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

天台四教儀講錄4 會性法師講述
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4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「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聖教,罄無不盡」,以,用也。智者大師用五時八教,判定解釋釋迦世尊所說的教法。「五時」即一、華嚴時,二、鹿苑時,三、方等時,四、般若時,五、法華捏槃時。「八教」指化儀四教─頓、漸、秘密、不定,化法四教─藏、通、別、圓,合稱八教。「判」判定。判定每部經屬五時的哪一時,化儀四教裡是頓或漸,化法四教中,屬哪一教教義,所以,「判」指化儀,「釋」指化法;用頓、漸、秘密、不定,判定這部經屬哪種化儀,用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,解釋這部經的含意,是屬於哪一教教理,謂之「判釋東流一代聖教」。
「東流」佛降生於印度,印度在中國之西,世尊說法四十九年,入滅後,教法逐漸流傳各方;一般認爲東漢明帝時,佛法便「東」傳「流」通到中國,據說四十二章經就是那時傳入的。「一代聖教」聖,指釋迦牟尼佛是聖中之聖,十法界中,佛法界至高至上,其所說教法,能令見聞修學者,得眞實廣大利益,謂之聖教。佛三十歲成道,八十歲入涅槃,住世期間說的言教,稱「一代聖教」。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方法,判定解釋佛一代聖典,「罄無不盡」罄,也是盡的意思。將一代聖教判定解釋得清清楚楚,沒有不盡之處,凡東流教典,統統含攝在內。
   丁二、別列分二
分別列出五時八教名目,又分戊一、五時,二、八教兩段。先講
   戊一、五時
智者大師將釋迦佛一代時教,分成五個階段,或約大小乘經典、或約地方,建立其名相,所以,五時須分別說明。請看正文:
言五時者,一、華嚴時,二、鹿苑時(說四阿含),三、方等時(說維摩、思益、楞伽、楞嚴三昧、金光明、勝鬘等經),四、般若時(說摩訶般若、光讚般若、金剛般若、大品般若等諸般若經),五、法華涅槃時,是爲五時,亦名五味。
「言五時者」,者,語助詞。五時是哪五時呢?「一、華嚴時,二、鹿苑時,三、方等時,四、般若時,五、法華涅槃時」是五時名相。「是爲五時,亦名五味」是總結。
現按五時名目,有些依經立名的,如第一華嚴時,是約華嚴經立名。據大乘經典,認爲佛在菩提樹下,初成正覺,便說華嚴,所謂「華嚴最初三七日」,以三七、二十一天講華嚴經。小乘根性則認爲第一個七日,在成佛定境中享受法樂;第二個七日,觀察可度眾生之機;第三個七日,計劃如何度化根機成熟者。現約大乘「華嚴最初三七日」的說法,介紹華嚴經。華嚴經究竟有多少呢?若照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記,及其他經論言,龍樹菩薩入龍宮,發現華嚴經有上、中、下三部,也就是廣、中、略三本。龍樹菩薩何以到龍宮呢?這位菩薩太利根了,學佛沒多久,就讀徧三藏教典,心想:佛是一切智人,一切智人所說的法只有這些嗎?假如這樣,我有我的觀點,欲建立宗派,傳播自己理念。此時,有位往昔共修的天人勸他:你不可生此念頭,世間眾生根鈍,能懂的佛法太少,所以,流傳不多;倘欲知佛說的教法,可至龍宮尋求。於是,龍樹菩薩前往龍宮,一看,不得了,單華嚴經就有三部,所謂三本華嚴。