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

天台四教儀講錄29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29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  癸二、詳示
詳細明示三乘共十地名目、階位、修法。「詳示」本應分十科,因正文中明顯標出十地,故不再分。
一乾慧地未有理水故得其名。即外凡位。與藏教五停心、總、別等三位齊。
何謂乾慧地?「未有理水,故得其名」,有智慧,沒有法性理水滋潤,顯其悟體空觀後,修五停心觀、別相念、總相念三資糧位,與前藏教不同,藏教是析空觀,慢慢分析方知,通教根利,當下便能體悟諸法皆空道理,故用體空觀修三資糧位。
此時有智慧修觀,但未悟法性理水,故名乾慧地。與藏教對照,「即外凡位」,屬外凡階位,心遊理外,仍是凡夫,「與藏教五停心總別等三位齊」,與藏教三資糧位相齊。三資糧位前已說過,藏教基礎必須很熟,才容易比對明白。
「總別等三位齊」,修時應該是先別後總,即五停心觀、別相念、總相念,爲求文字較順暢,寫作總別。雖和藏教三資糧位齊,但通教悟理很深,不可同日而語,只是尙未親證,故以體空觀修三資糧位。這道理須參考止觀,加以說明,才能明白,通教悟體法入空之理,以此智慧修行,所修事相,與藏教同,但體會五蘊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乃至一切諸法,當體如幻如化,尤其總相念修成,便能破除見愛煩惱的顛倒心念,成就身念處,受、心、法一一以體空觀道理求證,心安住於體空觀中,進而修學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正道分。
二性地。相似得法性水,伏見思惑,即內凡位。與藏教四善根齊。
「性」法性,諸法之體性。藏、通二教的法性指空,即眞諦理,以眞諦理爲法性,因彼能夠「相似得法性水」,「相似」似有似無,已能體會部分,以水喻理,火喻煩惱,行者能證理,便能斷惑。至此,修行工夫如何呢?「伏見思惑」,能伏三界內見惑八十八使、思惑八十一品,不令起現行,如石壓草,無法萌芽。「即內凡位」,內凡即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,名四善根,又稱四加行。一旦進入煖位,便得相似法性理水,如見朦朧之月,道力增進,悟境漸深,經初、中、後心用功,由煖位證入頂法、忍法,然後世第一,四加行位皆名性地,以體悟無生之理的善巧解慧,工夫猛利,很快由煖位至世第一,以無漏法性理水,體悟眞諦之理,心遊理內,相似見理,猶屬凡夫。外凡、內凡名七賢位,與藏教所證階位相齊,但悟理較藏教深得多,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。
三八人地。
八人地與第四見地,兩個階位是相連的,八人地是「初心」,初入之心,見地是見道的後心;八人地是開始要見道,見地則已經見道,故三、四二階位相連,是前後同一時間所體悟的階位。
何謂八人地?「人」忍也,這是佛法中的解釋,世間法上只能查到「人者,仁也」,有仁慈心者是人,以仁慈心解釋人。「八人」爲何用人呢?因將斷見惑,證初果位,斷見惑時,觀四諦理,以八忍八智斷見惑,八忍八智即四諦之苦法忍、苦法智,苦類忍、苦類智;集法忍、集法智,集類忍、集類智;滅法忍、滅法智,滅類忍、滅類智;道法忍、道法智,道類忍、道類智,上下八諦,忍、智各八,名十六心,以此十六心證見道位。但八人地是八忍具足,智少一分,智未達成,故稱八人,若用八忍地,無法包含七智,「人」可表達八忍具足,八智已到第七,進一步則到見道位,簡單說,八人地即前之須陀洹向。
四見地。此二位入無間三昧,斷三界八十八使見盡,發眞無漏,見眞諦理。與藏教初果齊。
八人地及見地二階位,證入無間三昧,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已經斷盡,「發眞無漏」漏喻煩惱,無漏,沒有煩惱。行者由本具智慧中,發出眞正無漏智慧,如光明現前,黑暗消除。
能斷見惑八十八使,主要仗其啓發本有無漏智慧,而見眞諦理。前之性地是相似見,似見非見,未眞正見到,此時已眞正見眞諦理了,故名見道位。見惑八十八使,前已說過,「苦下具一切,集滅各除三;道諦除二見,上二不行瞋」,藏教基礎若沒打好,名相沒學好,聽後面文字會很辛苦,聽通教就覺困難,遑論別圓二教了。至此,見惑斷盡,見眞諦理,與藏教初果位相齊。「入無間三昧」,即前面說的無間道,新譯無間,舊譯無礙,修三十四心時,前十六心須用無間道與解脫道,即一無間道,一解脫道。從八人地,至見地之間,名無間道;入八人地便是入初心,直到第四見地爲後心,初心至後心,中間不出觀不休息,在觀中皆具三地、四地,剛入是八人地,證見道位是第四地,故三、四二地相連,其修持工夫是一個無間道,見道了便是一個解脫道。
五薄地。斷欲界九品思前六品。與藏教二果齊。
欲界有九品思惑,能滋潤七番生死,現已斷前六品,只剩下後三品,即下上、下中、下下,滋潤欲界一番生死,與前相較,欲界思惑已很薄了,故名薄地,論斷證,與藏教二果位相齊,即藏教二果位。只能論斷證,不能論悟理,悟理較藏教深多了。
六離欲地。斷欲界九品思盡。與藏教三果齊。
離欲地已斷盡欲界九品思惑,與藏教三果阿那含相齊,不必再來欲界受生,若入涅槃,生色界五淨居天。
七已辦地。斷三界見思惑盡,但斷正使,不能侵習,如燒木成炭。與藏教四果齊。聲聞位齊此。
已辦地即聲聞四智—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。所作已辦是阿羅漢,因此,第七地屬阿羅漢階位。從第六離欲地後,進而斷上八地七十二品思惑,故第七地斷三界見思惑盡。但只斷正使,習氣猶存,不能侵習,如茶杯,茶雖倒掉,仍有茶味;遇境逢緣,偶爾還有像正使起現行的情況,如舍利弗、畢陵伽婆蹉、難陀、阿難陀等,「如燒木成炭」,如木材燒成木炭,遇火仍有些些火光,炭喻習氣:已辦地論斷證階位,與藏教四果阿羅漢相齊。聲聞階位至此爲止,八地以下,和彼無關。
八辟支佛地。更侵習氣,如燒炭成灰。
辟支佛即緣覺、獨覺。「更侵習氣」,去除部分習氣,如已清洗的茶杯,餘味不濃,「如燒炭成灰」,將木炭燒成灰,和前說辟支佛位相同。
九菩薩地。正使斷盡,與二乘同。扶習潤生,道觀雙流,遊戲神通,淨佛國土。
通教主要是「正化菩薩,旁化二乘」,菩薩地就完全屬於大乘菩薩道了,「正使」見思惑「斷盡」,「與」聲聞、緣覺「二乘」相「同」,但爲度三界眾生,「扶習潤生」,藏教菩薩是「留惑潤生」,未成佛前,煩惱種子不斷,只伏惑以行菩薩道,至成佛才頓斷見思。通教菩薩不同,按修行階位斷正使,到第九菩薩地,斷盡見思,靠什麼在三界內受生呢?因彼功力較深,可借用習氣,滋潤在三界內作度化眾生事業。這類名目必須記好。
度生時「道觀雙流」,這句較新,大家或許初次聽到,「道」化度眾生之道,就是修行六度。「觀」是體空觀,體達諸法當體即空之理,也就是自己修觀,具空觀方能扶習潤生,作度生工作,否則,缺乏定力,無以教化眾生。「道觀雙流」即平常說的「雙管齊下」,自利修觀與利他化道,二者並行。因具空觀道力,在三界內作度生事業,如「遊戲神通」,不論順境、逆境,皆如幻如化,所謂「空花水月道場,處處時時建好」,像空花水月,似遊戲般自在,顯種種神通,知當體即空,勤修六度,無所罣礙,謂「理六度」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皆三輪體空,不管多少阿僧祇劫,他不在乎,時間、空間,完全無礙。藏教菩薩是「事六度」,只在事相上用功。菩薩扶習潤生,道觀雙流,遊戲神通,目的爲「淨佛國土」,將來成佛時,令國土清淨莊嚴。
