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四教儀講錄 44
會性法師講述 性文法師謹記
丁二、十乘觀法
「十乘觀法」是正修,也是天台正觀。
次明正修,十乘觀法,亦四教名同義異。今且明圓教,餘教例此。
說二十五方便後,其「次」說「明正修」,即「十乘觀法」。四教各有十乘觀法,第一、觀不思議境,第二、發菩提心,第三、善巧安心止觀等。每一條都將正題置前,不必另外分科。「乘」以運載爲義,如乘車,可送達想去的目的。以此十法,配合上、中、下三根進修,可證得出世間三乘聖位,故名「乘」。這個修法是修觀,藏通別圓化法四教,各有其說法、修法。按教觀綱宗是依四教,由淺入深,一一說明。在此,沒另說藏通別,「亦四教名同義異」,因四教十乘觀法的「名」稱相「同」,內容意義不同,「今且明圓教」,現姑且依圓教教義說明,「餘教例此」餘教,指藏通別三教,以圓教爲例,大概可以明白。其實,名稱雖同,內涵差異甚大,不可能藉圓教十乘觀法,體會前三教之十乘觀法,記錄者想簡略,用意要行者自找原文,下苦功研究,故以圓教爲目標,餘教例此。
一、觀不思議境:謂觀一念心,具足無減,三千性相,百界千如,即此之境,即空即假即中,更不前後,廣大圓滿,橫豎自在。故法華經云,其車高廣。(上根正觀此境)
十乘觀法,第一「觀不思議境」,是天台修觀最主要的教理根本。前面圓教五品位,第一隨喜品講的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那段文所說的深理,即此段之意。前之正觀,只是提示大概,以三止三觀爲正行,五悔、懺法爲助行,所謂「常境無相」等道理,就是觀不思議境,如果觀不思議境懂,便明了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之理,因二者內容相同。觀不思議境道理,若按原文,文字很多很繁,這裡只作簡單提示,但文實在太簡,要了解很不容易,我們看正文,先作簡單說明。
「謂觀一念心,具足無減」,謂,指下文解釋上文的觀不思議境。實際上,這種境界,不僅凡夫,連二乘、權教菩薩也無法心思口議;等覺菩薩只部分證得,尙未究竟,法華經云:「唯佛與佛,乃能究竟諸法實相」,只有佛與佛,才能徹底明白。菩薩也只是了知此境界而已,並未證得。因此,以凡情言,只能循語言文字可表達的範圍,多少說一點。「謂觀一念心,具足無減」,指我們當下一念心,具足一切法,沒減少絲毫,故曰「具足無減」。什麼東西具足無減呢?「三千性相,百界千如」,這兩句應先說百界千如,再說三千性相。十法界,每一法界,當下具足十法界,十個法界則有一百個法界;每一法界按法華經方便品說諸法實相之理有十如是,所謂「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體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緣、如是果、如是報、如是本末究竟等」。每一法界具備十如是,一百個法界有一千個如是,謂之「百界千如」。而百界千如中,五蘊有一千,眾生一千,依報一千,名爲「三千性相」,性相就是如是相、如是性等。我們只能說名相,無法細講,若要進一步了解,將來講法華經,到十如是時再細說,照經文說比較親切,較能體會,因此,暫時保留。
