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四教儀講錄 9
會性法師講述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丑二、約時判
約說法的次第時間,判定華嚴經屬頓教。
此經中云:譬如日出,先照高山。(第一時)
文中小註(第一時)指華嚴時,五時之第一。
約時間判華嚴經是第一時,有什麼根據呢?晉譯六十華嚴,共三十四品,「此經中云」,華嚴經明顯記載:「譬如日出,先照高山」,這兩句出自六十華嚴第三十四卷的「寶王如來性起品」,這一品從第三十三卷至三十六,共四卷。唐譯八十華嚴,在第三十七品「如來出現品」。原文很長,佛言:「佛子!譬如日出,先照一切諸大山王,次照一切大山,次照金剛寶山,然後普照一切大地」,接著還有會合法義的文字,很長,不必唸。智者大師依經文,簡化成「譬如日出,先照高山」,日喻佛,「日出」即佛出現世間。日出必有光明,光明喻佛說法。且光能照物,表佛應機說法。「高山」即「一切諸大山王」,表諸大菩薩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日出先照高山之顛,表釋迦佛成等正覺,最先說華嚴經度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用日出「第一時」爲喻。若按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原文,日光漸升,照的次第由高而下。智者大師約此經文,將「照」分爲三段:一、照高山─華嚴時。二、照幽谷─阿含時。三、照平地。日光由高山、幽谷、平地的時間,不會很長,但普照大地時間較久。智者大師約其意義,分三階段:㈠食時,人受食時間,古人受飮食,約辰時左右。㈡禺中,近午,辰時至巳時。㈢正中,午時,日正當中。以日照五個時間,對照五時說法,照高山是華嚴時,照幽谷是阿含時,照平地約時間分三;假定辰時是方等時,巳時是般若時,午時普照大地便是法華涅槃時。這種說法,對照經文,不完全吻合,因經文原文是:一、譬如日出,先照一切諸大山王。二、次照一切大山。三、次照金剛寶山。四、然後普照一切大地。
據經文,照的次序分四階段。而智者大師分三階段,第三又分三段,成五個階段,此乃約其意義而言。約日出照的次序意義,確有其道理,不一定得依經文一一配合,莫呆板。有些人認爲經文是四照,智者大師分爲似三照,又像五照,與經文不合而批駁就錯了。智者大師是根據意義,大家看日出到正午,是不是照大師所說?如果是便沒錯。沒住過山的人較難懂,我在山上長大,這情形很清楚;日出先照高山,漸升,光線就往下照深山幽谷,待太陽高掛,方照平地,屬第三階段。雖照平地,尙未正中,分三階段是有道理的,不能因與經文不同就批駁不對。這話本不必說,但今人研究佛法,喜歡鑽牛角尖,愛在文字上打轉,把祖師訂下的規範挖洞洞,寫反面文章,說古人不對,自覺了不起,智慧很高,甚至超越釋迦牟尼佛;不是學天台,卻找台宗問題,說這個不對,那個沒道理,如果眞如其文章所說,有那麼多缺點,怎能流傳至今!五時八教的說法從隋朝至今,已一千幾百年,難道智者大師後,直到民國初年,中國佛教找不到一位有智慧的人,只有現代的你才這麼聰明,發現這些問題嗎?各位看現代人著作,毀謗古人,莫太過相信,以爲說得有理,好像是哦?!要記得古德說:「依文解義,三世佛冤;離經一字,便同魔說」,依文解義固然不對,然不依經言,更是不對。經文每段,除文字表達外,必有其言外之意,讀經須體會言外之旨,若不明此理,死在文字上打轉,一定有許多問題;甲部經與乙部經相較,矛盾之處不少,如說空的當然破有,說有也會破空;佛法並不一定要空有相破,主在應機說法,對症下藥,不能因根機不同,就認爲前面對,後面不對,或後面對前面錯;學佛法要圓融,彼此互通,相輔相成,才不會出問題。