十佛地。機緣若熟,以一念相應慧,頓斷殘習,坐七寶菩提樹下,以天衣爲座,現帶劣勝應身成佛。爲三乘根性,轉無生四諦法輪,緣盡入滅。正習倶除,如炭灰倶盡。
說明通教菩薩成佛,直到入滅。「地」視作境界,「佛地」,通教菩薩成佛的境界。「機緣若熟」機,可化眾生根機。通教菩薩行菩薩道時,爲眾生種下善根,現則觀察這些眾生因緣是否成熟,如果緣熟,便出現世間,示現八相成道,與前之藏教菩薩相同。藏教菩薩成佛,是頓斷正使和習氣,通教菩薩已斷正使,扶習潤生,「以一念相應慧」,一念相應,即成佛時,心中本具般若智慧頓發,「頓」時「斷」除「殘」餘「習」氣,絲毫不留,「坐七寶菩提樹下」,藏教佛是坐木菩提樹,但莫以爲眞用七寶做菩提樹,而是這棵菩提樹,通教根性者看起來特別珍貴,如七寶所造,其實,仍是木菩提樹。
藏教以吉祥草爲座,通教「以天衣爲座」,衣,不一定指衣服或布料,只是表示很細緻柔軟的坐墊,猶如天衣,也可能是天人供養的寶座,人間見不到,將成佛的菩薩有神通,見之不難。
所現是「帶劣勝應身成佛」,勝,殊勝。應身佛較前藏教殊勝得多,然仍屬丈六比丘相,故云「帶劣」,兼帶與世人的身體相同。以帶劣勝應身坐菩提樹下成等正覺。
坐菩提樹下,以一念相應慧,與什麼相應呢?與無生四諦理相應,藏教是生滅四諦,通教所悟是無生四諦,無生就是理,四諦之理不生不滅,通教菩薩當下體悟,因此一念相應,頓除餘習,具足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功德,不但親證眞諦理,也證得俗諦理,眞俗二諦圓融無礙,所以,見木菩提樹爲七寶菩提樹,寶座不是草座,是很殊勝的天衣寶座,相好莊嚴如須彌山,然猶屬分段生死之身,故云「帶劣勝應身」。
成佛,必定說法,沒有不說法的佛,「爲三乘根性,轉無生四諦法輪」,爲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三乘根性眾生,說無生四諦法。藏教四諦理是生滅四諦,屬事相,通教是無生四諦,屬理,因此,苦,無逼迫相;集,無招感相;滅,無生相;道,不二相。
我們事相上,苦是逼迫相,以逼迫爲義,毆打刀砍,疼痛不已,但通教菩薩觀之,如刀割水,古德云:「竹影掃階塵不動,月穿潭底水無痕」,月光下的竹影,因風吹恍惚,搖掃著台階,但石階灰塵依然,爲什麼?因爲是竹影。月亮穿透清澈潭底,移動依舊,水卻無痕。這兩句表苦無逼迫性。集諦惑種,須親因助緣和合方能造業,但以無生之理觀察,煩惱當體不可得,本來不生不滅,那有和合、不和合,虛空和虛空能相和合嗎?不可得!故集,無和合相。滅諦涅槃,不生不滅,本來如是,故滅,無生相。道,不二相,事相上,修道爲斷煩惱,如水滅火,是對待法。通教所證道諦之理,菩提、煩惱不可得,生死、涅槃不可得,沒有二相,所以,般若之空,最後說:「設有一法過於涅槃,我亦說爲如幻如化」,不但世間諸法如幻如化,如果有一法超越涅槃,我也說是如幻如化。實際上,涅槃是最高境界,尙且如幻如化,何況其他!幻化中有二法嗎?沒有!故以理觀察,生死當體不離涅槃,煩惱當體不離菩提,離煩惱無菩提,離生死無涅槃。明此理,道諦之理,無是非、善惡、世間、出世間等對待之相。雖知無二相,事相上照舊修行,並非不修,不可執理廢事或執事廢理,修與無修不可得,修而無修,無修而修,是爲通教無二相道諦。
通教菩薩說無生四諦,義理甚深,不是用講的,我說得再多,請勿當眞,眞非用言說,言說皆假,這就是所謂無生四諦。關於苦,無逼迫相,乃至道,不二相,我二十多歲就念,今年六十幾了,還不夠熟嗎?熟是熟,心無點墨啊!通教菩薩成佛,爲三乘根性轉無生四諦法輪,與前之三轉四諦法輪不同,前說事相,一聽便懂,這不好懂,但你若是通教根性,不但能懂,且能開悟。
最後「緣盡入滅,正習倶除,如炭灰倶盡」,入涅槃。天下無不散筵席,通教菩薩度化眾生因緣已盡,正使習氣完全斷盡,入滅如炭灰倶無,究竟皆空。諸佛菩薩皆如此,此界入滅,又到他方世界示現出生、出家、修行、降魔、成佛、說法度生等,各地均有八相成道,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度化眾生盡未來際,無有了期。
    癸三、引證
引其他經文,顯三乘根性依通教法修行成就的情況。
經云:三獸度河,謂象馬兔也,喻斷惑不同故。
「經云」指大般涅槃經,涅槃經有三獸度河的比喻。獸是四腳動物,象、馬、兔都會過河,表其同樣斷惑,但境界深淺不同。
象身體大,噸位重,度河步步到底,身泡水,鼻露外,喻菩薩修行、證理徹底,正習倶斷。馬喻辟支佛,我沒見過馬游泳,台灣不容易看到馬,據書載:若河水深,馬則游度,不一定腳踩底,喻辟支佛斷正使,除部分習氣,只悟偏眞涅槃,不究竟。兔浮在水面,不僅不能到底,水深些也沒辦法,喻聲聞人唯斷正使,習氣未除。河喻眞空,三乘同悟眞空之理,究竟不究竟有別。
又經云:諸法實相,三乘皆得,亦不名佛。即此教也。
「又經云」指華嚴經,東晉佛陀跋陀羅三藏法師譯的六十華嚴,原偈是五字一句「諸法實性相,三乘亦皆得,而不名爲佛」。佛法裡有時候性、相通用,實相也名實性,謂「諸法實性相」,諸法表幻有,實性實相表眞空,「諸法實相」,顯諸法當體即空,幻有皆空之理。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「三乘」亦「皆」能證「得」體悟此理,但「亦不名佛」,表其尙未證到眞俗圓融的中道,以別、圓二教看,通教有法無人,沒有眞正通教的佛,只是通教人觀察,認爲是佛而已。「即此教也」,此即顯示三乘共稟的通教意義。
    癸四、會同
會三乘同證此義理。
此教三乘,因同果異,證果雖異,同斷見思,同出分段,同證偏眞。
「此」通「教」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「三乘」,「因同果異」,發心、修行、斷惑相同,但證果稍稍不同,聲聞不斷習氣,辟支佛斷部分習氣,佛果究竟斷盡。「證果雖異」,雖,不盡之詞,所證果位,雖阿羅漢、辟支佛、佛三種不同,但皆「同斷見思」惑,「同出分段」生死。生死有分段、變易兩種,三界六道眾生是分段生死,阿羅漢以上出三界聖人,未究竟成佛前,沒分段生死,有變易生死,那只是心之生滅而已。三乘果人「同證偏眞」涅槃,證理相同,同悟眞空之理,但有深淺。四教儀科判是「同異」也通,這裡名「會同」,會歸相同之處,同較多異較少。「引證」中一一說得很清楚了,阿含經裡,往往可見以聲聞立場言,認爲釋迦牟尼佛所證似與阿羅漢相同,故法華經云:中等根性者,以爲佛所證,彼等皆得。不知佛境界深不可測。
至此,辛二、廣明位次之壬一、明當教位說竟。

天台四教儀講錄28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28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 卯三、説法度生
成佛後,說法度眾生。
受梵王請,三轉法輪,度三根性。
佛不會輕易主動說法,須人發心勸請,表對法尊重。正法念處經載:往昔釋迦佛行菩薩道時,彼異母弟有兩位王子,發願將來爲其護法,一位做大梵天王,請轉法輪,一位當金剛力士護持。世尊成佛後,由大梵天王請轉法輪,轉法輪即說法,爲何說法稱轉法輪呢?輪有二義:一、輪是圓的,能運轉推進,是運轉義。二、摧輾義,車輪轉動,能輾碎物品,喻佛法運入眾生心中,能摧輾眾生煩惱,故名轉法輪。
佛慈允大梵天王請求,觀察哪些根性眾生應先教化得度,知五比丘爲先,於是,到波羅奈國鹿野苑,「三轉法輪」,三轉是示相轉、勸修轉、作證轉。以三方面爲五比丘說四諦法。「示相轉」開示苦、集、滅、道之理,「此是苦,逼迫性」,苦逼迫眾生身心,令身心受苦。「此是集,招感性」,集是煩惱種子,煩惱起現行則造業,惑、業屬集諦,以招感爲義,能招感苦果。苦諦是果,集諦是因,屬世間因果。「此是滅,可證性」,滅,涅槃。斷集諦煩惱,可證滅諦涅槃。「此是道,可修性」,欲證涅槃,須修三十七道品,否則,無法證果。道諦是因,滅諦爲果,屬出世間因果。
