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

天台四教儀講錄41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41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說完四教,爲顯示天台教法有教有觀,「教」教理,「觀」實行。既明教理,須切實修行,華嚴經云,解而不修,如「貧人數他寶,自無半錢分」,像銀行員,天天數鈔票,沒一塊錢是自己的,也如「畫餅充飢」,畫了許多美食,肚子仍唱空城計,不得眞實受用。
四教儀科判,分三大科:乙一、正明時教,正說明五時八教道理竟。接著說:
  乙二、略示觀法分二
四教儀雖注重講時教理論,最後也簡單敘述台宗修行方法,以解起行,以解導行,故略示修觀之法,分兩段:丙一、總示,二、別說。
   丙一、總示
總而顯示修行方法,四教各有方便、正修。
然依上四教修行時,各有方便、正修。
「然」轉語詞。說完化法四教道理,現「依上」文所說「四教」,藏、通、別、圓各有其修法,藏教修析空觀,通教體空觀,別教次第三觀,圓教修一心三觀,而每一教修行,「各有方便、正修」,方便指修前的事先準備。正修是正下工夫修觀。
謂二十五方便,十乘觀法。
所謂正修止觀前的事先準備,有二十五種,稱「二十五方便」。正修是說明第一觀不思議境以下的十乘觀法。
若教教各明,其文稍煩。義意雖異,名數不別。故今總明,可以意知。
如果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,每一教說完,就說其方便、正修,「其文稍煩」,煩應作「繁」,因文字多,聽者會覺文多嫌繁。「煩」是不喜歡厭煩,但文多不一定令人心煩,否則,般若部,尤其一部大般若經,六百卷,說句較超過的話,可能十分之八文字相同,沒讀過者不知,若看過大般若經,只要看二、三十卷,便發現文字太繁,相同文字說了又說,不曉得多少遍,那才繁;每一教都說方便、正修,才四次而已,比起大般若經不算繁,大般若經尙且有人看,也未必嫌繁而厭煩。所以,「煩」字,可能編著者是高麗國人,運用文字沒國人恰當,依其意義,應該是「繁」。
不管怎麼說,總之,若每一教都示其方便、正修,恐有人嫌繁,故圓教講完,才總合言之,「義意雖異,名數不別」,每一教的方便、正修或有不同,但名相數字沒有差別。藏教修行也應當先有二十五方便,才論十乘正修,然觀境較不深入而已。教觀綱宗就採這種方法,化法四教,各論其六即、十乘觀法,文字、數目相同,內容不同,並沒人嫌煩。「故今總明,可以意知」,因「義意雖異,名數不別」故,不妨總合說明,至於前三教藏通別,可依圓教類推,曰「可以意知」。實則意知很不容易,倘對天台教理沒徹底下過工夫,只看到圓教的方便、正修,就要他體會前三教,必定不是平常人,而是智慧高超者,中下根性是不可能意知的,這只是編錄者的遁辭,欲在此打住,不一教一教說明,便說:你們自己動動腦筋就可了解,不須我多言了。其實,中下根者,就算說得很明白,也未必領會,何況沒文字,要體會就更難了!因此,蕅益大師的教觀綱宗,恐中下根性不能意知,每一教都說,若欲詳知四教方便、正修,可參考教觀綱宗,但文字很簡要,沒細細研究,也很不容易了解。
   丙二、別説分二
分別說明二十五方便及十乘觀法。分丁一、二十五方便,二、十乘觀法兩段。
    丁一、二十五方便分三
