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四教儀講錄 32
會性法師講述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子二、正明分二
正說明別教修行階位,分丑一、科判,二、細釋兩段。
丑一、科判
按別教五十二階位分科。
以五十二位,束爲七科。謂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、等、妙。
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、等、妙七字即七科,每字下加頓號,五十二階位不出這七字。
又合七爲二,初凡、二聖。
七科中,依內容意義,又將這七科分兩類,一、凡,二、聖,七科不出凡、聖二字。
就凡又二,信爲外凡,住、行、向爲內凡,亦名爲賢。
在凡位中又分兩類,十信是外凡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是內凡位,也稱三賢位。位鄰極聖曰賢,與聖位相鄰,將近聖位。外凡、內凡意義,前明藏教時已說。
約聖亦二,十地、等覺爲因,妙覺爲果。
聖位約因果分兩類,十地、等覺是因位。十地屬聖位,又名十聖,「十聖三賢」的十聖即十地。等覺的覺指佛之妙覺,與妙覺相等,故名等覺,乃菩薩最圓滿的因位。妙覺是佛果,三覺圓,萬德具,最微妙殊勝的究竟覺者。
大分如此,自下細釋。
總結上文,五十二階位分科,大致如此。下則按此科判,作詳細解釋謂「細釋」。實際上細釋也只列出階位名相而已,並沒解釋,欲詳須參考其他資料。
前曾提及姚秦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翻譯的仁王般若經,內有五十二階位名相及簡單說明,智者大師有「仁王經疏」。既然仁王經階位可配合別教,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,辨明別教階位,不只依瓔珞經,也參考仁王經,何以四教儀漏掉仁王經?這星期我找原文詳細查對,發現四教儀全部依章安尊者「八教大意」而寫,八教大意裡沒有,所以沒寫。前面介紹緣起時,提及宋朝志磐法師編佛祖統紀(天台宗歷史),批評諦觀法師不老實,因天台四教儀十分之八抄自八教大意,卻沒標明。我根據志磐法師這句話,對照八教大意,果然如是。章安尊者可能當時爲教導後學台宗入門教典,匆忙節錄應用,寫後沒仔細校對,圓寂之後,書籍流傳,有些地方脫略,不夠周圓,所以,八教大意後來並未流通,只保存在藏經中。諦觀法師據八教大意,補足缺略,寫成四教儀,本屬好事一樁,但未明白交代,就恐被人誤爲文抄公了,且這段文也沒用心,沒提到仁王經,是個缺點。
法華玄義裡別教位,據法華經譬喻品的三草二木,「二木」指小樹、大樹,大樹表別教位,其中明表是依瓔珞、仁王諸大乘經所列菩薩階位的名相,加以說明,可見,菩薩五十二階位不單採用瓔珞經,也採用仁王經。
爲什麼研究這個問題呢?因爲瓔珞經只有四十二位,十信含在初住中,意思是十信是初住的開始,初住修滿就具備十信位。智者大師法華玄義,先十信次初住,二者分開,與瓔珞經不同,既不同必有根據,根據哪呢?根據仁王般若經,仁王經十信修滿才到初住,五十二位名目方算周全。對教理須如此下工夫,我往往爲一字或一句,花一整天乃至二、三天查證,設若不用心,囫圇呑棗,義理不會現前。
