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四教儀講錄 37
會性法師講述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※原文[木*虜]電腦無法輸入此字,以[ ]中的木、虜表示。
亥二、顯益
顯示依事懺用功修行所得到的利益。
若如是,則外障漸除,內觀增明。
「若如是」如是,指法之詞,指上說之事懺、理懺。假若修學佛法者,明白圓教道理,順五品位之隨喜品,修五悔法門的第一求懺悔,「則外障漸除」,外在修行障礙逐漸消除,「內觀增明」,內心所修空假中三觀,觀眞俗中三諦之理,漸漸增長,慧光熾然,得殊勝受用。依法直說,恐不明了,下引譬喻:
如順流舟,更加[木*虜]棹,豈不速疾到於所止。
「[木*虜]棹」古時沒輪船,撐船工具稱[木*虜]棹。如船順水往下,不必搖[木*虜],現既順風順水,「更加[木*虜]棹」,不是走得更快,加速到達目的地嗎?!「順流」喻順著教理,得到佛教正確的了解。正觀喻順風,正確修三諦三觀,假如水順風逆,也無法行駛。「[木*虜]棹」喻禮懺,正道喻「舟」。如是因緣具足,則業障消除,內觀增明。
修圓行者,亦復如是。正觀圓理,事行相助,豈不速至妙覺彼岸。
以法合喻。修圓教行門者,按圓教修法,道理和上之比喻相同,曰「亦復如是」。「正觀圓理」,內修三諦三觀,求證一心三諦。「事行相助」,外加取相懺等事行,事助於理,理觀更明,「豈不速至妙覺彼岸」,妙覺,佛之果位。意思是依此努力進修,別說斷煩惱、了生死,也能很快成佛,到達究竟佛果彼岸。這是由事相修法,幫助理觀成就,非常重要。圓教事理圓融,理觀雖深,事行仍然照修,不可執理廢事。
亥三、斥非
駁斥執理廢事的錯誤觀念。
莫見此說,便謂漸行。謂圓頓無如是行,謬之甚矣。
莫見上之說法,就認爲那是漸行。事相之拜懺、三業用功等,不是圓教,圓教只有圓頓,一超直入,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如果以這種想法看圓教,執理廢事,是很嚴重的錯誤,得不到圓教眞實受用,且易造嚴重罪業,如惡取空等,皆由此而起。
何處天生彌勒,自然釋迦。
彌勒菩薩經無量劫修行,釋迦牟尼佛也是,我們常說「三大阿僧祇劫」;就是最後一生示現成佛,也須出家苦行六年,那有不必修行,便可成佛菩薩的,故無「天生彌勒,自然釋迦」。
此即駁斥執理廢事、執果廢因的錯誤觀念,必須修因,方能剋果,沒有天生自成的,定要按照次第好好修行。
圓教只是悟理深,所悟圓理很徹底,修行依舊相同。所謂「圓」,無法不包,無法不具,大而無外,並非圓教外另有別的修法,因此,圓教之理全憑個人智慧體會,不是用文字形容,能會得當下即佛法,故法華經云:「治世語言,資生事業,無非實相」,圓教根性,不但佛法之大小頓漸,一切都是圓教修法,就是治理世間所說的各種語言文字,士農工商等資生事業,沒有一法不是實相。明此理,豈圓教之外,另有漸行?圓教中無法不圓,皆屬佛法,如是體會,才能眞正了解圓教而不致執理廢事,誤爲有天生彌勒,自然釋迦。
若纔聞生死即涅槃,煩惱即菩提,即心是佛,不動便到,不加修習,便成正覺者。十方世界,盡是淨土。觸向對面,無非覺者。
「纔」即才,現代人太忙,沒時間寫筆劃多的字,用「才」替代,正寫的纔反不認識了,如果老求簡單,則老祖宗文化逐漸流失,實在可惜!「纔」剛剛。假如剛聽到佛法高深的圓教教理說「生死即涅槃」,生死當體就是涅槃,生死當下便具備涅槃,應知生死、涅槃是相對的,離生死無涅槃可得,因眾生有輪迴生死,才說有佛果究竟涅槃,如果還在生死此岸,口說生死即涅槃,那生死歸生死,涅槃歸涅槃,涅槃和你無關,所以,必須按照修法,斷惑了生死,達到生死轉爲涅槃的功用,才是生死即涅槃。
