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

天台四教儀講錄33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33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卯二、内凡(三賢
三賢位即內凡位,含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沒另外分科。
次明十住者。一發心住(斷三界見惑盡。與藏教初果,通教八人、見地齊)。
十住第一發心住,即平常講的發菩提心,至初住菩提心才堅固,續行菩薩道,到究竟成佛。凡夫說發心,最多三分鐘熱度,時發時退,聽發心時發心,不講又退了,屬露水道心,太陽一曬便乾,怕逆境、畏煩惱,陽光等喻逆境;但不能不發,露水天天有,只要肯發,終有一天登初住。華嚴經云:「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;成就慧身,不由他悟」,是圓教破無明證法身的初發心住。現在只說初住成就,菩提心巍巍不動,大乘義章謂:初住「住之始」,發大菩提心,意趣堅固,不再退轉動搖,故其解釋是:「行成不退,名爲住」,十信修滿,安住於菩提心中,永不退轉曰住。別教發心住能斷盡三界見惑,與藏教初果須陀洹,通教十地之第三八人地、第四見地相齊,因通教見地斷見惑。
四教頌初住頌云:「果位須陀預聖流,與通三四地齊儔;并連別住圓初信,八十八使正方休」,梵語須陀洹,此云預流,預入聖人之流,故曰「果位須陀預聖流」,說明與藏教初果相齊。「與通三四地齊儔」,配合正文,和通教第三八人地、第四見地相齊。「并連別住圓初信」,別教初住、圓教初信也是斷見惑,斷惑雖同,悟理則大大不同。「八十八使正方休」,至此,八十八使見惑全部斷盡。這首頌對照初住,配合四教前後斷證位次相齊說得很清楚,背熟,凡看教理這類理論,便可一目了然。
二治地。
依仁王經、瓔珞經原文,每一住都有「住」字,治地住等亦然,這裡不知怎麼都略掉了。何謂治地住?這些名相若詳細解釋不得了,華嚴經講十住,有一卷經文,須將十住品講完,才算完全清楚,現只能按名目作簡單說明。「治」治理。「地」法性理地。治理法性理地,令心清淨,大乘義章云:「善修自利利他之道,淨治住處」,能善加修習自利利他之道,安住於菩提心,煩惱分分除,道力逐漸成就,治理心地,令其清淨,故名治地住。若論相齊,與二果向差不多。十住位我想不必依諦閑老法師一一對位,細對費時,欲研究可閱「教觀講錄」。
三修行。
修行二字,容易明白,行也是修,修什麼呢?護持策勵菩提心,令遠離煩惱,念念趣向自利利他法門。
四生貴。
何謂生貴住?大乘義章釋云:「聖法中生」,生在聖人法中,從佛口生,從法化生,種姓尊貴,將來必入聖位,是眞佛子。
五具足方便。
仁王、瓔珞二經,名「方便具足住」,其他經論亦然,四教儀不知何以寫爲具足方便?但二者相通。「具足」即完備,具備度眾生的種種權巧方便。莫認爲度生容易,今人學佛不到三天就要建道場,做度化眾生事業,似乎很了不起,實際未必能做到,因爲自己還未度好啊!道心不錯,願力很大,卻往往被眾生度走。大智度論喻如池水結冰,有人提桶熱水想把冰溶化,剛潑時有些效果,但很快被冰同化,水也變成冰。發心度生,沒錯,或許度了幾個,可是,不久,也被這幾個度走了,不信,你睜大眼睛看看,張開耳朵聽聽,是否有此情況?!自己工夫沒做好,欲度眾生是妄想。常有人說:發心啊,度眾生,爲眾生啊!我很慚愧,覺得不好意思,其實,我們都是靠佛吃飯,自己尙未度好,度什麼眾生!自己度了多少?我學佛幾十年,覺得從前提起來三斤半,現在還是三斤八兩,差不多。有些人求速成,學佛沒幾天便要求感應,希望佛菩薩現前,放光啦、神通啦,那是白日夢,如果有,恐怕是魔境,很危險!設若幾十年來平平淡淡,最安穩、最妥當,腳踏實地,按部就班慢慢學習,定有成就。佛是過來人,我們隨佛學習,仰慕佛聖德而相信遵從,不會走錯路,切勿急著求感應。
