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

天台四教儀講錄38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38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巳二、讀誦
因文字少,科判不再細分,分多反而嫌繁。若需詳細科判,請看書本。
二、讀誦品者。經云:何況讀誦受持之者。
五品第二是「讀誦品」,隨喜之後,進一步要讀誦大乘經典。法華「經云」,五品位所引證的經文都出自法華經,法華經有七卷,五品位出在第五卷最後一品「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」。隨喜品,經文云:「又復如來滅後,若聞是經,而不毀訾,起隨喜心,當知已爲深信解相。」接著說讀誦品,「何況讀誦受持之者」,意思是:能做到隨喜,可得佛法很大受用,何況進而讀誦(此指法華經),照法華經信受奉持,功德更爲廣大。以「何況」顯示更大之意。對文曰「讀」,離文曰「誦」,其實,我們平常讀經較多,如對著法華經、金剛經經文念。不看經本能背,如念阿彌陀經、般若心經、大悲咒、十小咒、早晚功課是誦。但現在只要在佛前讀經,統統稱誦經,並沒多大關係。「受」深信法華經之理,領受在懷。「持」時刻念念不忘,並非讀誦經典而已。「者」依法修行的人。下文加以解釋:
謂內以圓觀,更加讀誦,如膏助火。
「內以圓觀」,內心以圓教一心三觀修法,修三止三觀,「更加讀誦」,再加隨喜、讀誦工夫,「如膏助火」膏,凝結的油。以油膏助火勢,火更熾盛。火喻圓觀。膏喻讀誦。以讀誦幫助修觀。
前曾說過,智者大師在大蘇山親近慧思禪師時,修法華三昧,依法華經修三止三觀、一心三觀,同時拜法華懺、方等懺。方等懺中,每天要讀誦一段法華經,經二七日,有一天,讀法華經第六卷藥王菩薩本事品,「是眞精進,是名眞法供養如來」,突然入定,親見靈山一會,儼然未散,證初旋陀羅尼,得無礙辯才,慧思禪師讚歎說:「非汝莫證,非我莫識」,從此,縱有千位文字之師,同時提問,都能如瓶洩水,一一答覆。因此,能「九旬談妙」,一句法中說無量義,妙法蓮華經五字,發揮成二十卷之多的大書。由此可見,讀誦大乘經典,確能令人大開圓解,得大三昧,智者大師即是明證。自古以來,因讀誦大乘經典而得三昧的高僧大德很多,無論學佛僧俗皆受影響,就是宗門也提倡讀誦金剛經,可見讀誦之重要。
前面說過四教儀是根據章安大師的八教大意,五品文字也是,但略作修飾,如讀誦品,八教大意原文是「次以圓解觀心,修行五悔,更加讀誦,善言妙義,與心相會,如膏助火,是時心觀益明,名第二品。」八教大意每一品都說修五悔,四教儀將之綜合,在隨喜品最後就總結云:「下去諸位,直至等覺,總用五悔,更不再出,例此可知。」用這段文把每一品須修五悔的文字簡略,很好!但看的人要懂,莫誤爲僅隨喜品須修五悔而已。
  巳三、説法
三、說法品者。經云:若有受持讀誦,爲他人說。內解轉勝,導利前人,化功歸己,心倍勝前。
第三是「說法品」。八教大意原文作:「次以增品勝心,修行五悔,更加說法,轉其內解,導利前人,以廣濟故,化功歸己,心倍勝前,名第三品。」八教大意是「次以增品勝心」,從第二品增到第三品,以殊勝勇猛道心,「修行五悔」法門,「更加說法,轉其內解」,再加說法,令內心更深入體解大乘佛法,「導利前人」,前人指聽法者。引導聽法者,令得佛法利益,所謂示教利喜。不過,八教大意未引證經文,四教儀引證經文謂「經云:若有受持、讀誦,爲他人說。」分別功德品「讀誦受持」後,有很長一段經文,才說到第三品,「若有受持讀誦」是承接第二品,「爲他人說」才正式屬於第三說法品。讀熟了,熟能生巧,就要將自己了解的說給別人聽,所謂「教學相長」,能增長自己體解經義。經文就「爲他人說」這句最重要,屬第三品,其他有許多文字從略。「內解轉勝」與八教大意「轉其內解」意同,內心體解,修一心三觀,更徹底明白圓教之理,才「導利前人」,說給人聽,好像他人得利,自己無益,其實,聞法者固有受用,但「化功歸己」,教化眾生所得功德,還是歸於自己。「心倍勝前」,內心修觀工夫,更勝第二品。