「煩惱即菩提」,離煩惱無菩提可求,眾生有煩惱,才說有菩提可證,若無煩惱,菩提亦不可得,因有眾生才有佛呀,沒眾生佛也不可得,煩惱即菩提的道理也一樣。或說「即心是佛」,我的心當下就是佛,既然即心是佛,執理廢事者也不進大殿拜佛啦,我這個活佛你不拜,卻拜那些泥塑木雕的。但你沒想到,自己是活佛也活不久,頂多幾十年而已,沒和閻王打契約,準備活多久;縱活一、兩百歲,仍不免一死,你這個活佛是假的,不是眞的。聞即心是佛,我就是佛,不拜佛、念佛,犯大錯誤。這情況從前很普徧,像附佛法外道的龍華教,有五部六冊,我小時候學過,內有一部惡取空的想法,全屬執理廢事。當時有個人上山看大家拜佛,就說:「即心是佛啦,佛在我們心中,何必到大殿上拜!」老是說這些話,破壞山上一些老修行。有一天,打板吃飯,他端起飯碗,剛要吃時,老和尙奪下其飯碗、筷子說:「咦!即心是佛,不必拜佛;即心是飯,不必吃飯,即心是飯嘛,你還吃飯嗎?這飯是假的,你不必吃。」這一開示,他再也不敢講了,因你非吃飯不可,大殿上的佛沒吃飯,我們雖每天念供養,一粒飯、一滴水都沒減少,泥塑木雕的佛都沒吃飯,你這個即心是佛的佛還須吃嗎?你既然是佛,吃飯作啥?這開示一次就夠了,下次若有人不拜佛,就用這方法。聽到即心是佛,認爲不必修行,是天大錯誤!「是心是佛」出自觀無量壽經,但觀無量壽經「是心是佛」上,還有一句「是心作佛」;是心是佛是理,是心作佛是事;是心是佛是性,是心作佛是修,不修不能成佛,你只看是心是佛,不看是心作佛,又怎能成就呢?或說「不動便到」,不必動,當下便是,也就是不必修行,當下即涅槃,「不加修」行學「習」,「便」能「成」等「正覺者」,若按照這種說法,則「十方世界,盡是淨土」,沒有一處不是佛國,盡十方界皆是淨土,但並非如此,我們正居於五濁惡世,苦惱無邊。倘如所說,則「觸向對面,無非覺者」,你所接觸面對的,應該都是佛,因大家皆佛嘛!可是,眾生還是眾生,根本不是佛。此是破其執理而不肯修行的嚴重錯誤。
今雖然即佛,此是理即,亦是素法身。無其莊嚴,何關修證者也。
再呵斥說,你雖然認爲當下是佛,但「此是理即」,理即道理,到後面六即判位時再說。「理即」簡單言,約理說當下是,約事相,可不是。理即佛偈頌云:「動靜理全是,行藏事盡非;冥冥隨物去,杳杳不知歸」,眾生皆有佛性,一舉一動,約理說當下就是佛,故傅大士云:「夜夜抱佛眠,朝朝還共起」,可是,我們不認識,也從未見過,且所做所爲,統統屬眾生,並不是佛,因「冥冥隨物去,杳杳不知歸」,細細觀察自己,用餐時看到好吃的,就跟著跑了。炎熱時找個涼爽地方,寒冷時找暖和處,一切隨境轉,常遊於物內,背覺合塵,只是個理即佛而已。密宗說「即身成佛」,他這個身就成佛,講的都是理即佛,請問:你看過哪位修密者,和釋迦佛一樣究竟成佛?能說法四十九年,三轉四諦法輪嗎?禪宗之「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」,縱使大開大悟,仍要水邊林下長養聖胎,「修證即不無,染污即不得」,這是禪宗祖師說的話,不能說沒有修證,但如果說現在是佛,「亦是素法身」,何謂素法身?「素」白色,像張白紙,沒有文字,也就是有法性沒修證,「無其莊嚴」,沒有福德智慧莊嚴。佛是兩足尊,假如凡夫都名佛,我們只是兩隻腳的尊,怎與佛比?「何關修證者也」,倘光說不修,和修證絲毫拉不上關係,不得實益,只是畫餅充飢,「貧人數他寶,自無半分文」,數寶尙且無半錢分,何況不數?執理廢事者不少,很可憐,屬惡取空,本發好心,當修善因,得好報才對,結果因惡取空造大罪業,非常可惜!
