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

天台四教儀講錄30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30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壬二、通前後位分二
「通」者,「通前」藏教,「通後」別圓。分癸一、雙標,二、雙釋兩段。
   癸一、雙標
先標示菩薩根性有利鈍之別。
然於菩薩中,有二種,謂利鈍。
「然」轉語詞。「於」在也。在菩薩位中,有利、鈍兩種根性。
   癸二、雙釋分二
同時解釋通前通後的道理,分子一、釋通前,二、釋通後兩段。
    子一、釋通前
解釋通前之義。
鈍則但見偏空,不見不空,止成當教果頭佛。行因雖殊,果與藏教齊,故言通前。
通教鈍根人只見偏空,未悟不空,因此,縱使行菩薩道,「止成當教果頭佛」頭,指最高位次。當教即通教。只成通教果頭佛。「行因雖殊」,藏教菩薩留惑潤生,修事六度;通教扶習潤生,悟無生之理,修理六度,修因雖不同,但證果只與藏教相同而已,故云通前。
    子二、釋通後分二
解釋通後意義。分兩段:丑一、正釋,二、料揀。
     丑一、正釋
正解釋通後之義。
若利根菩薩,非但見空,兼見不空。不空即中道,分二種:謂但,不但。若見但中,別教來接。若見不但中,圓教來接,故言通後。
此約利根說。通教主在顯示空義,因此,若是利根菩薩,「非但見空,兼見不空」,見,體悟之義。不但體悟緣生性空,毫無實體,兼帶體悟到不空。空中有不空,便是妙有,幻化之有,雖有非實,又稱幻有。正文謂「不空即中道」,空中顯示不空,即是中道。此約三諦言,大乘佛法不單講二諦,而是講眞、俗、中三諦,空是眞諦,不空是俗諦,就在眞諦中體悟不空之理,便是中道。
中道之理,有兩種分別,文是「不空即中道,分兩種」,意思是不空即中道,中道分兩種,「中道」二字重讀一次,義理便顯。「謂但,不但」,「但」,是但中,指中道之理,不具一切法。「不但」是圓中,圓融無礙的中道,不僅顯理,且具一切法。大乘教典常說:「雙遮二邊,雙照二邊」,明此理則知但中、不但中的差別;但中屬雙遮,空、有二邊皆遮,只顯中理。不但中是「雙照二邊」,空、有二邊同時頓照,眞正達到眞俗圓融境界,後文圓教之一中一切中,假、空皆中即是不但中。
「若見但中,別教來接。若見不但中,圓教來接,故言通後。」若見但中之理,體悟雙遮,就由別教接引,進入別教,不屬通教了;如國二學生程度可越級,便轉進高中,不再受國三教育。「若見不但中」,根性更利,屬上根和智者,在通教中體悟圓滿中道,不但雙遮二邊,又能雙照二邊,由圓教接之,轉入圓教。因此之故,名爲通後。
   丑二、料楝分二
「料揀」即分別,前云別、圓二教來接,那麼,是哪個階位受接?接入哪個階位?以問答方式說明,分寅一、問,寅二、答兩段。
    寅一、問
問:何位受接,進入何位?
古註往往假借問答顯示道理,不一定有人問。設若有人問:「何位受接,進入何位?」問中有二義:一、既然通教利根人可以接入別圓二教,那在前面所講十地中,是哪一地階位,接受別圓二教來接?二、接入別圓二教後,又轉入別圓二教的哪個階位呢?
