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四教儀講錄 20
會性法師講述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卯四、道諦
四道諦者,略則戒定慧,廣則三十七道品。
四諦之第四是道諦。「道」出世間因。「滅」出世間果。「道」以能通爲義,如道路,能令人通往目的地。我們依佛所說之法修學體驗,如聲聞人依四諦法,可達阿羅漢果位,修十二因緣還滅門,證辟支佛果,修六度萬行,可達無上佛果。凡修行法門,皆屬道諦範圍。此處約藏教說,藏教修行方法很多,「略則」不出「戒定慧」三無漏學。漏,煩惱。無漏,沒有煩惱。煩惱斷除,可成就出世間聖果。戒定慧可含括經律論三藏。「廣則」廣,詳細。詳細言,道總不出「三十七道品」,三十七道品也不出戒定慧。
此三十七,合爲七科。
三十七道品,詳分三十七個名相,總合爲七類,「科」類也。㈠、四念處,㈡、四正勤,㈢、四如意足,又名四神足,㈣、五根,㈤、五力,㈥、七覺支,又名七菩提分,㈦、八正道,又稱八聖道或八聖道分。其中,四的名數三個,五的名數兩個,七、八各一個,所謂:「三四、二五、隻七、單八」共三十七。
三十七道品也不出戒定慧,如八正道之正語、正業、正命屬戒學。四如意足,五根中之定根,五力之定力,七覺支之除、定、捨等屬定。四念處,四正勤,五根之精進根、慧根,五力之進力、慧力,七覺支的擇法、精進、喜,八正道之正見、正思惟、正精進皆屬慧。三十七道品中也有通於定、慧的,如五根之念根,五力之念力,七覺支之念覺支,八正道之正念,凡「念」字皆通於定、慧。五根之信根,五力之信力,則通三學,若無信心,無法學佛,何況成就三無漏學。但在教理上,關於三十七道品,有四種解釋:
一、當分道品─依三十七道品當分修行而成就。
二、相攝道品—即互相攝入道品。諸法門中,有些相同的,可相通相攝。有的名同義不同,不能相攝。有的名同義也同,可完全相通。有的名不同義同,也可相攝,如念根、念力、念覺支、正念皆可相攝相通。依此相攝道品言,佛一代時教所說之八萬四千法門,都可攝入三十七道品中。
三、對位道品—以修行成就之階位相互比對。按聲聞法,修行至七方便,初、二、三、四果,一一比對而說三十七道品;如五停心、別相念、總相念三資糧,收入四念處道品中。四正勤以上,配合內凡位的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四善根位;四正勤對煖位,四神足對頂位,五根對忍位,五力對世第一位。五根、五力成就,即世第一,進一步證初果,初果介於五力至七覺支間。七覺支配合二、三果,約對位言,八正道須安在七覺支前,爲什麼?因斷見惑方能證初果,見惑斷,才算具有出世間正見,八正道正見爲首,若無正見,後七種都不名正,所以,配位時,八正道排在七覺支前,以配合初果。七覺支配合二、三、四果就不須說了。對位道品是對照聲聞修證階位而言,修法成就則至此階位,不是到此階位才修此法門,莫弄錯了。
四、相生道品—三十七道品是次第相生的,一定要照三四、二五、隻七、單八排,不可前後顛倒。修學時先修四念處,修四念處時便有四正勤,這兩種屬智慧。有智慧沒定力,如露地風中燭,光明飄搖,故第三修四如意足,即修定,使定慧平衡。有定慧而無根,如空中植樹,或根淺無力,發揮不了作用,俗云:「根深不怕風搖動」,根深有力,不被外境影響,且能降伏外境,故五根之後說五力。五根、五力,若無七覺支,也不能成就。上之各道品具足,則八正道成就莊嚴。相生道品與對位道品不同,對位道品,八正道在七覺支前,相生道品須依次第,不可移置。
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,並非單只小乘,前面不是說四諦通大小乘嗎?道諦是四諦之一,當然通大小乘。但在大乘佛法中,有時稱助道,因大乘法另有正道,例如六度等,三十七道品是幫助正修法門的。小乘聲聞法視爲正道,屬正修法門,以之作標準,依次第而修,而大乘視作助道,也通正道。
三十七道品有此七科,另還有名目,從略。以上已將其總義作一介紹了。這些屬佛學普通常識,平常沒機會聽到,縱使講三十七道品,也不會這樣講,但在此不能不講,因這裡正是講三十七道品名相,再不說就沒機會了。平素沒在法數上下工夫者,初聽較辛苦,多聽幾次便可明白。上說三十七道品類別,下釋三十七道品名目。