我等愚輩,纔聞即空,便廢修行,不知即之所由。鼠唧鳥空,廣在經論,尋之思之。
我們這些愚癡凡夫,纔聽到即空之理,便認爲一切法皆空,當下是佛,不須修行,不知當下即佛的眞正道理,和「鼠唧」,有一種老鼠叫聲唧唧,尤其田鼠很會唧,莫名其妙唧個不停,如果聽到當下即佛,便以爲自己是佛,那老鼠更是佛了。「鳥空」有一種鳥,叫聲「空空」,在這裡,好像曾偶爾聽過,從前住獅頭山,天一亮,這種鳥很多,盤旋空中叫「空空、空空」,起初,以爲大清早怎有人說話?細細觀察,原來是鳥叫聲。有位老修行聽了,看到有些人執有不知空,就說:「你看,鳥都知空,你們還不知曉。」四、五十年前,獅山很多,經常可聽到,現在或許也少了。「鳥空」謂鳥在說空,但空了嗎?一點也沒空,飛行說空,用意是肚子餓了,肚子空空,並非眞懂空理,莫誤爲鳥說般若三空,我空、法空、空空,與空理無關,得不到眞實利益。「廣在經論」,佛經、論典中,對這類錯誤見解有詳細說明。「尋之、思之」,學佛者當多看經論,廣學多聞,從教理裡尋找聖言量,內心思惟觀照,有性有修,有事有理,事理圓融,才不致有所偏差。
酉二、勸請
五悔主要目標是求懺悔,消除往昔罪業。第二勸請,含普賢十大願的第六請轉法輪,第七請佛住世。因此,五悔修法簡單說就是十大願王修法,總不出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。
二、勸請者,勸請十方諸如來,留身久住濟含識。
照文看,似乎只有請佛住世,但「勸請十方諸如來」,也包含請轉法輪之意,無論我們拜哪一種懺,兩種道理、修法皆具。
「十方諸如來」,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,只要有佛住在世間,我都要請佛「留身久住濟含識」,保住身體,莫入涅槃,久住於世,盡未來際,濟度眾生。「含識」即眾生,一切眾生皆有八識,所謂識神、靈性,「濟含識」就是救度眾生。希望佛常住世間,化度眾生,令離苦得樂。或有人想:難道我們勸請,佛就住世,不請,佛就不住世嗎?佛度生隨順因緣,因緣成熟,佛現前度化,緣盡則佛入滅,再到他道度生,本不在乎請或不請,但在世間法上,有道心的行者,須具此觀念;如爲人子女者,各各希望自己父母長命百歲,最好長生不死,除五逆、十惡、不肖子女貪圖家產者外,但緣盡則滅,父母不會因兒女孝心而不死,業盡必離。學佛者只要是佛弟子,都乞願佛常住世間,多說法度眾生,雖然緣生緣滅,無法達此心願,但我們不可無此心,所以,佛初成佛,大梵天王、帝釋天王便請佛轉法輪,本來佛成等正覺必定說法,有人乞請表恭敬,說法眾生較易接受。以菩薩道言,應作眾生不請之友,沒人請尙且要說法,何況有人請,更須發心。如果當法師者自我推銷,縱會說法,眾生對佛法的恭敬尊重,乃至信心,都會大打折扣,得益較少。倘有人勸請,敷設莊嚴法座,眾生存珍重心,受益更大,因此,懺悔後須請佛住世,請轉法輪。我們不僅要請佛住世說法,且要恭請諸大菩薩、聖者,乃至諸大善知識留願住世,利樂眾生。古代許多高僧、祖師來去自在者,臨將入滅,應弟子要求,多住三、五天,以滿弟子心願,尤其禪宗語錄中,有好幾位這類高僧,很不容易。此約事相言。
約理,人人皆有佛性,請佛說法,不僅請已成正覺的佛說法,也要請本性佛,即理即佛說法,向己自性中求。何以請本具佛性說法呢?因本有佛性靈明不昧,一切法當下具足,若能親證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,便是佛常住不滅。需注意莫令自性佛入涅槃,這話怎麼說呢?希望自己心裡時時刻刻有佛,背塵合覺,否則,自性佛入滅,貪瞋癡常現在前,問題就很嚴重了!所以,請佛住世,也可迴光返照自己本性,常向菩提大道邁進,這才是眞正請佛住世。當然,事相上的請佛住世定要具備。
