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

天台四教儀講錄31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31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  己三、別教分三
別教與通教一樣,分標、釋、結三科。
     庚一、標
次明別教者。
化法四教,已說藏、通二教,其次,說明別教。「者」語助詞。
     庚二、釋分三
解釋別教名目,分辛一、略釋名義,二、正明行位,三、別示隨機三科。
      辛一、略釋名義分二
簡略解釋別教名目意義,分壬一、正釋,二、引證。
       壬一、正釋
正解釋別教名目。
此教明界外獨菩薩法。教、理、智、斷、行、位、因、果,別前二教,別後圓教,故名別也。
「此教」即別教,修行工夫已超出三「界外」,是佛果的修因,未成佛前,等覺菩薩以下,皆屬菩薩階位,因此,別教菩薩一直說到成佛前,謂之「界外獨菩薩法」,獨,單獨,別教教理只適合行菩薩道者修,二乘無此能力。別,跟誰別呢?「別前」藏通「二教」,和藏通二教教理不同,「別後圓教」,與後之圓教一佛乘教理也不相同。哪些道理「別」呢?標出「教、理、智、斷、行、位、因、果」八字,明其別意。八字間請自標頓號,每一字皆含很多道理。實際上,藏通二教及圓教也有教、理、行、果等,應一一細釋,但恐初學厭煩,所以不說。這次講四教儀,儘量依正文消文釋義便可,若欲詳說,或許因一個名相,關係整個佛教,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,故四教儀文字雖不多,天台宗佛學院卻講了三年,怎麼講三年呢?您去翻卍續藏的四教儀集註、四教儀註輔宏記,不得了,木版書十冊,影印最少精裝三厚冊,因名相義理很廣,欲研究通達,三年並不夠,一旦明了,則一理通萬理達,四教儀學好,其他教理差不多也了解過半了,所以,天台佛學院一入門便先學四教儀。我們只將正文消通,懂個大概輪廓便可,年輕人想進一步研究,可參考其他註解。別教教理含義很多,不很容易講清楚。
言歸正傳,何謂教?「教」指佛的言教,如果沒有佛的言教,就無法顯出諸法理體,有教方能顯理,故教後須明語言文字所顯的道理,教所詮之理是「理」。「智」眾生因迷失三諦之理而起惑造業,輪迴生死,無智不能「斷」惑,所謂無師智、自然智現前,方能斷惑了生死。然斷惑須修「行」,修行目標在斷煩惱。由凡至聖,從因到果,須歷經許多階位,故行之後說「位」。開始修行是「因」,成就目的是「果」,行之後說因、果。用教、理、智、斷、行、位、因、果八字,說明「別」之義理。
何謂「教別」?因別教教理獨菩薩法,獨被大乘一類根機,純屬菩薩修因之法,與前藏通二教不同,也與圓教的圓融無礙有別,謂教別。
「理」約眞諦、俗諦、中諦而論,藏、通二教只說眞諦理,證偏眞涅槃,知少分俗諦,無中諦理。別教三諦之理具足,但屬「隔歷三諦」,隔,隔開,三諦不能融通,一一分隔。歷,經歷,次第修證故,先證眞諦,次俗諦,然後體證中諦之理,和圓教一眞一切眞,俗、中皆眞;一俗一切俗,眞、中皆俗;一中一切中,眞、俗皆中的圓融三諦不同,故别後圓教,屬「理」别。
「智」別,大乘教典說智,大品般若經說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。聲聞、緣覺的智慧是一切智。舊譯道種智,新譯道相智,即俗諦千差萬別的相,屬菩薩智慧。一切種智屬究竟佛果智慧,即一切智、道種智圓滿具足。別教與藏通二教智慧不同,藏教、通教只有一切智,菩薩有些些道種智,沒一切種智名目,故別前藏通。別教智慧按照次第,譬如第七住階位,證一切智,十行證道種智,十地才分證一切種智,一步一步次第而證。圓教是三智一心中得,一心中同時具足三智,三一不二,因此,別後圓教。