上本即廣本,最爲詳盡,西域記說上本華嚴有「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」,將十個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塵,一粒微塵算一首偈頌,一首偈不論五字或七字爲一句,四句爲一頌,上本華嚴經就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。這麼多必有分品,多少品呢?「一四天下微塵數品」,一四天下即一小世界,一四大部洲,將其磨成微塵,一粒微塵算一品,有一四天下微塵數品。廣本那麼多,中本呢?「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頌」,可用數字表達,較廣本少多了,分「一千二百品」。上、中二本,龍樹菩薩有能力看,但覺得世間人沒智慧領受這麼多華嚴經。
下本是略本,有十萬偈頌,四十八品,龍樹菩薩認爲人間眾生智慧可以接受,於是,以過目不忘的能力背誦,也許廣、中、略皆背,但流傳在人間的只有略本;然十萬頌四十八品的略本華嚴,也沒全部譯成中文。龍樹菩薩的智慧眞了不得,過目即記,不像我們「人一能之己百之,人十能之己千之」,別人讀一遍,我們要讀一百遍,別人讀十遍,我們得讀千遍才有印象,智力相差甚遠。
談及龍樹菩薩入龍宮,以凡夫想法必會懷疑,因爲若是龍王,龍王在海底,有海水怎能存放佛經?水一泡不就完了嗎?還是是用金、銀、銅、鐵五金刻的,究竟如何?這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。有位大德,他說所謂龍宮,非指海底,而是指古印度的「龍族」,印度種族很多,可說是種族大總匯,龍族大多信佛,「龍宮」是保存許多大乘經典的宮殿。那現在怎麼沒有了?應知,三百年前,印度佛教已整個遭受破壞,如果是書寫的,就像前面講過,中國佛教凡逢戰亂或皇帝不信佛,便謗佛焚經,因此,印度可能是這種狀況,尤其三百年來,印度沒有佛教,縱使龍族保有佛經,也被銷毀了。眾生喜以凡情測聖境,這種說法可通,也可釋今人之疑,龍樹菩薩到龍族取得華嚴經,也是有可能的。
華嚴經原本有上、中、下三部,我視作廣、中、略,因上、中、下易令人誤爲上本最好,中則差些,下本更不理想,所以,我稱廣、中、略三本;上本即廣本,中本可通,下本是略本,比較簡略。
十萬頌四十八品的略本華嚴經,什麼時候傳來中國?現在要介紹華嚴經東傳的情形,僅說明翻譯歷史。中國東晉安帝義熙十四年(西元四一八)距今一九九〇,約一千五百多年前,佛陀跋陀羅(此云覺賢)三藏法師來建康道場寺,建康即南京,由皇帝下詔在道場寺翻譯華嚴經,佛陀跋陀羅爲主譯,執事上百人,費時四年譯成,有六十卷,三十四品。略本有四十八品,少了十四品;且原本分七處九會,譯本只七處八會,少了一會。這是最先翻譯的華嚴經,習稱六十華嚴或晉譯華嚴。智者大師看的就是這一部。各位若有機會研究法華玄義、法華文句、摩訶止觀,凡唐初以前所有佛教著作,提到或引證華嚴經,皆屬晉譯,如三皈依之「自歸依佛,當願眾生,體解大道,發無上心」,出自東晉譯本的淨行品;後來八十華嚴「體解大道」譯作「紹隆佛種」,文字稍有不同,內容大致相同。另我們常說的「心佛及眾生,是三無差別」,也是晉譯,八十華嚴「心佛及眾生」同,「是三無差別」不同。
第二次翻譯華嚴經是唐朝武則天時。東晉後是南北朝,隋文帝楊堅統一天下爲隋朝,只二十幾年,便被李淵取得,改國號稱唐朝,有二百八十九年(簡說二百九十年)之久。唐高祖李淵,是唐太宗李世民之父;太宗下是兒子高宗;高宗死後,兒子中宗繼位沒多久,武則天想做皇帝,廢掉兒子帝位,自當女皇,在位二十一年。