二十五方便分三段:戊一、標列,二、別釋,三、結示。
     戌一、標列
先簡單列出二十五方便名目。
言二十五方便者,束爲五科:一具五緣,二訶五欲,三棄五蓋,四調五事,五行五法。
何謂二十五方便?二十五方便收攝爲五科,即一、具五緣,二、訶五欲,三、棄五蓋,四、調五事,五、行五法。
欲說二十五方便前,須先了解天台止觀。南朝的陳朝,到隋朝統一,陳隋時代,中國出現一位了不起的台宗祖師─智者大師。智者大師在大蘇山妙悟後,以無礙辯才,說出天台三大部:法華玄義、法華文句、摩訶止觀。前二注重教理。摩訶止觀是修止觀最完善的一部大書。
智者大師一生所說有關止觀方面的著作,依義理言,有圓頓止觀、漸次止觀、不定止觀三類。「圓頓止觀」即摩訶止觀,是最圓頓的修法,乃智者大師在隋文帝開皇十四年(西元五九四年),距今約一千四百年前,於荊州玉泉寺,爲結夏安居的學子們,用九十天時間講摩訶止觀,由弟子章安尊者筆記,現存藏經中。本作十卷,但每卷各分上、下,故成二十卷。這部摩訶止觀,直至唐朝中葉,荊溪湛然大師加以註解,名「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」,簡稱「止觀輔行」,輔導摩訶止觀流通。這部註解評價很高,不僅佛門中有大用,陳援庵居士在「中國佛教史籍概論」裡,讚歎不已,舉出古代儒家,並非佛教徒,只是研究中國文學經、史、子、集的大學問家,都需輔行幫忙,因輔行節錄,運用在摩訶止觀中的文字,是中國古文化著作,現在四庫全書不易找到,當時也不易看到,卻在輔行中發現;甚至有學者根據止觀輔行,把有關經、史、子、集的文字,節錄成書,加以流通。可見荊溪大師不僅深入經藏,且博通古代文學,世出世法無不通達,才能運用在輔行中。
摩訶止觀是圓頓止觀,說得最詳細、圓滿,唐初,曾譯爲梵文傳到印度。有位大德說:並不是印度來的才好,我們中國祖師,有很多了不起的著作,印度也沒有,如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便是,還翻成梵文傳到印度,那是國人研究教理很了不起的發現,發前人所未發。故摩訶止觀最富盛名。
其次是「漸次止觀」,由淺入深,由下而上,按次第而修。漸次止觀有部書名「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」,簡稱「次第禪門」,是智者大師于陳宣帝太建元年(西元五六九);在瓦官寺講的,比摩訶止觀早二十多年,隋開皇十四年講摩訶止觀,開皇十七年入滅。漸次止觀講於陳朝,大師還年輕時,由弟子法愼法師筆記,文字較繁,後經章安尊者潤飾,文很優美。摩訶止觀與次第禪門兩部大書,台南湛然寺慧峰法師學天台,弟子們爲紀念其師父,儘量翻印天台教典流通,多屬木刻版。摩訶止觀有單屬正文的,現在影印出來的是精裝一厚冊。我有一部「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」的木版古書,十本,借湛然寺影印成精裝一厚冊。但六朝文字較古老,若不懂文言文,看起來較辛苦。
「不定止觀」是可漸可頓,可作漸修,也可頓修,乃陳朝尙書(宰相)毛喜學佛,親近智者大師,求師爲說法門,師爲說「六妙法門」,簡稱「六妙門」,即數、隨、止、觀、還、淨,也就是數息、隨息、修止、修觀、還、淨,這六種法門修法非常微妙。這部書後來失傳,民國初年,才由日本請回,大正藏中便有六妙門,也有單行本流通,因文字不多,往往附在小止觀之後。
