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

天台四教儀講錄36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36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  丑二、解釋分二
「標列」雖分八個階位,但仍和別教分位科判一樣,按順序約凡聖分別,故解釋分寅一、凡位,二、聖位兩段。
     寅一、凡位分二
凡位分外凡、內凡。
      卯一、外凡分三
外凡有三段:辰一、標五品名,二、釋五品義,三、結位示同。
       辰一、標五品名
初五品位者。
此即標五品名。
       辰二、釋五品義分五
解釋五品意義,根據五品,分五段:巳一、隨喜,二、讀誦,三、說法,四、兼行六度,五、正行六度。
        巳一、隨喜分二
一、隨喜品。
五品位第一是隨喜,先講隨喜品。隨喜品分兩段:午一、內修三觀正行,二、外修五悔助成。
         午一、内修三觀正行分二
此即隨喜的開始,「內」內心,從內心起修三觀,觀三諦理。
前曾言及宋朝時高麗諦觀法師,送回天台教部後,親近天台山義寂法師,根據天台三大部,編「天台四教儀」,是台宗入門書。志磐法師在佛祖統紀裡,評四教儀是依荊谿湛然尊者「天台八教大意」改寫。但荊谿是錯的,應該是智者大師弟子章安灌頂尊者。智者大師滅後,可能有些台宗學人,隨章安尊者學天台,爲使初學容易入門,根據台宗教部而寫八教大意。這部書在當時不算流通,因六朝文字,後人讀之,較不通暢,且文較繁瑣。四教儀補其不足,刪其繁瑣,比八教大意好得多。我看「佛祖統紀」這段記載,找出八教大意對照,確實許多是原文照抄,大致還好,沒多大毛病,可是,講到圓教隨喜,問題來了,我們先明科判再說。「內修三觀正行」分兩段:未一、引經立名,未二、徵釋觀境。
  未一、引經立名
經云:若聞是經,而不毀訾,起隨喜心。
法華經第六卷,隨喜功德品第十八說:若有人聽到法華經,迹門開權顯實,本門開迹顯本的深奧道理,不生毀謗,生圓信,隨喜功德心,隨順一念具足三諦之理,「隨順事理,慶己慶人」,聞此難得殊勝之法,歡喜不已,希望一切眾生悉皆得聞了解,謂隨喜。此即以隨喜立名的根源。
  未二、徵釋觀境
假藉問答徵問解釋觀境。
問:隨喜何法?
講隨喜,是隨喜什麼法呢?
答:妙法。
所隨喜的是妙法。八教大意原文沒設問答,直接寫「隨喜妙法也」。藏經中標點用圏圏,有些也不一定正確,隨喜下應有頓號,「隨喜、妙法也。」隨喜什麼?隨喜妙法呀!何謂妙法?
妙法者,即是心也。
原文是:妙法是心法。「心也」,「心法也」有何不同?有一些些不同,如果說妙法就是心,指我們當下一念心而已。若是「心法」,那麼,心所含一切法也在內,加「法」字與單用「心」字,用意有別。妙法是什麼?就是心,此理可通。但其目的要表達「心佛及眾生,是三無差別」,心法便可包含佛法、眾生法,沒「法」字,則只指每一個人當下的一念心。
中文文法很微妙,字字有其意,加一字涵義便不同,讀書若不這樣讀,讀不出味道,大家都學五柳先生,讀書不求甚解,看過就算,不用心。現在印了很多木刻版古書,是否有人看很難說,以囫圇呑棗方式看,也沒多大作用,只是保持版本罷了。八教大意原文是「法即心法及生佛法。此法即心,此心即法。」法,就是心法及眾生法、佛法,標點應「及生、佛法」,心法、眾生法、佛法眾生本具,故「此法即心,此心即法,三無差別」,法不離我們當下一念心,一念心具足三法。