「勸修轉」既明白示相轉之理,就該學習修行,佛因此說「此是苦,汝應知」,應知無量劫來輪迴生死,苦不堪言,須除苦果,莫再造因。「此是集,汝應斷」,集諦煩惱,招感業因,應速斷除。「此是滅,汝應證」,「此是道,汝應修」,勸五比丘當修道諦,證滅諦涅槃。
「作證轉」佛舉己爲例,示五比丘,「此是苦,吾已知,不復更知」,我已徹底明白苦諦,且不再受苦了。「此是集,吾已斷,不復更斷」,我已斷盡一切煩惱業種,無煩惱因,當然不受苦果。「此是滅,吾已證,不復更證」,我已究竟證得滅諦涅槃。「此是道,吾已修,不復更修」,所應修之道,我已經歷,圓滿成就。佛以親身經驗證明,告訴五比丘,我依四諦法修行,而得成就,你們當如是學習,謂之「三轉法輪」。這道理前已說過,現在重講,略說一遍。
三轉法輪,目的在「度」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「三」種「根性」眾生,令之成就。
   卯四、緣盡入滅
度生因緣已盡,入於涅槃。
住世八十年,現老比丘相,薪盡火滅,入無餘涅槃者,即三藏佛果也。
「住世八十年」,並非每尊佛皆如此,以釋迦牟尼佛言,世尊居五濁惡世,當時人壽一百歲,以中國北傳佛教說法,十九歲出家,三十歲成佛,說法四十九年,八十歲那年二月十五日,於拘尸那城附近娑羅雙樹間入般涅槃。梵語娑羅,此云堅固。兩樹合爲一棵名雙樹,佛在此右脇而卧入般涅槃。
藏教佛現丈六老比丘相,和一般出家人相同,但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八十歲就老了,故名「老比丘」。「薪盡火滅」是比喻,薪,柴薪,喻應身佛。應身佛入涅槃,如薪火燒盡。「火滅」喻度生緣盡。簡單說可度眾生已經度盡,未度者已留下得度因緣,佛遺教經裡說得很清楚,乃至最後將入涅槃,度須跋陀羅,當下證阿羅漢果便入涅槃,佛還未入滅,彼先入滅。佛入滅已,教法流傳後世,若當時因緣未成熟者,或在佛正法、像法,甚至末法中得度,能接受佛法,利根緣深者可得解脫,縱然根鈍緣淺,也可種下善根,作將來得度因緣。依彌勒三經云:彌勒現爲補處菩薩,將來示降此界成佛,所度眾生,差不多是釋迦世尊像法、末法時,起碼受三皈,稍懂一些佛法者。我們多屬此類,明此理,得大安慰,因在龍華三會中能夠得度,佛寶讚「龍華三會願相逢」即此意。不過,莫等太久,倘發心念佛,求生極樂,親近阿彌陀佛,則成佛可期。
「入無餘涅槃者」,無餘,沒有剩餘。按聲聞法,證涅槃果地,身體還在世間,稱有餘涅槃,謂「子縛已斷,果縛猶存」,見思種子纏縛已經斷除,不再受見思苦惱,但果報身的纏縛還存在。待入涅槃,薪盡火滅,灰身泯智是無餘涅槃。「者」語助詞。「即三藏佛果也」,這就是三藏教的佛果。從因至果的修行階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。
我們要回顧對照前面科判。藏教分三科—標名、別釋、總結。庚二、別釋分示教法、明行位兩段。辛二、明行位,說明修行階位,又分通標、別釋、結示三段,到此,「別釋」三乘根性之聲聞、支佛、菩薩的修行階位說竟,也就是壬二、別釋講完。接著是壬三、總結,講到這裡,我想恐與藏教庚三的總結混淆,因此,改作「結示」,但前也有結示,那麼,這段文也可名「結會」,會通前之三乘根性,斷惑證眞情況相同。然與法華會三歸一混淆,也不大適合,最後,我想這一科應名「結同」,且正文連著有三個「同」字,所以,明行位第三總結,正確科判作「結同」,研究科判者須注意。
  壬三、結同
上來所釋,三人修行證果,雖則不同。然同斷見思,同出三界,同證偏眞,只行三百由旬,入化城耳。
總結上文,「上來所」解「釋」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「三」乘根性「人」,其「修行證果」,「雖則不同」,雖然有不同之處,如聲聞極果是阿羅漢,緣覺、獨覺是辟支佛,菩薩果位是佛,其結果名目不同,「然同斷見思」然,轉語詞。但三乘人同樣都斷見思惑,謂之斷正使;不過,辟支佛不立分果,除斷見思惑,並斷少分習氣。藏教菩薩成佛,也是斷見思惑,習氣斷得較多,若論斷正使,三者是相同的。
「同出三界」,聲聞、辟支佛、藏教菩薩,皆斷見思惑,超出三界,所以,藏教佛果入滅後,不談再來,認爲入涅槃即灰身泯智。
「同證偏眞」涅槃,這是證理相同,阿羅漢、辟支佛證偏眞涅槃,藏教佛果也是見空而已,證偏眞空理,眞、俗、中三諦,屬偏眞,未顯示不空,非眞俗圓融,天台家謂之偏眞涅槃。同斷見思、同出三界、同證偏眞,三乘根性人有此三同。
證理既然相同,依法華經第三卷化城喻品,喻佛度化眾生方便,在三百由旬處化一大城,令三乘人休息,待體力恢復,再往五百由旬寶所趣進。意即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藏教佛果,皆非究竟,僅止化城而已。有關這類道理,現只按藏教根性說,凡夫也只能體會到此。後之通、別、圓三教,須往深一層慢慢研究,倘對藏教佛果的佛,與後三教有何差別,尙有疑問,請暫時保留,到講圓教就能徹底明白。約六道凡夫言,此名「界內教」,三界內眾生,所能接受的教法。
   庚三、總結
略明藏教竟。
四教中,關於藏教義理、教法、修行方法,至此,已簡略說竟。
  己二、通教分三
通教科判也分三科:庚一、標,二、釋,三、結。
   庚一、標
標出通教名目。
次明通教者。
藏教說竟,其「次」說「明通教」。何謂通教?前之藏教屬三界內事相,事之理論。通教屬三界內之理,約理言,顯示無生空理。中論偈云: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;亦名爲假名,亦名中道義」,台家據此,建立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,藏教講「因緣所生法」,明緣生緣滅,儘說因緣生的道理。通教是「我說即是空」,顯緣生無性,無性即空,按共般若,則顯示三乘空理。「亦名爲假名」是別教,「亦名中道義」圓教。把握記住此原則,方能明了後三教道理。藏教講因緣生法,屬事相,容易明白。現講「即空」,因緣即空,道理較深。
以四種四諦論,藏教是生滅四諦,通教是無生四諦,無生即眞理,顯無生眞諦之理,爲大乘佛法的初門,所以,通教是「正化菩薩,旁化二乘」,與藏教相反,要記得這句大綱,故大品般若云:「欲得聲聞乘,當學般若;欲得緣覺乘,當學般若;欲得菩薩乘,當學般若」,三乘根性同稟般若,即共般若,見第一義諦,因此名通。故有解釋謂:「通者,同也」,既然三乘同稟,何以不名同教或共教?四教儀辨明說:若名共教、同教,名目不雅也不順耳,用通字是「義便」,意義比較方便,意思才能貫通,「通」有通前通後之意,鈍根通前藏教,利根通後別、圓二教,同時也能表達相同共證無生之理,含共義、同義。
   庚二、釋分四
解釋通教義理,文多,分辛一、略釋名義,二、廣明位次,三、總揀藏通,四、結示部教四段,與原文科判有些不同,我認爲以此四科說明,較能表達通教意義。
    辛一、略釋名義分二
簡略介紹通教名目及所含義理,分兩科:壬一、通前後釋,二、就當教釋。
     壬一、通前後釋
約通前藏教,通後別圓,解釋通教意義。
通前藏教,通後別圓,故名通教。
爲何「通前藏教」呢?因眾生根機有利、鈍,鈍根者聞通教理,雖同稟大乘初門之理,但只悟空,不能了解不空,斷煩惱也只斷見思,證偏眞涅槃,與藏教無異,又名「近通」,雖是通教根性,但根鈍,成就與藏教較接近。
利根者由通教,可通後之別、圓二教,「非但見空,又兼見不空」,不但見空,也體會不空。見不空之理有二種情況:一、由空體悟不空,然所悟中道之理,是「但中」,中而已,不圓融,進一步可通後別教。二、根性更利者,不僅見不空,且能悟到圓融中道之理,稱「圓中」,又名「不但中」,不是但中,而是圓滿的中,可通後圓教。「通後別圓」,謂利根者,雖從通教入門,悟空理,若由不空見但中之理,則入別教。若悟「不但中」,則入圓教,名「遠通」,遠通於別教、圓教。