「即此之境」,就在百界千如、三千性相境界中,就具足「即空即假即中」之空、假、中三觀,這些皆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」,當下即空。雖是空,但假名、幻有,儼然存在,故「亦名爲假名」,屬假觀。「亦名中道義」,空、假不二,屬中觀。隨舉一法,皆具三觀,「更不前後」,法當體沒有前後,然說時須按次第表達,有前有後。「廣大圓滿」,此法最圓滿,無法不包、無法不備,其大無外,「橫豎自在」,橫,約空間言,豎,約時間講。世間總不出時間、空間,無論時空,縱橫自在,因一法具備一切法,「故法華經云,其車高廣。」法華經第二卷譬喻品之三車喻,大白牛車既大又廣,喻一念心具備一切法。上根上智者觀不思議境,便具足諸法,不必再觀後邊九種,中根須至第六,下根要十種具足,才能圓滿。我們先按文字消文,令大家有個概念。
現依此理,重說修觀方法。「不思議境」指前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平等平等,佛法、眾生法,一一皆不可思議,統統可作修觀境界。(注意聽,不必看文。)但初發心者,尤其凡夫,覺得佛境界的佛法太高,不容易觀。眾生法含九法界,太廣,也非凡夫所能觀,因此,佛法、眾生法暫置一旁,觀什麼呢?觀自己當下一念心─心法。所以,天台家講修行,注重觀心,觀五蘊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,十二處(六根、六塵),十八界(六根、六塵、六識),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每人當下即具,觀自己較貼切啦!但這些法也太多,故省卻十二處、十八界,能不能觀是另一回事。五蘊之色蘊,色法較有隔礙,受、想、行三法流動不定,生起現行的時間不一定,比較難觀,因此,捨前四蘊,單觀識蘊—八識。八識中,六根對六塵起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六識,六識中,前五識現行時間不很長,且有一定,也不能觀。第七末那識,第八阿賴耶識,末那識雖恆審思量,執第八識爲我,非凡夫所能體會,不只凡夫,二乘人也沒法了解,八識規矩頌云:「愚者難分識與根」,愚者指聲聞、緣覺,二乘人尙分不清楚第六意識和意根,何況我們凡夫?第七、第八太細,我們沒辦法觀。捨後七、八,捨前五識,只觀第六意識,即心裡所起作用,一舉一動之心念。大家須記好,天台宗修法,就從當下一念,第六意識下工夫。講了近一年的「天台四教儀」教理,根本就在這裡,說再多理論,都是身外物,眞正下工夫在第六意識,所謂「介爾有心,三千具足」。爲何以第六意識作所觀境呢?因很近而且很重要,這一念心「披毛從此得,作佛也由他」。楞嚴經十方諸佛異口同音,告阿難言:「阿難!汝欲識知倶生無明,使汝輪轉生死結根,唯汝六根,更無他物;汝復欲知無上菩提,令汝速證安樂解脫,寂靜妙常,亦汝六根,更非他物。」生死、成佛都因六根,離不開六根對六塵所生起的六識境界。但第六意識作用最廣最大,凡夫一舉一動不出其範圍。第六意識有同時(又名五倶)意識,和前五識同時生起,分別五塵境界。有獨頭意識,意識自己生起作用,緣自己所落下的內境界,在唯識中曾說過。觀第六意識最重要、最切近,現前這個意識,各位細細觀察,自己心動時,譬如看到好吃的東西,動貪心想吃,落在哪個法界?必定落在十法界。見到仇人,格外眼紅,起瞋恨心,這一念不是落在阿修羅,便是鬼道,甚至嚴重到地獄。我們凡舉心動念,皆落十法界,故古德云:「念佛便成佛,念魔便成魔」,一切唯心造是必然道理。而十法界任何一法界,皆具十法界,這道理待四教儀講完,講法華經時再說,否則,分得太多,不易了解。百界千如,三千性相,就在我們當下一念,具足無缺。既當下具足,如何修觀呢?例如看到仇人起瞋心,眞想揍他,念頭起時,觀察瞋心落在哪一法界啊?