妙心體具,如如意珠,心佛及衆生,是三無差別。
「妙心體具,如如意珠」,此諸法微妙理體,一切心中本來具足,如「如意珠」,如意珠即摩尼珠,如眾生心,要什麼出什麼,因此,古德釋心字云:「三點如星象,橫勾似月斜;披毛從此得,作佛也由他」,十法界由此一念心而造。「心佛及眾生,是三無差別」,根據六十華嚴。意即心、佛、眾生三法當下具足,並無差別,心悟即佛,心迷即眾生,迷悟就在當下一念。
到此,請各位看正文,接著是第二十九頁,「此心即空即假即中,常境無相,常智無緣;無緣而緣,無非三觀,無相而相,三諦宛然」,從「常境無相」下六句,完全按天台八教大意照抄,但只抄這麼一段,反而不懂,前後對不上,讀起來很辛苦,我初學時,讀這段文,好幾天睡不著覺,不知如何「常境無相,常智無緣」,說的是什麼?「無緣而緣,無非三觀」,怎對得起來?後來對照天台八教大意原文,看原文便懂了,昨天臨時決定還是印出來,否則,我講的是城隍廟,你們是莫名其土地堂,因此,我根據大正藏,大正藏還保存天台八教大意,可見日本人編大藏經很用心,這本書並不起眼,文字不很通暢,能被編入,表示對八教大意的尊重與珍惜。我把隨喜直到三諦宛然這段文影印放大,發給大家,現在請各位看這段原文:
附:釋觀義中,章安「天臺八教大意」原文:
初言隨喜者,隨喜妙法也。法即心法及生佛法。此法即心,此心即法,三無差別。凡聖一如如即實相。實相遍相百界三千。百界三千無非實相。故經云。諸法實相即指諸佛權實法也。所謂如是相性體力等。即百界三千也。妙心體具具不出心。猶如金體具足眾器具不出金。故名具心以之爲妙。妙心是境妙智是觀。觀境不二能照能遮。所言境者。具三諦也。具心即空眞諦境也。具心即假俗諦境也。具心即中中道第一義諦也。知眞即空觀。知俗即假觀。知中即中觀。常境無相常智無緣。無緣而緣無非三觀。無相而相三諦宛然。
原文「三無差別」下,是「凡聖一如,如即實相」,書要這樣讀!何謂「三無差別」?因爲「凡聖一如」,眾生是凡,佛是聖,此一念心,即凡即聖,而凡而聖,凡聖不二,所以,一念心具備眾生法、佛法。「一如」同一眞如。新譯家玄奘大師前,有許多「眞如」只翻如字,看如就知道眞,恐用眞就有對待的假,故說如即知指眞如本性。既然凡聖一如,什麼是如?「如即實相」,如就是法華經說的諸法實相,一般大乘經典謂諸法理體。「實相遍相」,文字較古,不大好懂,「遍相」明實相無相,而無相又無不相,豎窮三際,橫徧十方的一切相,都在此一念實相中,無處不徧,實相是常義、徧義,故名遍相,顯其無不相當體,周徧十方。「百界三千」,實相遍相,即指十法界中,每一法界有十如是,每一法界又具足十法界,十十是一百。「百界三千,無非實相」,百界千如,三千性相,當體就是實相。「故」法華「經云」:「諸法實相,即指諸佛權實法也」,一切法當體就是實相,即指諸佛所親證之權實諸法,「權」佛度化眾生的權巧方便。「實」佛親證之諸法實相理體。權法、實法皆含在內。每一法界皆具十如是,「所謂如是相性體力等」,相性體力,每字下應標頓號,此即法華經方便品開頭的十如是: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體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緣、如是果、如是報、如是本末究竟等。道理現在不能解釋,否則,三天講不完。我得保留一點,將來四教儀講完,若有機緣講法華經,到十如是,才好好如一下,現在如了,以後再如,會覺得我炒冷飯。因每一法界具十如是,只列出相、性、體、力,用「等」字包含作、因、緣、果、報、本末究竟。