論止觀有圓頓止觀、漸次止觀、不定止觀三類,而這三種止觀另有一部簡稱「小止觀」的入門書,詳稱「修習止觀坐禪法要」。所謂「小」,不是大小之小,而是簡略之意,又稱「略止觀」,對廣本摩訶止觀言,小止觀是略本,也稱「童蒙止觀」。初學止觀者一開始就看摩訶止觀或漸次止觀,恐難入門,須先從小止觀下手,爲修止觀之啓蒙。這部書是智者大師應俗家作官的哥哥陳鍼(鍼或簡寫作針)之請而說,因其兄想修止觀,但公務繁忙,又有人說彼不長壽,因此,智者大師小止觀用意在使俗家哥哥在家修學。然內有二十五方便,似對出家者說,可能根據漸次止觀及圓頓止觀的文字,濃縮而成,沒有改寫。陳鍼依此修學,身體健康,壽年增長,因此,很多人據小止觀學習打坐,這才是正規的打坐。現在一般人學打坐,往往有些錯誤,例如達摩坐功便是。蔣維喬居士初學,也是看道教修法,著「因是子靜坐法」一書,摻雜道教東西,後見小止觀才改正。小止觀是修止觀入門書,去年曾講兩次,一次爲同學們講,因時間短,只講三天,單講前方便;一次用客語,雖講九天,也只說個大意而已。
如果一定要研究止觀,依我個人經驗,對止觀教典,有次第修學方法:一、先學小止觀。二、小止觀學好,看「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」,把有關禪門名相,如八背捨、八勝處、十一切處、十二門襌、通明禪等,都有點概念,這些「次第禪門」中,皆有說明。若不看這本書,就看圓頓止觀,恐怕不易了解,因剛開始道理太深了。三、六妙門。待這些都有點概念、輪廓,再看圓頓止觀(摩訶止觀),天台止觀便可一覽無遺。好好在文字上下番工夫後再修學,就可獲大成就。
現代人忙,很少能下工夫修學止觀,若能如法做到,非常難得,因佛教修定慧,總不出止觀,故楊仁山居士說:「止觀法,萬世師」,止觀修法是萬世修學佛法的老師,修學如來禪,必須修止觀,不修止觀,不算修學佛法,所以,起信論講到後來,也是教人修止觀。止觀在佛法中,站有很高地位,是很重要的一門。
高登海居士一生學習天台止觀,對小止觀曾深入研究,講過小止觀,著有「小止觀講義」,後爲適應今人看法,改名「佛家靜坐方法論」,商務印書館印行,我去年曾看過,因屬小本子,字體太小,錯字很多,我編了勘誤表。要研究小止觀,這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,可作參考,否則,單看原文,不易了解,先看「佛家靜坐方法論」,比較容易明了;書中雖有些不太理想的地方,但優點占十分之九,很了不起,很難得!這本書已出到第九版,可見其流通情況,頗受歡迎。寶靜法師也有「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」,及單說二十五方便的「二十五方便輯要淺述」,收於全集中。其他現代人也有一些研究,內容如何,我沒看過,不敢隨便介紹。
現在言歸正傳,這裡「總示」說的二十五方便,何以修止觀前要具備這些條件?皆有其用意,且沒超出四教範圍,以圓教言,前面五品之隨喜品,隨喜品講五悔法門開始都有提及,五悔是助修,正講助修之理。要正修前,先具備二十五方便。
     戊二、別釋分五
分別說明二十五方便,依五科分五段:己一、具五緣,二、訶五欲,三、棄五蓋,四、調五事,五、行五法。
      己一、具五緣
具五種助緣:一、持戒清淨,二、衣食具足,三、閒居靜處,四、息諸緣務,五、近善知識。