「斷」斷惑,斷煩惱。台宗說一切煩惱不出見思、塵沙、無明三惑。聲聞、緣覺只斷見思惑正使,藏通二教菩薩斷少分塵沙惑,沒無明惑名相,遑說論斷了,因此,「斷」惑是別前藏通。圓教則一斷一切斷,故別後圓教。別教三惑按前後次第,在十信位,先修析空觀,以析空觀伏見思;初住才修體空觀,以體空觀斷見惑;二住至七住斷思惑,空觀成就,八住至十住才從空入假,八住開始修假觀,十住位假觀成就,斷界內上品塵沙。十行位斷界外中品塵沙;十迴向位斷界外下品塵沙。初地以上才分破無明,分證法身,體證中道。
其次論「行」,藏教只七賢七聖,通教是三乘共十地。別教則五行具足,五行即聖行、梵行、天行、嬰兒行、病行,涅槃經之菩薩道五行。修戒定慧三學是聖行,別教十住入空行即聖行,同時修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即梵行。十行位、十迴向位入假行,依中道之理修學假觀,依理成行名天行。「天」非三界二十八天的天,而是指第一義諦本有的天然之理。天行入理,證入初地,成就中道之行,分破無明,分證法身,稱天行。天行具足,起教化眾生功用。「嬰兒行」是度生大慈心之用,視眾生如赤子,護愛如嬰兒。「病行」是悲用,見眾生苦惱生大悲心,如維摩居士因眾生有病而示現生病。嬰兒行是無緣慈,病行是同體悲。
藏通二教只有聖行及少分偏眞之理的天行與梵行,唯大菩薩才能圓滿梵行,慈悲喜捨究竟圓滿。別教五行具足,皆能修學,別前藏通,也別後圓教,因圓教一行一切行,隨修一行便具足五行。別教處處次第,圓教處處圓融。
「位」別,明修行階位不同,所謂「位不相收」,藏教只七賢位、七聖位,通教只十地位,三乘共十地。別教菩薩階位說得最詳細清楚,有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五十一階位,乃藏通二教所無,別前藏通。圓教位位互通,一位一切位,楞伽經云:「初地即爲八,無所有何次」,不論次第不次第,每一位都同時具足一切位,故別後圓教。別教十信不是十住,十住不是十行,初地不知二地事,二地不知三地事,按次第不能相收相攝,也絕不可混淆。
最後,講「因」別、「果」別。論修因,別教修因必定是先空、次假、後中,依位次,只體悟雙遮二邊之中,即只證中道之理的「但中」,所悟因曰「一因迴出」,僅但中之理超出,不能雙照二邊。藏通修因,大多約偏眞而修,不知有中諦之名。圓教是圓中,雙遮雙照,圓融無礙。故別前藏通,別後圓教。「果」別,每一階位皆有其果,例如十信爲因,十住爲果;十住爲因,十行爲果,因因果果直往上論,但前因不是後果,後果不是前因,不能圓融,謂「一果不融」,階位固定,不能前後圓融,藏通二教根本未破無明,別教已分破無明,分證法身,超出甚多,故別前藏通。然其四十二品無明,只破十二品,未如圓教究竟果地,因此,別後圓教。「別前」藏通「二教」,「別後圓教」,名爲別教。
談別教,須分清站在何種角度看,若屬天台別教,即如上說。其他判教,也有別教,但道理不同,如賢首宗,判小、始、終、頓、圓五教,沒別教,可是,其圓教分同圓與別圓,同圓是普通圓,別圓是特別的圓,和天台說法不同。
至此,辛一、略釋名義下之壬一、正釋說竟。
  壬二、引證
引涅槃經文,證明智者大師建立別教是有根據的。
涅槃云:四諦因緣有無量相,非聲聞、緣覺所知。
「涅槃」指大般涅槃經,北涼曇無讖三藏譯,四十卷,文較不理想,讀之不很順口。南北朝之南朝劉宋時,慧觀法師、謝靈運居士等,重新修治,三十六卷,文較雅順,大多流傳於南方。後人稱北本涅槃、南本涅槃。梁武帝曾講南本涅槃、般若經,當皇帝還講經,很了不起,歷史上獨一無二。藏中兩譯皆存,分品不同,南本較詳,流通本多根據南本。