每一法界有十如是,一個法界又具備十法界,這道理很深奧、很微妙,大家先用自己智慧思考,我也暫作保留,因爲這不是四教儀原文,有時我也偷工減料,偷工減料是現代話,其實,我不是偷,只暫代保留,將來會還給你們。「即百界三千也」,一法界裡具十法界,那麼十個法界就有一百個法界。一百個法界不就有一千個如是嗎?百界千如再配合五蘊、眾生、依報,三種各一千,五蘊是實法,眾生、依報(國土)是假名,成三千。三千有理具三千、事造三千;事造約現象論,理具約本體論,理具、事造兩重三千,是天台最玄妙之理,待講法華經時,再按經文好好發揮。這就將百界千如,權實諸法,當體即眞如實相,所謂一法具一切法,三無差別道理都提出來了,才說「妙心體具,具不出心」,當下一念心,具足一切妙法,因一念心中,具理具、事造兩重三千。天台家云:「介爾有心,三千具足」,只要有這一念心,當下三千法具足,所以,妙心體具。
你看四教儀,「妙心體具」前,本有許多文字,卻把它移到「三無差別」前面,再用如意珠比方。其實,用如意珠不如八教大意以金爲喻,因大家都見過金,沒見過如意珠,舉金比喻,較如意珠易懂。妙心體具,故楞嚴經云:「十方虛空,生汝心內,猶如片雲點太清裡。」「空生大覺中,如海一漚發,漚滅空本無,況復諸三有」。「具不出心」,何謂具不出心?「猶如金體」,好像金的本體。「具足眾器」,佛法中常說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金可鑄成碗筷杯盤,乃至六道眾生相,佛、菩薩相等,雖作眾器,但不離金體。純淨光亮的金體喻心法;金之形相、妙用喻佛法;十法界除佛外,一切皆眾生法,故眾器喻眾生法。我們當下一念心,具足一切法,如金具足眾器,但任何器具,皆超不出金體,「故名具心,以之爲妙」,心既具一切法,無法不具,故稱妙法。「妙心是境,妙智是觀」,眞心理體雖具一切法,但薄地凡夫若不修行,無法體證,因此,具眞俗中三諦之妙心,是凡夫所觀境界,欲觀妙境,須運妙智,所謂以根本智起後得智,觀三諦之理。「觀、境不二,能照能遮」,以佛立場言,所觀之境與能觀之心不二,因其「能照能遮」,能照即雙照,雙照眞俗、空有、有無、是非二邊,凡對待法皆屬二邊,絕待才是中道。雖然雙照,而又雙遮,「雙遮」表雖徧一切法,但不被諸法所轉,本來如如不動,如金體造一切器,然金體不變,此即遮照同時。初學凡夫無法體悟此理,故將境、諦分開說明。
「具心即空,眞諦境也」,具一切法之心體,當體即空,即眞諦境界。「具心即假,俗諦境也」,心具一切法,因緣所生法,當體即空,但緣生諸法,仍然存在,存在的假法就是俗諦理。假觀所觀之境,即俗諦境。「具心即中,中道第一義諦也」,具心當下即是中諦,中觀觀中道第一義諦。「知眞即空觀,知俗即假觀,知中即中觀」,欲了知眞諦理,須修空觀,欲知俗諦理,須修假觀,修中觀方知中諦理,體證中道第一義諦。
八教大意講到這裡,就可對照天台四教儀了,四教儀將這段寶貝略掉,實在可惜!一般人讀四教儀,看不到這段文的。
四教儀正文「心佛及眾生,是三無差別」下,是:
此心即空、即假、即中。
四教儀用此,含攝具心即空假中以下的文字,沒原文,無法體會,我說的很簡單,須自己用心,才能了解。
常境無相。
境,指眞俗中三諦。三諦之理,本來如是,亙古常新曰「常」。此常住不變之境,無形無相,如何緣之呢?