酉三、隨喜
三、隨喜者,隨喜稱讚諸善根。
這就是隨喜品嘛,爲何還說隨喜?這是比較淺顯的隨喜,含在五品的隨喜品中。五品位的隨喜品,需懂大法,體會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的深理,才算眞正隨喜。現在法華經懺法的隨喜,是看到眾生發心修行,做好事,都要生歡喜心讚歎,對治嫉妬、我慢的障礙。嫉賢妬能是眾生通病,見他人比我好,錢賺得比我多不高興,見人生病逢逆境,則幸災樂禍,這都要不得,就是冤家也不該如此,何況平常人,應生悲愍,令離苦得樂。
酉四、迴向
四、迴向者,所有稱讚善,盡迴向菩提。
「迴」迴轉。「向」趣向。將所修功德迴轉趣向某個地方,按十迴向品意義,迴向有三種:一、迴自向他─將所修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,希望眾生同得受用,斷煩惱了生死。二、迴因向果─將修因功德與眾生共,迴向無上菩提,同成佛道。這兩種屬事相,即上求下化。三、迴向眞如實際─又名迴事向理,進一步將事相上所修功德迴向本具理體,即諸法實相。希望人人證得諸法實相,佛不可得,眾生不可得,本來如是。此屬理。
正文「所有稱讚善,盡迴向菩提」,稱讚善,指上之懺悔、勸請、隨喜功德,悉盡迴向無上菩提,含三種意義在內。有人很自私,修行功德不肯迴向,認爲我辛苦拜佛、念佛,迴向給眾生,自己不就沒了嗎?好像這碗給你,我便得餓肚子。甚至有人問我:「我們凡夫自己沒功德,用什麼迴向?只是口頭迴向,講空話,會有罪過的。」這種觀念錯誤。我們雖是凡夫,但念一聲佛,拜一拜佛,都有其功德,修觀是功德,當下身口意三業清淨也是功德,一闡提斷善根者尙且有佛性之善,何況我們並非一闡提,我們懂佛法,在修行,必定多多少少有功德,不要自私,迴向如點燭,大家有蠟燭沒火,到我這兒點火,百支、千支來引火,我的燭火依舊,再加上百燭之光,益增明亮,故迴向功德,愈迴向功德愈大。
又如一杯水擺著,會慢慢蒸發消失,設若倒入大海,大海雖非我的,但大海水皆含此杯水之分。迴向亦然,一切眾生本具功德,你迴向則引出眾生本有功德,如杯水入海,大家功德相互融通,更增殊勝,不會因迴向而功德消失。不管是凡夫、聖人,所有修行,所有功德,悉皆迴向,與眾生共,功德更大。世間凡夫難免多少有私心,功德先迴向給父母親、祖先、六親眷屬,願彼等離苦得樂,再慢慢延伸至眾生。眾生心難免如此,肯這樣做總比不迴向好,漸漸學習至冤親平等。
酉五、發願
願是修行的指南針,若無指南針,如船行大海,不知當往何方。眾生在生死苦海中,欲斷煩惱了生死,必須修行發願。正文:
五、發願者,若無發心,萬事不成,故須發心,以導前四。
世間萬般事業不發心、發願是不會成就的,更何況修行,懺侮、隨喜、勸請、迴向,都須以願引導,方能到達目的。每尊佛菩薩初發菩提心時,必發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的四弘誓願,四弘誓願包含一切菩薩道,屬通願。除四弘誓願外,每尊菩薩都有其特別期望,謂別願;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藥師琉璃光如來十二大願,釋迦世尊往昔發願在五濁惡世度化眾生,地藏菩薩願「眾生度盡方成菩提,地獄未空誓不成佛」。觀世音菩薩,在一首讚中說有十二大願,實際上,大藏經裡找不到觀世音菩薩的十二大願,十二應該是十六,根據「大悲心陀羅尼經」,很明顯有十願,即「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速知一切法」等。