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

天台四教儀講錄44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44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    丁二、十乘觀法
「十乘觀法」是正修,也是天台正觀。
次明正修,十乘觀法,亦四教名同義異。今且明圓教,餘教例此。
說二十五方便後,其「次」說「明正修」,即「十乘觀法」。四教各有十乘觀法,第一、觀不思議境,第二、發菩提心,第三、善巧安心止觀等。每一條都將正題置前,不必另外分科。「乘」以運載爲義,如乘車,可送達想去的目的。以此十法,配合上、中、下三根進修,可證得出世間三乘聖位,故名「乘」。這個修法是修觀,藏通別圓化法四教,各有其說法、修法。按教觀綱宗是依四教,由淺入深,一一說明。在此,沒另說藏通別,「亦四教名同義異」,因四教十乘觀法的「名」稱相「同」,內容意義不同,「今且明圓教」,現姑且依圓教教義說明,「餘教例此」餘教,指藏通別三教,以圓教爲例,大概可以明白。其實,名稱雖同,內涵差異甚大,不可能藉圓教十乘觀法,體會前三教之十乘觀法,記錄者想簡略,用意要行者自找原文,下苦功研究,故以圓教爲目標,餘教例此。
一、觀不思議境:謂觀一念心,具足無減,三千性相,百界千如,即此之境,即空即假即中,更不前後,廣大圓滿,橫豎自在。故法華經云,其車高廣。(上根正觀此境)
十乘觀法,第一「觀不思議境」,是天台修觀最主要的教理根本。前面圓教五品位,第一隨喜品講的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那段文所說的深理,即此段之意。前之正觀,只是提示大概,以三止三觀爲正行,五悔、懺法爲助行,所謂「常境無相」等道理,就是觀不思議境,如果觀不思議境懂,便明了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之理,因二者內容相同。觀不思議境道理,若按原文,文字很多很繁,這裡只作簡單提示,但文實在太簡,要了解很不容易,我們看正文,先作簡單說明。
「謂觀一念心,具足無減」,謂,指下文解釋上文的觀不思議境。實際上,這種境界,不僅凡夫,連二乘、權教菩薩也無法心思口議;等覺菩薩只部分證得,尙未究竟,法華經云:「唯佛與佛,乃能究竟諸法實相」,只有佛與佛,才能徹底明白。菩薩也只是了知此境界而已,並未證得。因此,以凡情言,只能循語言文字可表達的範圍,多少說一點。「謂觀一念心,具足無減」,指我們當下一念心,具足一切法,沒減少絲毫,故曰「具足無減」。什麼東西具足無減呢?「三千性相,百界千如」,這兩句應先說百界千如,再說三千性相。十法界,每一法界,當下具足十法界,十個法界則有一百個法界;每一法界按法華經方便品說諸法實相之理有十如是,所謂「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體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緣、如是果、如是報、如是本末究竟等」。每一法界具備十如是,一百個法界有一千個如是,謂之「百界千如」。而百界千如中,五蘊有一千,眾生一千,依報一千,名爲「三千性相」,性相就是如是相、如是性等。我們只能說名相,無法細講,若要進一步了解,將來講法華經,到十如是時再細說,照經文說比較親切,較能體會,因此,暫時保留。
「即此之境」,就在百界千如、三千性相境界中,就具足「即空即假即中」之空、假、中三觀,這些皆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」,當下即空。雖是空,但假名、幻有,儼然存在,故「亦名爲假名」,屬假觀。「亦名中道義」,空、假不二,屬中觀。隨舉一法,皆具三觀,「更不前後」,法當體沒有前後,然說時須按次第表達,有前有後。「廣大圓滿」,此法最圓滿,無法不包、無法不備,其大無外,「橫豎自在」,橫,約空間言,豎,約時間講。世間總不出時間、空間,無論時空,縱橫自在,因一法具備一切法,「故法華經云,其車高廣。」法華經第二卷譬喻品之三車喻,大白牛車既大又廣,喻一念心具備一切法。上根上智者觀不思議境,便具足諸法,不必再觀後邊九種,中根須至第六,下根要十種具足,才能圓滿。我們先按文字消文,令大家有個概念。