六正心,七不退。已上六住,斷三界思惑盡,得位不退。與藏、通二佛齊。
何謂正心住?按大乘義章說法,第六正心住已具備菩薩道的般若智慧,縱然聽到許多邪說,心安住於正知正見中,不被搖動。由此可知,在別教正心住前,修學佛法若道心不堅,正見不足,仍會受外教邪說影響。「正」即正知正見,正心住細論,與第四果的四果向齊。
第七不退住,大乘義章說:雖聞異說邪見,因具正知正見,願力堅定,安住菩薩道階位,巍巍不動。大乘義章是根據六十華嚴十住位分別解釋的。一般認爲不退住,已至位不退。「不退」有三種,所謂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不退即不退轉,至此階位,所證境界不會退失。「位不退」以別教言,自第一發心住到第七不退住修次第三觀,修空觀到此,斷盡見思惑,超凡入聖,不再退回凡夫,故名不退住。大家須清楚的是從初住到七住,七個階位都在修位不退,至第七住,不退轉工夫才成就。
正文下夾註云:「已上六住,斷三界思惑盡,得位不退。與藏、通二佛齊」,以上從治地住到不退住六住,已斷盡三界思惑八十一品,三界九地,每一地有九品思惑,斷欲界思惑盡,證三果阿那含,斷上二界思惑盡,入位不退,證阿羅漢果。菩薩階位雖屬第七住,論斷證,斷見思惑,證果和阿羅漢相齊,故云「與藏、通二佛齊」,古德認爲「二佛」應該是「二聖」,因按前藏、通二果佛位,正使斷盡,還除部分習氣,階位較第七住只斷見思惑高些,嚴格說,是和藏教四果阿羅漢,通教第七已辦地相齊。編四教儀時,不曉得爲何寫成與二佛相齊?不過,論斷證只論斷正使,也可順文字作此婉轉解釋。
四教頌第三首云:「圓別信住二之七,藏通極果皆同級;同除四住證偏眞,內外塵沙分斷伏」。圓教二信至七信與別教二住到七住相齊。「之」作「至」解,「二之七」即二至七。從第二位到第七位,圓、別二教信住相齊,斷證雖同,悟理不同,圓教悟圓中,別教只悟但中。「藏通極果皆同級」,藏教、通教的果佛,約斷正使,不論習氣,都可在此論相齊,因藏通二教無塵沙惑名目故。四教儀「二佛齊」,可能根據這個道理。「皆同級」藏通二教的斷證情形相同,同斷見思,故云皆同級。「同除四住證偏眞」四住即見思惑,見惑一住,思惑分三界欲愛住地、色愛住地、無色愛住地三類,謂四住。藏通二教縱至佛果,也只斷見思惑,證偏眞涅槃之理。「內外塵沙分斷伏」,如果別圓二教則有塵沙惑,塵沙惑分內外,內指三界內,須分辨伏、斷三界內與三界外的塵沙惑。關於塵沙惑意義,待十住說完再介紹。三種不退中,斷見思惑證眞諦理是位不退,斷塵沙惑證俗諦理是行不退,斷無明惑證中諦理是念不退。
八童眞,九法王子,十灌頂。(以上三住,斷界內塵沙,伏界外塵沙。前二不知名目。)
第八童眞住,大乘義章說:童眞住菩薩修行皆契諸法眞實之理,自行化他離種種過患,心地清淨猶如童子,沒有污染,因已斷見思惑,沒有貪瞋癡,故名童眞住。若論相齊,與通教辟支佛相齊,不但斷見思正使,也稍除部分習氣。
九、法王子住,「法王」指佛,法華經云:「佛爲法王,於法自在」,菩薩承接佛之家業,爲法王眞子,因此,法王子是菩薩的代稱。大乘義章說:「於佛法王所行住處」,修行已安住在佛的法王境界。如太子年紀雖小,身分尊貴,爲大臣百姓所尊敬。若細論相齊,則與通教菩薩地齊,所以,四教頌第三首第四句,一直延伸到八、九、十住。
十、灌頂住。「灌頂」是比喻,古印度風俗,太子將繼承王位時,老王派人取東西南北四海之水,舉行灌頂儀式,如中國古代冊封太子般;從此,若國王有事,可代攝政治理國事,隨時有登基的可能,並非馬上傳位。比喻灌頂住菩薩已接近破無明證法身境界,決能達此目標,然非現在,別教還須經過十行、十迴向至初地才能破無明證法身,這裡只是確定而已。
