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四教儀講錄 19
會性法師講述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未二、歷三界明數
歷,經歷。以十使配合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,再經歷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三界,分別見惑有八十八種。
此十使歷三界四諦下,增減不同,成八十八。
十使經歷三界,配合四諦,有增有減。「增」不是增加,只是十使具足。「減」或減二、減三,十使中只有七使、八使。如此配合成八十八。
謂欲界苦,十使具足。集滅各七使,除身見、邊見、戒取。道諦八使,除身見、邊見。四諦下合爲三十二。
此即配合四諦,先明欲界,欲界眾生,迷於四諦之理,各位須記住,見惑是「迷理惑」,對四諦之理迷惑不解而起的煩惱。請各位看表,正文沒表,是其他書裡解釋宗派意義,說明倶舍宗、唯識宗有關十使不同的分別,我覺得對現在要講的道理很有幫助,因此,印給各位對照,以便了解。
(表一)
第一表倶舍宗,先說迷事惑,事理相對,迷事惑即思惑,表上寫修惑。其次講迷理惑,即見惑,迷四諦而起之惑。見表二
表二
第二表「見惑」下,配合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這表很分明;欲界苦諦下十使具足,迷於苦諦之理,十種煩惱都有。「集滅各七使,除身見、邊見、戒取」,先說所除名相,再明其原因。欲界迷於集諦、滅諦的七使,利使方面除身見、邊見、戒取見,剩見取見、邪見及五鈍使,因此,集、滅二諦只有七使。「道諦八使,除身見、邊見」,迷於道諦之理,在欲界具備八使,除身見、邊見。「四諦下合爲三十二」,四諦下合併成三十二。自己算算,欲界苦諦具十,集、滅各有七,即十四,加道諦八,成三十二。正文與表,兩相對照,很清楚,不必細講。
上二界四諦下,餘皆如欲界,只於每諦下除瞋使,故一界各有二十八。
「上二界」欲界之上還有色界、無色界,也要配合苦、集、滅、道「四諦」,「餘皆如欲界」,其他和欲界大致相同,但有部分須除,「於每諦下除瞋使,故一界各有二十八」,色界、無色界瞋心種子不起現行,故要除瞋。四諦皆除瞋,三十二除掉四,正好二十八。看表便可明白。注意聽哦!聽這類道理不可「入定」,要好好用腦筋,初學對這些名相或許覺得枯燥困難,但用心下工夫,莫畏難,聽過第一次,再聽第二次,第三次就容易懂了!
二界合爲五十六,并前三十二,合爲八十八使也。
因此,色界二十八,無色界也是,合爲五十六,再加上欲界三十二,就成爲八十八,見惑八十八使由此而來。這些名相,藏教理論,都是根據唐朝玄奘大師翻譯的倶舍論,智者大師看的是舊譯,不是玄奘大師的譯本,但二者內容相同。倶舍論有首頌云:「苦下具一切,集滅各除三;道諦除二見,上二不行瞋。」即苦諦下十使具足。集、滅二諦各要除掉身、邊、戒取三使,對欲界十使言,各有七使。「道諦除二見」,本是「道除於二見」,我改作道諦除二見,較易明白,道諦下,十使須除身見、邊見。上二界配合情形一樣,但須除瞋,故「上二不行瞋」,色界、無色界,瞋心不起現行,以禪定工夫壓住瞋心種子,如石壓草,石若挪離,便又發起。所以,看這句就知學習打坐、修禪定,不可有瞋恨心,否則石之力量不夠,壓不住,不能成就四禪八定。色、無色界眾生壽盡,墮落六道,瞋心依舊,因種子猶存。「上二不行瞋」的行,是當時不起現行,並非斷除。這首偈頌提綱挈領,對照正文,簡單易明。各位福報大了,我一一爲大家算清楚,你們要知道,我當時學習,下了多少工夫,費了多少時間啊!從前沒機會聽這些道理,學教理只聽講經,法師對這類名相不會細講,大多靠自己,自己想辦法鑽故紙找資料,總算幾十年沒白費工夫,現在提起,隨時可用,所以,大家要注意聽!
