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

天台四教儀講錄40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40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圓教科判有三段:標、釋、結。庚二、釋,分辛一、釋名義,辛二、明位次。「明位次」又分壬一、總明,壬二、別釋。「別釋」下分癸一、依經明位,根據瓔珞經、法華經,說明圓教位次,上已說竟。接著說:
  癸二、六即判位分四
再約六即,判定圓教位次。蕅祖教觀綱宗,四教各論六即,天台四教儀只約圓教說,因若每一教都說,初學不易領會。「六即判位」分四:子一、略敘所以,二、正明六即,三、釋六即名,四、結益勸學。這是我依文字,希望初學者容易了解而重訂的科判,與四教儀課本上稍有不同。
   子一、略敘所以
簡略敘述六即判位的用意。
然圓教位次,若不以六即判之,則多濫上聖,故須六即判位。
說明需要六即判位的原因。「然」轉語詞。前面講過圓教位次,一位一切位,一切位一位,若不以六即判定,恐後人「則多濫上聖」,產生誤解,以凡上濫聖位而不知,故圓教須六即判位。普潤大師說六即頌前,有「癡禪任性,濫上聖以矜高;狂慧隨情,居下凡而自屈」之語。因當時禪宗盛行,一般學禪者往往說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認爲明心見性就成佛了,不知所謂佛,是六即哪一類佛,多數是理即佛,頂多是名字即,連觀行即也未必到,很容易以凡濫聖,故言愚「癡禪」和子太「任性」了,「濫上聖以矜高」,以爲直指人心見性成佛,自己便是佛,濫於上聖階位,自矜自誇,自高自大;而文字之師,執著文字,「狂慧隨情,居下凡而自屈」,認爲豈有當體即佛的,自屈下凡位中,不敢想要成佛,若懂「即」義,則此二病皆除。因此,智者大師創立「六即」,凡大乘經典說到圓義,皆含六即,然無明顯文字,智者大師定下理即、名字即等名相,爲智者大師獨創,天台家獨具之名稱,非常重要。
   子二、正明六即
正說明六即。
謂一切衆生,皆有佛性,有佛無佛,性相常住。又云,一色一香,無非中道等言,總是理即。
這是第一「理即佛」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便是理即佛,傅大士云:「夜夜抱佛眠,朝朝還共起」。古德云:「五蘊身中有眞佛,無奈人人不自識」,皆顯示理即佛之義。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根據涅槃經,只要是眾生,當體就有佛性,
一闡提斷善根者也不例外,因只斷修善,不斷性善,本自具足的佛性便是善法。闡提尙且有佛性,何況我們不是闡提,且有善根,沒善根不會發心學佛,既然有善根,更是有佛性。
「有佛無佛,性相常住」,不論世間有佛或無佛出世,例如我們生在佛前佛後,釋迦佛已入滅,彌勒菩薩尙未降生成佛,世間雖沒佛,但眾生佛性,仍然常住,本來如是。「性相常住」,性相二字,即法華經方便品十如是: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體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緣、如是果、如是報、如是本末究竟等中的兩種。十法界每一法界,皆具備十如是之理。「性相常住」就是如是相、如是性,當體即常住,常住不變之理即佛性。此乃參合涅槃經、法華經的說法,顯示眾生本有佛性,當體是佛,謂理即佛。