灌頂住下有夾註云:「已上三住,斷界內塵沙,伏界外塵沙。前二不知名目」,說明灌頂住斷惑情況。「已上」童眞、法王子、灌頂「三住」,「斷」三「界內塵沙」惑,「伏」三「界外塵沙」惑。「前」面藏通「二」教,連名相都不知,何況斷證。須八住以上方知,也才懂得斷除。
這裡要說明塵沙惑,「塵沙」微塵沙土,眾生煩惱多到如塵若沙,謂之塵沙惑。塵沙與見思不同,見思惑是自己本身煩惱,人人都有。塵沙惑是眾生的煩惱。因此,三界內見思惑稱「通見思」,三乘通途都要斷的見思惑;通見思所起的塵沙惑,謂「界內塵沙」。三界外見思惑,名「別見思」,三界外哪有見思惑呢?不是見思惑,而是「別」於「見思」惑,和見思惑不一樣;由別見思所起的界外塵沙惑,稱「界外塵沙」。
菩薩度化三界六道眾生,須知病與藥,不明眾生病,不能應病對治,令斷見思惑,便是界內塵沙。現代人動不動就說,行菩薩道,度眾生啦!我請問你:何謂界內塵沙懂嗎?這個眾生得什麼病,他肚子餓了,想吃什麼,你知道嗎?不了解眾生根機,不能應機說法,達不到度生目的,謂界內塵沙。
我們說度眾生,實際上自己的眾生沒度一絲一毫,因爲充滿見思惑,自己都要人度了,情況和大智度論的些些熱水潑冰池相同。別教第八童眞住,就有能力度眾生,知病與藥,到第十灌頂住,可完全達成目的,斷盡界內塵沙,伏住界外塵沙。
「界外塵沙」指超出三界外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三乘聖人,已至三百由旬,未至究竟寶所,若不能引領三乘根性趣向無上菩提,謂界外塵沙。懂得便破除界外塵沙惑。界外塵沙惑沒有形相,也非自身煩惱,完全約菩薩度化眾生建立名目,沒能力度六道凡夫,因被界內塵沙所障;不能度出世間三乘根性,屬界外塵沙。界內外塵沙只是如此分別而已,故摩訶止觀云:菩薩從空入假,空觀成就,進一步修假觀,須學三事:一、知眾生病,二、識病藥方,三、應病與藥。如觀世音菩薩,應以何身得度,即現何身而爲說法,具此功能,便能破除塵沙惑。
界內外塵沙合併,分上、中、下三類,界內是上品塵沙,別教八、九、十住三階位菩薩斷界內上品塵沙。中、下二品屬界外塵沙,別教十行斷中品,十迴向斷下品。
亦名習種性,用從假入空觀,見眞諦理,開慧眼,成一切智,行三百由旬。
別教十住,又名習種性,「習種性」出自瓔珞經,前已說過。習種性修行由假觀入空觀,空假二觀相互資助,若空觀成就,見眞諦理,在五眼中開慧眼,慧眼是出世間阿羅漢、辟支佛之心眼,證成一切智,五百由旬已歷三百由旬了。
次明十行者。一歡喜,二饒益,三無違逆,四無屈撓,五無癡亂,六善現,七無著,八難得,九善法,十眞實(斷界外塵沙惑)。亦云性種性。用從空入假觀,見俗諦,開法眼,成道種智。
其次說三賢位之十行,四教儀三賢位名相,不知爲何,總有一、二位與原本不同?其他經論雖有此寫法,但現在根據仁王經,按仁王經次序解釋,較易明白,待講到時再提。這十個階位皆名「行」,何謂行?行以進趣爲義,菩薩修滿十住,自行化他如順水行舟,流暢無礙,一一趣向佛之果海,故名行。
十住注重修眞空觀,十行是假觀,由空入假,觀諸法皆因緣所生,如幻如化。前言眞空,現明幻有,運用假觀工夫,徧學一切法門,增長度化眾生及成就自己福慧二嚴的功用。十行:
一、歡喜行。一般十行大多配合十度,前六度很明顯,可一一對照,後四度較不明顯。歡喜行是布施度增上,實實在在進修布施,自在自行化他,心生歡喜。大乘義章釋云:「喜心行施,亦令他喜」,以歡喜心行布施,眾生接受菩薩布施也生歡喜,自行化他都注重在布施方面;前之十信、十住也一樣修六度,但不那麼自在,現則歡喜如意,故名歡喜行。
二、饒益行,令眾生得豐饒利益。一般解釋是戒度增上,勤修持戒度,滅惡生善,增長善法,攝化眾生,大乘義章云:「以持淨戒,饒益自他」,修持佛制清淨戒法,自他皆得豐饒利益,名饒益行。
三、無違逆行。仁王經原文是「無瞋恨行」,六十華嚴作「無恚恨行」,意思相同,謂菩薩修忍辱度,遠離瞋恚心,而且注重修謙虛、恭敬,除我慢等習氣。四教儀「無違逆行」,眾生以瞋恨心對菩薩,毀辱打罵,甚至如歌利王割截身體,菩薩不違逆反抗,不起報復之心,屬忍辱度增上。