爲何要具備這些助緣呢?學佛者修止觀,要一、持戒清淨,不持佛制戒法,無法遠離三惡道因,持戒能生天做人,故需持戒清淨。二、衣食具足,專修時,要有人護持,維持起碼衣食,否則,早晚爲衣食忙碌,道心無從相續,修行會大打折扣,不能專修。這指專修,平時不妨邊修邊籌備衣食,以免專修時妨礙道業。三、閒居靜處,環境安靜,太嘈雜,初學者心靜不下來。四、息諸緣務,放下停止一切雜務,否則不能專修。五、近善知識,沒親近善知識,有疑惑無以釋疑,懈怠則無人鞭策。具此五緣,才能修好止觀。請看正文:
初明五緣者。
先講具五緣,五緣名相剛已提出,今依次第而說。
一、持戒清淨,如經中說:依因此戒,得生諸禪定,及滅苦智慧。是故比丘,應持淨戒。
第一要具備持戒清淨的條件,以戒爲師,如法持戒。爲何要持戒清淨呢?下引證經文云:「依因此戒,得生諸禪定,及滅苦智慧,是故比丘,應持淨戒」,這段文出自佛遺教經。佛遺教經中,佛對弟子們說:「汝等比丘!於我滅後,當尊重珍敬,波羅提木叉;如闇遇明,貧人得寶。當知此則是汝大師,若我住世,無異此也。……戒是正順解脫之本,故名波羅提木叉。依因此戒,得生諸禪定,及滅苦智慧。是故比丘,當持淨戒,勿令毀缺。」依持戒功德,能得禪定,及斷煩惱的滅苦智慧,因此,佛弟子應當持淨戒。比丘是四眾之首(領導者),雖對比丘說,但通出家、在家,四眾弟子都含在內,可同受同學;如佛說法時,只對當機,像金剛經,當機是須菩提,佛對須菩提講話,但不單講給須菩提聽,凡與會者皆聽。佛制定戒法,只要相通的,大家都要受持,非單指比丘眾,應如此體會,方不致產生偏差。
有在家、出家大小乘不同。
說明戒法類別。佛制戒法,類別很多,簡單約在家、出家分。在家眾戒法,如學佛入門,先受三皈,次受五戒。五戒可隨分隨力受,最少受一條,謂一分優婆塞、優婆夷;受兩條、三條,至五戒全受,當然最好,謂滿分優婆塞、優婆夷。由五戒進而到在家菩薩戒,中間還有八關齋戒;八關齋戒是讓在家佛弟子,學習出家人的修行法,一個月規訂六天,名六齋日。凡在家眾受過菩薩戒,六齋日須受持八關齋戒。未受菩薩戒者也可受之,受有功德,不受不違犯。八關齋戒是一日一夜戒,戒有八條,不非時食是齋,實則是沙彌十戒的前九條。關閉一切諸惡趣門,開示人天涅槃正路,故名八關齋戒。五戒、菩薩戒是終生戒,受後,盡此一生受持,除非捨戒。菩薩戒還須盡未來際受持。八關齋戒今天受,翌日天亮,戒自失之,若要再持,須再重受。受在家菩薩戒者到六齋日,天亮起床,自心作念:我今天要受持八關齋戒,起碼有此念頭就行;如果認眞恭敬些,則在佛前發願:「弟子某某,今天受持八關齋戒」即可。不必大規模像受五戒、菩薩戒,得向上排班、頂禮三拜、迎請法師、香花迎等,這儀式要花好幾個小時受戒,每月六天,那還得了!佛不會教人做這麼麻煩的事,所以,受過在家菩薩戒者,遇齋日,自己發心持戒就對了,不必東奔西跑去受戒,影響工作等,問題很嚴重。現代人什麼事差不多都是一窩蜂,看人做就做,不管是否需要、應該。對於大規模傳戒,我不贊成,因爲不如法,佛制非如此。