    寅二、答分二
解答有兩段:卯一、約通教定三根,二、約別圓分眞似。
     卯一、約通教定三根
約通教利根分上、中、下三種根性。
受接人三根不同若上根三地、四地被接中根之人五地、六地下根之人七地、八地。
受接者,有上、中、下三根不同,此約利根分,非約全部通教言,因鈍根通前藏教已介紹過了。「若」是「上根」,前面所說十地中,第「三地」第「四地被接」,第一乾慧地,第二性地,尙未入理,不能受接。最利根者,到第三八人地,第四見地,這兩地受接。「中根之人」是第「五」薄「地」,第「六」離欲「地」受接。「下根之人」,第「七」已辦「地」,第「八」辟支佛「地」,即阿羅漢、辟支佛階位,接入別圓二教。十地名相若記不清楚,可翻看前文的「明當教位」。
     卯二、約別圓分眞似
約別圓二教,分別眞與似。「眞」斷惑證眞,「似」尙未斷惑,只是相似見理的階位。
所接之教,眞似不同。若似位被接,別十迴向,圓十信位;若眞位受接,初地,圓初住。
「所接之教」指別教圓教,「眞似不同」,有眞、似之別。「若」相「似位被接」,似,相似,天台六即的相似即佛,相似見理,未破無明證法身,在「別」教是「十迴向位」,圓教是「十信位」,被接入相似階位,因別教十迴向位、圓教十信位,未破無明,只是伏無明,二者斷證相似。
「若眞位受接,別初地,圓初住」,如果破無明證法身,才是眞位,眞位受接,屬別教初地,圓教初住。這道理待後明別圓二教,方能清楚,在此,僅約別圓分眞似。
「別十迴向,圓十信」屬相似位,若進此位,又名「按位接」,按其在通教相似位,接入別教、圓教,也是相似位。世間法是否有此情況,我不知道,譬如國二資優生,越級讀高中,則屬高二,這是我假設的,爲使大家明了按位接與勝進接的緣故。「勝進接」更殊勝,如由國二轉進高三。設若還不了解,只好暫作保留。
至此,通教庚二、釋,分四段之辛二、廣明位次竟。
  辛三、總揀藏通分二
總合藏通二教,加以揀別,尙有些許疑問,須要說明,分兩段,先問次答。
   壬一、問
問:此藏通二教,同是三乘,同斷四住,止出三界,同證偏眞,同行三百由旬,同入化城。何故分二?
按前所說,我們知道藏通二教,皆具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三乘根性。「同斷四住」,四住即見思惑,見惑合爲一種,思惑分爲三種,謂四住煩惱,即:見一切住地,指見惑八十八使。思惑八十一品,以三界分爲欲愛住地、色愛住地、無色愛住地。藏通二教斷惑,一樣斷見思煩惱,前已說過。「止出三界」,見思惑屬三界內煩惱,斷見思惑只能超出三界。「同證偏眞」,藏、通二教證理相同,證偏眞涅槃,即空諦理。「同行三百由旬」,這是法華經化城喻品的比方,前曾說過,「寶所」指究竟佛果,路程五百由旬,藏、通同到三百由旬,「同入化城」休息。「何故分二?」前面斷證等既然一一相同,爲何分成兩個呢?
   壬二、答分二
答釋分二:癸一、縱許,二、裁奪。
    癸一、縱許
答:誠如所問。
先縱許,承認彼所說道理沒錯,確實如其所問。
    癸二、裁奪分二
「裁」裁定。「奪」,顯其所說沒錯,但只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,現則奪其不知之所以然,須加以分析,故分:子一、雖同而異,二、別釋異義兩段。
     子一、雖同而異
先示其同,然同中有不同。
然同而不同,所證雖同,大、小、巧、拙永異。此之二教,是界內教。
上之所說皆同,但同中有不同,爲什麼?「所證雖同,大、小、巧、拙永異」,證理雖然相同,可是大乘、小乘、善巧、拙劣不同,藏、通二教的大小、巧拙永遠不同。但有一點,必須明白,「此之二教,是界內教」,藏教通教,是三界內六道凡夫眾生所修學的教法,並未超出三界,屬界內教。雖同是界內教,卻有利鈍之別。
     子二、別釋異義分二
分別說明大小、巧拙不同意義,分丑一、釋小拙,二、釋大巧。