講天台教義,轉、接、同、會、借五字,須注意、了解。例如藏教七賢位,可以轉至通教、別教。通教利根者,由通教入門,若悟但中,別教接之,則成別教根性人;悟不但中,圓教接之,成圓教人。通教才論接,藏教只說轉,因最鈍根故。「同」別教圓教有論同之處,如別教初地與圓教初住階位相同。然論斷證,也可約四教言,若悟理,則別、圓才論同。「會」會歸。如果約法華經會三歸一言,藏教也可會到後面,即法華經之開三顯一,會三歸一。「借」借位。例如別教有時假借通教斷證說明,通教有時借別教位次論通教斷證。所以,研究通、別、圓三教,須懂這五字,這裡先提,讓大家有個印象;化法四教,講到後面,尤其別圓二教的淺深階位,聽似相同,理則不同,這五字時時會用上,一定得用心聽,否則,會分不清楚。
關於「通後別圓」道理,若覺不太了解,可舉現今學校情況作比方,例如資優生,讀小學五年級,但程度已至國中,可轉讀國中,高中、大學亦然,屬特殊情況,和接有點相似,藉世間法顯示「接」義。「通後別圓」,詳說有三義:一、因果倶通—乃通教當體,若非鈍根,也非利根,從因至果,因果都相通,始終都是通教。二、因通果不通—同屬通教根性,由通教入門是因通。果不通即剛說的接,悟但中接入別教,果是別教;悟圓中,接入圓教,果是圓教,待後講三乘十地階位,便會說明。三、通別通圓—假藉通教教義開導而通至別教、圓教,意思與第二因通果不通差不多,但因通果不通,是約因果論,這裡則同屬大乘初門,由此入門,但利根,故通至別教、圓教。別、圓因果與通教相通,然果德與通教不同,謂之通別通圓。
何以名通教?因鈍根通前藏教,利根通後別圓,故名通教。
     壬二、就當教釋
「就」約也。約通教當體解釋通教意義。
又從當教得名,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,體色入空,故名通教。
「又」還有。「從當教得名」,前約通前通後釋通教,現約通教當體建立名目,「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」,謂,指下文解釋上文。「三人」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。通教三乘根性者,「同以無言說道」,同樣體悟無言說道。何謂「無言說道」?諸法理體,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,但不是離語言文字外,另有個無言說,而是指語言文字皆因緣所生法,緣生當體沒有實在體性,由此明白當體即空,不是慢慢分析才空。
如人體由地水火風四大色法,及受想行識心法,四大五蘊和合而成,沒有實在人的體性可得,自己仔細研究一下,四大五蘊哪個是我?地大是我?但離開水火風任何一種,便不能起作用;且四大必須調和,一大不調,就出毛病。依報舉植物或宇宙萬有言,如房子,由鋼筋水泥、木材、人工等建築而成,乃至屋內桌椅、毛巾,一一分析,哪有體性?緣生無性,當體即空。藏教根性者修「析空觀」,如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等,逐漸分析方知空。通教人較根利,不必分析,在當下任何一法,都能體會空義,謂「體色入空」,體是體會,這情況如人飮水,冷暖自知,各人領會境界不同,視己根性,若屬通教,當下即悟緣生性空,雖日日講說,也不曾說過一字,謂之「無言說」。般若之理即是如此,不以言說表達;佛弟子中,須菩提尊者解空第一,在石窟打坐,用心觀照般若,帝釋天王讚云:「尊者眞是善說般若者」,尊者眞是善能體會般若者。須菩提答:「我乃無說」,我並沒說呀!無說而說,說而無說,是名無說。帝釋也眞會聽般若,說:「尊者無說,我乃無聞」,你無說,我也無聞,聞而不聞,不聞而聞。若是凡夫,聞此對話,必定莫名其妙,明明聽到了,怎說沒聽到呢?因未體悟空理,故不明了。須菩提尊者便是無言說道,並非排除語言文字而另外顯示。
有人認爲禪宗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不立文字,不立就是不要,實即不立是運用文字時,不受文字拘束,並非不用,否則,爲何有語錄,語錄不是文字嗎?說不立文字但文字最多,若不相信,翻開藏經看看,尤其卍續藏、嘉興藏、中華大藏經第二輯,禪宗語錄縱未占半數,也有三分之一。更有參禪者誤會祖師教人不要看經,便不看經,那豈不變成文盲?請問:那位禪宗祖師不懂教理?沒有一位不懂。不要看經,意思是正在禪堂用功,將文字暫擱一旁,該看經時,還是得看經。藥山惟儼禪師,平常主張弟子們不要看經,好好參;有一天,正看經時,被弟子發現,問:和尙不是教我們不要看經嗎?爲什麼自己卻看經呢?師答:我不是看經,只是拿文字遮遮眼。弟子說:那我也學和尙遮遮眼。和尙云:如果你要看,牛皮也看穿。他看經是遮眼,你看經是看經,不懂得遮眼,那不是不立文字,更非直指人心,距離甚遠。這道理甚深。
中國禪宗的祖師禪,不是襌波羅密的禪,是般若,悟境上實際是般若,不是禪而已,所以,有人認爲中國禪宗應稱般若宗,此即所謂「無言說」。「三人同以無言說道,體色入空,故名通教」,三乘根性人體會到六凡法界依正二報,一切色法,當體即空,親證此理,所以名爲通教。
通教處處講理,顯示空義,不易體會,大家須將淺深、階段分清,才不致弄錯。
  辛二、廣明位次分二
「廣」詳細。詳細說明通教階位及修行次第,分兩段:壬一、明當教位,二、通前後位。
   壬一、明當教位分四
「當教」即通教,說明通教當體階位,即三乘共十地。分癸一、略標,二、詳示,三、引證,四、會同四段。
    癸一、略標
簡略標出通教階位名目。
依大品經乾慧等十地,即是此教位次也。
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說明通教位次,是依照姚秦時代,鳩摩羅什三藏法師譯的三十卷大品般若經,又名摩訶般若波羅密經。大智度論就是解釋大品般若經。大品般若經所講十地,與華嚴經的歡喜地、離垢地乃至法雲地的十地不同,謂之三乘共修的十地,第一是乾(音干)慧地,「等」後面尙有性地、八人地、見地等九地。詳見大品般若經第五十七燈炷深奧品,或大智度論第七十五卷三乘共十地的修行相狀。

天台四教儀講錄27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27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午二、百劫種相分二
上說三祇行因修滿,六度已告一段落,接著說百劫種相好,即平常說的「三祇修福慧,百劫種相好」,分:未一、明種相,二、釋福義兩段。先說:
   未一、明種相
更住百劫,種相好因。修百福成一相。
修三大阿僧衹劫已,約再住世百劫,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因。修因須在欲界南贍部洲,即我們所住的地球,此處苦樂交雜,修福機會較多,第一阿僧祇劫修滿,從此常離女身,生生世世在天上人間,以丈夫之相修六度萬行,若於有佛之世,較有機會修百劫種相好,無佛之世也可修,但較困難。
佛三十二相,由頂肉髻相,大家看佛像,頭頂有個圓圓紅紅的,猶如「春山吐日」,像春天山上太陽剛昇一半的情況,其頂是看不到的,故名無見頂相。從無見頂相,至腳底千輻輪相,共有三十二相。三十二相先修哪一相呢?或說由千輻輪相修起,漸漸往上,至無見頂相。或謂先修無見頂相,逐漸往下,直到千輻輪相。佛腳底有很多小輪紋,印在走過路面,很美很清楚。聽說印度某地方還保留著,玄奘大師赴印參學時親自見過。或說百劫種相,不一定從頂,也不一定從腳,沒規定由那先種,視因緣,因緣成熟,可修則先修,否則,沒助緣怎麼修啊?