常智無緣。
應知我們本具的能緣之智、能觀之智,也是常住不變的,雖緣眞俗中三諦,緣而無緣,「緣」緣慮、修觀。雖緣,但不執著,沒所緣之境、能緣之心,能所不可得;雖修觀,能觀之心不可得,即平常說的修而無修、無修而修,謂之「無緣」。
無緣而緣,無非三觀。
以能所不二,無緣而緣之心修觀,則當體空、假、中三觀具足,一空一切空,假、中皆空;一假一切假,空、中皆假;一中一切中,空、假皆中,這就是所謂一心三觀。
無相而相,三諦宛然。
眞、俗、中三諦之理,本無形相,無相而能緣,即無相而相,無緣而緣,緣此無相之相,三諦之理,儼然在前。意即三諦之理雖無相,但宛然在我所觀之境中;以三觀之智,觀三諦之理,當下本來具足,儼然存在,此即顯示圓教之觀。實際上,這道理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,須仗己智慧領悟。
隨喜,須明此理,才是眞正隨喜,並不是我們平常說的「隨喜功德」哦!你修功德我隨喜,這道理太淺、太淺了!這裡講的隨喜,我們皆外行,門外又門外,若懂上說,方名隨喜。
初心知此,慶己慶人,故名隨喜。
總結上文說:初發心者,能明此理,慶幸自己,也慶幸他人得此殊勝法味,我明白三諦三觀,也希望眾生明了,解而修行,將來同證道果,由是生歡喜心,故名隨喜。
此即所謂「內修三觀正行」,這道理若要徹底明白,須研究摩訶止觀,通達摩訶止觀,算你了解這段文,所以,我講的只是大概,牙齒稍嚼一下,嘗些些滋味而已。
  午二、外修五悔助成分三
外修五悔法門,幫助內修三觀正行,文多,分三段:未一、結前起後,二、正明五悔,三、結示例餘。
   未一、結前起後
總結前文,生起後文的助修。
內以三觀,觀三諦境。外以五悔,勤加精進,助成理解。
上文說的是「內修三觀正行」,台宗教理,旨在修空、假、中三觀,空、假、中三觀是正修,故稱正行。但單依內心修觀是不夠的,須有事有理,事理融會,才能得到佛法眞實利益,所以,要外修五悔,助成內觀。
「內以三觀,觀三諦境」是結前。前說三觀正修,是由內心起觀,以空、假、中三觀智慧,觀三諦妙境之理,但單靠正修不夠,不能執理廢事,故「外以五悔,勤加精進,助成理解」,「外」指事相,再以五悔努力精進,幫助前面諦觀之解,希望由解悟而證悟。這是啓後。
   未二、正明五悔分三
正說明五種懺悔法門,分三科:申一、標,二、釋,三、結。
    申一、標
標出五悔名目。
言五悔者有二一理二事。
「言五悔者」,這句是標。所言須修五悔法門,輔助解成就,是哪五種呢?這中間好像少了一句,標名之後,解釋之前,要將名目一一列出,「言五悔者」下,起碼要有「一、懺悔」三字,從前用抄寫,可能刻字時漏了也不一定,因爲五悔不是指理、事,理、事是指懺悔,看下文可知。五悔第一是懺悔法門,自己了解便可,寫在筆記中,不必加上。懺悔法門有兩種:一、理懺,二、事懺。先講理懺。
    申二、釋分五
解釋分五段:酉一、懺悔,二、勸請,三、隨喜,四、回向,五、發願。
     酉一、懺悔分二
懺悔分戌一、理懺,二、事懺。
      戌一、理懺
約理顯示懺悔道理。
理懺者,若欲懺侮者,端坐念實相,衆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,即此義也。
這首偈頌顯示理懺意義,出自「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」,簡稱「普賢觀經」,爲法華三經之一,法華三經,以法華經爲主,佛要說法華經前,先講「無量義經」,法華經序分提及先說無量義經,才說法華經;法華之後,有普賢觀經,詳稱「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」,專講修觀法門,智者大師由此體悟修觀的重要,因此,天台三大部第三摩訶止觀,講修觀方法,是與普賢觀經相應的。普賢觀經說:若要修理懺,「若欲懺悔者」,如果知道往昔所造惡業,要修懺悔,「端坐念實相」,念,修觀也。好好坐下,觀諸法實相之理,體證實相,罪相即滅。但說時容易做時難,罪相不懂,怎懂實相呢?若能體證實相,「眾罪如霜露」,所造五逆十惡一切眾罪,如清晨露水,又像冬天下的薄霜,太陽一出便消失了;陽光喻智慧,霜、露喻罪相,倘無慧日,不能除罪相。這是理懺意義,理懺由此入門。