現依此理,重說修觀方法。「不思議境」指前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平等平等,佛法、眾生法,一一皆不可思議,統統可作修觀境界。(注意聽,不必看文。)但初發心者,尤其凡夫,覺得佛境界的佛法太高,不容易觀。眾生法含九法界,太廣,也非凡夫所能觀,因此,佛法、眾生法暫置一旁,觀什麼呢?觀自己當下一念心心法。所以,天台家講修行,注重觀心,觀五蘊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,十二處(六根、六塵),十八界(六根、六塵、六識),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每人當下即具,觀自己較貼切啦!但這些法也太多,故省卻十二處、十八界,能不能觀是另一回事。五蘊之色蘊,色法較有隔礙,受、想、行三法流動不定,生起現行的時間不一定,比較難觀,因此,捨前四蘊,單觀識蘊—八識。八識中,六根對六塵起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六識,六識中,前五識現行時間不很長,且有一定,也不能觀。第七末那識,第八阿賴耶識,末那識雖恆審思量,執第八識爲我,非凡夫所能體會,不只凡夫,二乘人也沒法了解,八識規矩頌云:「愚者難分識與根」,愚者指聲聞、緣覺,二乘人尙分不清楚第六意識和意根,何況我們凡夫?第七、第八太細,我們沒辦法觀。捨後七、八,捨前五識,只觀第六意識,即心裡所起作用,一舉一動之心念。大家須記好,天台宗修法,就從當下一念,第六意識下工夫。講了近一年的「天台四教儀」教理,根本就在這裡,說再多理論,都是身外物,眞正下工夫在第六意識,所謂「介爾有心,三千具足」。爲何以第六意識作所觀境呢?因很近而且很重要,這一念心「披毛從此得,作佛也由他」。楞嚴經十方諸佛異口同音,告阿難言:「阿難!汝欲識知倶生無明,使汝輪轉生死結根,唯汝六根,更無他物;汝復欲知無上菩提,令汝速證安樂解脫,寂靜妙常,亦汝六根,更非他物。」生死、成佛都因六根,離不開六根對六塵所生起的六識境界。但第六意識作用最廣最大,凡夫一舉一動不出其範圍。第六意識有同時(又名五倶)意識,和前五識同時生起,分別五塵境界。有獨頭意識,意識自己生起作用,緣自己所落下的內境界,在唯識中曾說過。觀第六意識最重要、最切近,現前這個意識,各位細細觀察,自己心動時,譬如看到好吃的東西,動貪心想吃,落在哪個法界?必定落在十法界。見到仇人,格外眼紅,起瞋恨心,這一念不是落在阿修羅,便是鬼道,甚至嚴重到地獄。我們凡舉心動念,皆落十法界,故古德云:「念佛便成佛,念魔便成魔」,一切唯心造是必然道理。而十法界任何一法界,皆具十法界,這道理待四教儀講完,講法華經時再說,否則,分得太多,不易了解。百界千如,三千性相,就在我們當下一念,具足無缺。既當下具足,如何修觀呢?例如看到仇人起瞋心,眞想揍他,念頭起時,觀察瞋心落在哪一法界啊?何以動瞋心?這心是自生、他生、共生,還是無因生?中觀論有偈頌云:「諸法不自生,亦不從他生;不共不無因,是故知無生。」細審這一念心,自性不可得,無自性、無他性、無共性、無無因性,連無性也不可得,無性亦無,能體會此理,空假中三觀當下具足,由是可體悟諸法實相。我們不肯往內心下工夫,一味向外馳求,動念時不自我觀照,禪宗牧牛圖,開示禪者,注意己心;襌宗也參「念佛是誰?」追求其根本。凡動念皆知修觀,善念令增長,惡念速消除,以所謂不自生、不他生之四運觀心作觀,觀也不可得,滅除其念頭,這就是觀不思議境。觀不思議境,一法具足一切法,約修行方面言,時時如此用功,才能獲得佛法實益。若觀不思議境成就,後九種觀不觀無妨,因這一念便當下具足。倘非上等根性,就得觀第二眞正發菩提心等修法。
「其車高廣」出自法華經譬喻品,長者以三車引誘火宅中的兒子,諸子出後,皆予大白牛車,故經文云:「各賜諸子,等一大車。」「其車高廣,眾寶莊校,周匝欄楯,四面懸鈴。又於其上,張設幢蓋。」下所引證的經文,都在這一段,懂原文,才能配合這裡引申的道理,也才能體會十乘所引證之文,否則,只一句「法華經云,其車高廣」,若未閱法華經,必覺莫名其妙,什麼車高廣啊?車指大白牛車,喻一佛乘,究竟佛法,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能成佛之理。倘單觀不思議境不能成就,則須進觀第二、眞正發菩提心,請看正文:
二、眞正發菩提心:謂依妙境,發無作四弘誓願,憫己憫他,上求下化。故經云,又於其上,張設蓋。
發菩提心,何以加「眞正」二字呢?因一般講發心,不少是不正確的。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云:所發之心有邪正、眞僞、大小、偏圓,須善能分別。眞正發菩提心,唯求成佛,沒附帶條件,即不邪、不僞、不小、不偏,是正、眞、大、圓,大家可參考勸發菩提心文。
「謂依妙境,發無作四弘誓願,憫己憫他,上求下化」,依上所觀微妙不思議境,「妙境」即第一不思議境。由觀不思議境發菩提心,求成佛道,而發無作四弘誓願,「無作」發而無發,無發而發,即前說無作四諦之理。按無作四諦,發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的四弘誓願,「憫己」憐憫自己,無量劫來,輪迴生死,尙未解脫。「憫他」也憐憫眾生,和我同在六道受苦,因此,「上求」佛道,「下化」眾生。