一、四念處:一觀身不淨(色蘊),二觀受是苦(受蘊),三觀心無常(識蘊),四觀法無我(想、行蕴)。
「念」修觀,能觀之心,非持佛菩薩名號的念。「四念處」處是境界,所觀之境,對下四種觀法,須眞正由內心下工夫觀照,非念念而已。四念處或稱「四念住」將心安住在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四種修法中。舊譯四念處,本對五蘊身心修觀,因眾生對五蘊身心起四種顛倒,須修觀以對治。五蘊身心應該有五,何以說四?因其中想、行二蘊合併故。四念處:一、觀身不淨,對色蘊言;二、觀受是苦,針對受蘊;三、觀心無常,對識蘊說;四、觀法無我,對想、行二蘊言。眾生對色身起淨之顛倒,對所受環境起樂之顛倒,對心王起常之顛倒,對想、行二法起我之顛倒,執我、我所。將世間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、不淨,執計爲常、樂、我、淨,故須修四念處對治。
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即眾生之五蘊,心經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就是這五法。依其相生次第,應該是識、受、想、行、色,由細至粗。「識」八識心王,最細;有識才有「受」,接受外面境界,觸方有「想」。「行」造作、遷流不息義。想之後才造作。具前四種心法,方有身體,即是「色」。理雖如此,但爲讀念調順,經文作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佛法將這些法分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三科,楞嚴經分五蘊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四科,論開合次第,三科即可。何以說開合次第呢?眾生一切法,總不出色、心,三科也不出色、心,因眾生所迷有種種不同,對迷心重迷色輕者,說「合色開心」之法,合色法爲色蘊,心法爲受、想、行、識四蘊,即五蘊。迷色重迷心輕者,說「開色合心」,即十二處,又名十二入,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。六根中,前五根是色法,意根是心法。六塵之前五塵是色法,法塵中一分屬心法,一分屬色法,謂「法處所攝色」。所以,十二處,心法一處半(意根及法塵一半),色法分開有十處半(五根、五塵及法處所攝色)。對心色倶迷者說十八界,「心色倶開」。十八界即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色法有十界半(五根、五塵、法處所攝色),心法七界半(意根、六識、法塵之一半)。根與識要分清楚,眼根是色法,眼識是心法。佛應機說法,故佛經中的名相都是對機而說的。
這裡因眾生執常、樂、我、淨四種顛倒,四倒不離五蘊,而有五蘊之說,由五蘊起三科,在此兼附說明,因屬同類法義,只是分類不同,也需要了解。
眾生因五蘊身心起以苦爲樂、無常計常、不淨計淨、無我計我四種顛倒,須修四念處對治。四念處:
一、觀身不淨—修不淨觀,觀照身心不淨。有人生性潔癖,講究衛生,整天浴身洗手,絲毫不馬虎。有個潔癖者,到餐館用餐,跑堂工夫很好,可同時端好幾碗菜,指甲留很長,端菜時,拇指按著碗邊,指甲泡在湯裡,客人急著說:「你的手……你的手……」,端菜者答:「沒關係!沒關係!我經常這樣端,習慣了,一點也不燙!」跑堂會錯意,結果,把客人嚇跑了!各位到餐館看,類似情形很多,沒看到,照吃不誤,俗云:「眼不見爲淨」,沒親眼目覩便以爲很乾淨。例如喝茶,現在機器製茶,從前靠人工踩踏,我十幾歲做過,腳汗全滲入茶葉中,根本談不上衛生。又青菜鮮嫩好吃,但從前澆糞尿,吃下排出,又澆回去,如是輪轉不息,一點也不乾淨。上述是外境不淨,身體呢?依教義言,有五種不淨:
㈠生處不淨—人十月處母胎中,垢穢不堪,不必細說。
㈡種子不淨—人投胎受生,除自己業力親因外,還須父精母血,三緣和合,故受生之種子不淨。