這裡應先說事懺,次說理懺,因非上上根性,不懂理懺,也觀不起來,什麼是實相,莫名其妙!有人解釋實相,謂實在的相狀,那很容易,你、我坐在這裡都是實相嘛!根本和實相道理相去十萬八千里。「實相」指諸法理體,即人人本具的本來面目,體悟到諸法本體,才算見實相,談何容易啊!理懺和前面三觀三諦一樣難,且單修理觀不夠,還是從事懺開始。
      戌二、事懺分三
事懺文長,分三段:亥一、正明,二、顯益,三、斥非。
       亥一、正明
正說明修懺方法。
言事懺者,晝夜六時,三業清淨,對於尊像,披陳過罪。無始已來,至於今身,凡所造作,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破和合僧、出佛身血,邪淫、偷盜、妄言、綺語、兩舌、惡口、貪、瞋、癡等,如是五逆十惡,及餘一切隨意發露,更不覆藏,畢故不造新。
「言事懺者」,事,事相,身口意三業所表達的事相修法謂事懺。懺,梵語懺摩,此云悔過,華梵合稱曰懺悔。懺者懺前愆,悔者悔後過,即改過自新之意,如小孩做錯事,受父母處罰,說:「下次不敢了!」實際上,痛時喊不敢,不痛又敢了。眾生心就如此,若沒眞工夫,今天懺悔,明天便忘;前一念懺悔,後一念又犯,經常如此。我們薄地凡夫,生死未了,無明煩惱充滿,馬上改過斷除,談何容易,但不能不下工夫,否則,永久輪迴,超脫困難。事懺怎麼做呢?正文簡單說:「晝夜六時,三業清淨,對於尊像,披陳過罪」,修法重在努力進修,長時無間斷修,但我們是凡夫,免不了要吃飯、休息、上廁所、辦些瑣碎事等,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時用功,根本不可能,因此,佛言「晝夜六時」,白天三時,晚上三時,訂下功課好好做。以現在時間論,辰時、巳時是日初分;午時日中分;申時日後分。晚上也分初夜、中夜、後夜。天剛黑,大概戌時,七點以後稱初夜;十二點中夜;天將亮約三、四點是後夜。假設每次修行二小時,白天七到九點;中午十二點到一點;下午三至五點;晚上七至九點:十一到一點;三至五點。中間不過休息兩小時,兩小時要吃飯、沐浴、上廁所,這事那事,剩一小時而已,睡覺時間在哪啊?睡眠起碼四小時以上,現代人還說得睡八小時哩!二十四小時睡掉三分之一。如果這樣訂功課,不可能每節修行後都睡一小時,那也睡不好,說不定睡著了,一睡一整天,不都完了!因此,說是這麼說,眞正能做到的太少了。做不到怎麼辦呢?須有方便法,一天定六支香,天沒亮前一支,白天上午兩支,下午兩支,晚上一支,六支香也是六時啊!中夜大概晚上十點到早上二、三點,可以好好睡大覺,和周公講講話,中夜有休息時間,就不致太疲勞,身體可以維持。我聽大陸來的法師說:有些苦行道場,念佛道場也有,眞的訂晝夜六時,半夜須起床念佛,我沒參加過。我們打七,一星期偶爾一、兩天念通宵,是可以的,但晚上沒睡好,白天精神很差!若天天如此,不到半個月,恐就生病了,因此,「晝夜六時」並非強制,否則,體力無法支持。
不管如何訂香修行、禮懺,必須「三業清淨」,依規訂凡修懺法,須換新衣,沒新衣也得洗乾淨;進壇場絕不許講話,甚至要調和呼吸,令呼吸不要有聲,很安靜、很自然,絲毫不馬虎,不像現在一般人,根本沒恭敬心,在大殿哇啦哇啦講話,說說笑笑,實在造罪業,不好!俗云:「無事不登三寶殿」,今人誤爲我找你就是有事,否則不會來。其實,「事」指修行之事。大殿是修行地方,不是修行事,莫輕易入大殿。大陸叢林中殿,是眞正大殿,除早晚課外,平常殿門關著,上殿時,大家排班魚貫而入,絕不准講話,設有些些不規矩,糾察師香板就不客氣了;不像我們馬馬虎虎,甚至高聲喧嘩,什麼情況都有,是很不對的。在佛前,儼如面對佛天,至誠恭敬,身沐浴乾淨,衣整潔;口不講話,除說法、持經咒外;意不動惡念,三業清淨,完全安住在所修法門中。