又傳戒法師,自己有終生持午嗎?戒律規訂,沙彌也可傳,但須終生持午,意即自己持好沙彌十戒,才有資格傳八關齋戒。老實說我就沒資格,爲什麼?因晚上吃飯沒持午。有人要到這裡受八關齋戒,我說:「不必了,我也沒持,你自己發心吧!」末法時代,自己沒持午,要別人持午,那是「自己打老爸,叫人行孝」,豈不是笑話!佛法弄成這樣,實在可怕!你把整部戒律翻看看,哪一部要人如此浪費時間、金錢的!在家菩薩若做不到六齋日,四天也可,一切有部律稱四齋日,可見慢慢到後來,有些中下根性者,六天做不到,變成四天。現在一個月不是四星期嗎?因此,我認爲六齋日也可學習像一切有部律所講的四天,四天容易做到。硬性規定農曆初八、十四、十五、二十三、月底兩天,上班族做不到,變通一下,利用星期天,很方便,因這不是強制規定。以前不是講過優婆塞戒經嗎?優婆塞戒經明文說,佛規定六齋日受八關齋戒,是隨順當時印度風俗,因外道到這一天都加功修行,佛法沒有,就不如他們了,所以,規定在家弟子學習出家之行,受八關齋戒。時間若不允許,不妨採取自己方便的日子,倘四天也做不到,一天也行,一天有一天功德,總比不持好。規規矩矩做,做不到不勉強,莫欺騙自己,如果患胃疾,晚上不吃飯,半夜胃不舒服起煩惱,有什麼好處?佛法教人消除煩惱,不是增加煩惱,既沒辦法,不要勉強,好好修行念佛,莫自欺,外表持八關齋戒,晚上不吃飯,卻在房間裡吃一大碗麵線,比吃飯合胃口。若如此,我喜歡吃麵,讓我三餐吃麵都可以。爲持一條戒犯三條:午沒持,偷吃即偷盜,對人表示持午是妄語,就是沒說也是「默妄語」。既犯非時食,又妄語、偷盜,怎麼合算,何必自找苦吃?老實念佛一樣可以往生的。今人尊爲淨土宗第十三祖的印光大師,往生前一天晚上還吃稀飯,依然得生。我不是不贊成持午,眞正清清淨淨持午,我五體投地,尊敬異常,覺得很了不起。但做不到,不要勉強,尤其偷吃,問題最嚴重,學佛表裡不一,不是學佛,不知學什麼?五戒尙且可受一條、二條,何況其他較微細處。其他論典甚至說:八關齋戒也可隨分隨力。當然我們不可太開放,「取法乎上,僅得乎中;取法乎中,僅得乎下;取法乎下,下之又下矣!」我們要取法乎上,莫取中、下,要規規矩矩,實實在在。
論持午,我不敢說持午,不吃晚飯,我有十六年經驗,從二十一到三十六歲,胃疾嚴重,醫生囑咐兩小時吃一次,十六年吃兩餐,後來一天吃八餐,沒多久,把十六年統統補足了,何苦來哉!病癒,想再恢復,醫生警告說:「算了吧,不要再持,否則,將來要吃十餐。」我就不敢再打此妄想了,慚愧自己業障深重,不能如法持戒照吃三餐。
我講這些話,大規模傳戒者會不高興而罵我,沒關係,罵歸罵,我照講不誤,因以佛之聖言量爲準,經論沒有的,我絕不提倡,我們不必勉強跟著跑,浪費時間,又弄得心裡不安,老注意某天到某處受八關齋戒,事先作安排,甚至鬧得家人反感等,什麼情況都有。最近幾年,許多在家人問我,老是一個個回答,很麻煩,索性公開說。
在家有三皈、五戒、八關齋戒、在家菩薩戒,發心隨分隨力受持。出家有沙彌十戒,男眾由沙彌到比丘。女眾有沙彌尼、式叉摩那、比丘尼,因此,出家有五眾,但中國佛教後來沒有式叉摩那六法。說出家二眾,是沙彌含在比丘中,沙彌尼、式叉摩那含在比丘尼裡,出家二眾、在家二眾,合稱四眾弟子。
出家戒是出家人的事,這裡不必提出來說,在座出家眾也差不多是已受過戒的,無須再說。正文接著謂「大小乘不同」,大乘戒是菩薩戒,小乘戒是聲聞戒,聲聞戒是七眾戒的固定戒法,局於七眾,屬局戒,例如在家三皈、五戒、八關齋戒,八關齋戒通大小乘,大小乘在心不在法,發菩提心即大乘戒法,不發菩提心則非大乘戒法。菩薩戒分在家、出家,在家菩薩有六重戒,二十八條輕戒。