眞正發菩提心,一方面正觀妙境,時時修觀;一方面依菩提心,修學佛法,上求下化,此就兼帶上說五悔,所謂懺悔、勸請、隨喜、發願、迴向,同時具足。中下根性者,觀不思議境不能成就,須發菩提心,修五悔法門,由助行輔之;如船,沒風幫助,須靠己力划槳,方達彼岸。發眞正菩提心,上求下化,便是莊嚴己之不思議境,故「又於其上,張設幰蓋」,在高廣大車頂上,張設幰(布幔)蓋(寶蓋),以布幔、寶蓋裝飾大白牛車,喻以助行,莊嚴本具自性。
三、善巧安心止觀:謂體前妙理,常恆寂然名爲定,寂而常照名爲慧。故經云,安丹枕(車內枕)。
發菩提心後,善巧安心止觀,即按止觀法所說,該修止時修止,該修觀時修觀,或止觀雙修,隨境緣下工夫。修止觀起碼要看小止觀,小止觀裡對正修止觀方面,說得很清楚,可作參考。「謂體前妙理,常恆寂然名爲定,寂而常照名爲慧」,即定慧具足。止,定也,觀,慧也。正修時是止觀,修成名定慧,平常說戒定慧,定慧約果言。體悟前之不思議微妙境界,知諸法「常恆寂然名爲定」,明白諸法常靜,寂然不動便是定。「寂而常照名爲慧」,雖寂,但常照一切,有寂有照,如如不動,又了了分明就是照,能照的功用,便是般若智慧,此即所謂善巧方便止觀。這必定得參考止觀才能明了,所以,天台教理有教有觀,法華玄義、文句注重教,摩訶止觀、四種止觀重修觀,明解這些道理,才有辦法用功。
「故經云,安丹枕」,法華經譬喻品云,在車裡安置丹枕。枕有內外,此指「車內枕」,車裡放個枕頭,方便休息。「丹」赤色,表赤色光明,因觀自性、心體,而放紅色光明,謂丹枕。小註爲揀別與車外枕不同,名車內枕。若善巧安心止觀,依止觀修行,心地安定,像有枕頭可休息般。
四、破法徧:謂以三觀破三惑,三觀一心,無惑不破。故經云,其疾如風。
第四破法徧,是修對治法門,該破除的須破除。「謂以三觀破三惑」,修空假中三觀,破除見思、塵沙、無明三惑;破三惑就是斷煩惱,煩惱不斷,不能了生死;修空觀,體眞止,破見思惑;修假觀,方便隨緣止,破塵沙惑;修中觀,息二邊分別止,破無明惑。「三觀」在我們當下「一」念「心」中具足,所謂三觀一心中得,是名一心三觀。三惑倶破,「無惑不破」,謂破法徧。「故經云,其疾如風」,仍屬譬喻品之文字,明大白牛車很莊嚴,力量很大,跑得像風一樣快。古代交通工具是牛車、馬車,馬跑得再快,速度有限,牛其實更慢,「大肚牛步」形容牛走路之慢。馬再快,也不如今之摩托車,約十年前,報載:
有位年輕人買輛摩托車,長輩到神廟許願,求平安符掛在車上,希望神保佑,莫出車禍。不料才三天,青年因飆車而亡,家人到廟裡埋怨,乩童說:我那匹駿馬最快跑六十,你兒子摩托車一催,一百二十,速度快一倍,我怎麼保護?這不知是神說,還是乩童說?我覺得可疑,神眞的會這麼說嗎?其實,十次車禍九次快,安全第一,保護靠自己。一般人拜佛,往往也祈求平安,像到保險公司領保險,實際上是錯的,佛法絕非如此。古代沒其他交通工具可喻快,只好說「其疾如風」,顯示依此修行,斷惑容易。
五、識通塞:謂苦、集、十二因緣、六蔽、塵沙、無明,爲塞。道、滅、滅因緣智、六度、一心三觀,爲通。若通須護,有塞須破。於通起塞,能破如所破,節節撿校,名識通塞。經云,安置丹枕(車外枕)。
第五、「識通塞」識,認識明白通塞的道理。何謂通塞?「謂苦集、十二因緣、六蔽、塵沙、無明,爲塞」,如四諦之苦諦、集諦,因集諦起惑造業就有苦果。十二因緣流轉門,無明緣行,行緣識等,是眾生輪迴生死的因果。見思惑含在苦集中,故不另列。六蔽是六度的反面,慳貪、毀犯等。塵沙惑、無明惑是塞,阻塞眾生了生脫死的門路,像水流被垃圾塞住不通了。如何疏通呢?「道滅、滅因緣智、六度、一心三觀,爲通」,苦集要用道滅,修三十七道品,斷煩惱,證滅諦涅槃。緣覺較利根,修十二因緣還滅門,從無明下手,知無明是生死根源,先斷無明,無明滅則行滅,行滅則識滅,乃至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,謂之「滅因緣智」,有智慧才能修十二因緣還滅門,通至出世間涅槃。菩薩廣修六度萬行,破除六蔽,以布施度慳貪,持戒度毀犯,乃至禪定度散亂,般若度愚癡,修六度能通至出世間究竟佛果。「一心三觀」就是前說的空假中三觀,「一空一切空,假中皆空,無假無中無不空」,說空觀,假、中二觀皆含在內。假、中亦然,「一假一切假,空、中皆假;一中一切中,空、假皆中」。一心三觀是修天台止觀的最高境界,不下番工夫,無法體會。修一心三觀能破塵沙、無明等煩惱,通至涅槃,故名爲通。「若通須護,有塞須破」,如果是通,要繼續進修保護,令其增長,如果屬於阻塞,有礙道業的,則速令破除。
「於通起塞,能破如所破,節節撿校,名識通塞。」這幾句較不易懂。「於通起塞」是因藥生病。有病須服藥,卻因服藥而另生他病,如對所修法門起執著。所謂般若三空:我空、法空,能空我、法二空的空也要空。但在空我、法二執時又起執著,就是於通起塞,必須破除。「能破如所破」,能破屬智慧,所破是阻塞諸法;現在能破變成塞,成爲所破,須想辦法再對治能破所起之病。「節節撿校」,修行要處處用心觀照,生執著即破除,如上樓梯,左腳踩第一階,右腳上第二階,能捨後方能取前,莫在法上又生執著,金剛經云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又云:「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」,假使執著計較我今天度多少眾生,用多少功,進步多少,那也是塞,因此,不善用心,很容易故步自封,劃地自限。這都是有修持者應該體會做到的。初學程度不足,從凡夫到成佛,其間塞中有通,通中有塞,隨時需要撿點注意,才能前進到達目標。識通塞道理,如法華經譬喻品中的「安置丹枕」枕,木枕。不是車內枕,而是車外枕,古代有些車子兩輪,停時不很平衡,須用根木頭插入車前,使不傾斜,便是車外枕。則車子欲行則行,欲停則停,喻行者須識通塞,以免阻礙道業。