見第三說法品,可知講經是修行,聽經也是修行。有人不想聽經,說:我要拜佛、靜坐、修觀,沒時間聽經。不知道聽經也是修行呀!因爲六道凡夫初學修行,不論修何法門,第一步要使身口意三業清淨,聽經坐在講堂裡,不管一小時或四十五分鐘,「身」規規矩矩坐著,當然不會去造殺盜淫。「口」念閉口眞言,只有法師開口,大家不能說話,認眞諦聽,怎會造惡口、兩舌、妄言、綺語四惡業?如果聽經,心打妄想,意地就很難清淨了;但既來聽經,不是聽歌看戲,辛辛苦苦坐冷板凳,若不專心,得不到法益,豈不白辛苦嗎?設若全神貫注,意不起貪瞋癡,能啓發智慧,如是修學,則三業清淨。
會聽經者不必多啦,只要得一句,一生受用不盡。我十七歲上獅頭山元光寺學習佛法,因爲很認眞、很規矩,剛去不久,寺裡七、八十人,十分之九都稱讚我,心裡很高興。當時是農業社會,大家都耕種,正月雨水多,雨天「剝土豆」(閩南語)作花生種子,大家都說我好話,我笑嘻嘻的。可是有位老菩薩說:「你們都讚歎這小孩,那是他翅膀尙未長成,翅膀硬了,噗!飛走了!過去在這裡長大的小孩,不只三、五個,不知有多少,一個個都飛走了!」認爲我也不例外。這話我聽了不但沒生氣,且有大受用,記在心裡,告訴自己:將來我不飛!於是,從洗廁所、掃地、照客等苦差事,一直做到當書記、知客,還沒受戒就當首座,大醒法師上山,看到問我:「你還沒受戒就當首座和尙,那受戒後當什麼啊?當住持呀?」其實,我尙未受戒就當住持了。我在獅頭山元光寺,從洗厠所一直做到當住持,就是不飛,和我同班的都飛走了,假如不是那位老菩薩的那句話,也許中途就飛了,飛走則情況大不相同,或許掉入大糞坑裡。因此,不僅聽法有益,平常聽人說話,只要用心,一句便受用無窮。我二十五歲當住持,二十九歲是退居老和尙,義務完成,飛也無妨。那位老菩薩不知無意中一句話竟讓我受用這麼大,後來我告訴他,方令憶起,眞是「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」,不是有心說的話,尙且能得大利益,何況用心聽法呢!不但三業清淨,只要得到一句佛法,受用不盡,所以,聽經就是修行,坐五十分鐘,三業清淨的功德就不得了,古德說:「若人靜坐一須臾,勝造恆沙七寶塔;寶塔畢竟化爲灰,一念淨心成正覺。」這是讚歎靜坐。短短時間靜坐,便超過造恆河沙數七寶塔的功德,因建塔功德有相,最後畢竟化成灰,屬有漏法。一念淨心爲將來成佛種子,所以,一句佛法入心,永爲道種,功德很大,勿排斥聽經,認爲拜佛、念佛才是修行。
聽經是修行,說法也是,講者講時就是修行,眞發心修學佛法,有因緣則說,沒因緣就自己修行,一樣都在佛法裡下工夫。有人說:「中國佛教都用嘴講,沒有修行。」我覺得這種說法不大正確,因爲明明說法就是修行啊!怎能說他只用嘴巴講,不用嘴巴,難道用鼻子嗎?講也是修行呀,只要說的是佛法,便是修行。隨喜、讀誦要天天做,說法有因緣就做。
  巳四、兼行六度
四、兼行六度。
第四、第五是修六度,行菩薩道。何謂「兼行」?因行者隨喜、讀誦、說法,三品工夫猶未成熟,仍須努力進修,待三品成就,才專做修菩薩道的六度萬行,剛開始是兼帶學習。「六度」大家很熟,不必再說。
經云:況復有人,能持是經,兼行布施等。福德力故,倍增觀心。