出家菩薩戒,依「菩薩善戒經」,有八重戒,四十八輕戒,全爲出家菩薩說,屬出家菩薩戒。梵網經菩薩戒、瑜伽菩薩戒,通於在家、出家。梵網經菩薩戒,佛言:「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,受轉輪王位時,百官受位時,應先受菩薩戒。」可見梵網經菩薩戒通於在家、出家。瑜伽菩薩戒四重戒,四十三輕戒。地持菩薩戒本按蕅祖箋要是四重戒,四十一輕戒,其中有一條是兩條合併;有的將之分開,成四十二條,戒法皆屬瑜伽菩薩戒,彌勒菩薩所說,通於在家、出家,七眾同受。不過,在家居士要受菩薩戒,五戒起碼受一條以上,如果只受三皈則不許受。倘依菩薩善戒經硬性規定,必須先三皈、次五戒,才受菩薩戒。受在家菩薩戒後方可出家。出家已,受了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才受出家菩薩戒。戒法裡各有各的應機說法。優婆塞戒經也說在家菩薩修學有成才求出家,比較理想。
現代人聽到佛法,以爲頭髮一剃就成佛了,因此,許多大學生,甚至還未畢業便出家,誤認爲學佛定要出家;不知學佛固然可以出家,但出家重質不重量,在家護法質量並重,愈多愈好。眞正能弘法的人,當然很需要,但不一定各各做此工作。今之佛門,問題很多,在家居士有在家組織,逐漸形成一套在家佛教,出家慢慢失去能領導的作用,在家、出家似乎分裂,問題很嚴重。出家弘法爲家務,利生是事業,乃出家人本分事,現在則往往注重超度,辦死人事,替死人超度,卻不超度自己,結果不懂佛法,你問他佛法,他說:「你去問法師吧!」設若世間沒法師,那佛法就完了。因而有些在家居士就想:既然你們出家人不行,我來!他要領導佛教,這樣,佛教就危險了,變成在家不護法,出家不弘法,工作互調,在家人當法師,出家人做「囝仔頭」(河洛話),辦幼稚園,寺院都是娃娃車,賓主易位。這類話我還是少說,說多了得罪人,老說些挨罵的話,實在吃力不討好,沒啥意思。
持戒講究自己發心,大乘菩薩戒須發菩提心,假使沒發菩提心,就算受菩薩戒,也不是菩薩,因菩提心是根本。聲聞戒必需求了生死,不想了生死,也不算聲聞戒,因斷煩惱、出三界、了生死是其根本目標。
關於持戒清淨,智者大師「小止觀」約持戒情況分類,有上、中、下三品:一、上品持戒—在家未學佛前,品德佳,是個正人君子;學佛後,先做在家居士再出家,受戒已,如法持戒,不犯輕、重戒。二、中品持戒雖不犯重戒,但輕戒不免違犯,然能懺悔清淨。三、下品持戒煩惱障重,容易違犯,甚至違犯重戒,依聲聞法,不通懺悔。但大乘佛法可以取相懺、無生懺,也可修止觀。小止觀約此三品,講得很清楚。
「具五緣」的第一,持戒清淨就講到這裡。
二、衣食具足。衣有三:一者、如雪山大士,隨所得衣,蔽形即足,不游人間,堪忍力成故。
第二「衣食具足」,專修止觀前,先具備衣、食,這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條件,衣食具足,方能好好修止觀。此約三類說明,衣有三,食也有三。衣三:一、上根人入深山修行,「隨所得衣」,就地取材,能遮體便可。「雪山大士」指佛往昔行菩薩道時,於雪山修行,以獸皮、樹葉等爲衣,「蔽形即足」,不裸露身形就夠了,「不游人間」,不必遊化人間爲衣食費心,省卻很多麻煩。「堪忍力成故」,不過,這種人必定有堪忍力,能忍受寒冷等苦惱。禪宗語錄中有位龍山和尙,居山用功,作偈云:「一池荷葉衣無數,滿地松花食有餘;剛被世人知住處,又移茅屋入深居。」論衣,以荷葉爲衣;論食,以松花、松針爲食,衣食無數,綽綽有餘。恐人打擾,剛被世人知其住處,又移居更深之山,搭起茅蓬,安心辦道。這種生活,中下根者辦不到,倘若身體差的,逢冬天凍也凍死,故須忍力成就的上根利智者。