何以動瞋心?這心是自生、他生、共生,還是無因生?中觀論有偈頌云:「諸法不自生,亦不從他生;不共不無因,是故知無生。」細審這一念心,自性不可得,無自性、無他性、無共性、無無因性,連無性也不可得,無性亦無,能體會此理,空假中三觀當下具足,由是可體悟諸法實相。我們不肯往內心下工夫,一味向外馳求,動念時不自我觀照,禪宗牧牛圖,開示禪者,注意己心;襌宗也參「念佛是誰?」追求其根本。凡動念皆知修觀,善念令增長,惡念速消除,以所謂不自生、不他生之四運觀心作觀,觀也不可得,滅除其念頭,這就是觀不思議境。觀不思議境,一法具足一切法,約修行方面言,時時如此用功,才能獲得佛法實益。若觀不思議境成就,後九種觀不觀無妨,因這一念便當下具足。倘非上等根性,就得觀第二眞正發菩提心等修法。
「其車高廣」出自法華經譬喻品,長者以三車引誘火宅中的兒子,諸子出後,皆予大白牛車,故經文云:「各賜諸子,等一大車。」「其車高廣,眾寶莊校,周匝欄楯,四面懸鈴。又於其上,張設幢蓋。」下所引證的經文,都在這一段,懂原文,才能配合這裡引申的道理,也才能體會十乘所引證之文,否則,只一句「法華經云,其車高廣」,若未閱法華經,必覺莫名其妙,什麼車高廣啊?車指大白牛車,喻一佛乘,究竟佛法,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能成佛之理。倘單觀不思議境不能成就,則須進觀第二、眞正發菩提心,請看正文:
二、眞正發菩提心:謂依妙境,發無作四弘誓願,憫己憫他,上求下化。故經云,又於其上,張設幰蓋。
發菩提心,何以加「眞正」二字呢?因一般講發心,不少是不正確的。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云:所發之心有邪正、眞僞、大小、偏圓,須善能分別。眞正發菩提心,唯求成佛,沒附帶條件,即不邪、不僞、不小、不偏,是正、眞、大、圓,大家可參考勸發菩提心文。
「謂依妙境,發無作四弘誓願,憫己憫他,上求下化」,依上所觀微妙不思議境,「妙境」即第一不思議境。由觀不思議境發菩提心,求成佛道,而發無作四弘誓願,「無作」發而無發,無發而發,即前說無作四諦之理。按無作四諦,發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的四弘誓願,「憫己」憐憫自己,無量劫來,輪迴生死,尙未解脫。「憫他」也憐憫眾生,和我同在六道受苦,因此,「上求」佛道,「下化」眾生。
眞正發菩提心,一方面正觀妙境,時時修觀;一方面依菩提心,修學佛法,上求下化,此就兼帶上說五悔,所謂懺悔、勸請、隨喜、發願、迴向,同時具足。中下根性者,觀不思議境不能成就,須發菩提心,修五悔法門,由助行輔之;如船,沒風幫助,須靠己力划槳,方達彼岸。發眞正菩提心,上求下化,便是莊嚴己之不思議境,故「又於其上,張設幰蓋」,在高廣大車頂上,張設幰(布幔)蓋(寶蓋),以布幔、寶蓋裝飾大白牛車,喻以助行,莊嚴本具自性。
三、善巧安心止觀:謂體前妙理,常恆寂然名爲定,寂而常照名爲慧。故經云,安丹枕(車內枕)。
發菩提心後,善巧安心止觀,即按止觀法所說,該修止時修止,該修觀時修觀,或止觀雙修,隨境緣下工夫。修止觀起碼要看小止觀,小止觀裡對正修止觀方面,說得很清楚,可作參考。「謂體前妙理,常恆寂然名爲定,寂而常照名爲慧」,即定慧具足。止,定也,觀,慧也。正修時是止觀,修成名定慧,平常說戒定慧,定慧約果言。體悟前之不思議微妙境界,知諸法「常恆寂然名爲定」,明白諸法常靜,寂然不動便是定。「寂而常照名爲慧」,雖寂,但常照一切,有寂有照,如如不動,又了了分明就是照,能照的功用,便是般若智慧,此即所謂善巧方便止觀。這必定得參考止觀才能明了,所以,天台教理有教有觀,法華玄義、文句注重教,摩訶止觀、四種止觀重修觀,明解這些道理,才有辦法用功。