㈢相不淨—出生後,從生至死,不管活多少歲,身體從頭至腳,哪裡乾淨?頭皮生垢,髮生髮屑,眼有眼屎,鼻、耳等亦然,乃至全身毛孔,夏天出汗,冬天不流汗也有垢膩,所謂「九孔常流不淨」,尤其大小便利,更是不淨,所以,外相觀之,無一是淨。
㈣性不淨—性,指身體本質習性。因業力、種子、受生、外相,乃至成長期間的飮食、衣物等,皆虛妄不淨,凡夫誤爲乾淨,故說顛倒。「相」指外相。「性」指體質,換言之,身體每種本質都不乾淨。
㈤究竟不淨─即徹底不淨。業盡報終,一息不來,身體漸漸腐爛,膿血雜穢,更加可畏,大智度論喻如死狗,浸入海水,任你千洗萬洗,洗到只剩一粒微塵,依舊臭穢。意思是凡夫身體,無論高矮、大小,唯是不淨。
「觀身不淨」主要對治貪心,常修不淨觀,能慢慢減少貪心,乃至斷除。關於對治方法,講三資糧時再說,這裡只解釋四念處名相。
二、觀受是苦─對受蘊言。「受」以領納爲義,日常接觸境界,內心感受,依唯識言有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三種。有身便苦,再加逆境折磨,苦上加苦,謂三苦中的苦苦。
人生有時也很快樂啊,如住華廈,衣錦緞、吃美食等,心很歡喜,即是樂受。但樂極生悲,並不久長,我常喻爲患皮膚病者,開始時很癢,剛抓很舒服,沒幾分鐘皮破血流,痛了!世間樂境似此,自己可觀照體驗看看。肚子餓,吃飯很快樂,但能吃多少?胃口不錯吃三碗,如果強要你吃五碗乃至八碗,撐著坐也不是,站也不是,腸胃必出毛病,相當難受,俗云:「賭財莫賭食」,這是比方,不是要你賭博,莫誤會;賭財輸錢,沒多大關係,若賭吃,恐有生命危險。
以前有個人訓練吃塩,能吃一瓠瓢塩,等於一大碗,這樣吃像把腸胃醃漬塩中,怎受得了?他有對治方法,吃塩後,馬上回家吃生豬油,油能包塩化塩,因此,吃多少塩就要呑多少生豬油。他經常賭吃塩贏錢,家裡常備生豬油,有一天,家人沒注意,將豬油炸了,賭者回來沒有豬油吃,買已來不及,就這樣走了。
美食吃多會膩,新衣多穿幾次,沒人欣賞,世間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皆無恆久性,樂享久變成苦,三苦中屬壞苦,樂受便是壞苦,因樂極生悲啊!
「不苦不樂受」又名捨受,如無記性的摸桌倚牆等,沒什麼苦、樂感覺。不苦不樂受是受的行苦,遷流不息,皆是無常,何樂之有?懂佛法者,當觀世間,無一可樂,住世間愈久,年齡愈長,愈能體會「觀受是苦」的道理,年輕人較不能接受。
三、觀心無常—心,指八識心王。八識心王體性流動不停,無論粗細、內外,所有心理作用,皆是無常。「無常」有二說:一、死的代名詞,某某人無常了,即某某人死了,謂「一期報盡無常」,生命已至終點,佛經有「佛說無常經」,講人有生必有死,有成必有壞的道理,時間較長些。二、念念生滅無常,現在觀心無常指此,觀識蘊之念念生滅。四十二章經,佛問弟子:「人命在幾間?對曰:數日間。佛言:子未知道。復問一沙門:人命在幾間?對曰:飯食間。佛言:子未知道。復問一沙門:人命在幾間?對曰:呼吸間。佛言:善哉,子知道矣。」說對了,你懂無常之理,人命無常呼吸間,一息不來,便隔來世,這段佛與弟子們的對話,觀察到念念生滅無常,也包含一期報盡無常。「觀心無常」觀當下這念心,前念滅,後念生,像海浪般,後浪推前浪,生生滅滅,沒有停止。
四、觀法無我—「法」含善法、惡法、無記法。人總執著身是我,我能修善等,若執八識心王爲我,屬心念處,「觀法無我」的法,指五十一個心所有法,觀善法、惡法、無記法,統統無我,我不可得,因我有主宰義、自在義,我想怎樣就怎樣,前面說過了,大家不想老,不要生病,要享受不要吃苦,卻作不得主,不能如意。觀心無常的心是識蘊,屬心王。觀法無我是心所法的想、行二蘊。取相在心曰想;行是造作,生起種種修善造惡的觀念,付諸行動。行也是遷流義,如流水之遷變不停。如上所說而修,才能對治雜念。