又,其他大乘經典說:「一色一香,無非中道」,色聲香味觸等六塵境中,隨舉一色法、香法等任何一法,當體即中道、佛性,所謂「翠竹黃花,無非般若」,蘇東坡云:「溪聲盡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淨身」,道理相同。色香無非中道,維摩經、華嚴經、央掘摩羅經、思益梵天所問經、大乘同性經、諸法無行經等皆顯示這類圓義,不必一一細舉。圓覺經還說: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說的也是理即佛,非究竟即佛。
講到理即佛,我們看無機子所造的六即頌。無機子是宋朝,南宋初的法雲法師,名法雲,字天瑞,俗姓戈,江蘇吳縣人,自立無機子別號。北宋末,宋徽宗聞其說法,尊崇異常,賜號普潤大師。師學天台,爲四明尊者知禮大師第四傳弟子,從四明算起,到法雲已第四世了,著有「翻譯名義集」,是部工具書,將梵文譯成中文的名相,一一列出,加以解釋。原本分十卷,約翻譯類別而分,查起來相當困難。民國初年,丁福保居士,是位了不起的長者,除編著佛學大辭典外,按一、二、三、四數字,重編翻譯名義集總目,謂「翻譯名義集新編」,很容易查。這部書四十年來未見出版,我存有一部,去年翻印流通;內有六即頌,「癡禪任性,狂慧隨情」,即出自六即頌之前;六即頌寫得非常好,我初學便背,現依教乘法數影印,分給諸位參考,請看表:

   ┌理  即一切眾生    ┌動靜理全是。行藏事盡非。
   │       皆有佛性────┘冥名隨物去。杳杳不知歸。
   ├名字即佛───知識經卷 無  ┌方聽無生曲。始聞不死歌。
   │       聞名知字────┘今知當體是。翻恨自蹉跎。
   ├觀行即佛───一教修行 機  ┌念念照常理。心心息幻塵。
六即佛┤       即五品位────┘徧觀諸法性。無假亦無真。
   ├相似即佛───相似解發 子  ┌四住雖先脫。六塵未盡空。
   │       即十信位────┘眼中猶有翳。空裏見紅花。
   ├分證即佛───分破分證 頌  ┌豁爾心開悟。湛然一切通。
   │       出住至等────┘窮源猶未盡。尚見月朦朧。
   └究竟即佛───至斷圓滿    ┌從來真是妄。今日妄皆真。
           即妙覺位────┘但復本時性。更無一法新。

理即頌是:「動靜理全是,行藏事盡非;冥冥隨物去,杳杳不知歸。」這首偈頌將眾生當體佛性的理即佛,說得非常圓到。眾生行住坐卧,舉止動靜,約理說當下就是佛。但「行藏事盡非」,行,動也。藏,靜也。約事相言,完全不是這回事,果地究竟即佛,不會有凡夫貪瞋癡,殺盜淫妄的表現,約理說沒錯,當體是佛,約事則完全是個凡夫,行藏事盡非,爲什麼?因「冥冥隨物去」,常遊於物內,而不遊於物外,心隨境轉,看到喜歡的高興,不喜歡的討厭,不知迴光返照,「杳杳不知歸」。後兩句全把凡情表達出來,因此,古德說:「但盡凡情,別無聖解」,因眾生凡情埋沒了聖解,去掉凡情,聖解也不可得。現在我們這些眾生都是佛,但屬理即佛,不要以爲和大殿供的佛相同,假如自認是佛,坐到大殿上,看大家會不會向你頂禮?不馬上被拉下來才怪!
有則銅佛像與大磬的對話,深夜,大磬很不高興說:「人太沒道理了,你是銅鑄,我也是,爲何對你就千拜萬拜,對我卻千打萬打?維那師早晚都用支大槌敲我一頓,很不公平,實在沒道理!」佛像答:「你羨慕我,可知我吃多少苦頭?正鑄造時,臉大就削,眼小便挖,全身無一不受苦,但我忍下沒哼一聲。你啊,小孩拿根香,不小心碰到,你就嗯嗯叫,本想鑄成佛,因受不了苦,只好造成磬,圓圓坐在殿中,被敲就嗡嗡大叫抗議,些些忍耐也無,如何受人禮拜!」這故事挺有道理,我十四歲,日政時期,日本佛教辦講習班,聽一位日本老師講的,用意要我們學銅佛,修行莫畏苦,並非說理即佛。大家都是銅,質材可鑄成佛或大磬,乃至地獄、餓鬼等,因一切唯心造。明此理,平常說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成的是理即佛,頂多名字即,連觀行即未必論及,何況究竟即,相差甚遠,須三大阿僧祇劫。