法華經分別功德品說:「況復有人,能持是經(指法華經),兼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一心、智慧,其德最勝,無量無邊。」四教儀引證的是這段文,但只用「布施」,持戒以下文字省略,以「等」字包括。文淺顯易懂,不必解釋。「一心」即禪定。隨喜、讀誦、說法、兼帶行六度,依仗六度修行,增長福德力量的緣故,內觀更殊勝,謂「倍增觀心」。
八教大意原文云:「次增進心,修行五悔,傍行六度,福德力故,倍助觀心。更一重深進,名第四品。」
  巳五、正行六度
五、正行六度者。經云:若人讀誦,爲他人說,復能持戒等。
五品之前三品隨喜、讀誦、說法工夫已到家,則專修菩薩道。法華經云:「若人讀誦受持是經,爲他人說。……又爲他人,種種因緣,隨義解說此法華經,復能清淨持戒,與柔和者而共同止;忍辱無瞋,志念堅固,常貴坐禪,得諸深定。精進勇猛,攝諸善法,利根智慧。」詳明修六度。此只云「復能持戒等」,用「等」字概括其他經文。接著解釋說:
謂自行化他,事理具足,觀心無閡,轉勝於前,不可比喻。
八教大意原文云:「次以圓心,修行五悔,正行六度,自行化他,事理具足,心觀無礙,轉勝於前,不可比喻,名第五品。」四教儀文字可說照錄。「觀心無閡」的閡,以今之辭彙說法讀「合」音,隔閡的閡;但有些辭典也讀「礙」,如康熙字典是「餓亥切」,即礙音。就是四教儀本子,有些也用礙,如四教儀集註輔宏記。這裡雖是「閡」,音要讀礙,莫讀合,古時二者相通。「觀心無礙」,觀心工夫愈加殊勝,不會有所罣礙。意思是自己修行隨喜、讀誦、說法、教化眾生修六度,「事理具足」,內觀屬理,外修屬事相,事相理性皆具足,觀心無礙,修觀境界更勝於前,無法形容,不能一一比方,謂「不可比喻」。
   辰三、結位示同
總結上之位次,顯示和別教相同的階位。
此五品位,圓伏五住煩惱,外凡位也。與別十信位同。
此隨喜、讀誦、說法、兼行六度、正行六度之五品位,圓教根性者修,能「圓伏五住煩惱」,圓伏即一伏一切伏。「五住」即三惑,見思惑分四住,無明惑一住,塵沙惑含在無明中。圓伏五住煩惱,即圓伏三惑,伏一種,其他皆伏。屬外凡位,論斷證與別教十信位相同,但悟理不同。
    卯二、内凡分二
內凡位分兩科:辰一、標示,二、解釋。
     辰一、標示
次進六根清淨位,即是十信。
「次」五品之次,五品以後,「進」一步由外凡到內凡,是「六根清淨位」。「六根清淨」出自法華經法師功德品,內說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得清淨的功德,如八百功德、千二百功德,一一都有詳細說明。按法華經所說六根清淨位,即別教的十信位。十信以上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位次名目相同,然所斷煩惱,所悟之理和別教不同。
「六根清淨」這句話,對中國佛教影響很大,一般不懂佛法者,尤其媒體,報導佛教負面消息,就說「六根不淨」,不知別說一般出家人,就算十信位者,六根不見得就清淨了,要六根清淨談何容易啊!起碼十信位滿。倘要比對,須斷三界內見思惑,並不是出家跳到海中洗洗就清淨了。圓教十信之前,誰的六根都沒清淨,有人看報紙登載佛教六根不淨,便起煩惱,我說:「不必煩惱,這是事實,並非有問題六根才不淨,沒問題六根依舊不淨,因爲見思惑未斷,仍屬凡夫,哪一個六根清淨了?以斷煩惱言,阿羅漢以上才六根清淨。」凡夫偶有一分、一秒六根清淨已經不得了,很難得了。
     辰二、解釋分三
解釋十信位,但十信位內容不同,故分三段:巳一、釋初信位,二、二至七信,三、八至十信。
      巳一、釋初信位
先解釋十信的第一個信位。
初信斷見惑,顯眞理。與藏教初果,通教八人、見地,別教初住齊,證位不退也。