六、道品調適:謂無作道品,一一調停,隨宜而入。經云,有大白牛等。(已上五,中根
第六、「道品調適」,恐有人單靠止觀不能成就,須以三十七「道品」爲助行,即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分,調和修行工夫。「謂無作道品,一一調停,隨宜而入。」以圓教無作四諦之無作修三十七道品,一一調節,令其平衡。「停」不是停止,而是平衡,例如使定慧均衡。讓修行工夫隨宜適時而入,步步往前趣進。「經云,有大白牛等」,譬喻品「大白牛車」那段,經文很長,許多說明道品調適之理,用「等」字概括。「已上五,中根」,第二眞正發菩提心起,至第六道品調適,中等根性到此便可證入不思議境界。下根尙須後文四種工夫。
七、對治助開:謂若正道多障,圓理不開,須修事助,謂五停心及六度等。經云,又多僕從。(以下爲下根
第七「對治助開」,善能對治煩惱,幫助正修,令正修門路大開,不致阻塞。「謂若正道多障」,若正修三止三觀、一心三觀時,有種種障礙,內障、外障現前,「圓理不開」,體會不到圓教妙理,無法開悟,怎麼辦呢?「須修事助」,須修事相上的助行,「謂五停心及六度等」,修多貪眾生不淨觀等五停心觀,藏教時已說過。或廣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六度。「等」含其他各種對治法門。「經云,又多僕從」,如譬喻品說的,除車子外,還有許多奴僕隨從,助彼工作;助修如「多僕從」。第七以下,屬下根人所做。
八、知位次:謂修行之人,免增上慢故。
「知位次」要懂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等修行階位,才不會起增上慢。佛世,有位不懂教理的無聞比丘,禪定工夫不錯,卻誤將四禪當四果,貢高我慢。「增上」是出世間聖法,如阿羅漢是增上法,未得增上法,生起慢心以爲得到,謂「增上慢」。無聞比丘非有心故犯,而是不明教理。因此,修行不懂教理,盲修瞎練很危險,有解無行固然不行,但有行無解更嚴重;前者只是沒修行,坐在那兒不會發生車禍。後者沒眼睛亂跑,不出車禍者幾希。世上這類人不少。無聞比丘外出見境又生煩惱,生謗法之心,造大罪業,所以,增上慢十分可怕!若懂修行階位,有能力判斷,可免此禍患。
九、能安忍:謂於逆順,安然不動,策進五品,而入六根。
九「能安忍」,能安心忍受各種順逆境界,努力進修。因下根人業障較重,障礙較多,「謂於逆順,安然不動」,逢順、逆境,不被境界所動,安然自在。一個修行人不受境界影響很難,順境似乎較容易,其實不然,因生歡喜心,隨順境轉時,自己還不知不覺哩!遇逆境,馬上可以察覺,能否堅忍不移,是個問題。若能八風吹不動,「策進五品,而入六根」,因圓教是從五品隨喜品起修,鞭策自己精進,入六根清淨位,即十信位。
十、離法愛:謂莫著十信相似之道,須入初住眞實之理。經云,乘是寶乘,游於四方(遊四十位),直至道場(妙覺位)。
第十「離法愛」,覺得所修之法很好,生法執,也不好,「過河須用筏,到岸不須船」,正修行時,須堅持法門,如渡河須用船,到彼岸已,莫因感謝船而揹著上岸。「謂莫著十信相似之道,須入初住眞實之理」,莫愛著十信,覺得六根清淨位太好了,不再往前,那僅屬六即佛的相似位,要努力進修,證入圓教初住位,分破無明,分證法身,證諸法實相之理。
「經云,乘是寶乘,游於四方,直至道場」,這三句是譬喻品偈頌。「乘是寶乘」,坐著大白牛車,「游於四方」,四方喻住、行、向、地四十階位。從大白牛車,悟一心三觀,體證諸法實相,由十住到十行,經十迴向,到十地,「直至道場」道場,此約菩提樹下,成佛之處言。一般通指寺廟修行場所。北部有些地方,不懂道理者,誤爲趕經懺是作道場,趕經懺才是道,把銅當金,其實大錯!道場不可局限在趕經懺範圍。小註云「妙覺位」,究竟覺悟,至極微妙,故稱妙覺,屬佛之果位。乘大白牛車,經四十階位、等覺,到究竟成佛。
下根者具上十法,必定成就。故天台止觀,也是上、中、下三根普被,下根者只要信心堅定,如法修行,也能達到目的。
四教儀內容分三大科:乙一、正明時教,乙二、略示觀法,已經說竟。接著是:
  乙三、結略指廣分三
總結三大科廣文,希望大家按此努力進修,分三段:丙一、結前略錄,丙二、勸尋廣文,丙三、示異諸家。
   丙一、結前略錄
總結前文,簡略錄出天台四教儀之文。
謹案台教廣本,抄錄五時八教,略知如此。