次從善知識,及從經卷,聞見此言,爲名字即。
其次第二名字即,「從善知識,及從經卷,聞見此言」,表上是「知識經卷,聞名知字」,由善知識開導,或自己看經,了解眾生有佛性。理即佛則不知自己有佛性;遇到不學佛,不懂佛法者,告訴他:「你就是佛。」他必答:「我是佛,何以你不拜我?」懂理即佛之理,簡單說,從經典、善知識處學來。名字即佛範圍很廣,起碼懂佛法,知道自己有佛性,但要眞正達成名字位,約教下言,得大開圓解,徹底明白圓教圓理的三諦三觀深理,對一切佛法,沒有偏見,完全能融會貫通,才算眞正名字即,並不簡單;蕅益大師臨終時云:「名字位中眞佛眼,未知畢竟付何人?蕅祖大開圓解,最後說:我名字位中眞佛眼,不知傳給誰?誰能接受他的名字位中眞佛眼?以教下言,大開圓解就是名字即,也就是禪宗的大開大悟,禪宗的開悟,也不過是理路明白而已,生死還未了,因此,禪宗祖師說:「修證即不無,染污即不得」,大開大悟後,要修要證,須水邊林下長養聖胎,此即從觀行即下工夫,可見禪宗大開大悟,與教下大開圓解是相等的。當然,以禪宗立場,不肯接受,認爲他們高多了。教下則認爲相等,因理路明白,只是解悟非證悟,設若眞正證果,當然比大開圓解高了。
名字即頌云:「方聽無生曲,始聞不死歌;今知當體是,翻恨自蹉跎。」曲,比方。剛聽懂無生之理,知眾生有佛性,三諦三觀等,學佛者能體悟這些,比曲悅耳。「始聞不死歌」,才開始聞知有不生不滅的佛性,「不死」即不生不滅。楞嚴經第二卷,十方顯見第三,波斯匿王那段話,說得非常清楚,彼只知無常生滅,不知有不生不滅,因此,佛告訴他:當體有不生不滅的體性存在。明白後,「今知當體是,翻恨自蹉跎」,今知當下便是,翻過來悔恨自己過去蹉跎歲月,行屍走肉度日,不懂佛法太可惜了!眞正學佛者,剛接觸佛法,都有這種感慨,總覺太晚,怎不早點親近!「名字即」範圍很廣,從知眾生有佛性開始,到大開圓解爲止,才算圓滿。
大開圓解,並不容易,何謂大開圓解?沒圓解,看佛經、閱祖師所造論,有許多互相矛盾處,如空、有、亦空亦有、非空非有,金剛經之即非是名、是名即非,以凡情眼光,統統矛盾。若眞正圓解,不但不矛盾,且相輔相成;空不離有,離有,空不可得;有離不開空,沒空,有也不可得,故般若心經云: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,乃至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至此空有圓融境界,才算大開圓解。
初學佛者,別說大開圓解,往往邪正不分,例如自稱無上師,還說即刻開悟;哪有吃飽才吃飯,或不必吃飯就飽了?但一大群人以邪當眞,跟著盲從,多可憐啊!又自封活佛的也不少,不過,封自己是活佛,頂多是理即佛,理即佛本不必封卻自封,一般人以爲他就是佛,很了不起,趨之若鶩。我們往往有偏解,所謂門戶之見,主觀太重,不能持客觀態度看佛法,如此,問題更大,尤其今人好用歷史考證,這部經僞造,那部經可疑,弄得亂七八糟,不知哪句佛法才是眞的,影響大眾信心,最後,佛法也滅了!末法時代,唯獅子身上蟲,才有辦法反食獅子身上肉,外面的蟲是吃不到的。
依教修行,爲觀行即。(五品位
觀行即是五品位。依上所了解名字之教,眞實修行,謂觀行即。「觀」修觀,修三止三觀、一心三觀。五品位開始便是修行,五品位前已說過。觀行即頌云:「念念照常理,心心息幻塵;徧觀諸法性,無假亦無眞。」念,觀也。時時刻刻修觀,照常住之理,常住之理即佛性,諸法之理性。「心心息幻塵」塵,煩惱也。心心念念修觀,得到修行功用,幻化塵勞慢慢消除,由是「徧觀諸法」體「性」,「無假亦無眞」,當體即空,眞、假皆不可得;以空觀看,假不可得,以假觀言,眞不可得,眞假倶非,雙遮;眞假倶是,雙照。寂照同時,如此修觀,觀行方成。