涅槃經說:「四諦因緣有無量相,非聲聞緣覺所知」,四諦即苦、集、滅、道。因緣指十二因緣。涅槃經講四種四諦,無量四諦是其中之一,屬別教獨菩薩法之四諦。十二因緣也論生滅、不生滅等四類。四諦十二因緣都有無量相,其實,因緣可含於四諦中,只是開合不同而已,前面講藏教時已經說過了。
何謂無量四諦?「苦有無量相,十法界不同故」,苦諦相狀無量無邊,如地獄有刀山、劍樹等千差萬別苦,乃至十八地獄、無量無邊地獄等,地獄法界如此,十法界論苦諦之理,皆有無量相,因十法界不同的緣故。「集有無量相,五住煩惱不同故」,集諦就是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,或稱五住煩惱;見一切住地、欲愛住地、色愛住地、無色愛住地,這四住是見思惑。再加無明住地,謂五住煩惱,詳分則八萬四千煩惱,故集諦有無量相,因五住煩惱不同故。「道有無量相,恆沙佛法不同故」,道諦有無量相,約事相言,佛法有恆河沙數之多,無量無邊,華嚴經云,剖開一粒微塵,內蘊無窮無盡教典。「滅有無量相,諸波羅密不同故」,究竟涅槃的滅諦,只有一個,怎會有無量相呢?以修六度萬行立場言,也是無量無邊。華嚴經講十度,每一度具十度,便是百度、千度、萬度,八萬四千果德,統統包含在內,因此,滅諦也有無量相。華嚴經說佛有十身,即是顯示果德,所站角度不同,看果德就有千差萬別,約事相論,無窮無盡,大家瞻仰佛像,造形相貌不也有種種差別嗎?
四諦因緣有無量相,這類道理,聲聞、緣覺不能了悟,非其境界,此即表示別教教理別前藏通,因藏通二教不能了知。
至此,略釋名義說竟。這裡似乎沒說到別後圓教,欲論別後圓教的引證,請看下文「正明行位」的「略示」,這一科文,可視爲別後圓教的說明。
   辛二、正明行位分二
正說明別教修行階位,分壬一、略示,二、廣明兩科。先說:
    壬一、略示
簡略顯示修行階位及所出經論。
諸大乘經,廣明菩薩歷劫修行,行位次第,互不相攝。此並別教之相也。
「諸大乘經」典,如華嚴經講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;方等部如金光明經、楞嚴經、瓔珞經,般若之仁王般若、勝天般若等,所有大乘經典,都「廣明」,詳細說明別教歷劫修行,次第隔歷,互不相攝的情況,這便是別教修行相狀。
    壬二、廣明分二
詳細說明別教的修行位次。分癸一、總列諸經辨位,二、別依瓔珞明位。
     癸一、總列諸經辨位分二
將智者大師所見大乘經典中,凡辨明別教大乘菩薩道修行位次經論裡,主要的提示出來,加以說明後,再根據一種說明其階位,因此,分子一、正列,二、辨意兩段。
      子一、正列
將諸大乘經所說菩薩道的修行階位列出。
華嚴明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爲賢,十地爲聖,妙覺爲佛。
智者大師當時看的是六十華嚴,東晉佛陀跋陀羅翻譯,說明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妙覺。住、行、向名三賢位;十地名聖位,已成就聖果,將證佛果之前的階位。妙覺是佛的果位。
華嚴經階位說得很詳細,各個列爲一品,尤其十迴向位,有十幾卷之多;十地六卷,十住一卷,十行兩卷,文字優美易讀。不過,初住前未列十信位,雖未列出,但淨行品、賢首品,講的就是十信位道理,從初發心菩薩,經十千劫修十信位。十地後沒列出等覺,雖沒列出,但十地後好多品經文道理,和等覺相同,只是沒明說而已。華嚴經住、行、向、地四十階位,說得最清楚,且條目分明,文字淺顯,要了解四十修行階位,可看華嚴經。