四、無屈撓行。仁王經原文是「無盡行」,勤修善法,無窮無盡,不屈不撓,進而不退,修精進度增上。
五、無癡亂行。原文作「離癡亂行」,修禪定度增上,具般若智慧,心不愚癡散亂。
六、善現行,修般若度增上,生生世世常於諸佛法中行,善能明了諸法,自行化他,因證般若智慧故,後四度都從般若智慧開出,因此,善現行屬實智,七、八、九、十屬權智之現行。這是約通途十度說明。大乘義章的解釋是:第六善現行菩薩,善修般若,令般若現前,觀察諸法當體即是實相,所謂由觀照證實相,故名善現行。
七、無著行。著,執著。由修方便度增上緣故,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生死、涅槃皆不執著,故能任運自利利他。大乘義章釋云:以無著心,生起種種修行法門自行化他。這樣解釋,更易明白。
八、難得行,或作尊重行,大乘義章便是。因其願度增上,成就種種善根,極爲難得,受人尊重,故名。
九、善法行,力度增上,說法度生,爲眾生軌範,成就無量善法,能度化眾生。
十、眞實行。般若智度增上,觀照諸法,非如非異,不完全屬如如不動一邊,也不屬種種差別相,一不可得,異不可得,一與異皆不可得,由是體悟諸法實相之理,名眞實行。屬智度增上,將第六般若度分開,六、慧度,七、方便度,八、願度,九、力度,十、智度。大乘義章釋眞實行云:眞實行菩薩,成就第一誠實之語,說話算數,實實在在,如法而說,如說而行,說多少做多少,做多少說多少,不像我們空口說白話;眞實行菩薩說的就是做的,做的就是說的,心口一如,這樣解釋更淺顯易懂、更親切,不致前後位混淆。通途多將「眞實」二字,釋作諸法眞實之理,實際上,十住之八、九住,證眞諦理後,都能體悟諸法理體,不僅是十行而已。
十行修成,夾註云:「斷界外塵沙惑」,斷界外中品、下品塵沙,能度聲聞、緣覺及較其下一階位的淺位菩薩,令趣無上菩提。「亦云性種性」,十行位又名性種性。十住修成空觀,現則從空入假,觀諸法如幻如化,見俗諦理。「開法眼」法眼是菩薩心眼,即開啓心地智慧。「成道種智」種,種類,眾生根性千差萬別,菩薩一一了知,並應病與藥。道種智新譯「道相智」,相,指俗諦種種差別相,能辨別萬法差別相,稱道相智。一切智知諸法空義,屬總相,還不能體悟諸法差別相,慧眼只能證一切智。法眼成道種智,才眞屬菩薩智慧,眞正能自在如法行菩薩道,是眞菩薩。我們這些假名菩薩,初學剛起步的凡夫菩薩,業障充滿,須經十信、十住、十行位滿,方眞正能如理如法。
次明十迴向者。一救護衆生離衆生相,二不壞,三等一切諸佛,四至一切處,五無盡功德藏,六入一切平等善根,七等隨順一切衆生,八眞如相,九無縛無著解脫,十入法界無量(伏無明,習中觀)。亦名道種性。行四百由旬,居方便有餘土。(已上三十位為三賢,亦名內凡。從八住至此,為行不退位。
其次是十迴向,這些階位詳見華嚴經,十住位研究十住品,十行看十行品,十迴向亦然。八十華嚴十迴向品有十一卷之多,平均一迴向一卷,其中有一迴向好幾卷,或一卷說一迴向、兩迴向,若欲細講那不得了,現只按文字名相作簡單說明。
何謂迴向?迴,迴轉;向,趣向。將自行化他功德,迴轉趣向三個地方,因此,迴向有三意:一、迴自向他—將自己所修功德,統統迴向給一切眾生,華嚴經云:「不爲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,趣於下化眾生功用。二、迴因向果—即迴向無上菩提,將自己修因迴向究竟佛果,意思是自己求成佛,也希望一切眾生成佛。三、迴事向理—上二種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是事相,迴事向理即迴向眞如實際,一一法皆與眞如實際配合;迴自向他,自他之相不可得,當體即眞如實際;迴因向果,因果之相不可得,當體即眞如實際;泯事相而歸理性,理事圓融,事理不二,理由事顯,事得理彰,理事融通,謂之迴事向理。每一迴向皆具三意,故名迴向。迴向階位有十種,名十迴向,請看正文:
一、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。每一名目下應有「迴向」二字,正文略掉,念時加上。救度愛護一切眾生,但眾生相不可得。菩薩修六波羅密,攝化眾生,令一切眾生消業障、斷煩惱,離苦得樂,安住菩提,謂「救護眾生」。無冤親、善惡之別,平等救護,謂「離眾生相」。也就是金剛經「度盡一切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」,縱使度盡一切眾生,也無一眾生相可得,因不執度生之相。這約所迴向建立名目,認爲一切眾生自度,我只是作增上緣,幫助眾生得度,救護眾生是菩薩本分事,眾生縱使得度,菩薩處處離相,不生執著。
二、不壞迴向,也是以所迴向境界立名。華嚴經云:對佛、法、僧、戒深信不壞。「不壞」約眾生邊說,非約菩薩,菩薩早就具備四不壞信了;菩薩度生,令眾生對三寶,尤其佛所制戒法,深信不移,不受外境動搖。
三、等一切諸佛迴向,有些作「等一切佛迴向」,以所學境界立名。菩薩上求佛道,凡佛、菩薩所學,一一皆學,希望萬德莊嚴,成就佛之聖德。三種迴向中,屬迴因向果迴向。
四、至一切處迴向,依修行所成利益立名。華嚴經云:菩薩所修一切善根,以迴向力,令諸善根,豎窮三際,橫徧十方,無處不有,「譬如實際,無處不至」,像眞如實際,無所不在。至一切處迴向具備三種迴向意義:一切處眾生充滿菩薩善根功德,是迴自向他;菩薩功德周徧十方諸佛剎土,是迴因向果;既然功德豎窮三際,橫徧十方,便是迴向眞如實際。
五、無盡功德藏迴向。藏,含藏。含藏無窮無盡功德,趣向眾生,令眾生也成就無盡功德藏。注重在迴自向他,約所化眾生建立名目。
六、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。六十華嚴謂「隨順一切堅固善根」,有些或作隨順平等善根迴向,名目多少有點不同,但道理大致相同。乃約所成就建立名目,菩薩成就善根功德,與一切眾生、一切諸佛平等,沒有差別相,所以,這一迴向含迴自向他、迴事向理,只有理才平等,金剛經云: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,法指眞如實際,眞如實際之法平等,無高下分別。
七、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。六十華嚴是「等心隨順一切眾生」。以平等心隨順一切眾生,功德迴向一切眾生,利益眾生,不起分別,約所迴向建立名目,著重迴自向他。
八、眞如相迴向。眞如舊譯只有「如」字,謂如相迴向;新譯是眞如相迴向,眞如即諸法理體,菩薩成就一切善根,統統趣向眞如實際,希望眾生證入實相之理,也是迴自向他之後,迴事向理。
九、無縛無著解脫迴向。以迴向心立名。菩薩之迴向心無執著、纏縛,徹底解脫,將功德迴向眾生,無罣無礙,無自他、無能所,平等平等,不起分別,才能無纏縛無執著得大解脫迴向。
十、入法界無量迴向。證入眞如法界究竟功德,即華嚴經之一眞法界,成就無量功德,謂「入法界無量迴向」。夾註云「伏無明,習中觀」,四十二品無明,別教只說十二品,到十迴向位,雖未斷無明,但能伏無明,不令起現行;從此,開始修習中觀。十迴向位又名道種性。五百由旬,已從三百到四百由旬,距離佛果不遠,居方便有餘土。台宗佛淨土分四:最高是常寂光淨土,第二實報莊嚴土,第三方便有餘土,第四凡聖同居土。我們屬凡聖同居境界。「已上三十」階位「爲三賢」位,「亦名內凡」位,「從八住至此爲行不退位」,至此,成就行不退境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