按經論,每一相都有其修的方式範圍,因此,我想若依規定,會有困難。三十二,每一相要修多少福才能成就呢?「修百福成一相」,修滿一百福,才能成就一種相好,實際上,修百福也不出六度,大智度論說:每一相都以布施修因功德莊嚴。百福成一相,三十二相須修滿三千兩百福。
   未二、釋福義
解釋福的意義。
福義多途,難可定判。有云大千盲人治差,爲一福等。
既然百福成一相,怎樣才算福呢?「福義多途」,說法很多曰多途。關於修福,成就福德的說法很多,「難可定判」,很難下定論,判斷怎樣才算一福。「有云大千盲人治差,爲一福等」,正文只舉一例,經論中說:假設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統統眼盲,修百福莊嚴之菩薩能同時治好,才算一福。聽起來像天方夜譚,別說做,想也想不出其境界;治好三、五個人的眼睛就夠難了,遑論三千大千世界,我就遇不到這類菩薩,否則,我的眼睛便沒問題。誰能爲之呢?經三大阿僧祇劫,修滿六度萬行的菩薩可以做到,因再經百劫便成佛,運其神通、福德有此能力。若有此因緣,治癒三千大千世界眼盲眾生,也只一福而已,做百次才能莊嚴一相,實在不簡單!「治差」即治癒。「等」指其他還有好多種說法。大智度論舉九種:一、一轉輪王福報,可名一福,意即修滿百位轉輪王福德,成就一相。轉輪王福報有多大?我們無法知之,起碼如統治世界的盟主吧?!以其福報算一福,也得三千兩百位輪王福德才能莊嚴三十二相。二、一帝釋天王福德爲一福。三、一他化自在天王福德爲一福。四、除等覺菩薩外,其他一切眾生福報算一福。五、一大千世界眾生福報爲一福。六、如正文所說,同時治癒三千大千世界盲人爲一福。七、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中毒將死,瞬間治癒算一福。八、大千世界所有人,同一時間將死,能隨時救活是一福。九、大千世界人皆破戒又破見,能令恢復淨戒,具正知正見爲一福。
除此之外,其他經論說得更多,像小乘有部「大毘婆沙論」第一七七、一七八卷也提及,但大毘婆沙論說四度,即布施、持戒、精進、般若,將忍辱含於持戒中,禪定合併般若裡,所以只有四度,然解釋時也說六度,但旨在明四度。倶舍論第十八卷,也論及三祇修福慧、百劫修相好並六度滿相。台宗祖師閱大智度論開悟,故引證大智度論「大千盲人治差」的說法,此乃修三大阿僧祇劫的大菩薩境界,非凡夫所能思議。
  午三、六度滿相分二
說明六度修到什麼境界才算圓滿,文中舉有六度滿相的例子,分兩段:未一、標,二、釋。
   未一、標
修行六度,各有滿時。
菩薩三大無數劫修滿六度,天台家謂「事六度」,乃藏教菩薩在三界內,事相上修六度功德圓滿,有形有相,可以標出,故科判名「標」。下文列出六度滿相。
   未二、釋
解釋六度滿相。
如尸毗王代鴿,檀滿。
這是布施度修圓滿。就像尸毗王代鴿,稍懂佛法者大多知此典故,也就是割肉餵鷹的故事。釋迦佛往昔行菩薩道時,修布施度,鴿子被老鷹追逐,驚恐躲入菩薩衣中,鷹問,菩薩據實以答,鷹說:你保護鴿子,讓我餓死,對鴿慈悲,對我不然。菩薩問:你想吃什麼?答:吃新鮮血肉。菩薩說:沒關係,鴿小人大,我割塊身肉抵鴿肉好嗎?鷹同意,但人肉和鴿肉須相等。菩薩答應。於是,用天平秤,奇的是割一塊不夠,割兩塊、三塊,甚至全身肉都割完,還是不夠,最後,整個身體爬上天平,才與鴿相等,歡歡喜喜的請老鷹吃。據說鷹與鴿皆天上天王化身,測試菩薩內財施工夫如何,既然全身血肉均捨,內財施已圓滿無礙。天人們恐菩薩沒命,求天王快救,天王說:彼自會發願,不必我救。天人問:「你不惜生命救鴿,心會因痛苦而起煩惱嗎?」「不但不起煩惱,且發願度盡一切眾生。」「這話誰相信呀?」「你若不信,我發願倘所言皆實,身復原狀;設有絲毫煩惱,身即爛腐。」此願一發,馬上復原,顯示菩薩眞能伏惑,不起現行,乃菩薩修行道力加持,並非易事。
這則典故,賢愚因緣經(簡稱賢愚經)第一卷,大莊嚴論第十二卷,大智度論第四卷,及其他經論都有提及,事相上布施做到這種程度,才算圓滿,可見,修布施度很不簡單。
普明王捨國,尸滿。
尸,尸羅波羅蜜,此云持戒度。釋迦世尊行菩薩道時,曾爲普明王,梵語「須陀摩」或須陀須摩,此云普明,是位國王名字。當時有惡王名斑足,或云鹿足王,受邪教影響,欲殺百王(或說千王)祭祀,假設是一百,已殺九十九個,第一百位是普明王,但普明王正準備設無遮大會,約好各地修行人七天中受供養,現竟失信,難過而哭,斑足王譏彼怕死,普明王說明原委,恐因失信破戒,並非畏懼。斑足王說:「果眞如此,放你回去,七天事情辦完,再來受死,倘敢逃跑,我必捉你。」普明王布施已,心無遺憾,文武大臣勸王莫去,可用軍事解決。普明王明知會死,堅不失信,斑足王說:「你眞守信用呀!」普明王說偈,顯示持戒不妄語的功德。這是約持戒功德論,不約布施言,像普明王捨王位、身命,始終守信不妄語,是尸波羅蜜圓滿。
羼提僊人,爲歌利主割截無恨,忍滿。
這故事大家皆知,即金剛經之忍辱仙人。梵語「羼提」,此云忍辱。「僊」簡寫作仙。古代未有佛法時,中國以仙人爲貴,也是修道者。釋迦佛行菩薩道時,爲忍辱仙人,被歌利王割截身體,「歌利王」此云惡勢、惡王或無道昏君。有一天,王帶許多宮女入山遊玩,王走累,在樹下睡著。宮女們見忍辱仙人,圍在四周,聞其說法;王醒,尋聲而至,怒氣衝天,誤會仙人誘拐,質問:「你在做什麼?」「修忍辱行。」「既修忍辱,我來試試!」於是,割下仙人鼻子、手腳,並說:「我不相信你能忍,你必動瞋恨心,只是沒能力傷害我吧!」仙人說:「沒這回事,我正在修菩薩道,不但不起瞋心,且發願將來成佛後先度你。」王更不相信。仙人發願:「若所說屬實,身體即復原狀,倘有些些瞋心,身即爛壞!」願發後,身完好如初。這證明修忍辱度圓滿。歌利王即五比丘之一的憍陳如。
我們別說節節支解,只要被罵一句就暴跳如雷,臉紅脖子粗,氣死了!若能修行像忍辱仙人,表示快成佛了,故佛遺教經云:「忍之爲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」因修忍辱者必定持戒持戒者未必忍辱。
大施太子抒海,并七日翹足讚弗沙佛,進滿。
精進就是努力進修,不休不懈,怎樣才算精進度功德圓滿呢?正文引證兩件典故,「大施太子抒海」,有部經專說釋迦牟尼佛往昔行菩薩道時,修精進度的情形,謂世尊當時爲太子,見眾生太苦了,發心行施,但世間財物有限,無法滿足眾生要求,聞海龍王有顆摩尼寶珠,如你心意,要什麼現什麼,大施太子託有大力量者同行,龍王受彼發心感動,覺得太子很了不起,交出如意珠,以成就太子心願。出龍宮後,因疲累在海灘上睡著,口袋中的如意珠大放光明,龍族眾生捨不得,乘此機會,把寶珠取回;太子睡醒,難過不已,正找時,空中多生與彼共同修行的天神據實以告。那怎麼辦呢?再要不易了,唯一辦法是「抒海」,舀乾海水,龍王害怕,必交寶珠,這比愚公移山的精神更偉大,海水一瓢一瓢往外,舀到何年何日啊?太子不管,不可爲也爲之,非得如意珠不可,下工夫做;其精神感動海神,運神通令海水少了一半,龍王一看,太子正在抒海,怕海枯竭不能生存,趕緊交出如意寶珠。明知不可爲,依然發心不懈,才算精進度圓滿。
「并七日翹足,讚弗沙佛」,大毗婆沙論、倶舍論、大智度論等許多經論中,都有此典故。釋迦往昔行菩薩道,三祇行因修滿,正百劫種相好時,親近弗沙佛,大毗婆沙論稱底沙,今依大智度論謂弗沙,有兩位弟子,釋迦與彌勒二菩薩,當時百劫種相好,已至九十劫,弗沙佛觀察兩位上首弟子,看誰先成佛,發現釋迦菩薩精進第一,但注重度眾生,度生功德快圓滿,自己修行尙不足,不會先成佛。彌勒菩薩自修功德夠,可先成佛,但眾生因緣尙未成熟,即自利較利他功德先成就,可見成佛須和有緣眾生的因緣相配合,所化眾生之機成熟,正可接受教化,機感相應,方能出現世間成佛度生,否則,雖成佛無眾生可度;或眾生因緣成熟,菩薩卻未成佛,這也不行。弗沙佛知釋迦菩薩須慢彌勒九劫,心想:欲令一人成就比較容易,欲令所度眾生統統成熟較難,因範圍太大了,不如使釋迦更加精進,提早成佛,度彼所應度眾生。
有一天,弗沙佛到深山岩洞入火光三昧;釋迦菩薩特別想念佛,一天沒見,四處尋找,見山上有光,知佛必在此處,果然,見佛安坐石窟,全身光明,異常殊勝,歡喜不已,「翹足」立一足,一足彎起,表如跪著,雙手合掌,以金雞獨立方式,說偈讚佛:「天上天下無如佛,十方世界亦無比;世間所有我盡見,一切無有如佛者。」巍巍不動,讚歎七天七夜。各位回去,別說七晝夜,三分鐘試試看,是否受得了!釋迦菩薩因此精進,提早九劫成佛,顯其精進度圓滿。欲精進者,不妨學學看。