經文後偈頌云:「我若向刀山,刀山自摧折」等類似偈頌有六願,合共十六,不是十二。讚云「十二大願誓宏深」,二是錯的。古代木刻經書,久了,可能「六」下面的兩點被磨損,誤作爲二。後來,我在文獻中找到是十六大願沒錯,各位若看過地藏經科注,前面就提到觀世音菩薩十六大願。從大悲心陀羅尼經及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裡得到了證明,因此,幾年前寫了一篇關於「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不是十二,應該是十六」的文章,登載明倫月刊。觀世音菩薩十六大願,可能是專爲度我們娑婆世界苦惱眾生而發的,因觀音菩薩與此界眾生特別有緣故。
其實,每種懺文到最後都有發願,有時發願與迴向連貫,迴向中必有發願,如「願消三障諸煩惱」、「願以此功德」、「願生西方淨土中」,第一個字不是願嗎?所以,迴向必定與願有關,而發願不一定有迴向,因有些願文目標只在發願。這裡說的發願,是修五悔法門者,前四種都做到了,最後必須發願,以般若指南針,引趣無上菩提。
申三、結
是爲五悔。
這句是總結。正明五悔有三段:申一、標,申二、釋,申三、結。「釋」裡說懺悔、勸請、隨喜、迴向、發願便是「五」種懺「悔」法門,至此,說竟。
未三、結示例餘
「結」總結。「例餘」以此爲例,後之階位皆以此爲修法。意即總結上文,顯示五悔修法,通後所有階位。科判是憑我之看法重作編排,與原文科判有別。
下去諸位,直至等覺,總用五悔,更不再出,例此可知。
「下去諸位」,剛講圓教外凡五品位的第一隨喜,隨喜有外修五悔的修法,此修法往下讀誦等,直到內凡,乃至三賢十聖,佛果前的等覺都必須修,「總用五悔」,其修法總不離五悔。「五悔」含禮敬諸佛、稱讚如來、廣修供養、懺悔業障、隨喜功德、請轉法輪、請佛住世、常隨佛學、恆順眾生、普皆迴向之普賢十大願。十大願從凡至聖,由淺入深,直到等覺,人人悉修。但菩薩觀更殊勝,理更明白,體悟更深;大家看普賢菩薩行願品中,十大願王許多文字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像,如禮敬諸佛,每一身都要禮拜無量無邊諸佛,每尊佛前,皆以無量身禮拜;一身禮多佛,多身禮一佛,多身禮多佛,純屬大菩薩境界。凡夫能做到恭恭敬敬一身禮一佛就很好了,一身同時禮多佛,不是修觀工夫深者,不易爲之。故莫小看五悔,後文直到等覺,「總」是「用五悔」法門,「更不再出」,下文每一階位,不必再將五悔一一列出,「例此可知」,以此隨喜開始修五悔爲例,以後皆如是修。
佛教傳來,尤其唐宋以後,中國佛教修行人,無論僧俗,甚受此修法影響,大家看今之修行者,除拜佛、念佛、讀經外,還懂什麼修觀呢?若非深入了解佛法,就算懂文字,修觀也有困難。四十幾年來,我看經、看書不少,道理也懂,懂是懂啦,「貧人數他寶,自無半分文」,要我修觀,觀不起來,只懂文字上這麼講,所以,唐‧善導大師說:「凡夫心粗境細,觀行難成」,因此,提倡注重事相上的修行,一直流傳至今。修觀全靠內心,懂教理尙且不易,何況不懂教理,根本無法觀。憑外表看不出是否修觀,坐著打妄想說修觀是騙人的,說騙人其實是騙己。能保持事相修法,拜佛、禮懺、讀經、念佛等,外觀上還像個修行人,有事便能顯理,事無,理無形無相更沒法表達。有人說:「啊!你只會作事相苦行,沒什麼作用。」不能這麼說,我們末法眾生,倘不依事相修法,教他修理觀,從何修起?因此,雖屬事相,仍要精進,慢慢懂教理,能修理觀,當然最好!
到此,五品中第一隨喜品講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