諦觀法師到此,總結說:上之正文,是他很認眞按天台三大部廣本,即法華玄義、文句,摩訶止觀,抄錄出五時(華嚴、阿含、方等、般若、法華涅槃)八教(化儀四教頓、漸、秘密、不定。化法四教之藏、通、別、圓)名目,簡單說明,「略知如此」,如此,指上文。按上文可知天台之大概。前曾說過,四教儀是根據八教大意修飾改寫,當然,八教大意也出自廣本。
   丙二、勸尋廣文
單看四教儀不夠,須按天台三大部教理下工夫,故勸導後學,尋求三大部廣文,努力用功。
若要委明之者,請看法華玄義十卷,委判十方三世諸佛說法儀式,猶如明鏡,及淨名玄義中,四卷全判教相。
「若要委明之者」委,詳細。若要詳細明白天台教理,「請看法華玄義十卷」,法華玄義即妙法蓮華經玄義,隋朝智者大師有名的「九旬談妙」,妙法蓮華經五字經題,講了九十天,由弟子章安筆記,成十卷文字,每一卷分上、下,實際上有二十卷之多。裡面詳說五時八教之理,很清楚判定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說法儀式,猶如明鏡。意思是說:法華玄義雖然只判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,但佛佛道同,判釋迦世尊一代說法,就是判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說法,按法華玄義所說,諸佛之法義儀軌,如明鏡般,清清楚楚的顯現,一看便明了。「及淨名玄義中,四卷全判教相」,另有一部淨名玄義,即維摩經玄義,對佛一代時教的教
相,判得非常清楚,有心研究天台教理者,應自尋廣文,好好下番工夫。
   丙三、示異諸家
顯示天台判教和其他諸家判教不同。
自從此下,略明諸家判教儀式耳。
「自從此下」,天台四教儀本有上下兩卷,此屬下卷,簡略說明其他諸家的判教儀式。智者大師出現世間時,判教有十八家之多,春蘭秋菊各具特色,智者大師擇長去短,所謂「南三北七」,將諸家判教融會貫通,依法華經根本教義,判定佛一代時教,爲五時八教。因當時要研究各家判教儀式,故四教儀下卷將其節錄,加以說明,表顯天台判教與其他諸家不同之處,科名謂「示異諸家」。但這卷沒有流通,宋代可能還有。後來台宗法師認爲上卷對初學天台者很有幫助,下卷無關緊要,可以省略,沒流通也沒保存,因此,下卷內容如何,說些什麼?沒有原文,不得而知。
至此,四教儀說竟。有人問了一些問題,順便提出說明。我話講多,有點口誤,如前智者大師爲俗家哥哥陳緘講小止觀,把緘誤作「戊」,口不隨心之誤。緘即「針」,音同樣念「眞」。我在此聲明更正。
二、有人問:無明分四十二品,有什麼特別用意?我在天台教典裡縱看過也忘了,一時提不出來,究竟有何特別用意不得而知。至少,在修證階位上,有所斷才會有所證,不斷煩惱怎能證呢?明其有斷有證,是很有道理的,其用意必很完善。
三、無明分四十二品,根據何在?到底依據哪一部經?當時智者大師所看的經必定很多,有些已經失傳,不能一一看到,教典中我沒發現智者大師所引證的文字。摩訶止觀第六卷說:約生、住、異、滅分四十品。又問:生相無明第九地破下品,怎麼分?原因是這樣的:每一相無明各分九品,上上、上中、上下,直到下品之下下,滅相、異相、住相、生相皆有九品,加根本一品有十品。至第九地,第九品生相無明破盡,剩生相的根本無明。生相根本無明最難破,再分上、中、下三品。第九地後心破下品生相無明,證入第十地。第十地破中品生相無明,證入等覺。證等覺已,到菩提樹下成佛時,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。因此,本來是四十品,因生相無明第十品又分三品,除當品無明一品外,又多二品,故云四十二品無明。爲何約生住異滅呢?我們不知智者大師當時看了哪一部經,但愣嚴經第四卷中有說明,文云:「何況此中,生住異滅,分劑頭數?」謂阿難已破見惑,思惑猶存,何況其中還有無明,無明惑詳分,有生住異滅,其分劑頭數很多。可見,經文未來,智者大師已知道可將無明分生住異滅四類,所以,約生住異滅四相,判無明分四十二品是很有道理的,雖然我們不知智者大師依據的是哪部經,但楞嚴經「生住異滅,分劑頭數」,非常明顯,可爲證明。「無明」照諸家說法稱「習氣」,見思惑是正使,習氣最難斷,習氣斷盡,才能究竟成佛,故分四十二品。諦閑老法師「教觀綱宗講錄」,講圓教階位,有關生住異滅四相分四十二品,有簡單說明,可供參考。摩訶止觀太難,文字不易了解,很繁,欲略解,不妨查閱教觀綱宗講錄。
我們希望能將古代祖師珍貴法寶流傳保存,有些人對天台判教等不以爲然,說法很多,我們不必細辯。天台教理從智者大師至今,將近一千四百年,其教理組織最嚴密、最理想,中國佛教就賴彼弘傳,研究中國佛教,不懂天台教理,無從入門,所以,非常重要,莫因些些不圓滿,便加以破壞。今人往往新的未建立,舊的便毀掉,問題很嚴重。古德比我們有智慧,審愼得多,能流傳一千四百年,必有其道理,縱有少許不理想地方,也要往長處看。太虛大師「教觀詮要」中,讚歎天台教法是中國佛教特色,不研究則不懂中國佛教。若不明此理,見部分批評台宗文字,便人云亦云,造大口業,甚至謗三寶還渾然不知。我們要特別留心,尊重古德辛苦傳下的心血,縱不修學,也不能批評、破壞。天台四教儀講到這裡,本尙有許多話想說,時間到了,以後有機會再說吧!