這首讚佛偈,出自大智度論,大毗婆沙論則不同,唸起來不很調順,謂:「天地此界多聞室,逝宮天處十方無;丈夫牛王大沙門,尋地山林遍無等。」我們不知梵文怎麼寫,文句與大智度論的「天上天下無如佛」,實在相差太遠,而二者故事相同,只是偈頌不同,然其道理內容無別,意思也是說天上天下,乃至十方世界沒有比佛更殊勝的。鳩摩羅什三藏法師譯的大智度論,這首偈頌文字優美,實在太好了!至今起碼一千六百年以上,依然流傳,我們學佛,希望快點成佛,釋迦世尊以此偈讚弗沙佛,提早九劫成佛,我們雖不能金雞獨立,但站在佛前,念此偈讚佛,雖不能超一劫二劫,也可抵一天、兩天吧!總是有用的,所以,凡念釋迦佛時,便以此偈讚佛,世尊因地以此讚弗沙佛,現在成佛了,弟子們也以此偈頌讚歎,表如是因,如是果,是很好的典範,我們應該修學。
大施太子故事,非平常人能修學理解,今人有些也認爲愚公太愚。個人覺得二則典故,採後則便可,大施太子不提無所謂,不過,在古代有效,如中國二十四孝之王祥卧冰、郭巨埋兒,現代人重下不重上,父母餓死可以不顧,怎可能埋兒?!這是愚孝,不能提倡。大施太子故事,有人也作如是觀,不大好。古人思想單純,不會想太多,今人太聰明,想太多,將這些當神話,不很接受。讚佛之事,肯下工夫,猶可爲之,所以,只舉讚佛典故即可。宋朝,作者據天台三大部,編入太子抒海事,只是照抄,非編寫者心意,這是第四精進度滿。接著說禪定度:
尙闍黎鵲巢頂上,禪滿。
釋迦佛往昔曾爲尙闍黎,頭髮多且長,挽成髻,人稱螺髻仙人。鳥見仙人打坐,巍巍不動,將髮髻作鳥巢;仙人出定,覺得頭上有鳥窩,巢中有蛋,爲護鳥而再度入定,待勝出小鳥,長大飛走,才出定,如此襌定工夫,成就禪定波羅蜜。
我們能坐多久?還是三分鐘,鳥作巢不可能,何況我沒頭髮,你們在家菩薩可以哦,但太短不行。讚中讚歎釋迦世尊「鵲巢頂上」是事實,是行菩薩道時,非雪山苦行時。
以世間四禪八定論,這境界不算高,因色界第四禪,就具此工夫,不用鼻呼吸,呼吸從全身毛細孔進出,看似死,其實在定中,血液循環照常,全身好好的,所以,鳥敢在其頂築巢,原因是沒呼吸,坐著像棵樹;若用鼻子呼吸,全身體溫暖和,鳥感覺是動物,便不敢接近。禪定波羅蜜的圓滿境界無法表達,借第四禪說明。
劬嬪大臣,分閻浮提七分,息諍,智滿。
故事出自長阿含大典尊經,當時閻浮提,即南贍部洲,有七國七王,因國界問題,常起糾紛,有位很有智慧的大臣,名大典尊,即劬嬪,以其智慧,分得七王心服口服,各各滿意,止息七國諍論,似此,則智慧度滿。
這也是假借事相表達,因般若智慧無形無相,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。何謂滿?成佛即滿,未成佛前不名爲滿。上舉各例,皆釋迦牟尼佛因地行菩薩道,六度修滿的情形。
望初聲聞位,是下忍位。
藏教有聲聞、辟支佛、菩薩三個階位,「初」第一位。對照聲聞階位言,六度修滿,只到四加行的下忍位。
  寅二、果滿願遂分四
「遂」滿也。此科分四:卯一、成道經時,二、斷結成佛,三、說法度生,四、緣盡入滅。乃釋迦世尊修滿六度,成佛的現象,素謂「八相成道」。
   卯一、成道經時
成就佛道所經時間,乃八相之前五相。
次入補處,生兜率、託胎、出胎、出家、降魔,安坐不動,爲中忍位,次一剎那入上忍位,次一剎那,入世第一位。
六度修滿,其「次」進「入」一生「補處」。補,後補佛之地位。處,指兜率天。兜率天分內、外院,外院是一般天人所居,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所住,爲欲界第四天,夜摩天之上。迦葉佛入滅,釋迦牟尼爲一生補處菩薩,於兜率內院等待成佛因緣,因緣成熟,託摩耶夫人母胎,生淨飯王宮。「託胎」即入胎,八相成道:第一相、生兜率,二、託胎,三、出胎,四、出家,五、降魔。大乘則一、生兜率,二、託胎,三、住胎,四、出胎,五、出家。大乘有住胎相,沒降魔相。小乘無住胎,有降魔。這是八相成道的前段,直到出胎作太子,十九歲出家,苦行六年,參學五年,最後,坐菩提樹下「降魔」,降兩種魔:一、強魔,天魔遣魔將魔軍欲來傷害,菩薩巍巍不懼。二、軟魔,魔女歌舞擾亂,菩薩道心愈堅,結果,妖艷美女變成老太婆,落荒而逃。降魔已,安坐菩提樹下不動,對照聲聞「爲中忍位」。這時只一剎那,再「次一剎那入上忍位」,進而「次一剎那入世第一位」,四加行之中忍、上忍、世第一皆滿。成佛須經時間修行磨練方得。
   卯二、斷結成佛
結,煩惱,九結十使。「斷結」即斷煩惱成佛道。
發眞無漏,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,坐木菩提樹下,生草爲座,成劣應丈六身佛。
坐菩提樹下降魔已,從本性發出眞正無漏功德,以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。何謂三十四心?前之聲聞中,曾說八忍八智,三界九地的思惑八十一品,九地,每一地斷煩惱時,都有一無礙、一解脫,謂九無礙、九解脫。舊譯無礙,新譯無間,二九合併是十八,加八忍八智之十六,成三十四心。藏教菩薩見思惑同時頓斷,所以,三十四心同時頓發。頓斷見惑八十八使、思惑八十一品,並斷所有習氣,「坐木菩提樹下」,菩提樹當然是木,爲何特別標明呢?表示和通、別、圓三教不同,不同情況待後再說。木菩提樹是凡夫所見境界,梵語畢鉢羅樹,因佛在此樹下成佛,故名菩提樹;據說在印度,枝葉濃密,經年不凋、不長蟲,很乾淨,修道者很喜歡,釋迦菩薩坐在樹下一塊平坦的石頭上,瑞應經、過去現在因果經載:世尊將成佛時,吉祥童子送很柔軟的草墊在石頭上,菩薩以新鮮的草爲座。後來禪宗打坐,都用草蒲團,表與鮮草爲座的意思相同。所成是「劣應丈六身佛」,和通、別、圓相較,屬劣應身。其實,成佛境界一樣,只是眾生所見不同,凡夫見劣應身,是丈六老比丘相,當時佛身相一丈六尺高。

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

天台四教儀講錄26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26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癸三、菩薩分二
藏教是「正化二乘,旁化菩薩」,以教化二乘人爲主要目標,兼教化最最鈍根菩薩,像我們在凡夫中又非上等根性,但具菩薩種子,能發心修學菩薩道;在三界內最鈍根,卻能發菩提心者,即是藏教兼化的對象。平常說中國人大多具有大乘根性,但大乘根性範圍很廣,最最鈍根者也含在內。諸位我不知道,以我而言,若眞能修學菩薩道,便屬此類。關於菩薩修行階位等名相,大家或許比較熟悉,因我們平常看的、聽的,大多屬大乘經論。明「菩薩」分子一、標人,二、明位兩段。
   子一、標人
標出菩薩道上修行的人。
次明菩薩位者。
辟支佛之後,其次說明菩薩階位。在此,先解釋菩薩意義:
梵語「菩提薩埵」,國人好略,簡稱菩薩。「菩提」覺也,「薩埵」有情,覺有情是新譯,舊譯大道心成就眾生,可約自利、利他、自他兩利三方面解釋。
一、約自利言,這位菩薩已經覺悟,知世間無常,涅槃清淨,但仍屬有情,故名覺有情。「有情」即眾生,新譯家認爲眾生範圍太廣,恐與植物等無情之物混濫,爲揀別無情眾生,譯爲覺有情,菩薩是已覺悟的有情。二、約利他言,覺悟一切有情,菩薩發心,欲令眾生覺悟,以先覺覺後覺,以己所覺悟的道理教化眾生;能覺之人是菩薩,受教化者是有情眾生。三、約自他兩利言,菩薩上求佛道是覺,下化眾生,令眾生覺悟,名覺有情。
菩薩階位很多,有因位及帶果行因之別,如文殊、觀音等菩薩,久遠劫前已經成佛,爲度眾生方便示現菩薩身,倒駕慈航,便是帶果行因,這道理待後通、別、圓三教中都會說明。
一般不明佛法者,誤把菩薩當偶像,稱泥塑、木雕、紙繪、銅鑄爲菩薩,其實那是菩薩像,並非眞正的菩薩精神。甚至將城隍爺、土地公、石頭都歸入菩薩之流,更是大錯!菩薩有菩薩的精神,如觀音、勢至等諸大菩薩,我們崇敬其大慈大悲、自利利他、度化眾生的精神,以佛菩薩爲典範,勉勵學習,塑像是表徵其偉大精神,是一種表示。但凡夫著相,不能接受無相;從前有個地方籌建寺廟,先將佛像供在一間臨時搭建的房子裡,房子呈長形,坐北朝南,住持認爲可容納較多人,拜起來較方便。可是信徒有意見,反對說:「佛像供中間,大家沒拜到佛,只拜到牆壁。」凡夫要面對佛像,才能起恭敬心,怪不得許多人喜歡站在住持位上拜。後人依佛菩薩示現教化眾生相貌,雕塑種種像,眾生依此,發心學習菩薩精神。其實,大家發心行菩薩道,個個都是菩薩,但我們是凡夫初學菩薩,與觀音、勢至諸大菩薩不同,千萬莫攀關係,認爲跟諸大菩薩是師兄弟,諸大菩薩是久遠修來,我們才剛發心,肯精進修學,將來成就與佛菩薩相同。這是「明菩薩位」中,先略明菩薩意義,這些大家都懂,不必多說。