下之階位,只論四教斷證相齊,不解釋。因名相十信、十住等在別教已講過了,名相意義相同,只是斷證不同,所以,圓教借別教名目說明位次,故不再解釋。
圓教「初信斷」三界八十八使「見惑」,講藏教時已說。「顯眞理」,已證眞諦理,同時也體悟俗諦、中諦之理,因一證一切證。若與藏、通、別三教論相齊,「與藏教初果,通教八人、見地,別教初住」相齊,因藏教聲聞位,初果也是斷見惑。通教十地之第三八人地、第四見地,別教初住同屬斷見惑。三不退中,「證位不退也」。
四教頌第二首:「果位須陀預聖流,與通三四地齊儔,并連別住圓初信,八十八使正方休。」說的就是這段,「儔」平排、相齊之意,將頌記好,四教斷證很清楚,一看就明白。
      巳二、二至七信分二
只論相齊,不必解釋名相,分午一、正釋,午二、引證兩段。
       午一、正釋
次從二信至七信,斷思惑盡。與藏、通二佛,別教七住齊。三界苦集,斷盡無餘。
其次,圓教二信到七信,斷盡思惑,與藏教、通教的阿羅漢相齊,「二佛」藏、通二教佛果,也只斷見思正使,去除部分習氣,現不論習氣,只論斷正使,與藏、通二教佛果及別教第七住相齊。到此,三界見惑八十八使、思惑八十一品已完全斷盡無餘,故圓教七信,苦果集因皆盡。
四教頌第三首云:「圓別信住二之七,藏通極果皆同級;同除四住證偏眞,內外塵沙分斷伏。」前二句說明圓教二信至七信,別教十住位的第二住到第七住,藏、通二教極果即佛,與藏教、通教極果同等級,和「齊儔」意思相同,因同斷見思惑。藏、通極果到此爲止,三界外境界,則不知其名。
「同除四住證偏眞」,四住即見思惑,見惑一住──見一切住地。思惑以三界分欲愛住地、色愛住地、無色愛住地三段。「愛」思惑也。藏、通二教同滅四住煩惱,同證偏眞涅槃,但別圓二教悟理較深,別教悟但中,圓教悟圓中,斷惑同,悟理不同。「內外塵沙分斷伏」,別、圓二教進一步要論斷塵沙惑,上品塵沙是界內塵沙;中下品塵沙是界外塵沙。後文將一一說明。
       午二、引證分二
引證兩種經文,證明圓教第七信是斷見思惑的。分兩段:未一、引仁王經,未二、引永嘉集。
        未一、引仁王經
故仁王云:十善菩薩發大心,長別三界苦輪海。
「仁王經」即「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」,有鳩摩羅什三藏翻譯,也有不空三藏譯的。「十善菩薩發大心,長別三界苦輪海」,出自鳩摩羅什三藏譯本第三菩薩教化品中,波斯匿王聞佛說仁王護國般若道理後,說偈讚歎般若之理,便有此二句。十善菩薩發上求下化的菩提大心,斷三界見思煩惱,就能超出三界輪迴苦海,此證明屬圓教十信。
解曰十善者各具十善也。
這文字太簡單了,華嚴經二地品云:上品十善,有上上十善,最上十善,由此可以到成佛。因此,「十善」是菩薩道所修的十戒度,修十善的菩薩就是十信位,每一信各具十善,正文應作「十善者,十信位,各具十善也」,加「十信位」三字,義更顯明。何以知是圓教十信位呢?因別教十信位只能圓伏五住煩惱,圓教初信能斷見惑,到第七信是圓斷思惑。下文解釋說:
若別十信,即伏而不斷,故定屬圓信。
若是別教十信位,只伏見思惑,不能長別三界苦輪海。斷見思惑定屬圓教,圓教第七信才眞正超出三界。下明圓教行者,目標在求證佛果,不在斷見思煩惱。
然圓人本期,不斷見思塵沙,意在入住,斷無明,見佛性。
「然」轉語詞。圓教根性者,本來期望的目標不在斷見思、塵沙惑,而是在證入圓教初住,因證圓初住能破一分無明,證一分三德,顯一分法身,能任運斷煩惱,成菩提。斷見思、塵沙是其過程,斷無明,親證佛性,才是目的。
然譬如冶鐵,麤垢先去,非本所期,意在成器。器未成時,自然先落,雖見先去,其人無一念欣心,所以者何?未遂所期故。