進一步要說明爲何集諦下沒身見、邊見、戒取見?道諦下沒身見、邊見,卻有戒取見?剛說「上二不行瞋」,因修禪定故。按「禪波羅密法門」云:色界初禪、二禪,也須修慈、悲、喜、捨四平等心,又名四等心,因行慈緣故,無相害心。色界以上眾生,不會動害人之念,只有種子,所以,苦諦下無瞋。上二界修十善法,再加修四禪八定,才能生色界、無色界,因有十善樂欲心,故集諦下沒有迷於理的瞋恨心。且處於寂靜境界,瞋心不起現行,滅諦下也無瞋。既具禪定,聞法修學,所以,道諦下也一樣無瞋心。此乃總說色、無色界之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,十使皆無瞋,主要是襌定工夫壓伏,有種子但不起現行。
進則說明爲何欲界迷於集諦之理,卻無身見、邊見?色、無色界道理相同,不必另說,現以欲界立場講便可。「身見」須依身體生起,苦諦必定有身,才能受苦,沒有身不會受苦。集諦屬因,只是迷惑,沒有身體,故無身見,須除之。滅諦是出世間眞諦理,當然更無身見,所以,也須除掉身見。
「邊見」因身見而起,無身見則無邊見,彼此相關,像苦諦有身見,必有邊見,斷、常、有、無等見,都因身而有。集、滅、道三諦,當體無身相,只是理而已,尤其修世間道時,旨在破我執,更不會有身見,因此,沒邊見。
何以集滅二諦下沒有戒禁取見呢?因戒是修行方有,不修行則無,集諦當體無身,何來戒取?故除戒取。滅諦是涅槃之理,屬果體,戒禁取是修因,「非因計因」,怎會在涅槃果體上生戒禁取見?所以,集、滅二諦須除身、邊、戒取,只餘七種。
爲何道諦下有戒禁取呢?因道諦是修因,修道時若邪正不分,不明眞理,如前面說的持牛戒、狗戒、雞戒等外道,認爲這類不正確的戒法,能令出世間,那是極大錯誤,所以,道諦下有生起戒禁取的可能,故只除身見、邊見,餘八種。
這就是爲什麼十使配合四諦理,應該有四十,再配合三界,成一百二十,卻只餘八十八使的原因。天台藏教,完全根據小乘有宗倶舍說法,若依唯識宗則不大相同。第一表下段屬唯識宗,印時不便除掉,保留給各位作研究八十八使、十使的參考。
巳二、思惑
「思惑」即表上的修惑,有八十一品。
二明思惑者,有八十一品。
思惑有八十一品,何以成八十一品呢?因配合三界故。對照表,便可分得很清楚,請看表:
(表三)
倶舍說三界內的根本煩惱,只有貪、瞋、癡、慢四種,不像唯識家說有六種: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惡見(含身見、邊見)六種。這裡站在藏教立場,以倶舍教義說明,下將八十一品分類,對照九地一一配合。
謂三界分爲九地,欲界合爲一地,四禪四定爲八,共爲九地。
九地名目,表中詳列。「欲界合爲一地」即五趣雜居地。欲界中,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天、人五道眾生都有,阿修羅合併在鬼道、畜生道、人道、天道裡,上說六道時講過了,故欲界名五趣雜居地,簡稱五趣地。色界以上講禪定工夫,只言天人,故「四禪四定爲八,共爲九地」,四禪即色界,色界四禪天有四地。無色界四空天,四種空定有四地。合共九地。
色界初禪名「離生喜樂地」,遠離欲界,沒欲界五欲煩惱,生初禪天,境界殊勝,身心歡喜快樂。
二禪名「定生喜樂地」,禪定工夫勝初禪,同樣喜樂。
三禪「離喜妙樂地」,樂勝二禪,離初、二禪的喜樂動相;禪定工夫本就無動,約其內心快樂心情說動,到第三禪,連快樂動相也無,謂「離喜」。「妙樂」妙,不可思議,三禪天的快樂無以形容表達,四禪天中最快樂的就是三禪天,佛經凡說到最快樂,就說「如三禪樂」,其樂境微妙,自己能了了分明。
四禪「捨念清淨地」,定工更殊勝,至第四禪,不用鼻子呼吸。倘在人間修至四禪,不須以鼻呼吸,那是否形同死人?不會如此,因彼全身毛孔皆可呼吸,身體可任意保留。