這段經文,對照當時智者大師所判,連至後文,每段都有這類文字。現先講第一時,先照高山,接著是照幽谷。太虛大師說:天台、賢首的判教,是中國佛教的特色,佛法傳至中國,由祖師判定佛教教法,正應國人根性。我最近看文章,無論正面、反面都看,其中一篇很有道理,他說:印度雖然沒有天台宗,我們中國發揚光大,當知,祖師說法,是應國人根機而說;佛法傳來,這一千幾百年,只要研究教理者,可以說沒有不研究天台的,換言之,不懂天台,就沒辦法懂中國佛教,天台宗教理維繫著中國佛教的命脈。有一篇說:智者大師判教,完全適合中國人根機,能流傳至今,是有道理的,我們要虛心,以客觀態度,看出古人判教的宗旨用意。智者大師之前,中國佛教判教多達十八家,沒公開列出的,不曉得有多少,若非智者大師判教,恐有幾百家;智者大師在大蘇山妙悟後,證得法華三昧,故能以五時八教,將佛一代時教,很有組織、很有系統,以很嚴密方式呈現,維持中國佛教至今,對中國佛教貢獻非常之大,後人應盡心、虛心研究,莫隨便挖古德牆角,否則,舊的破壞了,新的又建立不起來,最後同歸於盡,不就完了嗎?所以,古德著作必有其見地,要好好下工夫。這是第二、約時判,華嚴經屬第一時,「譬如日出,先照高山」。
丑三、約味判
涅槃云:「譬如從牛出乳」,此從佛出十二部經。(一乳味)
天台教典裡,除用時間判定五時外,又根據涅槃經牛乳轉成的五種味道,配合五時,法華玄義常約味說明,因此,這裡約涅槃經五味對照五時,判定華嚴時是第一味。
「涅槃云」指大般涅槃經,之前提過中文涅槃經有北本、南本,二者皆有說明五味之意。涅槃經說:「譬如從牛出乳」是比喻,如從牛擠出牛奶。古印度人最注重乳製品,現代乳製品種類很多,但佛世不外乳、酪、生酥、熟酥、醍醐,故以五味對照五時。「牛」喻佛。「乳」喻佛說的教理。從牛乳再製成酪、生酥等,大家得會看,別以爲華嚴教理一煮一煎,便成了阿含味,那就糟了,大成小、好變壞。五味是約相生次第言,沒牛奶不能煮成酪,喻世尊成等正覺若未說華嚴大法,就沒機會初轉法輪度五比丘,說聲聞教典,是相生次第。實則這兩種時間差不多,等於同時,不過,先有牛奶,才能製酪,酪與牛奶最相近,故酪喻阿含,生酥喻方等,熟酥譬般若,無上醍醐喻法華涅槃。這五個階段,不能界定多少時間,五時時間比較固定,五味就不太固定了,也可能在同一時間,將五味一氣呵成,所以,我覺得智者大師舉五味喻五時,有表通五時之意。前文說五時時,曾提及通五時、別五時,若約時判,以日出先照高山之次第,對照別五時最好,從照高山、幽谷、平地,時間是一定的;假設早晨六點太陽出來,到照耀大地,總在八點左右,日中是十二點,日出至日中約有六小時,有一定時間,所以,用時喻別五時,顯別五時義理,很有次第。約味,則暗示通五時之理,因彼不限定時間,雖然牛奶不可能瞬間成醍醐,但按相生次第之快慢,也有些些表示五時互通的意味。
佛經比喻有全喻、片喻,例如「佛面猶如淨滿月」,佛面清淨光明,好像圓滿的月亮。這是比喻,可是,莫看了比喻,把佛臉想成圓叮噹,大家想想:這類臉型好看嗎?所以,不要死板看比喻,否則,「佛面猶如淨滿月」這句讚佛語不能成立。其用意是舉月亮的清淨光明,皎潔清涼,喻佛相貌至極清淨莊嚴。凡是比方,屬相似而已,不能完全一樣,如從前人大多留鬍子,小孩跟父親上街走丟,問:「你爸爸長什麼樣子?」答:「我爸爸有鬍子。」難道有鬍子就是你爸爸嗎?那是笑話啦!比喻,只是有點像,完全一樣不可能,有一半就可以了,譬如「很白」,像雪那麼白,然白不一定冷,生盲者用手摸,喔!原來白是冷的。把雪的冰冷當作白,絕對錯了!舉五味爲喻,表通五時之意,但不可誤爲五時後邊可以通到前面,把醍醐變成牛奶,不通,也不能,前通後,後不通前。這個譬喻只是片喻,看一半便可。有人不懂,對這類道理喜歡辯駁,就像生盲者視冷爲白,我們不予理會。
「涅槃云:譬如從牛出乳。此從佛出十二部經」,從牛出乳,如佛說十二部經般。「部」類也。舊譯十二部,新譯十二分教。「十二部」佛說的教典不只十二部,我少時雖好玩,聽到十二部,打開藏經樓一看,有好幾部、好幾部嘛,怎說十二部?請問師父,師父說:十二部是十二類,每部佛經差不多都有十二部分。孤山智圓法師十二部經頌云:「長行重頌並授記,孤起無問而自說,因緣譬喻及本事,本生方廣未曾有,論議共成十二名,廣如大論三十三」。孤起即孤起頌,前面沒長行。詳細解釋,可查閱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。