「故經云,安丹枕」,法華經譬喻品云,在車裡安置丹枕。枕有內外,此指「車內枕」,車裡放個枕頭,方便休息。「丹」赤色,表赤色光明,因觀自性、心體,而放紅色光明,謂丹枕。小註爲揀別與車外枕不同,名車內枕。若善巧安心止觀,依止觀修行,心地安定,像有枕頭可休息般。
四、破法徧:謂以三觀破三惑,三觀一心,無惑不破。故經云,其疾如風。
第四破法徧,是修對治法門,該破除的須破除。「謂以三觀破三惑」,修空假中三觀,破除見思、塵沙、無明三惑;破三惑就是斷煩惱,煩惱不斷,不能了生死;修空觀,體眞止,破見思惑;修假觀,方便隨緣止,破塵沙惑;修中觀,息二邊分別止,破無明惑。「三觀」在我們當下「一」念「心」中具足,所謂三觀一心中得,是名一心三觀。三惑倶破,「無惑不破」,謂破法徧。「故經云,其疾如風」,仍屬譬喻品之文字,明大白牛車很莊嚴,力量很大,跑得像風一樣快。古代交通工具是牛車、馬車,馬跑得再快,速度有限,牛其實更慢,「大肚牛步」形容牛走路之慢。馬再快,也不如今之摩托車,約十年前,報載:
有位年輕人買輛摩托車,長輩到神廟許願,求平安符掛在車上,希望神保佑,莫出車禍。不料才三天,青年因飆車而亡,家人到廟裡埋怨,乩童說:我那匹駿馬最快跑六十,你兒子摩托車一催,一百二十,速度快一倍,我怎麼保護?這不知是神說,還是乩童說?我覺得可疑,神眞的會這麼說嗎?其實,十次車禍九次快,安全第一,保護靠自己。一般人拜佛,往往也祈求平安,像到保險公司領保險,實際上是錯的,佛法絕非如此。古代沒其他交通工具可喻快,只好說「其疾如風」,顯示依此修行,斷惑容易。
五、識通塞:謂苦、集、十二因緣、六蔽、塵沙、無明,爲塞。道、滅、滅因緣智、六度、一心三觀,爲通。若通須護,有塞須破。於通起塞,能破如所破,節節撿校,名識通塞。經云,安置丹枕(車外枕)。
第五、「識通塞」識,認識明白通塞的道理。何謂通塞?「謂苦集、十二因緣、六蔽、塵沙、無明,爲塞」,如四諦之苦諦、集諦,因集諦起惑造業就有苦果。十二因緣流轉門,無明緣行,行緣識等,是眾生輪迴生死的因果。見思惑含在苦集中,故不另列。六蔽是六度的反面,慳貪、毀犯等。塵沙惑、無明惑是塞,阻塞眾生了生脫死的門路,像水流被垃圾塞住不通了。如何疏通呢?「道滅、滅因緣智、六度、一心三觀,爲通」,苦集要用道滅,修三十七道品,斷煩惱,證滅諦涅槃。緣覺較利根,修十二因緣還滅門,從無明下手,知無明是生死根源,先斷無明,無明滅則行滅,行滅則識滅,乃至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,謂之「滅因緣智」,有智慧才能修十二因緣還滅門,通至出世間涅槃。菩薩廣修六度萬行,破除六蔽,以布施度慳貪,持戒度毀犯,乃至禪定度散亂,般若度愚癡,修六度能通至出世間究竟佛果。「一心三觀」就是前說的空假中三觀,「一空一切空,假中皆空,無假無中無不空」,說空觀,假、中二觀皆含在內。假、中亦然,「一假一切假,空、中皆假;一中一切中,空、假皆中」。一心三觀是修天台止觀的最高境界,不下番工夫,無法體會。修一心三觀能破塵沙、無明等煩惱,通至涅槃,故名爲通。「若通須護,有塞須破」,如果是通,要繼續進修保護,令其增長,如果屬於阻塞,有礙道業的,則速令破除。