其次說藏教菩薩,藏教菩薩在修持上,從初發心到成佛,目標是伏惑非斷惑,因爲要「留惑潤生」,降伏保留煩惱種子,作度生事業,倘斷除惑種,就須超出三界,和阿羅漢、辟支佛一樣,不能行菩薩道,故留住煩惱種子,滋潤三界內受生的機會。我們現在是講教理,教理有一定層次,講藏教就站在藏教立場說話,莫以通、別、圓三教之理破藏教之法,爲難藏教,否則,會混淆不清,產生許多錯解,聽這類教理和平常聽經不同,必定要分清楚。
   子二、明位分二
明菩薩階位分兩段:丑一、總標,二、別明。
    丑一、總標
總而標示菩薩階位中所修願行。
從初發心,緣四諦境,發四弘願,修六度行。
「從初發」菩提「心」,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希望將來成佛。發心必有助緣,否則心發不起來,以何爲助緣呢?「緣」苦、集、滅、道「四諦境」界,「發四弘」誓「願」,「修」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襌定、般若「六度」等萬「行」,行菩薩道。
  丑二、別明分二
又名別釋,對總標一一加以說明。分:寅一、發願修行,二、果滿願遂兩段。
   寅一、發願修行分二
發願修行是修因,先明卯一、發願,次說卯二、修行。
    卯一、發願
一、未度者令度,即衆生無邊誓願度,此緣苦諦境。二、未解者令解,即煩惱無盡誓願斷,此緣集諦境。三、未安者令安,即法門無量誓願學,此緣道諦境。四、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,即佛道無上誓願成,此緣滅諦境。
藏教菩薩發菩提心,爲度化眾生,須發四弘誓願,「弘」大也,範圍很廣,約十法界論,上求究竟佛果,下化六道眾生。「願」建立行菩薩道的目標,如船行大海之指南針。四弘誓願屬通願,每位菩薩行者皆須具備,缺一不可。
「一、未度者令度,即眾生無邊誓願度,此緣苦諦境」,使未得度者能修學佛法,將來得度,此即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。誓與願有何不同呢?願是目標。誓是立志,堅定的志向,智者大師在三大部中說:「誓者,願之勇烈志」,下決心非成辦不可,只許成功,不許失敗,發願後一定照此實行,不變不移。藏教菩薩何以發此心呢?因觀察自己及眾生在三界六道中輪迴生死,實在太苦,故緣苦諦境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之心,願令眾生得離苦。「二、未解者令解」解,了解、明白。在此,非指不了解佛法,而是指不了解苦因。眾生因煩惱造業,受生死輪迴苦果,但不明白,現要令其了解,發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之心,這句,有些或作「煩惱無數誓願斷」,煩惱無窮無盡不可數之。何以發此願呢?因「緣集諦境」,集諦是苦因,由貪瞋癡等煩惱,造殺盜婬妄等罪,故招種種苦果,令不了解苦因之眾生明了,故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之願,令超脫苦境。這是緣集諦而發的願。「三、未安者令安,即法門無量誓願學,此緣道諦境」,安,安定,希望心不安定自在者,令得安定自在。意即欲斷煩惱,須學法門,否則不能對治煩惱,心不自在,因此,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。佛法無量無邊,所謂八萬四千法門,一切法門無不當學;菩薩當於五明中求,不只佛法,凡世間對利生有幫助的,統統要學,現主指內明,自己對佛法有確實了解嗎?誓學無量法門,此緣道諦境,爲令眾生斷煩惱得安定,故發此願。「四、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,即佛道無上誓願成,此緣滅諦境」,希望眾生都能斷惑了生死,成佛道,起碼出三界成三乘聖果。未證涅槃者,令證涅槃,含有餘、無餘,當然希望眾生皆得成佛的大般涅槃。欲圓滿菩薩度生事業,必須成佛,因此要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,這是緣滅諦境而發的心。以出世間因果言,道諦是出世間因,滅諦是出世間果,緣滅諦涅槃發心圓成佛道。故菩薩行者須發四弘誓願,不發四弘誓願不名菩薩,這是通願。除通願外,每位菩薩都有其別願,如釋迦牟尼佛最初發心,就發願在五濁惡世中度化剛強難化眾生;藥師琉璃光如來十二大願;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等,爲其各別特殊的願力。上明藏教菩薩通願,須具備這些條件才算是菩薩。下說:
    卯二、修行分二
修行科判分辰一、結前生後,二、正明修行兩段。
     辰一、結前生後
先總結前之發願文字,再生起修行之文,文僅兩句,很短。
既已發心,須行行塡願。
「既已發心」此句結前,菩薩既已發菩提心,也發了四弘誓願,既發心又立願,定要實行,否則,單有目標不能到家,譬如船行大海,機器故障,無法乘風破浪。佛法喻願如海,深廣無際,據說地球上,陸地占十分之三,海占十分之七,因此,佛法中凡講到大數或範圍最深最廣,都舉海爲喻,尤其華嚴經,故有「行山塡願海」之句,修行如山,願如海,以行山之土,塡深廣願海,謂「行行塡願」,這句是生起後文。下文講修行,當如何修行才能塡平願海?
     辰二、正明修行分二
正說明藏教菩薩修行,分兩段:巳一、總示,巳二、別釋。
      巳一、總示
總而顯示藏教菩薩修行的時間、修法。
於三阿僧祇劫,修六度行,百劫種相好。
梵語「阿僧祇」,此云無數,乃華嚴十大數之一,最大數是「不可說不可說」;凡夫算不出的數目謂無數,其實,以菩薩立場言,可以了知,還是可數。「劫」是梵語劫波的簡稱,最長時間稱劫,最短名剎那;世界成住壞空一次是一大劫,成、住、壞、空各一中劫,每一中劫有二十小劫。菩薩須經三大無數劫「修」布施、持戒、精進、忍辱、禪定、般若「六度」萬「行」,福慧滿足後,再加「百劫種相好」,經世間成住壞空一百遍的時間修行,才能成就應身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。
      巳二、別釋分三
「別釋」是分別解釋「總示」中的三句正文,依文應該是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後,就得說六度滿相,爲何現在先說百劫種相好呢?因爲百劫種相好,也不離六度,以一百劫時間再修六度,增強成佛後所具備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故解釋時先說百劫種相好,後說六度圓滿的功德相。
論修六度,布施須盡身命,行內、外財施。持戒則佛所制之遮戒、性戒,皆如法平等護持。修忍辱至惡人來割截身體,如刀割水,了無傷痕。精進則如救頭然,晚課所謂「但念無常,愼勿放逸」,如髮著火般之緊急。行住坐卧四威儀,皆在禪定中,毫不散亂。智慧則念念分明,時時分別所修法門,做自利利他事業。三大無數劫,所修不離六度範圍。「別釋」分午一、三祇行因,二、百劫種相,三、六度滿相三段,依次先說:
   午一、三祇行因分三
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萬行,又分三段:未一、通標,二、示相,三、總結。
    未一、通標
通標也是總標,通而標示出下文說三大無數劫的標準。
言三阿(無)僧祇(數)(時)者,且約釋迦修菩薩道時,論分限者。
文中小字無、數、時是解釋,「阿」是無,「僧祇」是數,「劫」是時間,三阿僧祇劫即三大無數劫,須經如此長時間修菩薩道的六度萬行。這根據什麼標準說呢?得舉實例表示。實際上,菩薩道之三大無數劫只是原則,修行情形無法一一說明,我們以釋迦世尊爲例,「且約釋迦修菩薩道時,論分限者」是通標。意思是姑且舉教主釋迦牟尼佛修行經過作說明吧!