相似解發,爲相似即。(十信
以配位言,屬圓教十信位。「相似解發」,相似,很相像、很接近。什麼相似?已啓發理解,除見思惑,能伏無明,謂相似即佛。頌云:「四住雖先脫,六塵未盡空;眼中猶有翳,空裡見花紅。」四住即見思惑,見爲一住,思惑三住。
四住脫落,見思已斷,能伏無明,去塵沙惑,但「六塵未盡空」,正在修假觀,假觀尙未修成,六塵還沒全空,即法執,「眼中猶有翳」,像眼睛有些小毛病,「空裡見花紅」,顯示假觀未徹底成就。假觀修成可證俗諦理,修中觀證中諦理,中諦理現前,破一分無明,證一分法身,便是分證即佛。
分破分見,爲分證即。(從初住至等覺
「見」證也。無明分分破,法身分分證,從圓教初住,直至等覺,四十一階位皆屬分證即佛。偈云:「豁爾心開悟,湛然一切通;窮源猶未盡,尙見月朦朧。」分證即佛已分破無明,分證法身,「豁爾心開悟」,初住即心開悟,「湛然一切通」,徹通諸法,可分身百界作佛,但「窮源猶未盡」,還未窮究源頭,究竟成佛,「尙見月朦朧」,像農曆十四晚上的月亮,並未完全圓滿;也像隔層薄紗看月,朦朦朧朧,等覺菩薩境界,亦復如是。
智斷圓滿,爲究竟即。(妙覺位
四十二品無明斷盡,福慧圓滿,爲究竟即佛,也就是妙覺位。頌云:「從來眞是妄,今日妄皆眞;但復本時性,更無一法新。」成佛沒有絲毫新證,只是證到本來面目,本有佛性。未成佛前,「從來眞是妄」,我們皆在妄境中,從凡夫地乃至到等覺,也不免在妄中打轉。成佛了,「今日妄皆眞」,昔之虛妄法,當下都是眞的。譬如金塊,鑄造九法界金相,過去一向看到金體假相,六凡及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相是妄的,不是眞的。「今日妄皆眞」,成佛,看到假相的眞體,所以,華嚴經說:「如來成正覺時,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」,故三嘆:「奇哉!奇哉!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,所以不能證得。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因被妄相所迷,所以不能證得,若能去除煩惱妄想,自性儼然在前,則今日妄皆眞。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成佛時,見一切眾生都是佛,看到的都是金體,與佛金體無二無別。今天下大雨,各位來聽成佛之理,我就想:當時釋迦佛在菩提樹下,若遇大雨,不曉得怎麼辦,是否有人代爲撐傘?也許是梵王、帝釋吧?不過,成佛了,相信雨也會避開吧,不然坐在樹下,怎吃得消?我們遇豪雨,講經得和雨聲比賽,雖有麥克風,雨聲還是太大了,這都是我們妄境中所見的一切。成佛呢,不是新成,「但復本時性」,只是恢復本有佛性而已,「更無一法新」,皆本具,沒一法是新得,在佛不增,在凡不減,眞如本來如是,不增不減,這就是究竟妙覺境界,此境界親證乃知,不可心思口議。
前曾提過,諦觀法師以章安尊者「八教大意」爲藍本,編天台四教儀,天台八教大意,圓教之後也說六即,我比對已,覺得八教大意六即的前後文字,較四教儀易解,說六即前,先言:
始終理等,故名爲圓。約事仍殊,乃分諸位。譬如濕性,冰水無殊,融冰成水,初後宛然。應明六即,方顯聖理。
理同故即,事異故六,故名六即。如諸大教,有即名者,生死即涅槃,煩惱即菩提等。並判六即,方免濫非。問:華嚴經云:初發心住,便成正覺。何須更因餘之位耶?答:正覺分成,名成正覺;非即發心成究竟正覺。譬如闇室,分四十二分,一炷之燈,即名室明,可同於二三乃至四十二炷。若了此喻,一成一切成,不失初後,明昧宛然應知。