「於通起塞,能破如所破,節節撿校,名識通塞。」這幾句較不易懂。「於通起塞」是因藥生病。有病須服藥,卻因服藥而另生他病,如對所修法門起執著。所謂般若三空:我空、法空,能空我、法二空的空也要空。但在空我、法二執時又起執著,就是於通起塞,必須破除。「能破如所破」,能破屬智慧,所破是阻塞諸法;現在能破變成塞,成爲所破,須想辦法再對治能破所起之病。「節節撿校」,修行要處處用心觀照,生執著即破除,如上樓梯,左腳踩第一階,右腳上第二階,能捨後方能取前,莫在法上又生執著,金剛經云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又云:「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」,假使執著計較我今天度多少眾生,用多少功,進步多少,那也是塞,因此,不善用心,很容易故步自封,劃地自限。這都是有修持者應該體會做到的。初學程度不足,從凡夫到成佛,其間塞中有通,通中有塞,隨時需要撿點注意,才能前進到達目標。識通塞道理,如法華經譬喻品中的「安置丹枕」枕,木枕。不是車內枕,而是車外枕,古代有些車子兩輪,停時不很平衡,須用根木頭插入車前,使不傾斜,便是車外枕。則車子欲行則行,欲停則停,喻行者須識通塞,以免阻礙道業。
六、道品調適:謂無作道品,一一調停,隨宜而入。經云,有大白牛等。(已上五,中根)
第六、「道品調適」,恐有人單靠止觀不能成就,須以三十七「道品」爲助行,即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分,調和修行工夫。「謂無作道品,一一調停,隨宜而入。」以圓教無作四諦之無作修三十七道品,一一調節,令其平衡。「停」不是停止,而是平衡,例如使定慧均衡。讓修行工夫隨宜適時而入,步步往前趣進。「經云,有大白牛等」,譬喻品「大白牛車」那段,經文很長,許多說明道品調適之理,用「等」字概括。「已上五,中根」,第二眞正發菩提心起,至第六道品調適,中等根性到此便可證入不思議境界。下根尙須後文四種工夫。
七、對治助開:謂若正道多障,圓理不開,須修事助,謂五停心及六度等。經云,又多僕從。(以下爲下根)
第七「對治助開」,善能對治煩惱,幫助正修,令正修門路大開,不致阻塞。「謂若正道多障」,若正修三止三觀、一心三觀時,有種種障礙,內障、外障現前,「圓理不開」,體會不到圓教妙理,無法開悟,怎麼辦呢?「須修事助」,須修事相上的助行,「謂五停心及六度等」,修多貪眾生不淨觀等五停心觀,藏教時已說過。或廣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六度。「等」含其他各種對治法門。「經云,又多僕從」,如譬喻品說的,除車子外,還有許多奴僕隨從,助彼工作;助修如「多僕從」。第七以下,屬下根人所做。
八、知位次:謂修行之人,免增上慢故。
「知位次」要懂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等修行階位,才不會起增上慢。佛世,有位不懂教理的無聞比丘,禪定工夫不錯,卻誤將四禪當四果,貢高我慢。「增上」是出世間聖法,如阿羅漢是增上法,未得增上法,生起慢心以爲得到,謂「增上慢」。無聞比丘非有心故犯,而是不明教理。因此,修行不懂教理,盲修瞎練很危險,有解無行固然不行,但有行無解更嚴重;前者只是沒修行,坐在那兒不會發生車禍。後者沒眼睛亂跑,不出車禍者幾希。世上這類人不少。無聞比丘外出見境又生煩惱,生謗法之心,造大罪業,所以,增上慢十分可怕!若懂修行階位,有能力判斷,可免此禍患。
九、能安忍:謂於逆順,安然不動,策進五品,而入六根。