    未二、示相
顯示三大無數劫修行之相狀情況,既以釋迦佛修菩薩道時的三大阿僧祇劫爲分限論斷,「示相」有初僧抵、二僧衹、三僧抵三段,不必另分,正文科判中有,我們順文字,先說第一個阿僧祇劫。
從古釋迦至尸棄佛,値七萬五千佛,名初阿僧祇。從此常離女身,及四惡趣。常修六度,然自不知當作佛。若望聲聞位,即五停心總別念處(外凡)
釋迦世尊久遠劫前,於古釋迦佛前發菩提心,就像楞嚴經中,觀世音菩薩自說:往昔無數恆河沙劫前,親近觀世音佛,發願修行,從聞思修入三摩地,觀世音佛歎彼善得圓通法門,授記彼將來成佛,也名爲觀世音的情況略似。佛皆大慈大悲,不會著相,認爲「這名字是我的,怎可和我同名!」佛菩薩希望眾生個個與其相同。不過,觀世音菩薩是觀音佛爲彼授記,而世尊是見到古釋迦佛,發心將來修行成佛,名字、眷屬、弟子都與古釋迦同,並非佛授記。
據大毘婆沙論云:久遠劫前,釋迦世尊是位陶師,廠地很大,古釋迦佛與千二百五十弟子,托鉢遇雨,避雨在陶師廠房;陶師見佛及弟子相好莊嚴,心生歡喜,頂禮、發願學佛,並說:將來成佛,上首弟子名舍利弗、目犍連,侍者名阿難陀,一切與佛相同。後果如所願,詳見大毘婆沙論。
發願後,開始生生世世行菩薩道,自行化他,「至尸棄佛」,梵語尸棄,此云寶髻,爲古代尸棄佛,非過去七佛中的尸棄佛,只是同名而已。從古釋迦佛直至尸棄佛,「値七萬五千佛」,親近供養七萬五千佛,「名初阿僧抵」,至此,是第一阿僧祇劫滿。彼修何種功德,有何效果?
「從此常離女身」,古代重男輕女,行菩薩道也以男身較爲方便。歷經一大無數劫修行,所得功效是從此之後,不再生爲女性,生生世世以男身行菩薩道。由此可知,過去一大無數劫中行菩薩道,男、女皆做過。「及四惡趣」,不再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阿修羅中受生,因不造四惡趣業故。也就是說:從第二阿僧祇劫開始,藏教菩薩留惑潤生,受生人間、天上,且常離女身行菩薩道。
「常修六度」,初阿僧祇劫修行,常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六度,「然自不知當作佛」,自己仍不知能否成佛,爲什麼?因功行未到,因行菩薩注重利他,楞嚴經阿難尊者說:「自未得度,先度人者,菩薩發心」,菩薩目標是度生,以度生爲主,自修少些,非不自修,否即不能伏惑,但重在廣修六度,做利生事業,因此,縱經一大無數劫修行,仍無信心是否可以成佛,然願力堅定,不因不知而退失,續行菩薩道。
初阿僧祇劫的藏教菩薩,和聲聞相較,是什麼階位呢?「若望聲聞位,即五停心、總別念處」望,比對,對照前之聲聞位次,菩薩行菩薩道,經一大無數劫,個人修行階位,只到聲聞五停心觀、別相念處、總相念處修完,也就是外凡三資糧位滿,伏惑能力到此爲止,尙未斷惑,因菩薩注重利他事業,這是第一無數劫。
次從尸棄佛至然燈佛,値七萬六千佛,名第二阿僧祇。此時用七莖蓮華供養,布髮掩泥,得受記莂,號釋迦文。爾時自知作佛,口未能說。若望聲聞位,即煖位。
其次,從尸棄佛算起,到親近然燈佛爲止,一共供養七萬六千佛。比前面多了一千,名爲第二個阿僧抵劫。
「然燈佛」或譯錠光佛,「錠」以字言,表有枱座的燈,因此,錠光也是然燈之意,瑞應經便譯作錠光佛。然燈佛即金剛經所說「是故然燈佛,與我授記,作是言:汝於來世,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」的然燈佛,在因果經裡也說得很詳細。
「此時用七莖蓮華供養,布髮掩泥,得受記莂,號釋迦文。」明親近然燈佛的情形。第二無數劫滿,當時釋迦世尊行菩薩道,爲儒童菩薩,教化五百弟子,作度生事業;聞然燈佛名,心生歡喜,知王欲供養佛,儒童菩薩以五百錢買花,賣花女因生意關係走不開,於是託儒童菩薩帶兩朵蓮花供佛,加上自己買的五朵,共七朵,故云「七莖蓮華供養」。當時沒柏油路,佛至王宮途中,有一小段泥濘路,儒童脫下上衣,仍有部分不能掩蓋,因此「布髮掩泥」,儒童菩薩現在家身,頭髮很長,將髮散開,遮住泥巴,請佛走過,以免弄髒佛足,佛爲彼授記:將來成佛,號釋迦文。「文」即牟尼之簡稱,牟尼二字合拼爲文。泥濘路表五濁惡世,其心願將來在五濁惡世度化眾生。
「爾時自知作佛,口未能說」,第二無數劫滿,除自己工夫成就外,又得佛授記,相信自己必能成佛,但不便說出,因距離成佛,還有段修行之路。佛菩薩做利生事業,多做少說,不似凡夫,有半斤說一斤,十二兩說一斤半,有德者不會輕易亮出工夫。
「若望聲聞位,即煖位」,若對照前之聲聞位,只內凡之「煖位」而已。如此看來,似乎第二阿僧祇劫修行,道業都沒進步,否則,怎麼才從三資糧位進到四加行的第一煖位?其實,這顯示行者注重在利生,修六度萬行事業,關於自修,只要能伏惑,令煩惱不起現行便可,雖然經論沒說,但我想可能如此。
次從然燈佛至毘婆尸佛,七萬七千佛,名第三阿僧祇滿。此時自知,亦向人說,必當作佛,自他不疑。若望聲聞位即頂位。
其次,從然燈佛到毘婆尸佛,共供養七萬七千佛,是第三阿僧祇劫滿。「毘婆尸」梵語,此云勝觀,又名徧見,具殊勝觀法,周徧觀照,了了分明。非過去七佛之毘婆尸佛,屬久遠劫前諸佛之一,只是同名而已。
第三無數劫滿,「此時自知,亦向人說,必當作佛,自他不疑」,自知必能成佛,萬分有把握,同時也向他人說,聽者不會懷疑,因距離成佛已不遠了。
「若望聲聞位即頂位」,對照聲聞階位言,尙在內凡四加行第二頂位而已。煖、頂、忍三階位屬伏惑,行者只是進一位,還未斷惑,但六度功德,已近圓滿境界。
    未三、總結
經如許時,修六度竟。
這兩句是總結上文。「如許時」指前三大無數劫,經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,六度才修圓滿。
三大無數劫修行,不出六度,修布施時,開始先學外財施,內財施非人人可爲,須菩薩階位,方能捨頭、目、髓、腦、手足、身體,因不退轉菩薩已無我相。凡夫發心布施,外有布施對象,有財物,即可「布施度慳貪」,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若有因緣,隨時可做。持戒總不出三聚淨戒,所謂攝律儀戒、攝善法戒、饒益有情戒,時時刻刻不忘三聚淨戒,如法持戒。忍辱度修生忍、法忍。逢逆境受傷害能忍受,是生忍,縱使順境,也不致散亂、放逸。法忍的法,有心法、非心法兩種;如外在環境,冬寒夏熱等不屬於心法,饑渴乃至生老病死,都能忍受,即是法忍。內心之憂愁、瞋恨、驕慢等煩惱生起,能伏住不令起現行,皆屬忍辱工夫。身心努力修行不懈是精進。世間禪、出世間禪、出世間上上禪,一一修學是禪定。文字、觀照、實相;生空、法空、空空,解行不輟是般若。如此將六度依法修至圓滿,須三大無數劫。
我分科與正文科判略略不同,「經如許時,修六度竟」兩句置前,即總結前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