「譬如從牛出乳,此從佛出十二部經」,喻世尊成佛後,先講華嚴經,經中十二分教具足,約味判,如牛出乳,屬第一味。
子三、引證
引出例子,證明上說道理是有根據的。
法華信解品云:即遣旁人,急追將還,窮子驚愕,稱怨大喚等。此領何義?答:諸聲聞在座,如聾若瘂等是也。
上文所說是有根據的,根據什麼呢?天台根本教典是法華經,法華經有三種譯本,現在流通是第二次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,七卷二十八品,六萬九千多字。二十八品中,第一序品,二、方便品,三、譬喻品,四、信解品。序品、方便品在第一卷,譬喻品、信解品在第二卷。第二卷譬喻品文字很長,占三分之二,信解品占三分之一。
智者大師將全部法華經分成三周說法:序品、方便品是「法說一周」,直說妙法意義;譬喻品、信解品是「喻說一周」;化城喻品下是「因緣說一周」。上根上智者在法說一周時便開悟,領略法華妙義,所以,佛說方便品,舍利弗就開示悟入佛之知見,因此,佛爲彼授成佛之記。譬喻品開始,佛言:「諸有智者,以譬喻得解」,中等根性有智慧者,直說法要雖不了解,但透過比喻,可以明了。各位若讀過法華經,譬喻品三車喻,長者見諸子陷於火宅中,眾苦充滿,爲引彼出宅,說:你們趕快出來,外面有羊車、鹿車、牛車給你們玩,比屋裡好玩多了。諸子聞之,迅速出離,長者歡喜,給與大白牛車。三車喻三乘,大白牛車是一佛乘,藉過去權巧方便,令究竟成佛。中等根性的聲聞人,以摩訶迦葉、須菩提、迦旃延、目犍連四大尊者爲代表,聽過譬喻品,明白法華妙理,因此,摩訶迦葉代表四位,向佛稟陳所相信領悟的道理,故名信解品。經法說、喻說兩周說法,明白佛爲一大事因緣,出現於世,欲令眾生開、示、悟、入佛之知見,佛出世本懷,到法華經才全然表露。
佛以譬喻顯示法意,四大尊者也用譬喻表明自己領悟情形,用什麼譬喻呢?用「窮子喻」,一位大富長者,兒子走失,以乞討爲生,浪遊天涯;長者老了,徧尋不著愛兒,中途設城居住。窮子想做苦工換飯吃,找到長者處,見長者福德相貌莊嚴,宅第美奐,不認得老父,以爲誤闖王宮,反身欲出。長者認得兒子,見窮子歸來,家業有託,非常高興,沒料窮子又逃了,趕快叫人捉回,窮子恐懼,心想:我沒做壞事,爲何捉我,難道要殺我嗎?當場嚇昏。長者見狀,知道兒子已不認識他了,硬捉沒用,說:算了,放他走吧!窮子醒後,往他處工作,長者再慢慢想辦法引彼回來。其他以後再講。如果看過法華經,就算沒研究,應該對「窮子喻」有點印象,現在回歸正文:
「信解品云:即遣旁人,急追將還」,這兩句即剛才說的故事。「即遣旁人」,馬上派遣身邊的人。「急追將還」,趕快把窮子追回來(早上看這段文,突然想到北部客家話講「快」就是急。很多客家話都是原字變音,變音後就不知怎麼寫了,南部客家話「衝快」,便是趕快)。「窮子驚愕」驚,害怕。愕,愕然。客家話也有這兩字,突然愕住的意思。莫名其妙被捉,害怕愕然,沒犯錯卻被捉,「稱怨大喚等」,大聲喊冤,「等」表下面還有話,文字很長,至少有「我不相犯,何爲見捉」,我沒犯你,爲何捉我?捉者沒說明理由,也不知長者何以要捉。以世間法言,長者在此情境也不方便表明,說了沒人相信,那是窮子,怎會是你兒子?!旁人不知長者意,只管捉,窮子驚愕休克,長者只好叫人灑冷水,令其蘇醒,放他走,這是下文。
這段文喻佛初成道,先說華嚴大教,但小乘根性者莫名其妙,不能了解體會,甚至不見不聞,故舉此喻。窮子喻比方最鈍根的聲聞根性,須經五時鍛錬,才能達到法華會上開權顯實,體悟佛性的機緣。這約別五時次第言。
上按文字說明,現合法義。譬喻必有其道理,明其內容義理,謂之「合法」。要注意聽哦!否則,不易了解。