「對於尊像,披陳過罪」,佛、菩薩像尊貴無比,故稱「尊像」。面對三寶,披陳發露往昔所造種種過失罪業,以求懺悔。往昔造了什麼罪業呢?「無始已來,至於今身」,自有識神以來,沒源頭開始可尋,直至今生,「凡所造作」一切罪業,如「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」,殺,下殺上曰「弑」,子女殺害生身父母,謂弒父、弒母,雖寫殺,但唸弒音。阿羅漢是聖人,加以殺害,是弒阿羅漢。「弒父、弒母、弒阿羅漢、破和合僧、出佛身血」,屬五逆大罪。若傷害養父母得重罪,不算逆。現在證阿羅漢果者不易見到,縱有也鳳毛麟角,故只有佛世時,提婆達多與阿闍世太子聯合,共犯五逆罪。阿闍世爲作新王,將父親頻婆娑羅王關在深宮餓死是弒父。幽禁母后韋提希夫人是弒母,雖因佛得救,但存心殺害,故造弒父、弒母之罪。提婆達多想作新佛,有位證果比丘尼往勸,提婆達多生氣,一拳將比丘尼打死。證果了,怎會被打死呢?因阿羅漢若不入定修觀,與平常比丘相同,所以,這位比丘尼做夢也沒想到提婆達多會揮拳,此即弒阿羅漢。並破和合僧,使僧團一分爲二。佛從靈鷲山下來,提婆達多推下一塊大石,欲壓死佛,護持佛的金剛神,用金剛杵一擋,石碎,碎片觸傷佛趾出血,是出佛身血。佛世,佛打赤腳,沒穿鞋子,我們不僅穿鞋子,還穿襪子,石片傷不了。提婆達多造三大逆罪,阿闍世造二大逆罪,合爲五逆。後三逆,破和合僧較有可能;佛已入滅,不可能出佛身血;阿羅漢不易逢之,也不容易弒阿羅漢;弒父、弒母常有所聞,媒體多有報導。
「邪淫、偷盜、妄言、綺語、兩舌、惡口,貪、瞋、癡」是十惡業,殺業含在殺父母中,這些不必解釋,你們懂得比我多啦!「等」含根本煩惱、隨煩惱所生起的大小罪業。「如是」指上文造的五逆十惡大罪業,「及餘一切隨意發露」,並及一切,無論大小、輕重罪業,隨己心意所知,向三寶前,至誠懇切表露懺悔。我們現在懺悔文是用唱的,「往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瞋癡」,唱得滿好聽,但心裡有沒有?不知道!小孩被母親打說:「下次不敢了!」這句是眞的,因爲痛嘛!我們懺悔時,佛沒打我們,也沒人說我們,連事懺都無法做好,何況理懺,簡直做夢!因此,事懺定要至誠懇切,隨意發露,「更不覆藏」,縱使些些罪業也莫掩藏保留,「畢故不造新」,畢,結束。故,舊也。以前所造罪業,到此爲止,不敢再造,昨日之我譬如昨日死,今天的我是新生的,改過遷善,努力進修,才是眞懺侮。
提到懺法,有作法懺、取相懺、無生懺三種,三種即含事懺、理懺。「作法懺」依照戒律,若有所違犯,比丘對比丘眾,比丘尼對比丘尼眾,或向一比丘懺悔,或向四位比丘,嚴重者向二十位比丘懺悔出罪。乃至最輕罪過,如菩薩戒中,非染污犯、輕垢罪、失意罪則責心懺,責備己心,我怎能如此,我實在不該!簡單說責心懺就是認錯,承認自己犯錯。人很奇怪,明知有錯,硬要強辯,「橫人理路直」,硬拗,錯的講成對的,問題很嚴重。做人須有自知之明,時時自我觀照,未成佛前,就是有神通的菩薩,也免不了有微細過錯,何況凡夫!但勿隱藏,要發露懺悔,否則心地不得清淨。在家居士優婆塞、優婆夷,受五戒、菩薩戒也有作法懺方式,雖然律中很難找到實在明文,但可仿照出家眾的作法懺,有些地方可以通融。