何謂圓教?「始終理等,故名爲圓」,圓教之理,從始至終,相等無異,故名圓教。圓者無法不包,大而無外,理雖如是,「約事仍殊」,約事相言,從初發心悟圓理,直至究竟佛果,親證圓理,是有差別的,因此「乃分諸位」,圓教也有六即分位,也就是四十一位。圓教本一位一切位,何以有階位呢?「譬如濕性,冰水無殊」,如冰與水,濕性相同,沒有差別,但「融冰成水,初後宛然」,一大片冰湖欲溶成水,須由上而下,由前而後,由小而大,冰溶爲水有前後淺深,故「應明六即,方顯聖理」,應以六即說明,才能顯示佛、祖師們所說的高深道理。八教大意講六即前,有這麼一段文,我覺得如果懂這段文,下之六即不解釋也懂,從理即至究竟即,就是把冰溶成水的過程,第六階段,冰已成水了。未溶前,冰、水之濕性相同,始終相通,「濕性」喻理,「冰」喻事,由事融成理,須經六階段,這不就明白了嗎?我覺得諦觀法師把八教大意有些好地方略掉,實在可惜!逢此情況,我會提出給各位參考,這段譬喻有助於明了六即,因此,四教儀六即之後,再說說八教大意的六即。
明朝末、清朝初,四尊者之一的蕅益大師著作中,常舉冰水爲喻,很有意義,可能得自於此,但也許蕅祖沒看到八教大意。明朝那些大師很了不起,當時八教大意或許流傳韓國,不在中國,而那些大師卻能體悟。我們現在都是根據大正藏,再往下講,則和四教儀差不多,六即分位一一比對,須花很多時間,不必再說,冰水喻很有意義,故提出作補充,幫助大家更清楚體會六即之理。
關於怎有六即名相,八教大意說完六即後,也講得很清楚,四教儀前面已部分講過了,例如「理同故即,事異故六,故名六即」,但其六即「如諸大教,有即名者」,根據大乘教典,有這即之名相,表達六即之義,引證「生死即涅槃,煩惱即菩提等,並判六即,方免濫非」,生死即涅槃,煩惱即菩提等這類文字,若不以六即判位,恐以凡濫聖,誤會生死即涅槃,不必了生死了;煩惱即菩提,不必斷煩惱了,明六即,可除這類疑慮。又往往有人誤爲圓教既然一位一切位,何必再論分位?文以問答方式呈現。「問:華嚴經云,初發心住,便成正覺,何須更因餘之位耶?」「答:正覺分成,名成正覺」,華嚴經之「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」,是分證非究竟,所以稱成正覺,並不是初發心便成無上佛果。「譬如闇室,分四十二分,一炷之燈,即名室明。可同於二三乃至四十炷,若了此喻,一成一切成,不失初後,明昧宛然應知」,譬如「千年暗室一燈能破」,但光的亮度有大小,除暗有前後,假設有四十二支蠟燭,剛點第一支時,因暗室範圍大,雖有光,卻昏昏暗暗;此喻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,乃圓教初住位,破一分無明,證一分法身。「暗」喻無明。點第二支乃至第三、四支,不是更亮了嗎?到四十二支全部點燃,暗室大放光明。舉此喻圓教分位,容易了解,所謂「一位一切位,一切位一位」,暗室四十二支蠟燭,漸漸點燃,第一支燭光也照到暗室,但亮度有限,待四十二根燭光徧滿暗室,不就是很顯明一切位一位的道理嗎?暗室所有光,不出初支燭光,這不是一位一切位嗎?從此簡單比方中,便可體會出圓教所謂一位通一切位,一切位一位的道理。因此,我覺得四教儀講六即,略掉八教大意的譬喻,眞是遺珠之憾,所以,在此加以補充,相信各位對圓教分位、六即能更加明白。
   子三、釋六即名
解釋「六即」二字意義。
約修行位次,從淺至深,故名爲六。約所顯理體,位位不二,故名爲即。
這段文詳細寫出八教大意之「理同故即,事異故六」的意思,以解釋六即之義。修行階位由淺至深,故有理、名字、觀行、相似、分證(或作分眞,眞指眞如自性,證得一分眞如謂分眞,也就是法身。分證是動詞,約證果言,破一分無明,證一分三德謂分證)、究竟六種。約所顯理體,位位不二,如上之點燭喻,故名爲即。
   子四、結益勸學
總結六即利益,勸學佛者應好好修學。