九「能安忍」,能安心忍受各種順逆境界,努力進修。因下根人業障較重,障礙較多,「謂於逆順,安然不動」,逢順、逆境,不被境界所動,安然自在。一個修行人不受境界影響很難,順境似乎較容易,其實不然,因生歡喜心,隨順境轉時,自己還不知不覺哩!遇逆境,馬上可以察覺,能否堅忍不移,是個問題。若能八風吹不動,「策進五品,而入六根」,因圓教是從五品隨喜品起修,鞭策自己精進,入六根清淨位,即十信位。
十、離法愛:謂莫著十信相似之道,須入初住眞實之理。經云,乘是寶乘,游於四方(遊四十位),直至道場(妙覺位)。
第十「離法愛」,覺得所修之法很好,生法執,也不好,「過河須用筏,到岸不須船」,正修行時,須堅持法門,如渡河須用船,到彼岸已,莫因感謝船而揹著上岸。「謂莫著十信相似之道,須入初住眞實之理」,莫愛著十信,覺得六根清淨位太好了,不再往前,那僅屬六即佛的相似位,要努力進修,證入圓教初住位,分破無明,分證法身,證諸法實相之理。
「經云,乘是寶乘,游於四方,直至道場」,這三句是譬喻品偈頌。「乘是寶乘」,坐著大白牛車,「游於四方」,四方喻住、行、向、地四十階位。從大白牛車,悟一心三觀,體證諸法實相,由十住到十行,經十迴向,到十地,「直至道場」道場,此約菩提樹下,成佛之處言。一般通指寺廟修行場所。北部有些地方,不懂道理者,誤爲趕經懺是作道場,趕經懺才是道,把銅當金,其實大錯!道場不可局限在趕經懺範圍。小註云「妙覺位」,究竟覺悟,至極微妙,故稱妙覺,屬佛之果位。乘大白牛車,經四十階位、等覺,到究竟成佛。
下根者具上十法,必定成就。故天台止觀,也是上、中、下三根普被,下根者只要信心堅定,如法修行,也能達到目的。
四教儀內容分三大科:乙一、正明時教,乙二、略示觀法,已經說竟。接著是:
乙三、結略指廣分三
總結三大科廣文,希望大家按此努力進修,分三段:丙一、結前略錄,丙二、勸尋廣文,丙三、示異諸家。
丙一、結前略錄
總結前文,簡略錄出天台四教儀之文。
謹案台教廣本,抄錄五時八教,略知如此。
諦觀法師到此,總結說:上之正文,是他很認眞按天台三大部廣本,即法華玄義、文句,摩訶止觀,抄錄出五時(華嚴、阿含、方等、般若、法華涅槃)八教(化儀四教頓、漸、秘密、不定。化法四教之藏、通、別、圓)名目,簡單說明,「略知如此」,如此,指上文。按上文可知天台之大概。前曾說過,四教儀是根據八教大意修飾改寫,當然,八教大意也出自廣本。
丙二、勸尋廣文
單看四教儀不夠,須按天台三大部教理下工夫,故勸導後學,尋求三大部廣文,努力用功。
若要委明之者,請看法華玄義十卷,委判十方三世諸佛說法儀式,猶如明鏡,及淨名玄義中,四卷全判教相。
「若要委明之者」委,詳細。若要詳細明白天台教理,「請看法華玄義十卷」,法華玄義即妙法蓮華經玄義,隋朝智者大師有名的「九旬談妙」,妙法蓮華經五字經題,講了九十天,由弟子章安筆記,成十卷文字,每一卷分上、下,實際上有二十卷之多。裡面詳說五時八教之理,很清楚判定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說法儀式,猶如明鏡。意思是說:法華玄義雖然只判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,但佛佛道同,判釋迦世尊一代說法,就是判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說法,按法華玄義所說,諸佛之法義儀軌,如明鏡般,清清楚楚的顯現,一看便明了。「及淨名玄義中,四卷全判教相」,另有一部淨名玄義,即維摩經玄義,對佛一代時教的教
相,判得非常清楚,有心研究天台教理者,應自尋廣文,好好下番工夫。
丙三、示異諸家
顯示天台判教和其他諸家判教不同。
自從此下,略明諸家判教儀式耳。