三十七道品,何以四念處列前呢?釋迦牟尼佛在拘尸那城,娑羅雙樹間,將入涅槃時,阿㝹樓馱尊者教阿難請問四事,第一、佛在世時,以佛爲師,佛滅度後,以誰爲師?佛答:「以戒爲師」。二、佛在世時,依佛而住,佛滅度後,依何而住?佛答:「依四念處而住」。佛交代,佛滅度後,佛弟子們將心安住四念處中,時時不忘修四念處,道業才能進步,尤其聲聞法,一下手就先修四念處,出家眾講究持戒,持戒必定得修四念處,否則,好像沒有保障,四念處如城廓,可抗外敵,蕅益大師云:「不修念處慧,徒誦木叉篇」,木叉即波羅提木叉,此云戒,不修四念處,縱使熟讀五篇七聚戒法,戒無法持好,因四念處是持戒人的精神。蕅祖又說:「不修念處慧,著袈裟如木頭幡」,不修四念處,縱使穿袍搭衣,看起來很莊嚴,實際上沒靈魂,像木頭上掛幢幡。現在懂四念處者恐不多了,根本談不上修,木頭幡比比皆是,我也是其中之一。所以,四念處觀慧,是修行佛法的精神、靈魂。常言:「戒足慧爲目」,慧指念處慧,持戒如腳,念處慧如眼睛,具智慧之眼,方不致走入火坑,因此,四念處爲三十七道品之首。
二、四正勤。一未生惡令不生,二已生惡令滅,三未生善令生,四已生善令增長。
四正勤淺顯易懂,要勤修努力,「勤」精進也。「一未生惡令不生,二已生惡令滅」,這兩種對治惡法。時時護持心念,莫動壞念頭,如牧牛,不令壞人禾稼。已生惡念,速令止息,正造惡時,迅知悔悟,勿使增長。「三未生善令生,四已生善令增長」,未生之善法,速修行令生長。已生起之善法,令其增長,如平常修行,小有成就,得少許輕安,須繼續努力,念念不忘。所以,四念處智慧,賴四正勤加強,念處慧如火,四正勤如力量,似風吹火,火愈熾盛,倘無四正勤,四念處沒法增長。「正」不邪。「勤」不懈。修四念處,再助以四正勤,才能達成觀慧斷煩惱的目的。
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,對四正勤有很好比方,値得參考。論云:斷已生惡法,如除毒蛇。未生惡法,如防池水流失,水喻善法,爲防流失,須鞏固堤防,時時注意。已生善令增長,如果樹花開,要除草施肥,勤加照顧,令之結果。未生善令生,如鑽木取火,古代沒火柴、打火機,木頭鑽久則發熱冒煙,由此取火。善法未生,須如鑽木取火,未得火前,不可鬆懈,直至善法生起,並令增長。
三、四如意足(欲、念、進、慧)。
四念處、四正勤屬觀慧。四如意足是修定,如密室點燭,不再搖晃不定。「如意足」如我心意,使定力成就,圓滿定慧工夫。又名「四神足」,有定才有神通,出世間六通,皆由如意足而成,不修禪定,不會有神通,但修定目的在斷煩惱,得漏盡通,漏盡通成就,則六通具足,不是單修前五通,單修前五通,外道也能做到。
四如意足是「欲、念、進、慧」。「欲」期望、希望。希望有禪定幫助觀慧,令定慧均等。既有期望,便要努力「進」修禪定,故依次序,進應列二。「念」其他地方或寫作「心」,阿含經常說修身、修戒、修心、修慧,「修心」即是修定。「念」專注一境。專注一境也是修定。「慧」觀慧、思惟。思惟所修禪定之理,專勤精進,勿令中止。
簡單說:念、慧或心、慧,就是止觀,乃襌定之正修。心是止,止息妄念爲得定的第一步,止觀是一切定慧法門的總根本,所以,學佛者當修止觀,修止就能得定,有止便能使觀慧成就。平常說止觀是因,定慧是果,現則注重修定,希望定成就,幫助觀慧。那麼,定該怎麼修呢?這須參考其他禪定專門書,如世間禪、出世間禪,台宗修定前的二十五方便等,再進修止觀。
四、五根(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)。
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善法剛剛萌芽,須修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,令善根增長。一、信根—修四念處,能深深體會,相信依此而修,必能斷煩惱了生死。信三寶、信四諦,增長無漏智慧。信根通前後,有信心方修四念處,沒信不會起修,但這裡希望信增長,如樹有根。信法門、諦理,精進修學是「進」根。念念將心安住於所修正道,不忘達到斷煩惱的目標,屬「念」根。無論正修、助修,專一不移,希望成就定功,是「定」根。四念處觀「慧」至此已經生根,不會退失,謂五根。
五、五力(同上跟名)。
五根、五力名稱相同。前面只有根,尙未產生力量,現已有力,能排除障礙,不被邪外所動,對佛法有信力。有進力則不退轉,念力、定力、慧力都是根之增長,能除外境修道阻力,不必細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