛法,研究教理,大般若經很重要,應該發心讀誦。但大般若經能續讀者不易,因前後文字重複太多,有些人見重複又重複,偶爾一、二句不同,其他大致相似,看了十卷、二十卷,停了,這種人沒恆心。若將般若當文字體會、了解,絕對看不下去;大般若經須訂作修持功課,勿生分別心,不管文句相不相同,多念幾遍,或幾十遍、幾百遍,不管他,就是念,發恆常心、堅定心,一天念一卷,不出兩年,六百卷就念完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第二年再念二百四十天,不就夠了!初看大般若經者,一卷不會超過一小時,有些三十分便夠。看大般若經,並非定求開悟,不可能個個像太虛大師,我看了二、三遍都沒悟。我眞正很清楚一卷一卷念過兩遍,念過之後,雖沒開悟,卻對佛法有深入體會,跟一般人總有不同之處,且見解圓到,較未讀之前,可說判若兩人。這是我親身經驗,閉關時讀過大般若,情況就不一樣,覺得較能體會佛法的眞實意義。
大般若經沒辦法註解,太多了,若要註解,恐成六千卷,也沒人具此能力,寫綱要則可以,蕅益大師「閱藏知津」,便以提綱方式介紹,我根據閱藏知津提綱,在「大藏會閱」裡,用現代標點標明,比較容易了解。若欲明了大般若經大意,可看此綱要。
般若如清水,能洗淨一切垢染,般若經中處處提及,欲學聲聞法者、欲學辟支法者、欲學菩薩六度法者,乃至究竟佛果,都要修學般若才能成就。我們平常念的心經,是大般若之總綱,心經云:一切菩薩皆依般若修行,才遠離顛倒夢想,得究竟涅槃;十方諸佛也因般若,成就無上菩提。因此,謂之諸佛之母;金剛經說:「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皆從此經出」,此經即般若,無一佛不學般若而成佛的,所以,般若經對學佛者言,非常重要。現只大概介紹經名,後面化法四教、化儀四教,還會提到。
第五法華、涅槃二經合爲一時,因智者大師認爲二經內容義理相同,法華如破敵軍大陣,涅槃如收拾殘兵,須二經合併,方達佛出世本懷,屬約經立名。
聲聞、緣覺根性者,經般若領知法門,去除執情,知道必能成佛,佛才「開權顯實」,開前面四時之權,顯法華一乘之實,「開迹顯本」,開今之事迹,顯久遠劫前早已成佛。所以,法華是日當中午,最究竟之極談。但恐有漏網之機或橫來之眾,例如沒聽到前之經教,方等時或般若時才參與,謂橫來之眾;到涅槃會上,提示前四教教理,再加以開顯,謂收漏網之機。這類根性,在涅槃會上,聞眞常之理,皆證常住之益,因此,涅槃經稱「扶律談常」教,法華、涅槃合爲一時。現先說法華時:
「法華」是經名,妙法蓮華經之簡稱。藏經中,法華經有三種譯本:一、正法華經──十卷,八萬四千多字,字較多,文法較差,讀之困難。西晉,人稱敦煌菩薩的竺法護法師所譯。爲最早的法華經譯本。二、妙法蓮華經─姚秦時代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翻譯,七卷二十八品,六萬九千多字。正法華經是二十七品,內有兩品合爲一品的,共八萬四千多字。鳩摩羅什法師爲中國佛教四大譯家之一,屬舊譯之代表。這部法華經文字優美,義理周圓,故流通最廣,目前大家讀誦的便是。師譯經時,座下有十哲四傑,四傑,時人或稱四聖,即僧肇、僧叡、道生、道融。因這些大德參與潤文,故文句雅順,如譯五百弟子授記品,對照正法華經,謂富樓那成佛時,人、天可相互往來相見,舊譯作「天見人,人見天」,鳩摩羅什法師覺得照梵文沒錯,但翻成中文,詞句不雅,徵問弟子該如何表達?僧叡法師不假思索說:「應作人天交接,兩得相見。」好得不得了,僧叡法師眞有智慧,隨口拈來,妙極!你看古德譯經,字字細心斟酌才決定,多麼不易啊!我們讀經,哇啦哇啦直往下讀,是否思及古德的辛苦?每部經都如此下工夫,我只舉此兩句給各位參考,由是可知,當時翻譯法華經的殊勝情景。三、添品妙法蓮華經─隋朝達摩笈多、闍那崛多兩位法師共譯。七卷(或分八卷),二十七品。文字較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多二千多字,共七萬一千多字。題目和姚秦譯本相同,僅加「添品」二字,意思是鳩摩羅什法師譯得很好,但有部分略掉了,應該補足。既名「添品」,添些什麼呢?其實,添品法華經多用什師譯文,只添藥草喻品後生盲喻。而陀羅尼品在二十一,囑累品最後。提婆達多品合入見寶塔品中,因此,只二十七品,並非少一品。除上說之外,鳩摩羅什法師譯本,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只長文沒偈頌,「世尊妙相具,我今重問彼」,直至「福聚海無量,是故應頂禮」的偈頌,隋譯認爲原文有,將之譯出,後人補入秦譯。
智者大師入滅於隋朝開皇十七年(西元五九七年),達摩笈多、闍那崛多兩位法師譯的添品法華經,是在隋文帝仁壽元年(西元六〇一),智者大師已入滅四年,所以,法華文句普門品註解裡,沒有重頌。觀音經義疏中也沒有,因智者大師沒見到隋譯品。
普門品重頌,可能補於宋朝,宋朝遵式大師(即慈雲懺主),有普門品重頌的註解,序中說明智者大師義疏、文句,因當時沒重頌,故無註解,後人覺得有需要,才將重頌補入,慈雲懺主加以註釋,可見,重頌是在宋朝或唐朝才增補的。
「正法華經」與秦譯本不同處在:一、姚秦本,藥草喻品後面沒迦葉尊者問答,沒生盲喻,晉譯本有。二、在五百弟子授記品後,多了入海取寶的譬喻,此喻秦譯無。三、秦譯的「法師品」,晉譯爲「藥王如來品」,品目不同,且晉譯多了寶蓋王子、善蓋太子的法供養功德。四、鳩摩羅什法師譯陀羅尼品是翻字不翻音,念起來是梵音。但晉譯把咒語統統譯成中文,與顯教文字一樣,可以看懂。五、品目次序不同,秦譯囑累品是二十二,晉譯列爲最後第二十七。因晉譯提婆達多品合入寶塔品,故亦只有二十七品。
有關前三段文字,即生盲喻,入海取寶喻,寶蓋王子、善蓋太子法供養事,後人研究,在法華經原意無關緊要,可以略之。隋譯文字,凡秦譯有的,完全照抄,只增加幾段文,及品目排列不同。故雖有三種譯本,還是流通秦譯,將隋譯普門品偈頌補入,流傳至今,已一千幾百年了。
以上說明法華經雖有三種譯本,仍以姚秦譯本爲最,因文字太優美、太好了!不僅法華經,我們平常讀誦的阿彌陀經、金剛經等,尤其金剛經有六種譯本,還是流通鳩摩羅什翻譯的,因爲文字最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