天台四教儀講錄43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43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  己四、調五事
第四、調五事。謂調心,不沉不浮。調身,不緩不急。調息,不澀不滑。調眠,不節不恣。調食,不饑不飽。
正文所說五事,次第排得不很理想,按止觀原文,先說調食、調睡眠,再說調身、調息、調心。雖言五事,應分兩種,飮食、睡眠是平常就要調和的;正打坐修止觀前才調和身、息、心。現在文中一開始就說調心,次說調身、調息,次第不太調順,因此,我們依止觀原文解釋。
「調」調和,如陶師製陶,須調揉陶土,令不軟不硬,才能拉坯成品。又如琴師調琴,令不急不緩,急則絃易斷,緩則彈不出音聲。修止觀前先調好五事,才能眞正入坐修觀。先說「調飮食」,修觀打坐飮食要調到「不饑不飽」,即「少不至虛,多不過量」,不要少到饑餓身虛,缺乏營養,提不起精神打坐。吃多太飽,老昏沉想睡,也坐不好。古之叢林,尤其禪堂,飮食約七、八分飽,莫再多。飮食須自調,別人無法幫忙,假設年輕人吃三碗飯才飽足,打坐時頂多吃兩碗半,否則,靜不下心,老想睡覺。
第二要注意飮食品質,不可太隨便,尤其葉菜類,常有殘餘農藥問題,負責飮食者須洗乾淨或泡鹽水,以免吃出毛病。吃素者不吃葱、蒜等五辛。記得二十幾歲住在獅頭山,正興建大殿,一天,到工人家討論建築,留我吃飯,我說:「我吃素不方便。」「沒問題,家裡有花生油。」於是,費心煮了許多蔬菜,結果,沒一樣能吃,因每盤都有葱蒜,主人覺得奇怪,每樣皆素,怎不能吃?許多人有類似疑問,楞嚴經云:「熟食發婬,生啖增恚」,熟食荷爾蒙太多,增長欲念;生吃增長瞋恚,易發脾氣。
以前看大陸來台的阿兵哥,吃蒜頭像吃花生米,當零食吃慣了,不吃難受,但火氣特別大,說不到兩句話就吵架,吵不到兩句便大打出手,「生啖增恚」佛經說的絲毫沒錯。修道者吃這類東西,負面影響很大。縱使非長期吃素,欲靜坐用功,五辛還是少吃,楞嚴經云:「如是世界食辛之人,縱能宣說十二部經,十方天仙嫌其臭穢,咸皆遠離;諸餓鬼等,因彼食次,舐其脣吻,常與鬼住,福德日銷,長無利益。」所以,眞要修行,絕不能吃五辛,否則,常和鬼在一起,道業必受障礙。今人不重修行,跟隨潮流,不但「鴨蛋菜」吃蛋,吃素佛教徒也吃,眞是糊塗蛋!不管有無生命,蛋不能吃,蛋的味道比五辛更嚴重;吃五辛,鬼喜歡舔他,吃蛋則鬼更喜歡。有人說這可以吃,那也可以吃,那麼乾脆吃肉算了,省麻煩嘛,還要選擇,碰到就吃,不就好了嗎?不修行沒話講,要修行以聖言量爲準,楞嚴經說得很清楚,因吃大地生長之物,故足不離地,離不開這個範圍;食眾生身分,將來還是要還給眾生,不管蛋有沒有生命,總是眾生身分,何況其味道會影響修行,不能吃的東西,切莫因時代環境而改變。
「調眠」即調睡眠,該睡便睡,所以,睡眠要調到「不節不恣」,節,盡量減少,但也不可太少,否則,白天沒精神;眼以睡爲食,阿樓馱尊者因七天不睡,把眼睛餓死,瞎了,因此,該睡時得令眼睛休息,「不節」不要勉強節制,睡得太少。「不恣」不恣意放縱,想睡便睡,一天二十四小時,睡掉十八小時,身體也會睡出毛病。佛遺教經云:「晝則勤心,修習善法,無令失時;初夜後夜,亦勿有廢;中夜誦經,以自消息。無以睡眠因緣,令一生空過,無所得也。」在家居士白天上班,沒時間修行,只能利用初夜、後夜,晚上臨睡前,早上提早起床,做點修行功課,拜佛、讀經等。就是出家人專修,也得在初夜、後夜彌補白天不足之處,只中夜可稍作休息。中夜,以現代時間論,約晚上十點至凌晨兩點,四個小時。要養成早睡早起,九點後就得休息,十點定要睡好,凌晨不能兩點,也得三點起床。一般叢林,最遲四點,從前大叢林大多三點半敲三板。如果寺廟待天亮才敲板,作功課時間不夠。早睡早起身體好,且清晨安靜,對用功有很大幫助。有人體質虛弱或屬特殊情況,須睡六、七小時,也得隨順,慢慢調,逐漸減少。