據說唐朝初年,玄奘大師赴印求法,歷經葱嶺,長年白雪皚皚,見一堆雪,很像人打坐的樣子,於是,慢慢將雪撥開,發現確有入定之人,雪形成外殼,距離身體約五、六寸,身體仍有體溫。入定者很奇怪,除引磬聲外,任何聲音也不能令彼出定,玄奘大師以引磬在耳邊輕敲,老禪師出定,眼睛睜開就問:「釋迦牟尼佛出世了嗎?」「釋迦佛出世說法度眾後,已入滅一千幾百年了。」「啊!已入滅了,那我再入定,待彌勒佛出世再來。」玄奘大師說:「你這樣等不是辦法,何以要如此呢?」他答:我在迦葉佛滅後才出家,未見佛應身世間的弘法情形,很想親眼目覩,於是修第四禪成就便上山入定,打算待釋迦佛示現成佛才出定,結果,沒人開靜,錯過時機。大家想想:這一定多少年?設使再入定等彌勒佛,那很危險,如果世界交壞劫也就完了。玄奘三藏勸他,丟掉肉身,暫生人間,同弘大乘佛法,將來才有見彌勒佛的機會。「那我往何處去?」「你到大唐國皇宮,出生爲太子或王子,長大再出家。」「皇宮建築如何,我不知道啊!」「你到中國,找黃金琉璃瓦宮殿,即是皇帝住處。」但沒說清楚黃金琉璃瓦有眞假之分,結果,找錯了,找到宰相家,琉璃瓦是鍍金非眞金,出生在尉遲府中,就是後來的窺基法師。後事不必再說。我們旨在證明入定者用毛孔呼吸,全身新陳代謝等一切正常,身體全靠定力支持。若想多住世一段時間,就修第四禪吧!但不容易,從古至今,恐無幾位。「捨念清淨」表第四襌已捨前三襌歡喜之念,心地清淨,是捨受境界,無苦樂之別。
依經論言,世界交壞劫,火燒初禪,水浸二禪,風吹三禪,因鼻子還有呼吸,故三禪有風災。到第四禪,定工最殊勝,不用鼻呼吸,沒有大三災,所以,四禪天以上,最爲安穩。
無色界禪定工夫更殊勝,沒業果色,有定果色;沒有身體粗相色蘊,只有精神作用的細色,五蘊中只有受、想、行、識,然非完全無身,如果完全沒有,受想行識如何安排啊!
無色界四空天修空定成就,四空定分四地:空無邊處地、識無邊處地、無所有處地、非想非非想處地。按其定工淺深分別,空無邊處剛得空定,最淺;非非想處空定最深,壽年八萬四千大劫,最久。「地」莫視爲我們腳踏之地,而是境界,四空天每一天的境界。此即三界九地。
欲界一地中,有九品貪、瞋、癡、慢。言九品者,上上、上中、上下,中上、中中、中下,下上、下中、下下。
每一地有九品思惑,對照第三表可知。欲界思惑有貪、瞋、癡、慢九品。所謂九品,即上、中、下各分三品,上三品是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。中三品是中上、中中、中下。下三品是下上、下中、下下。「品」怎麼分呢?約煩惱粗細相分,然無法一一細分,僅大概分爲九品,這些名相差不多是後人研究而分的。欲界如是,色、無色界四禪八地也一樣。正文云:
上八地各有九品,除瞋使,故成八十一也。
「上八地」指色界四禪四地及無色界四空四地。每一地「各有九品」,不過「除瞋使」。除瞋使只是瞋不起現行而已,未斷瞋種。仍依倶舍有宗說法,若約大乘,如唯識,沒有除瞋使之說,因論斷惑,須除種子。此之「除瞋使」或許順前見惑而來吧?!不管除不除,沒關係,不像見惑八十八使,除一使則去掉一種,二者情況不同。這裡不論煩惱種類多少,總合分爲九品。上八地各九品,「故成八十一品」思惑。
平常講見惑八十八使,思惑八十一品,道理在此,名相弄清楚,三界內見思惑大致可以明白。
思惑還有許多異名,除「修惑」外,又稱「界繫思」,繫縛三界眾生,無法超脫。或名「迷事思」,在事相上生起迷惑的煩惱,對五塵境,見喜歡生貪心,不喜歡起瞋心,不喜不瞋是愚癡心。又名「正三毒」,貪、瞋、癡名三毒,乃眾生心中最毒的煩惱。昔在獅山,工人不懂此理,出家人說:「蛇不能打」,他說:「沒關係,打死一條毒蛇,勝吃三年長齋」,於是,儘量打蛇不吃素,不知毒蛇就在心中,貪瞋癡三毒比毒蛇更毒,被蛇咬,僅當生受害死亡,貪等三毒從無始至今,乃至盡未來際,緊迫相隨,你們有沒有帶來?查查看哦!