「即」隨時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,夜覩明星,成等正覺後,沒有休息,開始說法。聲聞根性者認爲佛成道後,三七日中坐在菩提樹下享受法樂。「遣」使令。一部華嚴經,無論六十或八十華嚴,眞正佛說的文字很少,多數是佛加被大菩薩說的,使令大菩薩代佛說法,所以,遣有二義:一、約教說,理是教所依,教依於理,而理依於教;因此,有智慧方能體悟教理,欲說教理也得具備智慧,所以「智爲能遣,教爲所遣」,有智慧能說法,作用是能遣,所說教理就是所使令,此約教言。二、約人說,佛是老師爲能遣,能使令的人;菩薩是所遣,被使令者。「旁人」也有二義:一、約教說皆依理,有智慧才能說法,依所說理智爲正,說教爲旁。二、約人言,佛是能教化眾生的主人,以教化眾生主人爲正,菩薩爲旁。華嚴會上,佛加被法慧菩薩說十住,加被功德林菩薩說十行,金剛幢菩薩說十回向,金剛藏菩薩說十地。其他不談,修行次第之住、行、向、地四十個階位,統統是菩薩說的。華嚴經一開始由文殊、普賢二位大菩薩說法,最後也是文殊、普賢,故華嚴以毗盧遮那佛爲說法主,文殊、普賢是二脇士,尊稱爲華嚴三聖。
「急追將還」急追,世尊成佛,馬上表達親證境界,直說大法,沒用種種方便。「將還」,法華經化城喻品中云:釋迦佛久遠劫前,爲十六王子之一,親近大通智勝佛,出家爲菩薩沙彌,行菩薩道時說法華經,爲有緣眾生種下大善根,所以,釋迦佛教法中,從佛出世至滅度,正、像、末法之有緣眾生,都是久遠劫前,在釋迦佛座下結過法緣。因此,大家莫小看自己,若非曾種善根,今生遇不到釋迦佛教法,縱使遇到也不會接受;我們雖處末法,能親近三寶,發心學習,都是有善根因緣的,不過,當時在法座下,是哪一道眾生就不得而知了,或許是隻螞蟻、小蟲或蚊子,只是聞到佛說法的音聲,由這一點善根,得生人道,得聞佛法,佛法講因果,如是因如是果。反之,有意破壞佛法者,也許是在提婆達多處種下惡根的。佛世那些聲聞人,當時爲人,親聞菩薩沙彌說法,也眞正發過菩提心,後來忘了,「將還」要曾發大乘心的聲聞人,回到菩薩道上,莫忘菩提心,自行化他,將來究竟成佛。
「窮子驚愕」窮子喻聲聞人。那些聲聞人忘記自己曾發大心,覺得自己沒有大乘功德法財,謂之窮。並非世間人生活苦惱,衣食住三不足的窮。雖窮卻是佛子,接受過佛的教化,在佛身旁種下善根,但完全忘了,現在強要他憶及往昔發心,突聞大乘佛法,與單求自利之心不能相應故驚;不認識長者,聞大法不能接受,莫名其妙故愕然。
從前有位老修行,一位學佛者請開示,長老看看他,慢呑呑說:「你啊!不是人哦!」對方聽了嚇一跳,愕然害怕,想:「我不是人,難道是畜生嗎?」老師父又溫呑的說:「你啊,是菩薩哦!」這一聽高興了!眾生心,八風吹便大動,說不是人,驚恐;是菩薩,陶醉歡喜。這也是比方,譬喻中的譬喻,但莫迷在譬喻中,若老記著比方,無法體會義理,得不到實益。
聲聞根性者忘記往昔發心,突用大法教化,便「稱怨大喚」。大乘佛法說生死即涅槃,煩惱即菩提,害怕了!因小乘佛法只說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、不淨、快斷煩惱了生死、入涅槃等,知道生死、煩惱是冤家,爲何說是菩提、涅槃?於是「稱怨大喚」。「等」含「我不相犯,何爲見捉」,表我並沒要求大法,爲什麼用大法教我?
華嚴經實際上沒這回事,因華嚴會上本無聲聞,四大尊者爲顯示領悟情形,想像華嚴法會若有聲聞,一定是如此反應。不要對照華嚴經,而說台宗造謠。有人老依文字推敲,沒想到「依文解義,三世佛冤」,接著兩句是「離經一字,便同魔說」,說法不能死在文字上,但也不能超出文字含意範圍。四大尊者說這些話也是假設,如果華嚴會上有聲聞,可能如此。華嚴經七處九會,八十卷三十九品中,前三十八品統統沒有聲聞,三十九品說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才有,第三十九品入法界品裡講得很清楚。
「此領何義?答:諸聲聞在座,如聾若瘂等是也。」表聲聞人若在華嚴會上,縱有見聞,只見丈六劣應比丘身,見不到藏塵相好的報身佛,更見不到千丈盧舍那身,見不到就不能讚歎報身佛的相好莊嚴,故「若瘂」,像啞巴。雖有耳朵,聽不到大乘佛法像聾子,故「如聾」。
上是約時、約味,乃至引證,同時介紹教觀綱宗之約教部、教相,簡單說明頓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