武則天表面深信佛法,禮法藏大師爲師,賜號賢首,稱賢首國師。請賢首國師講華嚴經,知華嚴經翻譯不很完整,有些文字不夠理想,探知于闐國有全部華嚴經,於是備辦禮物,遣使前往,把華嚴經及精通華嚴的實叉難陀法師,請回中國。
實叉難陀法師來中國,主要目的是翻譯華嚴經,共八十卷,三十九品,費時也是四年;時間在唐武則天證聖元年(西元六九五),距第一次翻譯(西元四一八),相隔二七七年。第二次翻譯,稱八十華嚴或唐本華嚴,雖較完備,但比原本四十八品,少了九品,只三十九品。八十華嚴有多少字呢?五十三萬幾千字。從前有人閉華嚴關,拜華嚴經,一字一拜,要拜三年。如果講八十華嚴,天天講,也得三年才講圓滿。譯場人多,執事分十幾種,上百人乃至兩百人不等,有抄寫的、證文的、潤文、證譯等。實叉難陀法師譯八十華嚴外,剩餘時間,還翻譯其他經典,如流通最廣的地藏菩薩本願經,也是實叉難陀法師翻譯的。八十華嚴譯成,武則天高興得不得了,尊敬異常,特別作了一首偈頌讚歎,即大家平常念的開經偈:「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;我今見聞得受持,願解如來眞實義。」不要小看武則天哦,我們不論其爲人,這偈頌本是讚歎華嚴經的,但至今無人超越,凡佛弟子讀誦經文,必念此偈。
八十華嚴有七處九會,比六十華嚴多一會,「處」處所、地方。講華嚴經有七個地方:人間三處,一、菩提場(佛成正覺的菩提樹下)。二、普光法堂,又名普光明殿,在菩提場附近。這兩處是世尊初成佛,講華嚴經的地方。三、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,第三十九品即講於此,屬三七日之後。天上四處:忉利天講十住品,夜摩天十行品,兜率天十回向品,他化自在天講十地品。論會有九會,七處就有七會,但在普光明殿講了三次,名三會,如如來出現品、離世間品,都講於普光法堂。其他皆一會,合稱「七處九會說華嚴」。清涼國師有「華嚴品會頌」,以偈頌總合,簡而易記;有品處頌釋章,以偈頌略釋華嚴大意,若能背誦華嚴七處九會頌釋章,便知八十華嚴有多少處、多少會,那一品在哪裡講,內容大意如何,都有簡單提示,現仍存於藏中。
除八十華嚴外,唐朝德宗,貞元十二年(西元七九六),印度來的般若三藏譯四十華嚴,十四年才完成,距八十華嚴翻譯時間一百零一年。
有些說華嚴經有六十華嚴、八十華嚴、四十華嚴三部,其實,四十華嚴就是晉譯和唐本的最後一品,入法界品,不過,詳細得多;六十華嚴入法界品只十七卷,八十華嚴從第六十卷至八十卷,二十一卷都是入法界品;四十華嚴,詳稱「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」,四十卷都屬入法界品;前三十九卷與前兩譯的入法界品相同,第四十卷是普賢行願,爲前兩譯所無,所以,後人流通八十華嚴,就將普賢十大願附後,成八十一卷,認爲這樣就夠完備了。然而,弘一大師覺得讀誦華嚴經,最好八十華嚴讀到第五十九卷,離世間品讀完,換讀四十華嚴,共九十九卷,在中文華嚴經裡算是最周全了,因單就卷數言,就差十幾卷,可見,前兩譯的入法界品,缺略不少。
除華嚴本部經典外,另有同本異譯,上三種是同本,兩種是同本異譯。其他還有同本別譯的小經,把華嚴經一小部分或一品,或一品中的一小部分,另作翻譯,單行流通,在藏經中有十五種之多,如十住經、十地經、漸備一切智德經等,欲詳可參考我編的「大藏會閱」華嚴部(書印華嚴門)。
除上述華嚴正本教典外,圓覺經也屬華嚴部經典,其他尙有幾部經,但文字不多,主要以華嚴經爲重。