我平常養成想睡就睡不強熬,晚課作好,想休息便上床,睡醒不看鐘,不管幾點,起床作功課,功課作好,還不到三點或三點多,就再睡一會兒,這樣身體似乎比較調和。有時也睡到四點半還不知起床,我沒啥了不起,不可好的提出來,不好的就不講。我沒隨眾上早殿,因我有老可賣,可以賣老,比較方便,一般常住大眾當然不行,大家上殿你睡覺,大家睡覺你作功課,必定天下大亂。大眾共修,要養成作息一致。從前,在中壢圓光寺讀書,時間很短,幾個月而已,學院規定十點熄燈,晚上用黑布遮窗戶,偷點燈開夜車,被監學老師發現,必受處罰。當時是日式大殿,坐著作功課,面向佛,最方便睡覺,誰也看不到,經常發現早課念來念去,只維那一人還在念,有時連敲木魚的都睡著,實在好笑!因爲功課多,晚上開夜車,沒睡好,敲板,不起來作早課不行,坐在那裡正好呼嚕呼嚕唸「大悲咒」了。這情況並不好,後來規定更嚴,半夜點燈看書罰得更重。現在眞正的叢林大眾共修機會並不多,須靠自己想辦法調好,才能修行。接著說:「調身,不緩不急」,靜坐前先調身體,衣服要寬鬆,莫穿緊身衣。衣帶不可繫得太緊,以免血脈不通出毛病。坐處要安穩,坐墊照一般講法,後邊稍墊高一吋或吋半。我最近看一篇長老文章,認爲還是以平坐爲宜,例如坐榻榻米,平坐就好,不必另外墊高。這看法我覺得有道理,但視各人習慣,幾十年來我都採取平坐,若已墊成習慣不必改。坐墊莫太密、太暖,坐久易患痔瘡等病;尤其夏天,莫用海綿、尼龍或似沙發等質材;有人建議用棉花墊,以我個人言,棉花墊也太暖和,冬天則無妨。
夏天打坐要避風,因坐時毛孔張開,冷風一吹,容易感冒,所以,禪堂不論冬夏,門都關著。縱使天氣炎熱,寧可令其出汗,起來再換衣服。自然風莫當面吹,坐處須通風,不可吹電風扇。冬天用大毛巾包住膝蓋,因膝蓋最怕風,萬一受涼,會患風溼,怕冷,吹到冷氣膝蓋受不了,痠且無力,從前自己住石洞沒注意的結果,這是我的經驗之談。有些肩膀怕冷,加條披肩禦寒即可。身雖假,我們要借假修眞,沒假體無法修行,故須愛護,盡量減少生病。
坐時能雙盤跏趺坐,像佛坐在菩提樹下的樣子最好,最安定穩固,縱使睡著,也不會倒下,所以,跏趺而坐心容易靜,較易入定。
有記載說:一位老修行在郊外樹下打坐,雙盤時,鬼道眾生見之如金寶佛塔,恭敬禮拜。雙盤久了腳麻,放下一腿成單盤,變成銀塔,還是拜。單盤久改平坐,雙腿放下,變成土塔,不拜了!是否屬實,不得而知,我從老修行處聽來的。
我十二歲練好雙盤,至今五十幾年,當年在獅山勸化堂和香燈師共住一室,香燈師喜歡打坐,每天臨睡前坐兩小時,以石板爲墊,石頭本不宜,但他坐慣了。每晚看他坐,雙盤似很容易,我想學習,在旁模仿,他問:「你要坐嗎?來,我教你!」小孩子腳較軟,一下子把我雙腿盤起,盤得很緊,自己沒法放下,因屬日政時代,他穿和服有腰帶,用腰帶綁好腳,再教我手怎麼擺,擺好,連手也綁,以防自己受不了解開。好啦,綁得緊緊,動也不能動,他繼續打坐,一坐兩小時;我半小時就腿麻,吃不消,喊著求他放我,他閉著眼睛,不理不睬,跟他同坐兩小時,我不只覺得腿麻,連心都麻,像要失去知覺,難受極了!解開後,「碰」一聲,倒下便睡,天亮起床,晚上就可盤腿了。香燈師還用其打坐的石頭壓住我的腿,不壓恐會倒下,一次便成功。小孩可以,年紀大不行,折斷腿就糟了!盤腿,左先右後,右腳放左腿上,稱吉祥坐。右先左後名降魔坐。視個人習慣而定,並沒強制規定。我覺得疲勞時,雙盤靜坐一下,能消除疲勞,對身體有很大幫助。久不盤坐,總覺少了什麼,雖不能坐久,每天坐一次,一次最少半小時。
坐時身端正,令不歪不斜,頭似頂水,不仰不低,眼觀鼻,鼻觀心,頸靠衣領,與肚臍成一直線。眼開三分,避免睡著,手自然放在腿上,大拇指輕輕對著,自由自在,不要用力強挺,心才能靜。衣服隨氣候調適,莫過多或太少,冷得發抖,熱得冒汗,皆會影響身心。調息前,先深呼吸,吐出濁氣,慢慢吸入新鮮空氣,一出一吸三次之後,或未深呼吸前,搖動一下身體,令全身血管、骨節、筋脈調順。眞要學打坐,須看小止觀,好好下番工夫,我說的只是重要提示而已。