講到這裡,說個題外話,民國六十幾年,台北佛教書局、佛教出版社廣定法師,到我這裡借書印蕅益大師全集,整套書十分之九是我的,木版書借去,發生一個很大錯誤,蕅祖菩薩戒本經箋要,原本十六開,被縮小成二十五開,十六開配合二十五開,不能一行對一行,若行末是夾註,彼將末段置於次行上,如第二十七輕戒「不信深法戒」,原本是:
若菩薩。聞菩薩法藏甚深義。眞實義。諸佛菩薩無量神力。誹謗不受。言非利益。(亦)非(是)如來所説。是亦不能安樂眾生。是名爲犯眾多犯。是犯染汙起。或自心不正思惟故謗。或隨順他(語生邪解)故謗(皆悉犯也)。是菩薩(若)聞第一甚深義(雖或)不(能即)生解(悟之)心。是菩薩應(當於此甚深妙義。勉強)起(其)信心。不諂曲心。作(如)是(心而)學。(應自責言)我本不是盲無慧目。如來(具足十力)慧眼。如是隨順(上根眾生。而作此第一義)說。如來(亦復更)有餘說。(以逗我等淺機之人。然則若深若淺。皆是佛說。皆是慧眼應機之法。我今)云何(妄自)起謗。是菩薩(若能如是)自(知退)處。(于)無知之處。(而于)如是如來現知(現)見之法……
佛教出版社是:
第二十七不信深法戒
若菩薩、聞菩薩法藏甚深義、眞實義、諸佛菩薩無量神力。誹謗不受,言非利益,亦非是如來所說,是亦不能安樂眾生,是名爲犯眾多犯,是犯染汙起。或自心不正思惟故謗,或隨順他(語生邪解)故謗,(皆悉犯也)。是菩薩若聞第一甚深義,(雖或)不(能即)生解(悟之)心。是菩薩應(當於此甚深妙義,勉強)起其信心、不諂曲心。作如是(心而)學,(應自責言:)我本不是盲無慧目,如來(具十足力)慧眼,如是隨順(上根眾生,而作此第一義)說。如來(亦復更)有餘說。(以逗我等淺機之人。然則若深之法若淺,皆是佛說,皆是慧眼應機我今)云何(妄自)起謗,是菩薩(若能如是)自(知退)處。于無知之處。(而于)如是如來現知現見之法……
這是佛教出版社印的。請看如來(具足十力),誤作(具十足力)。「有餘說」下之夾註,請讀者自行對照,便知其錯處。此即以剪貼方式發生的錯誤。
像這類錯失,勘誤表也沒法編;如果要編,勘誤表可能要比箋要多幾倍!
書出版後,對方曾送我,因自己有原本,所以,不曾翻閱。直到七十七年,在台中蓮社講菩薩戒本經時須影印,新書紙較白,影印較理想,印後才發現上句不接下句,莫名其妙,令人啼笑皆非!細細查對,僅釋四重戒之二、三、四重一頁,錯字有五,經之正文誤作夾註者有一,尤其經文中夾註,剪貼錯者,更是嚴重,不知如何是好?!現今粗製濫造的佛教書籍太多了,翻印者心態,令人覺得似乎聊勝於無,閩南語說「比無卡贏」,不過,像這本「菩薩戒本經箋要」,不如沒有,因錯誤太大了!我發現後,本想寫篇文字代爲改正,但眼疾初癒,不敢動筆。最近,又有人翻印,全套再版,適台北人來,託彼代購郵寄,錯誤依然,仍舊一模一樣。可見,這本書十幾年來沒人看,若看如囫圇呑棗,否則,怎沒人發現上句對不上下句?所以,今之學佛者雖多,眞正懂得佛法者鳳毛麟角,說鳳毛麟角還算好,起碼有隻角,如果是龜毛兔角就糟了,完全沒有。二十年前,有位老法師說:近幾年來,台灣佛教,寺廟一間比一間大,佛像一尊比一尊大,到處是寺廟、佛像,可是,佛法愈來愈少,少到差不多快沒了!我二十年前聽這話還不大相信,如今印證全屬事實,實在可怕!類似情形若續之不變,讓人誤以爲蕅益大師文字不通,豈非毀謗古人,罪過無邊!希望三寶加被,眼睛別再出毛病,讓我有更正機會,因書是我的,我也有責任,我不曉得對方會用剪貼方式,現在剪刀太好用了,一剪剪出許多錯誤。其他二十多本我沒看,恐還有好多問題,這是題外話。
(案:師於八十一年歲次壬申仲春,重訂「菩薩戒本經箋要」全文,另行影印,前之第二十七不信深法戒等,即引自重訂本。)
別教五十二階位,明顯參考仁王、瓔珞二經,起碼兩經配合,非單用瓔珞經,倘研究教理者,查對瓔珞經,誤會諦觀法師所編不符經文,所以,須作說明,多說些題外話,同時告訴大家:寫作不是那麼容易,有些人著作等身,一經篩選,可供參考的,恐怕少之又少。