平素習慣說「三七日中說華嚴」,根據古德說法,認爲第一個七日開演前五會,包括到兜率天講十回向。第二個七日在他化自在天講十地品,直至離世間品,差不多講於第二七。而第九會是第三個七日以後說的,所謂三七日後,可能是成佛十年、二十年才說,因爲入法界品序分,已有舍利弗、目犍連等尊者;舍利弗、目犍連是世尊成道五、六年後才出家,既然入法界品提及,可見,入法界品必定不是說於三七日;有人認爲或許是般若時那段時間講的,因所說教理與華嚴部同,所以收歸華嚴。
到此,有關華嚴之名相、部類、分品,告一段落。至於內容含義,待後文講八教,將五時對照化儀四教時再說明。
「二鹿苑時」(說四阿含),第二鹿苑時,台宗祖師覺得訂鹿苑時不很適當,因鹿苑只是佛初轉法輪度五比丘之處,聲聞教典四阿含,非全講於鹿苑,所以,教觀綱宗稱阿含時。鹿苑時下有小註「說四阿含」,表第二時講的是四部阿含經。看天台典籍,鹿苑時和阿含時是相同的,鹿苑時約初轉法輪,說四諦法的地方立名,阿含時則約法義建立。平常稱阿含時居多,很少稱鹿苑時。
「鹿苑」即波羅奈國的鹿野苑。據本生經、大藏經之本緣部等,很多地方載有鹿野苑的故事,謂釋迦佛行菩薩道時,曾有一生爲鹿王,當時鹿野苑由善、惡鹿王統領鹿群。一天,國王打獵,網住群鹿,欲一網打盡;善、惡鹿王向王建議說:「我們各有五百隻鹿,如果趕盡殺絕,不僅吃不完,且日後再也無鹿肉可食,不如我們每天輪流送一隻鹿進宮,王天天有新鮮鹿肉吃,也不會影響鹿群繁殖,不知王同意嗎?」國王很高興,便依約行使,如單日善鹿王、雙日惡鹿王,輪到的就去,沒有怨言。有一天,輪到惡鹿王那邊一隻懷孕的母鹿,過兩天便生產,爲保護鹿子,要求惡鹿王,待產後再去;惡鹿王不答應,母鹿很難過,知善鹿王很仁慈,轉求善鹿王,善鹿王答應了。事後心想:任誰也想多活幾天,誰願代死?因此,自己進宮,王嚇一跳,問:難道鹿被吃光了嗎?何以自己來?善鹿王說明原委,王聽了很慚愧,連鹿都懂得慈悲,愛護小鹿,我竟食鹿肉,還是個人嗎?說偈云:「我實是畜獸,名曰人頭鹿;汝雖是畜生,名曰鹿頭人;以理而爲人,不以形爲人」,意即我雖是人,實際上是個人頭畜生,鹿王雖屬畜生道,卻是個帶鹿頭的人;有理具仁慈心才是人,沒慈悲心,縱使具人身,也不算人。「我從今日始,不食一切肉」,國王發願自今日起,不但不吃鹿肉,也不吃一切眾生肉,因爲不能再作人頭鹿了。「我以無畏施,亦可安汝意」,我行無畏施,不吃眾生肉,可令你們心意安然,不生怖畏。按本緣部經典說:善鹿王是釋迦佛前生,惡鹿王爲提婆達多,兄弟倆無始劫來就是死對頭,提婆達多老找佛的麻煩,據此典故,名鹿野苑。本屬古代國王養鹿之處,後來成荒野山林,許多修道者居此,另有他名,不必細說。名是人取的,像獅頭名獅頭山,像象頭、象鼻稱象山,像鷲鳥名靈鷲山,看本緣部或一切有部律,記載著許多類似故事。
釋迦世尊成佛,經三七日,最先度五比丘。五比丘原是悉達多太子出家後,淨飯王派去侍候太子的五位青年,有些吃不了苦行,有的見太子六年苦行,又受牧羊女乳糜供養,誤會太子退失道心,五人先後至鹿苑自修。太子成佛後,本欲先度初出家時,在雪山苦行所親近的阿羅邏迦蘭、鬱頭藍弗兩位仙人,但兩位都已去逝。再觀察到五比丘善根成熟,且世尊久遠劫前行菩薩道,作忍辱仙人,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,就發願成佛後要先度這五人,於是,至波羅奈國鹿野苑。這五位事先約好不理睬世尊,但佛來到面前,受佛威德感化,大家自然而然五體投地頂禮,跪請佛說法,佛三轉四諦法輪,從此,世間三寶具足,釋迦牟尼佛是佛寶,四諦法是法寶,五比丘爲僧寶。
佛度五比丘已,各處弘法,入滅後,後人結集成四部阿含經,屬聲聞教典。