這是所列種種經的第一部─華嚴經。
瓔珞,明五十二位。
瓔珞經詳稱「菩薩瓔珞本業經」,有上、下兩卷,八品,姚秦,與鳩摩羅什三藏法師同時,但稍早些的竺佛念法師所翻譯。也與佛陀耶舍法師合譯四分律,六十卷。藏經中瓔珞經有兩種,另一種名菩薩瓔珞經,屬華嚴經之部分別譯。「菩薩瓔珞本業經」開始,講「十不可悔法」,即十重戒,與梵網經十重戒內容大致相同,因此,古德編排藏經目錄時,編入大乘律部,屬律部經典。
菩薩瓔珞本業經說菩薩修行有五十二個階位,但約輪而說,稱「六輪位」,六輪指銅輪、銀輪、金輪、琉璃輪、摩尼輪、水精輪。以六輪配合五十二階位,實際只四十二,加十信成五十二,實則經中並未詳細說明十信。瓔珞經稱十住爲「習種性」,屬銅輪;銀輪是十行位,稱「性種性」;金輪配十迴向位,又名金輪寶,稱「道種性」;十地「聖種性」是琉璃瓔珞;等覺之「等覺性」爲摩尼寶瓔珞;妙覺性是水精寶瓔珞,即佛果。瓔珞經原文如此,但法華玄義中,智者大師加入十信,成五十二,因此,銅輪前有鐵輪,以鐵輪配十信,十住至等覺與瓔珞經同,略掉妙覺,因爲講的是菩薩階位,不說佛果,所以,也略除水精寶瓔珞。按瓔珞經所說六輪,由淺入深,由下至上,舉寶物逐漸說明其高貴,鐵最賤,銅貴些,銀又高於銅,金比銀價高,古代據說琉璃寶貴於金,摩尼寶珠最貴,所以配合等覺。
金光明但出十地、佛果。
金光明經詳稱「大乘金光明最勝王經」,原有五種譯本,再加會合本,共有六種,今藏經僅保存三種:一、曇無讖三藏譯的金光明經,四卷,乃最早的譯本,智者大師「金光明經疏」據此。二、隋朝寶貴法師研究本經,覺得曇無讖法師譯的不夠完備,取其他零碎別譯,合編一部金光明經,稱「合部金光明經」,認爲比較周全。三、唐朝義淨三藏法師又翻譯金光明最勝王經,十卷,文字最好最詳細,唯識家曾加以註解,名「金光明經疏」,可惜智者大師沒看到,因此,智者大師三大部引用的金光明經,有時是引用梁朝眞諦三藏譯本,惜已失傳。
義淨三藏是中國人,赴印留學二十五年,比玄奘大師久。師注重學一切有部律,學成歸國,譯爲兩百多卷,很了不起,可說是中國佛教中到印度求法,專門學戒律的一位大律師。可惜!沒人弘揚,存於藏中,若不閱律藏,無人知曉。這部律文字淺顯,易學易懂,弘一法師說:「中人之資,兩年可成」,從前,我曾下番工夫,全屬南傳佛教,即印度佛世時出家人的修法,其戒律、威儀,以目前中國佛教言,無法配合,故縱使學懂,也行不通,只好擱置一旁。
中國歷史,凡改朝換代就打戰,甚至一打幾十年、上百年,許多文物破壞殆盡,尤其三武一宗法難,雖說三武,北魏太武帝、北周武帝破壞佛教,只限北方,南方南朝宋齊梁陳,佛法依舊興盛,能講經說法的義解法師很多,連梁武帝都講經了,大家可想而知;北方佛教雖遭破壞,不會影響整個佛教。唐武宗不同,唐朝統一中國後,近滅亡時,武宗焚經毀寺,破壞佛教最爲嚴重,若非如此,唐朝或可多維持一段時間;梁朝眞諦三藏翻譯的金光明經,可能是被唐武宗燒掉的,我雖沒看到,但我要賴他!許多經論也因此無法流傳。
金光明經說十地位、佛果,是根據眞諦三藏譯本。唐義淨三藏譯本也有,可供參考。
勝天王明十地。
勝天王經具稱「勝天王般若波羅密經」,七卷,屬般若部經典,南朝月婆首那三藏法師譯。內明菩薩十地。另外還有仁王般若經,這裡沒提。
涅槃明五行。