是故深識六字,不生上慢。委明即字,不生自屈。可歸可依,思之擇之。
六即有如是廣大利益故,學佛者若能深深了解,認識六即「六」的意義,就不會以凡濫聖,起增上慢,自高、自大、自誇。「上慢」即增上慢,慢是根本煩惱之一,唯識說有七種慢,以增上法起慢稱增上慢。這名相本起自聲聞人,佛世時,有位修禪觀者,修到四禪,誤爲證四果,隨便告訴人家:我是阿羅漢。但出定後,見外面境界,又生貪瞋癡,疑佛所說。將四禪當四果,以增上法起慢,屬增上慢。這裡說上慢,指究竟佛果,宗門修禪者,往往誤會當下是佛爲究竟佛果,以佛果起增上慢,若了解六即之六,明白事相,當體即佛是理即佛,知佛法頂多是名字即佛,正在修行,剛開始還談不上觀行即佛,便不生增上慢。
「委明即字,不生自屈」,委,詳細。詳細了解即的意義。即,當下就是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可成佛,不懂即之道理,則自甘卑劣,如無機子講的「狂慧隨情,居下凡而自屈」,不敢想要成佛。從前,我在獅頭山,山上有位老菩薩不識字,很發心做苦工、念佛;每天吃過早餐,拿著掃帚,從山下石堦,一級一級往上掃到山頂,天天如此,掃得很乾淨。一天,有位台北來的居士,半途碰到,我也正巧下山,聽到那位居士讚歎老菩薩:「像你這麼發心,路掃得那麼乾淨,將來一定成佛呀!」老菩薩惶恐說:「那我就不敢想了,我很愚癡,業障深重,罪過很多,怎敢想要成佛!」居士聽了,也嚇一跳說:「奇怪!你學佛不敢想成佛,那麼,學佛爲何?」「以後去極樂世界,給阿彌陀佛煮開水泡茶、掃地。」他不作佛,要做佛奴,沒想到極樂世界八功德水充滿,還須煮茶嗎?黃金、琉璃等七寶爲地,微風吹動,乾乾淨淨,不必掃,也沒掃帚,難道往生時要自備一支嗎?這種想法,恐成無業遊民哦,極樂世界沒有遊民收容所,存此觀念,不得往生。這就是不懂「即」,自生退屈。不只獅山那位老菩薩,現在這類學佛人恐也不少,儒家云:「堯亦人也,舜亦人也,有爲者亦若是。彼既丈夫我亦爾,不應自輕而退屈。」我們換成佛法說:「佛亦人也,菩薩亦人也,有爲者亦若是。」沒天生釋迦,自然彌勒,佛、菩薩都是人修成的,只要肯修,大家都能成佛,這在藏教時已說過了。既然學佛,不想成佛,沒有目標,茫茫苦海中,何以求出離?
「可歸可依,思之擇之」,勸修,總結說六即意義,勸大家好好修學,六即之理値得我們歸投依靠,聞而思,思而修,否則,如耳邊風,得不到受用。摩訶止觀載:古印度有野葬,有人撿頭骨到街上叫賣,如果是豬骨、牛骨還有人買,人的頭骨誰買啊?跑了一天,終於有人說:我買,但要挑選。於是,用根草從頭骨右耳穿進,左耳穿出,能穿通的價最高,假設可賣一百元;穿一半打五折五十元;草插不進則不買,縱送也不要。賣者覺得奇怪,請問原因?買者答:耳能穿透的,生前不但聽過佛法,且理解開悟,所以,左進右出,右進左出,最寶貴,我買下建塔供養有功德,因彼修行有成。入半者聽過佛法,但沒開悟,也可供養,只給半價。草穿不進是凡夫俗子,完全不聞佛法,送我都不要,不値得恭敬。各位要珍惜自己頭顱,將來或許還可賣錢哩!現在不能試哦,弄破耳膜賴我,就罪過了。由此可知,聞法得益,身體頭骨都會感應,這故事不是我創的,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中有,我看過好幾遍,知道賣頭骨事,就拚命看經,希望將來賣個好價錢。聞佛法和聽世間雜法不同,功德不可思議,因此,六即判位,當好好學習,「可歸可依」,「思之擇之」擇,善能分別。仔細思惟,善能分別自己在六即佛中屬於哪一種,方不致產生增上慢或自甘卑劣的毛病,顯示六即道理,有很大功用。
  庚三、結
略明圓教位竟。
簡略說明圓教,到此爲止。此即總結上文。化法四教藏、通、別、圓皆已說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