倘犯根本重罪,作法懺不能懺除,聲聞法裡沒有懺法,則依大乘佛法「取相懺」。取相懺不離十科行道,如大悲懺、淨土懺、楞嚴懺、法華懺等,總不離十科,十科:一、莊嚴道場。二、行者須三業清淨。三、香花供養,修供養隨分隨力,做得到的範圍,最少有好香或花,一杯清水,一點水果,表對三寶之恭敬。四、恭請三寶,每部懺法,拜懺之初,都要禮請十方諸佛、尊法、諸大菩薩、賢聖僧,證明求懺。五、讚佛,讚歎佛功德,每種懺都有讚佛偈頌等。六、禮佛,禮佛一拜,罪滅河沙,拜佛最能消業,梵網經菩薩戒裡說:「苦到禮三世千佛」,即是恭恭敬敬五體投地禮拜三世千佛。七、懺悔,順懺文或懺文中未提,自知所造罪業,悉皆陳請十方三寶,力求懺悔。八、旋繞,邊繞佛、繞壇邊修行,如平常繞佛般念佛、持咒、讀經等。九、讀誦,拜法華懺讀法華經;修大悲懺持大悲咒;修淨土懺則念佛。十、靜坐修觀,觀無生之理,如普賢觀經云:「若欲懺悔者,端坐念實相;眾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」。端坐念實相的修法,謂之「無生懺」,端坐觀理,親證實相,罪即消滅。
作法懺完全屬事。取相懺有事有理,前九科是事,第十科是理。無生懺全屬理。「取相懺」據梵網經菩薩戒及占察善惡業報經言:若犯嚴重過失,如五逆十惡,須依懺文禮拜修行,直至好相現前,見佛放光,攝受照耀,或見蓮花等瑞相,罪便消除。倘修法華懺,普賢菩薩發願:若工夫成熟,現身爲行者摩頂授記,證實相之理。縱使修業不足,當於冥冥中加被行者,令業障消除,智慧開發。取相懺視修法而定,修大悲懺,得觀世音菩薩種種加持,無論那一種懺法都有其功用。現在最流行的梁皇寶懺、三昧水懺,十科雖未明列,然仍具足不缺。
蕅祖云:「只修事懺,不懂理懺,尙能截罪之流」,意思是罪業如流水,我們依事懺而行,能截斷罪過之流。事懺未做,又怎明理懺呢?故師在梵網懺中說:「罪相尙且不明,如何能明實相!」因此,須先了解怎麼求懺悔,消除罪相,才能體悟實相,所以,理懺說易行難。
現今所謂科技時代,大家都很忙,不僅做事業的在家人忙,出家人也跟著忙,甚至比在家人還忙上好幾倍,什麼是修行,莫名其妙!我最近見一位大德說法,竟批評提倡修行者說:現在人開口修行、閉口修行,入山閉關,都不發心度眾生。根據這句話,我也可以說那些讀書人不對,你們只知讀書,中學、大學、研究所,老是讀書,怎不到社會上服務啊!如果說這些話,讀書人必會罵我:我們不讀書,如何入社會服務?換句話說:不入山修行,下番苦工夫,自己不能度,怎麼能度人?蕅益大師說:救溺水者,必是岸上人。自己不懂水性,掉下水快溺死,自己都喊救命,急須人救,還想救人,豈非自欺嗎?講這話者,不知修行工夫如何?我是個凡夫,不敢測人聖境;倘通途出家人,統統去度眾生,結果,反被在家度走,佛法還能存在嗎?還像話嗎?所以,提倡修行是好事,只是莫關在山裡便不出來,好像一讀書就要讀到五、六十歲,當阿公了還不罷休;出家人入山修行十年、二十年,就要斷煩惱了生死談何容易!自己基礎沒打好,老想度眾生,一天到晚混在大染缸中,不被染污,這很了不起,必是聖人示現,若和我一樣是個凡夫,我認爲不可能,因此,要讚歎提倡修行者,能眞正發心修行,太好了!佛在世尙且讚歎摩訶迦葉的苦修,並沒說:你年紀這麼大了,還不去度眾生?修什麼苦行!應知,修苦行即是度眾生啊!有一位清淨比丘,就是世間的正法眼藏,不明此理,老批評講究修行者,聽了心裡有些不好過,如果再不倡導修行,那些出家人都去辦幼稚園、慈善、救濟事業,雖然辦比不辦好,但這些事業應由在家居士發心,不要搶他們飯碗;現在好像條件交換,在家居士努力做文化事業,出家人努力辦幼稚園,好多娃娃,盡在哄娃娃,什麼是佛法,莫名其妙!這是學佛嗎?佛法是這樣嗎?哪有那麼簡單啊!應好好修行,眞能修行者,身教勝於言教,比我嘴巴哇啦哇啦的好得多,實實在在修行,眞參實學,自己有工夫了,古德所謂「龍天推出」,天龍八部不再讓你居山閉關,非得請你出來弘法利生,這才是眞的,否則,日夜忙碌不算什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