譬如「冶鐵」,鐵匠鑄器具前,鐵須入火鑪中燒,謂冶鐵。外層粗垢鐵鏽燒除,並非打鐵人目標,燒除鐵垢乃自然現象,其用意目的在製成工具。未成器具前,垢鏽自然先落。鐵匠見粗垢掉落,不會有一念欣喜心,爲什麼?因爲這不是主要目的,而是平常事。意思是斷見思、塵沙惑是必經階段,「未遂所期」,還沒達到期望,其希望起碼先證初住,斷無明,證法身。證法身前,先斷見思惑,如冶鐵先去粗垢,沒什麼了不起,不會生一念欣喜心。
圓教行人,亦復如是,雖非本所望,自然先落。
合法,將比喻配合法義。圓教修行人也一樣,粗垢先落,雖非本所期望,但破無明,證法身前,自然先斷見思惑,沒啥特殊;如去台北,定經台中,台北才是目標。
       未二、引永嘉集
永嘉大師云:同除四住,此處爲齊,若伏無明,三藏則劣。即此位也。
「同除四住,此處爲齊,若伏無明,三藏則劣」四句,出自永嘉大師集,剛開始介紹「緣起」時已說過,天台教部能回到中國,就因吳越王看到永嘉禪宗集,說到圓教第七信位,不懂這四句,請問天台韶國師,韶國師要彼請教台宗義寂法師。寂法師謂:此出自法華玄義,但法華玄義流至高麗,中國已失傳。吳越王遣使往請;諦觀法師隨天台教部來中國,親近義寂法師,編著四教儀,加上這段文,顯示四教儀緣起。八教大意是隋朝至唐初,章安尊者所著,故無此記載。
永嘉大師,唐朝人,和六祖同時,開悟後,至南華,請六祖印證,留住一宿,人稱「一宿覺」。永嘉大師幾十年用功,龍已畫好,六祖爲之點睛,睛一點,就飛了!我們連龍影都沒,從來沒想到「龍」,睛從何點?縱見六祖,依舊不悟,爲什麼?因爲沒畫龍呀!這話要會聽哦!像釋迦世尊夜覩明星,成等正覺,我們天天看月亮,也不會成佛,月亮不是比星星更大嗎?爲何不開悟?因爲我們根本沒在佛道上,釋迦牟尼佛走了三大無數劫,所以,夜覩明星便悟,我們沒修行,天天看月亮,依然故我,道理是相同的。
解曰:四住者,只是見思。謂見爲一,名見一切處住地。思惑分三:一欲愛住地,欲界九品思。二色愛住地,色界四地,各九品思。三無色愛住地,無色界四地,各九品思。此之四住,三藏佛與六根清淨人同斷,故言同除四住也。
「解曰」即解釋「同除四住」之名。四住是什麼?「只是見思」惑耳。「謂見爲一,名見一切處住地」,地,指三界,爲眾生所依。見惑爲見一切處住地。「思惑分三:一欲愛住地,欲界九品思」至「無色界四地,各九品思。」釋思惑分三。換言之,四住即見思惑。「此之四住,三藏佛與六根清淨人同斷,故言同除四住也」,藏教佛果與圓教六根清淨位者,一樣同斷見思惑,故言「同除四住,此處爲齊」,到第七信相齊。
言若伏無明,三藏則劣者。無明即界外障中道之別惑。三藏教止論界內通惑,無明名字,尙不能知,況復伏斷,故言三藏則劣也。
釋「若伏無明,三藏則劣」兩句。「無明即界外障中道之別惑」,無明,其他教典又名習氣,屬超三界外,別於藏、通二教的特別惑。三界內不談此理,不說並非沒有,而是不懂,圓教了解三界外微細煩惱,無明惑能障礙體悟中道第一義諦之理,故云「障中道之別惑」。
「三藏教止論界內通惑」,三藏教即藏教。通惑即見思惑,見思惑通大小乘,藏通別圓四教皆須斷之,故名通惑。藏教單論通惑,「無明」別惑「名字」,「尙不能知」,連名字尙且不知,「況復伏斷」,怎能伏無明,又怎能斷無明呢?「故言三藏則劣也」,劣,非卑劣,而是不及,還未到此工夫。若視作卑劣,則輕看小乘,是不對的;學大乘佛法者對聲聞人,當如大人待小學生般,不可瞧不起未來主人翁,聲聞人能斷煩惱了生死,很了不起!行菩薩道者,自己生死未了,心發得再大,沒什麼功用,必得斷煩惱了生死,才是眞工夫。三藏教人,尙未到此境界,不及而已,以此觀念,對聲聞人唯歡喜讚歎,不會瞧不起。
到圓教七信,論斷證與藏教斷見思惑,通教第七地,別教第七住相齊。後之境界,悉出三界,八信下只和別教比對,藏、通二教至此爲止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