「說四阿含」,四阿含:增一阿含、中阿含、雜阿含、長阿含。梵文翻成中文的阿含經有四部,南傳佛教則有五阿含。現依中文藏經,四部阿含經的內容、文字很多,卷數也不少,我的方法是先看長阿含,依次是中阿含、增一阿含、雜阿含。何以如此?因阿含翻譯較早,經文艱澀難懂,讀起來格格不入,爲提高看阿含的興趣,我主張先看長阿含,文字比較好懂,現在也照此順序講。
「長阿含」的阿,今人喜歡念ㄚ,中文教典,古代習慣念ㄛ,如阿彌陀佛、阿羅漢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、阿逸多等,統統念ㄛ。因東晉時代譯經,北方阿字沒有破音,不用ㄚ,鳩摩羅什三藏翻譯時,必照ㄛ的原音。南方三國時代就有人讀ㄚ了。現代有人唸ㄚ,我們不敢評論對錯,因屬梵文,找不到梵文對照,但傳統佛教唸ㄛ,我們依舊唸ㄛ。
長阿含是佛陀耶舍、竺佛念兩位法師共同翻譯的。「佛陀耶舍」此云覺明或覺名。竺佛念是涼州人。佛陀耶舍姚秦弘始九年來長安,與鳩摩羅什法師同時;東晉安帝義熙三年(西元四〇七,或說四一一至四一四年),翻譯長阿含,總之,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。長阿含共二十二卷,二十一萬多字,在四部阿含中文字最好,讀之較順口。
「中阿含」也譯於東晉時代,譯者瞿曇僧伽提婆法師;瞿曇是姓,僧伽提婆是名,此云眾天。中阿含六十卷,五十六萬餘字,比華嚴經多出幾萬字,文字艱澀,不容易懂,若要學習根本佛教,不可不看,再難懂也須看一遍。
「增一阿含」也是瞿曇僧伽提婆翻譯,譯於東晉安帝隆安元年(西元三九七),較長阿含早,故文字差些,較不易讀,有五十一卷,四十幾萬字。中文藏經如明藏、南北藏、磧砂藏、龍藏作五十卷,日本大正藏是五十一卷,爲什麼?因增一阿含裡有卷十不善業品經,在四十八品,大正藏分成兩卷,中文藏經合爲一卷,內容相同,只是分卷不同。何謂增一阿含?他是約法相數目從一往上增,例如開始講一數,一數完講二數,如是三、四、五、六乃至十數,每次增一數,所以,名爲增一阿含。
「雜阿含」是四部阿含中,最後翻譯的,五十卷,四十八萬餘字。譯於南北朝初期,劉宋文帝元嘉十二年(西紀四三五年),由求那跋陀羅(此云功德賢)法師在建康(南京)祇洹寺譯出。文字較中阿含、增一阿含好,但較之長阿含,有時覺得還是長阿含較殊勝。所謂「雜」,不是長、中、增一,有時候也是長、中、增一,凡前面三部不收的,攝歸雜阿含,所以,應該最後讀。
四部阿含,中阿含、增一阿含是同時翻譯的,接著是長阿含,再雜阿含。長阿含是一部部小經,文字較長的,集爲一部,稱長阿含。文字不長不短謂中阿含。約法相數目,每次增加一數的是增一阿含。
四部阿含非皆說於鹿苑,可以說從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,直至入涅槃,四十九年中,凡屬小乘根性的聲聞教典,統統收歸阿含部。如「遊行經」,等於說明佛將入捏槃前,遊化許多小國度眾的情形,最後至拘尸那竭國,娑羅雙樹間入般涅槃,一直說到入涅槃止。宋朝孤山智圓法師五時頌曰:「華嚴最初三七日,阿含十二方等八,二十二年般若談,法華涅槃共七年(或云共八載)。」屬別五時,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,大概如此,但非刻板,這話本應後說,現在略提,以後便有印象,聽起來比較容易。「華嚴最初三七日」,剛剛說過,華嚴經最後一品,入法界品,絕對不在三七日中,很可能是二十二年般若談間講,因教理與華嚴同,收歸華嚴部。「阿含十二」,認爲阿含經講十二年,實則直到涅槃夜,猶開示聲聞教典,待後文講通、別五時再說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