大般涅槃經說明五修行階位,「五行」前已講過。平常說:「黃葉止兒啼,空拳誑小兒」,即嬰兒行,顯菩薩修行,慈心度眾,視眾生如嬰兒。「病行」的病是煩惱、造業。起碼登地以上,或說八地菩薩以上,方可示現逆行,如鴦崛摩羅殺人,提婆達多造五逆大罪中的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、弒阿羅漢,運大悲心,激發眾生趣向佛法;用最嚴重的惡法,襯托佛至極之慈悲,須八地菩薩方可爲之。因此,五行中聖行、梵行、天行是上求佛道;梵行、嬰兒行、病行是下化眾生。梵行上求下化兼具,如持戒清淨,身教勝於言教,自己嚴淨戒法,便能感化眾生,故二者皆具。具五行則能修學菩薩道上求下化功德事業,有聖行,戒定慧三學具足;有梵行,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具足;天行則成就一切諸法義理,空假中天然之理具備,能依理成行;嬰兒行令眾生得安樂,是慈之大用;病行令眾生離苦,故須修學。涅槃經說的五行,不像信、住、行、向說得那麼詳細,只具體說修學菩薩道,自利利他,須具備這五個條件,故名五行。
另有仁王般若經說五忍,內明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等五十一階位。仁王般若經詳稱「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」,三賢十聖說得很詳細,謂「三賢十聖忍中行,惟佛一人能盡源;十善菩薩發大心,長別三界苦輪海」,尤其十信位皆列出名目詳說,智者大師有「仁王般若經疏」,可能著於晚年,講法華玄義時,尙未提及本經道理,所以,諦觀法師編四教儀時,沒根據仁王般若經編入。
至此,「正明行位」之壬二「廣明」下分二,第一段下之子一「正列」,所有大乘經論裡,明別教菩薩修行階位,已大致說清楚了。
     子二、辨意
辨明上說經論階位,多少有些不同處,爲什麼?
如是諸經,增減不同者,界外菩薩,隨機利益,豈得定說。
「如是諸經」指上列華嚴至涅槃五行之經典,明修行階位有增減不同,有的說五十一位,是「增」,有的只說十地、佛果,是「減」,爲何有此「不同」呢?因超出三「界外」的「菩薩」,自利利他,做上求下化事業,爲令眾生得益,「隨機利益」,應機說法,有些眾生聽十地就夠,有些須從十信一一細說,「豈得定說」,豈得,反問詞,怎可死板規定怎麼說呢!
智者大師沒看到十卷大佛頂首楞嚴經,否則,楞嚴經所說的修行階位,又不曉得要如何安排配合了。楞嚴經所說階位很特別,與其他經論說法不同;前面諸經所列階位,都是十迴向後十地,沒有十地前再加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的四加行,這很特別。唯識經論雖有這種說法,若以天台判教論,很難分辨。尤其楞嚴經十信位的解釋,完全不能以別教配合,只可視爲圓教的圓融位次。
古德對教典很用心下工夫,但有時也有不周圓處,如四教儀註解,最盛行的是天台四教儀集註,既名註解,須將信、住、行、向名位作一說明,奇怪的是以楞嚴十信解釋別教十信,二者十信是沒法配合的,楞嚴十信境界很高,屬圓教;用圓教釋別教十信,不是很奇怪嗎?所以,我講四教儀,十信不根據集註。教理是教理,一是一,二是二;你是你,我是我,規規矩矩,不能混淆,必須能配合教義,方可舉出。
   癸二、別依瓔珞明位分二
上之諸經,對別教修行階位,智者大師認爲菩薩瓔珞本業經的名目最清楚,階位最完整,因此,採瓔珞經說法,判定別教位次。分兩段:子一、述意,二、正明。
    子一、述意
智者大師以瓔珞經階位,敘述說明別教用意。
然位次周足,莫過纓絡經。故今依彼,略明菩薩歷位斷證之相。
「然」轉語詞。「位次周足」,別教修行階位說得很周全完足的,「莫過纓絡經」,沒有超過瓔珞經者。「瓔珞」或用玉字旁,或用糸字邊,經題本用玉旁,四教儀用糸邊,意思相通,有時彼此互用,沒分那麼清楚。瓔珞經別教階位說得最周足,故依瓔珞經「略明菩薩歷位斷證之相」,簡略說明菩薩修行所經歷的階位,每一階位所斷之煩惱,所證之理,所成之果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