      丑一、釋小拙
解釋小、拙之義。
藏是界內小拙,不通於大,故小;析色入空,故拙。此教三人,雖當教內有上中下異,望通三人,則一概鈍根,故須析破也。
「藏是界內小拙」,藏教在三界教法中,屬小乘法,修法拙劣。既具三乘,何以說小?因彼「正化二乘,旁化菩薩」,這句須記好,藏教雖有三乘,目標針對二乘,旁兼教化最鈍根菩薩,因此名小。若屬定性聲聞,僅止阿羅漢、辟支佛階位,「不」能直接「通於大」乘。修法則「析色入空」,萬物逐一分析,方知是空,不能體色入空,較爲笨拙。「此教三人,雖當教內有上中下異,望通三人,則一概鈍根,故須析破也」,此藏教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三乘根性人,約當教論,也有上、中、下之不同根性,聲聞是下根,緣覺中根,菩薩上根,「望通三人」,對照通教三類根性,藏教一概屬鈍根,因此之故,須分析破解,以便明了。
    丑二、釋大巧分二
解釋通教是大、巧,分寅一、正明大巧,二、兼容攝小兩科。
     寅一、正明大巧
正說明通教根性者屬大乘,修法善巧。
通教則界內大巧。大謂大乘初門故,巧謂體色入空故。雖當教中三人,上中下異,若望藏教,則一概爲利。
「通教則界內大巧」,藏通二教屬界內教,也就是我們所當學的,但是通教屬三界內的大乘法,其修法很善巧。何謂大?「大謂大乘初門故」,通教是大乘佛法初門,「正化菩薩,旁化二乘」,由通教才能通後別圓,超出三界。所謂巧,「巧謂體色入空故」,巧,善巧,能了知諸法如幻,當體即空,不假分析。「雖當教中三人,上中下異」,雖然通教三乘人,一樣有上、中、下根性之別,「若望藏教」,望,對也,若與藏教比對,「則一概爲利」,三乘皆爲利根。藏教統統屬鈍根,通教皆利根,悟理善巧,體色入空,這是二者不同處。
     寅二、兼容攝小
以問答方式,說明既是大乘,爲何還有聲聞、緣覺小乘?
問:教既大乘,何故有二乘之人?
由前文看來,自然有此疑問。通教既是大乘佛法,爲何有二乘人?
答:朱雀門中,何妨庶民出入。故人雖有小,教定是大。大乘兼小,漸引入實,豈不巧哉!
「朱雀門」是門的名稱。帝制時代,皇宮東西南北四門,各有名稱,東是青龍門,西爲白虎門,北稱玄武,南稱朱雀。「朱雀門」指南門,何以不說其他門呢?因其他三門平常不通,凡大小官,或奉詔入宮百姓,皆由南門進入,南往北走表尊敬帝王。「何妨庶民出入」庶民指一般百姓。皇帝、宰官、百姓皆從朱雀門中進出宮殿,喻「兼容攝小」,庶民喻小乘,大乘含容小乘法,也攝受小根人。「故人雖有小」乘根性,但其「教」法一「定是大」乘。小乘是大乘基礎,大法須從小乘來,內含小法,因此,通教雖有小乘根性者,然教法必定是大乘。「大乘兼小,漸引入實,豈不巧哉」,讃歎語。大乘中含攝小乘根性,漸漸引入諸法實相,回小向大,那不是很善巧嗎!
  辛四、結示部教
總結顯示通教教典,即哪一部才是通教教典呢?
般若方等部內,共般若等,即此教也。
前之藏教,有經律論三藏,四阿含是經藏;四分律、五分律等是律藏;六足論、發智論、倶舍論、大毗婆沙論是論藏。通教教典呢?通教是大乘初門,「般若方等部內」,古代藏經,多按天台五時八教的五時分類,故有般若部,其他大乘經除華嚴、法華、涅槃外,統統收歸方等部,方等即大乘。般若、方等部內,所說道理是「共般若等」,共,三乘共修,初講通教時就說過了,般若經云:欲學聲聞乘者,須修般若,欲學緣覺乘、菩薩乘者,也要修般若。顯示三乘共修般若經,簡稱共般若。凡三乘共修的法門、經論,皆屬通教教典,沒另立通教之經律論。因此,其共修經論很多,如大集經、寶積經等,皆提及莫輕看小乘而不修學,乃至毀謗破壞,學佛須由小而大,打穩基礎。「即此教也」,這就是通教教理。
   庚三、結
總結上文。
略明通教竟。
通教教理,簡略說明至此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