丑二、細釋分二
「細釋」分兩段:寅一、凡位,二、聖位。
寅一、凡位分二
凡位又分二段:卯一、外凡,二、內凡。
卯一、外凡(十信)
外凡即十信位。
初言十信者,一信,二念,三精進,四慧,五定,六不退,七迴向,八護法,九戒,十願。
十信名目,原文每一階位下都有「心」字,例如信心、念心、精進心等,凡夫初發心,皆須從心地下工夫,因此,不能沒心字,編寫者可能心也空了,故將心略掉。簡略文字須視情況,沒心字與經文無法配合。十信心排法依仁王經。瓔珞經的次第、內容稍有不同,十信列在初住下,彼之十信心是:一、信心,二、念心,三、進心,四、定心,五、慧心。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,四教儀慧在前定在後。瓔珞經第六戒心,七、迴向心,八、護法心,九、捨心,十、願心,沒有不退心,有捨心,可見,不是根據瓔珞經,(師所閱瓔珞經乃宋元明之版本,若依大正藏中瓔珞經第二品所提十信心之次第,則與四教儀同。)而是仁王經,然四教儀略略調動,仁王經第七是護法心,第八迴向心;四教儀第七迴向心,第八護法心,但都先解釋護法,再解釋迴向,因爲這是順仁王經而來的。諦閑法師教觀綱宗講錄裡,十信心排法、解釋與仁王經同。據多方對照,智者大師法華玄義的十信心是按照仁王經,不是瓔珞經。現順十信作簡單說明:
一、信心─學佛最重要是信,大智度論云:「佛法大海,信爲能入,智爲能度」,佛法如大海般深廣,有信心方能入,因此,信列第一。信什麼呢?信眾生人人本具的眞如自性,又名法性、佛性、實相等。別教菩薩初學菩薩道時,未完全明了眞如之理,尙未證道,既未了解、證道,怎能生信呢?因彼「仰信」,仰慕佛的聖德,佛是過來人,說的話絕對可信,深信諸法必有其實相,眾生自性清淨心即本具佛性,由仰慕而生信心。生信已,從智慧下手,「智爲能度」,以般若智慧修學空觀,然後按空假中三觀次第而修,求斷煩惱。
二、念心—依前信心研究空理,知諸法皆空意義,以修空觀對治妄念,令妄心不起,念起即照,時時修空觀觀照,不昏不散,因修定最怕昏沉散亂,不論行住坐臥,二六時中,念念不忘所修空觀,冀能證得眞如實性。
三、精進心—簡稱進心。精者純一不雜,進者進而不退。努力進修空觀,工夫漸趨成熟,便能對治懈怠。念與精進是同時的,妄念生起以精進修行對治,因此,二者有時互爲先後,列前列後,沒多大關係。
四、慧心—慧指般若智慧,空觀工夫慢慢成熟,智慧開啓,眞理漸漸現前,慧心朗耀,故名。
五、定心—慧心雖已開朗,但雜念未完全止息,微細妄想時時現前,須修定對治;定含世間四禪八定,出世間九次第定,觀練熏修,九種大禪定等。有智無定,如露地點燭,有光無罩,隨風搖擺,光不安定,故須禪定幫助。
上之五心,即三十七道品的五根五力,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產生力量能降伏煩惱,不被境轉,便是五力,大家對照可知。五根五力須先修四念處,空觀亦然;四念處即空觀,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,主要用意在修空觀,是空觀基礎。