關於思惑異名還很多,不必細講,見思惑斷,方出三界,見思如何斷除,待後講三乘聖果修行次第時再說,現先明白見思惑名相便可。至此,集諦下辰二「別釋見思」竟。
辰三、結歸集諦
總結上文,歸於集諦之理。
上來見思不同,總是藏教,實有集諦。
「上來」指上所說集諦。雖有「見」惑「思」惑「不同」,「總是藏教,實有集諦」,總合之,屬藏教教理下的集諦之理,即集諦之惑。藏教根性者認爲這些是實在、實有的,謂之「實有集諦」。
見思惑之異名,如三結、五上分結、五下分結等名相,恐增大家困擾,從略。欲詳,可看註解。「四教儀」註解,自宋至今,有好幾家,最有名的是「天台四教儀集註」十卷,最詳細,但很多名相沒詳細解釋。到清朝末,有「天台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」,將四教儀所有名相,正面、反面或不同見解的統統彙入,因此,原本木版古書一大堆,看了就頭痛,天台宗佛學院三年只講這本,三年工夫就此一本,比「法華玄義」還多。天台家入門,就是把天台四教儀研究好,便可自己自修,倘入門書沒學好,天台教理不懂,閱讀就難囉!
這些名相看起來很辛苦、很累人,因此,有些宏揚念佛法門的大德就說:「不必那麼辛苦麻煩啦,了生死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,其他統統不必!」這話似是而非,聽似有理,對呀!了生死六字洪名就夠了,好好念佛,念到一心不亂,不就行了嗎?何必學那麼多,像永嘉大師說的「入海算沙徒自困」,何須鑽故紙呢?若眞如此,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成道,說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就可入涅槃了,何必辛苦說法四十九年?然世尊卻說法四十九年,而且最後才開示彌陀淨土法門,晚年才說阿彌陀佛哩!因此,淨土宗祖師之一的善導大師也說:如果約解言,一切法門無不當學,四弘誓願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,出家人晚課若放蒙山,天天都念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只要是佛法都要學;不僅佛法,能力夠,外道教典也得學,爲什麼?作弘法參考,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,否則,怎能與彼辯駁?所以,佛法學盡,也得學其他宗教乃至其他學問,世出世間諸法,無不當學。修行則一門深入,並非今天來聽四教儀,就一天到晚見思惑、見思惑,其他都不要,須知,這是研究教理,修行則念佛者照樣念佛。老年人如日落西山,來日無多,沒時間研究教理,只好老實念佛,求生安養。年青人若作如是想,認爲一句阿彌陀佛即可,把三藏十二部經束之高閣,不見不聞,那眞叫「藏ㄘㄤˊ經」,把經藏起來了,這是不對的。年青人當然也要修行,不可不修,但要抽些時間研教,因此,我不主張教人不看經,我絕不這樣做,因我是個書呆子,一天不看書就難過,縱使生病臥床,仍要看書,別人我不知曉,像我這種人,要我不看書,只念佛,老實說我念不好,一句阿彌陀佛總覺不夠。若只念佛不懂教理,念久「會臭酸」,很危險,問題嚴重!主張念佛就好者,我們不敢說他不對,但不該這麼說。年青人當有解有行,解行並重,以解導行才對。所以,解很重要,有解無行,只是不能了生死,但了解佛法,種下善根,能幫助將來了生死;倘有行無解,「一盲引眾盲,相牽入火坑」很危險!就算要專念阿彌陀佛,也得把淨土三經研究明白,方能體會深信切願,否則,口念心打妄想,不達往生目標。
至此,集諦說竟。後面好多都是名相,不提醒說這些話,恐有人認爲太麻煩,還是念佛好了!如果老年人要念佛,我不敢阻止,年青人不可不學,不學則成滅法之人,法燈不續,尤其這些比較麻煩的理論,我們不學,將來就沒人學了,其實,說麻煩,吃飯更麻煩,大家想想:這碗飯怎麼來的?從農夫播種、灌溉、除草、收割、碾米,煮成白飯,還得佐以菜餚,才吃得下去,我們會嫌麻煩而不吃嗎?所以,大家要發心學習。
卯三、滅諦
三滅諦者,滅前苦集,顯偏眞理,因滅會眞,滅非眞諦。
滅諦只四句,容易明白。何謂滅諦?「滅前苦集」,苦是果,集是因,滅除世間苦集因果,「顯偏眞理」,顯出偏眞之理,即空理,偏眞諦一邊的理,不能顯現妙有之理。
「因滅會眞,滅非眞諦」,說明滅諦。滅的當體不是眞諦。滅是動詞,眞諦是名詞,滅除煩惱,顯現眞諦。煩惱如雲朵,眞諦像月亮,去除遮月之雲曰滅。「因滅會眞」,因修行而滅惑種,體會眞諦之理,如撥雲見月。「滅非眞諦」,能撥雲去惑的功用不是眞諦。若明苦集如雲,眞諦如月,雲散月現,則明此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