二者、如迦葉等,集糞掃衣,及但三衣,不畜餘長。
第二、能修苦行的中等根性人,「如」摩訶「迦葉等」,修頭陀苦行,「集糞掃衣」,何謂糞掃衣?到垃圾堆撿人家丟棄的破衣服,剪下好的,洗乾淨,湊合成百衲衣,又稱糞掃衣。現代出家人披的二十五條衣,四長一短,一條五塊布,二十五條是一百二十五塊小布拼製而成,故名百衲衣;所謂「紅祖衣」,本屬糞掃衣,現在則用高級布料裁製,與百衲衣意義並不符合。一般人誤爲條數愈多愈高貴,其實不是。糞掃衣來自撿拾的小布條,才會有一百二十五塊之多,平常應該是五衣、七衣、大衣,以好布料做,大衣九條即可,不必做到二十五條。「及但三衣」,或者但三衣,「但」單單。單依佛制之五衣、七衣、大衣三衣便夠,「不畜餘長」,不再保有其餘衣服。中等根性者,雖穿人間布料,只糞掃衣或但三衣,過簡單辛苦生活,可以維持生命,安心修止觀。
三者、多寒國土,如來亦許三衣之外,畜百一衆具。
下根者像我們這一類,或居寒冷地區,如中國東北、韓國、日本等,冬天下雪,冷得受不了,但三衣不夠,佛也允許在三衣之外,「畜百一眾具」,「百一」,不是一百種衣服,一百種衣,那可不得了,「百」非固定數目,凡百所需,即日常需要,除所穿衣服外,如果會冷,禦寒衣服可以一件,如長衫、中掛、短掛、棉襖,每一種可準備一件;日用必需品,如毛巾、臥具等可以多備一條,不要多。
今人不重視這些,出家人也一樣,不瞞諸位,我的衣服很多,爲什麼?因平時喜穿舊衣,被人誤爲法師沒衣服穿,做好送來,又不能拒收,傷人好意,於是,他送一套,她送一套,結果,自己成了衣服奴才,得常照料,以免長蠹,很浪費時間,後來我也不大敢穿舊衣出去。出家人,有些地方也挺爲難的。
我有好多可笑地方,尤其吃東西,人送東西來,我總不能嫌說不好吃,我到恆春去,恆春有一種「鼠麴稞」(閩南語),對方拿鼠麴稞給我吃,問:「師父,好吃嗎?」「好吃,好吃,很好吃!」因此,每次來就拿鼠麴稞,眞給鼠麹稞嚇壞了。我沒妙果和尙的本事,聽妙果和尙說:因胃不好,不能吃糯米做的東西。有一次到信徒家,主人搓湯圓請他,盛了一大碗,其他用湯鍋裝著,待主人跑進廚房,趕快把湯圓倒入湯鍋,主人回廳一看,碗空了,又盛一碗,如是來回兩、三趟,見碗又空了,問:「師父,湯圓好吃嗎?」「挺好吃,挺好吃!」「有吃嗎?」「吃了兩、三碗。」實際一粒也沒吃,卻又不能說自己不能吃,因爲人家好心供養,總得吃,對方不注意,再倒回去。沒吃說有吃,不是打妄語嗎?碰到這種情況,逼得非打不可。湯圓可往湯鍋倒,我的鼠麴稞就沒輒了。
衣服方面,能簡單儘量簡單,佛大慈大悲,我們實在吃不了苦頭,不妨簡單點,每一種需要可有一件,「畜百一眾具」,莫太多。
食亦有三。一者、上根大士,深山絕世,菜根草果,隨得資身。二、常乞食。三、檀越送食,僧中淨食。
食方面也有三種:一、上根利智者如龍山和尙,與世隔絕,食松花、草根等維生。潙山靈祐禪師,初到大潙山開山,沒人供養,吃橡栗子七年,一般人或患胃疾者吃不消,所以,我就沒有資格開山。上根上智者可以將水果、野草、野菜類當飯吃,古代許多禪師居山修行,以芋頭等爲食。二、常乞食,以托鉢爲食,不私自受請。三、下根者「檀越送食,僧中淨食」,有在家居士護持,天天送飮食,或在僧團過堂吃飯,共用清淨飮食,不必自己辛苦經營,可專修止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