有人問:修學佛法,眾生根性大致分小乘、大乘;小乘根性從五停心觀下手,這不必再說。直行大乘菩薩,開始發心便修大乘,是否不須小乘工夫呢?不是的,縱發菩提心,求成佛道,修行次第仍是五停心觀、別相念、總相念,空觀包含這些在內。各位要記好,大小乘在心不在法;縱修大乘法,不發菩提心,大法也成小法;發菩提心,小法也成大法,因爲心大,行也隨著廣大,所以,大小乘論心不論法。倘念佛只求自己往生西方,享受極樂世界金沙布地、七寶池、八功德水等,求自解脫是小乘心。阿彌陀經是大乘法啊,觀無量壽經三福,第三福云: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很顯明規定,不發菩提心,不能往生。無量壽經裡三輩往生,上中二輩都說要發菩提心。可見只求自己往生,以自利自了觀念念佛,大法變小法,也會成爲人天法。
有些老人不懂佛法,將念佛當作錢,以爲百年後到閻王處,閻王見他念了好多佛,存許多錢,便心生畏懼,不敢將彼送往地獄。若以此心念佛,連小乘法都不及,遑論往生安養。至五根五力境界,似鑽木取火,煖相現前,已冒煙了。諦閑老法師教觀綱宗講錄,說到第五定心境界,謂「大似藏教煖位」,很謙虛,不敢說一定是,大概像前面藏教聲聞位的煖位吧?悟理雖不同,修證階位很接近,大致相同。
六、不退心—前既具煖位之相,不可暫停,須進而不退,如鑽木取火,火出,達成目標爲止。諦老云:「大似頂位」,像四加行之頂位,已達高峰之頂。
按四教儀次序,不退心之後是迴向心、護法心。仁王經則先護法後迴向。編寫時或用手抄,故順序顛倒,未必寫錯,或許是抄錯了。爲配合其修持次第,順仁王經位次,先說護法心。
七、護法心—既已不退至頂位,須用心護持所修,「護」是心,「法」是境,護法即心與境,心、境冥合一如。此時,能修之心,所修之境(空)成片,心即空,空即心,心空不二,方能眞正護持所修工夫,如四加行之下忍位。
聲聞藏教中,忍位分下忍位、中忍位、上忍位三階段。
八、迴向心—迴轉趣向,將功德迴轉趣向三處,待介紹十迴向時再說。這裡迴向心是將已證之心、境一如境界,迴光反照,攝護自己的功力道心,以此功德度化眾生,所修之心,心相不可得;所證之境,境相也不可得,心、境皆不可得,覺悟力量已達高峰,故可做利他事業。似藏教中忍位。
九、戒心—戒心是以持戒如護浮囊之心爲喻,護浮囊之理出自梵網經菩薩戒,「浮囊」是水袋,內充空氣,如今之救生圏,依之過河,不致沉弱。經論載:昔有食人羅剎,見一人欲渡海,手抱浮囊,要求給一半,不允;四分之一乃至一些些,也不答應,因稍稍漏氣,生命不保。持戒之心如護浮囊,表大、小、重、輕,眾戒等持,不可因輕戒而馬虎。戒心明其修持已達心、境一如,自然而然戒法清淨,無一念妄動,如護浮囊般,此乃忍位中之上忍位,快破見惑了。
十、願心—發大願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菩薩至此境界,恐沉空滯寂,落入聲聞位中,菩提心不能保持,因煩惱未破,故須時時發願,以願力作斷煩惱的增上緣。
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三十五,詳細說明發願意義。這情形似藏教四加行的世第一位,因進一步就斷見惑了。詳細配法,請看諦閑老法師的教觀講錄,法華玄義沒如此細配。諦老說法很有道理,因下之初住破見惑,斷見惑前,須經三資糧、四加行,其見解沒錯。
此十位,伏三界見思煩惱,故名伏忍位。(外凡)
伏忍位名相出自仁王經,瓔珞經無,仁王經五忍的第一位即伏忍位,既出仁王經,前未列經名,是不甚調和的。
十信修滿,可伏三界見惑八十八使、思惑八十一品,如石壓草,令不起現行,故名伏忍位,屬外凡位。
與藏教七賢位,通教乾慧、性地齊。
至此,與藏教何位相齊呢?藏通二教階位,由伏惑、斷惑論相齊,但悟理有別,這裡是悟大乘眞如之理,完全不同。斷惑可以相同,因此,與藏教七賢位,通教乾慧、性地齊。
到此,十信位說完,爲配合藏通二教,最後四十一頁有四教頌,易記易背,可抄在儀文之後。頌曰:
「七賢七位藏初機,通教位中一二齊;別信并圓五品位,見思初伏在凡居。」對照正文容易明白,「七賢七位藏初機」,三資糧、四加行是藏教七賢位,有七個位次─一、五停心,二、別相念,三、總相念,四、煖,五、頂,六、忍,七、世第一。七賢七位是「藏」教「初機」,藏教根機,須從此下手。現之別教十信位,正與藏教「初」第一位,即和藏教根機所修的七賢位相齊。「通教位中一二齊」,通教有十地,第一乾慧地,第二性地,與別教十信齊。「別信并圓五品位」,雖未講到圓教,在此可先知別教十信位滿,與圓教五品位相同,皆伏三界見思惑。「見思初伏在凡居」,修行至此,才能初伏見思惑,但仍居於凡夫位,別教全屬外凡位,藏教四加行是內凡位。頌文本欲留到圓教再說,恐多了難懂,今在別教會通,到圓教一說便知。這首頌讀熟,往後凡見天台教典論著提及「齊」之位次,即可明白。此乃古德教導後學的方便法,因位次很繁不容易記,應下番工夫,我初學時死背,古人讀書大多如此,今人或許覺得死背不太好,太笨了!可是,笨有笨的好處,讀熟,隨時可運用。
學佛研究教理莫畏煩怕難,大家三餐吃的飯不是比這更難嗎?請問我們吃的飯從哪裡來?農夫整地播種、收割到煮成飯,要花多少時間精力啊!「須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」,粒粒飯皆來自農夫血汗,看起來容易,其實並不輕鬆。研究教理畏繁不肯用功,不得受用,這些道理不懂,看經論及古註便一竅不通,故事雖好聽,沒多大作用。
十信講完,有一點必須知道,前面曾說瓔珞經將十信列入初住中,意思是修初住位,就得修十信,十信修滿則初住滿,所以,菩薩瓔珞本業經下卷,釋義品第四,初住發心住云:「發心住者,是人從始具縛凡夫,未識三寶聖人,未識好惡,因之以果,一切不識,不解不知。佛子!從不識始凡夫地値佛菩薩,於教法中,起一念信,便發菩提心,是人爾時住前,名信想菩薩,亦名假名菩薩,亦名名字菩薩。其人略行十心,所謂信心、念心……」等,住前即初住之前,初住之前,修十信位,尙未證入初住,稱信想菩薩,「想」念也,念念不忘修十信,又名名字菩薩。依瓔珞經說法,十信是平行、橫的,不是豎的。按起信論言,十信修滿證入初住,須十千劫即一萬大劫,試問我們修多少劫了?如果今天才開始,則還有十千劫,下工夫,莫畏難!這十千劫是十信平行修,並非第一千劫修信位,第二千劫修念位,因十信前後有連帶關係,都得貫通,因此,瓔珞經將十信排入初住,謂住前先修十信,信滿即登發心住,不必另外建立。
智者大師根據仁王經,先說十信,再說十住,較易了解;若依瓔珞經,比較難懂,頭腦如果不夠清明,容易混淆。所以,我說四教儀未提仁王經,是個大缺略。十信另列十住前,易令人產生錯覺,誤爲像初住、二住、三住一樣,如登樓梯,級級往上,約豎看,那不對。十信是平行,都在第一級,約中等根性言,須十千劫;然十千劫也非固定,若肯下工夫,像釋迦世尊站七天七夜就超過九劫了,所以,莫認爲一定很難。佛法有時說很快成佛,當下即佛,目的爲破怕難眾生的心理障礙,倘不這麼說,此類眾生必打退堂鼓,「算了吧,我不要修行,還是做凡夫好了!」因此,修密說即身成佛,身體當下就是佛,不過,這是理即佛,連名字即還不到哩,何況究竟即佛?下面圓教講六即佛便知。明此理,行菩薩道,不管須修多少劫;我有種淺顯想法,佛說菩薩道,是教我們做人的方法,假使大家以菩薩道爲本,以行菩薩道精神做人,則世界太平,不必警察、法院,因人人是菩薩嘛!但眾生根性千差萬別,不可能各各如此,只好隨順眾生,慢慢接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