「自從此下」,天台四教儀本有上下兩卷,此屬下卷,簡略說明其他諸家的判教儀式。智者大師出現世間時,判教有十八家之多,春蘭秋菊各具特色,智者大師擇長去短,所謂「南三北七」,將諸家判教融會貫通,依法華經根本教義,判定佛一代時教,爲五時八教。因當時要研究各家判教儀式,故四教儀下卷將其節錄,加以說明,表顯天台判教與其他諸家不同之處,科名謂「示異諸家」。但這卷沒有流通,宋代可能還有。後來台宗法師認爲上卷對初學天台者很有幫助,下卷無關緊要,可以省略,沒流通也沒保存,因此,下卷內容如何,說些什麼?沒有原文,不得而知。
至此,四教儀說竟。有人問了一些問題,順便提出說明。我話講多,有點口誤,如前智者大師爲俗家哥哥陳緘講小止觀,把緘誤作「戊」,口不隨心之誤。緘即「針」,音同樣念「眞」。我在此聲明更正。
二、有人問:無明分四十二品,有什麼特別用意?我在天台教典裡縱看過也忘了,一時提不出來,究竟有何特別用意不得而知。至少,在修證階位上,有所斷才會有所證,不斷煩惱怎能證呢?明其有斷有證,是很有道理的,其用意必很完善。
三、無明分四十二品,根據何在?到底依據哪一部經?當時智者大師所看的經必定很多,有些已經失傳,不能一一看到,教典中我沒發現智者大師所引證的文字。摩訶止觀第六卷說:約生、住、異、滅分四十品。又問:生相無明第九地破下品,怎麼分?原因是這樣的:每一相無明各分九品,上上、上中、上下,直到下品之下下,滅相、異相、住相、生相皆有九品,加根本一品有十品。至第九地,第九品生相無明破盡,剩生相的根本無明。生相根本無明最難破,再分上、中、下三品。第九地後心破下品生相無明,證入第十地。第十地破中品生相無明,證入等覺。證等覺已,到菩提樹下成佛時,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。因此,本來是四十品,因生相無明第十品又分三品,除當品無明一品外,又多二品,故云四十二品無明。爲何約生住異滅呢?我們不知智者大師當時看了哪一部經,但愣嚴經第四卷中有說明,文云:「何況此中,生住異滅,分劑頭數?」謂阿難已破見惑,思惑猶存,何況其中還有無明,無明惑詳分,有生住異滅,其分劑頭數很多。可見,經文未來,智者大師已知道可將無明分生住異滅四類,所以,約生住異滅四相,判無明分四十二品是很有道理的,雖然我們不知智者大師依據的是哪部經,但楞嚴經「生住異滅,分劑頭數」,非常明顯,可爲證明。「無明」照諸家說法稱「習氣」,見思惑是正使,習氣最難斷,習氣斷盡,才能究竟成佛,故分四十二品。諦閑老法師「教觀綱宗講錄」,講圓教階位,有關生住異滅四相分四十二品,有簡單說明,可供參考。摩訶止觀太難,文字不易了解,很繁,欲略解,不妨查閱教觀綱宗講錄。
我們希望能將古代祖師珍貴法寶流傳保存,有些人對天台判教等不以爲然,說法很多,我們不必細辯。天台教理從智者大師至今,將近一千四百年,其教理組織最嚴密、最理想,中國佛教就賴彼弘傳,研究中國佛教,不懂天台教理,無從入門,所以,非常重要,莫因些些不圓滿,便加以破壞。今人往往新的未建立,舊的便毀掉,問題很嚴重。古德比我們有智慧,審愼得多,能流傳一千四百年,必有其道理,縱有少許不理想地方,也要往長處看。太虛大師「教觀詮要」中,讚歎天台教法是中國佛教特色,不研究則不懂中國佛教。若不明此理,見部分批評台宗文字,便人云亦云,造大口業,甚至謗三寶還渾然不知。我們要特別留心,尊重古德辛苦傳下的心血,縱不修學,也不能批評、破壞。天台四教儀講到這裡,本尙有許多話想說,時間到了,以後有機會再說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