身調好則「調息,不澀不滑」,調呼吸,使不澀不滑。澀,艱澀,氣息不通,好像感冒。滑,快且急促,像快走或跑步,突然停下,氣喘不已。按小止觀,呼吸有風相、喘相、氣相、息相四種,第四種息相才正確。
何謂「風相」?呼吸時聽到自己呼吸聲音,像風吹很粗氣,須調之令靜。「喘相」呼吸雖沒聲音,但結滯不通,須令通順自然。「氣相」雖無風相、喘相,但呼吸較粗,我們平常大多停留在此,你說有風相嘛,好像沒有,也沒有結滯不通的情形,但呼吸不細,也會出毛病。小止觀云:風相「守之則散」,守住風相呼吸不調,心散亂不靜。喘相「守之則結」,呼吸結滯,如水流不通。氣相「守之則勞」,知呼吸進出,清清楚楚,久之容易勞累,須調至前三種皆無。
第四「息相」,沒聲音、不結滯、不粗,這是什麼情況呢?「綿綿密密,若存若亡」,似有似無,綿綿密密。學修止觀打坐者,調息時,須觀想呼吸不一定得靠鼻子,而是全身毛細孔都在呼吸,這種工夫練成,可超三禪入四禪。三禪還有很微細很微細的呼吸,四禪就沒了,若能修到第四禪,以毛孔呼吸,可任意保持身體,來去自由。玄奘三藏赴印度,途經蔥嶺,所見雪堆中入定者,乃迦葉佛像法時人,爲親見釋迦牟尼佛而入定,結果,釋迦世尊成佛、說法、入滅,彼猶在定中,經玄奘大師開靜才出定,這就是第四禪工夫。我們不可能馬上打坐就入四禪,說說而已,沒那麼簡單;也許你們根性利,我一說,今晚便入定了。
息要調好,另有個辦法,心力往下,莫往上提,上提心散亂。因此,打坐者平常把心安在臍下一寸,所謂丹田地方,能幫助靜心,呼吸正常,工夫做好。不過,以前講時,有位優婆夷說:這種方法,女眾不宜,尤其生理期,更不適當,會產生婦女病。這是我初次聽到,提出給各位作參考,女眾行者,不妨測驗看看。
若心散亂,將心安在臍下或臍間。若一直昏沉想睡,則將精神貫注鼻尖,鼻尖不行,可再往上提,依止觀言,可安於眉間,怎麼修呢?如果在佛堂,眼睛看佛,或面對牆壁,心想:自己眉間有顆白點,如佛之白毫相,我們也有,尙未長出就是了,可不能挖開看哦!眼睁大看,清清楚楚觀其放光,能驅睡魔。再不行,把心力往上,提到額頭、頭頂,但不能長久,因會引虛火上升,頭疼,甚至額頭、頭蓋骨都會痛,故不能常用。這是內行話,外行人不大容易了解,雖然這麼說,不能隨便用,若工夫未到這程度,觀不好、修不好,恐出毛病,乃至魔境現前,所以要小心。眞正有修持,遇嚴重昏沉,偶提一下,對治後,馬上擺下,不能久用,如良醫用毒藥,病癒即可,莫當家常便飯。智者大師在止觀裡說:心安丹田是較正常做法,往上提不可常用,不得已,偶然對治一下,不可持續。起碼,須依童蒙止觀下番工夫,才能體會其道理,單聽,沒辦法了解。
「調心,不沉不浮」,沉,昏沉,像石頭丟下水,直往下沉。浮,散亂,妄想紛飛。無論誰打坐,都會有昏沉、散亂的毛病。有些人自己打妄想,卻不知是妄想。從前,有位老禪師,度個小沙彌,十三、四歲,師父打坐,他學著坐,沒一會兒,小沙彌笑出聲,師喝斥:「你打坐不打坐,打什麼妄想!」「師父,我沒打妄想啊!」「那你笑什麼?」「我想到在家時沒吃素,廚房有個豬油罐,口小;家裡養隻貓,想偷吃豬油,頭剛伸進,人就來,貓害怕,頂著油罐跑,想到這一幕,就覺好笑!」「這不是妄想是什麼?」有人學佛,學了一輩子,不知什麼是妄想,覺得「我沒有妄想」,沒妄想,有雜想,想東想西,無所不想,便是妄想。
止觀中詳細說明修止觀對治昏沉,如果這些方法仍無法對治,一直昏沉想睡,就得起來,不能再坐,這是針對個人自修言,大眾共修須守規矩,不可亂動。冬天,用冷水洗把臉,使令清醒。從前,日本人很殘忍,警察打人不怕死,沒呼吸,冷水一潑,又活過來,可見冷水很好用。冷水不行,起來多多拜佛,既消業障又對治昏沉,或經行念佛皆可。散亂心重,除以上所說對治方法外,也可轉移心力,觀諸法因緣生,當體即空。觀身體四大五蘊假合,我在哪裡?地水火風,色受想行識,哪個是我?或觀父母未生前,我在哪兒?長什麼樣子?若念佛人,散亂心重,或記數,或觀阿彌陀佛像,或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,一字一字慢慢作觀,總之,對治方法很多,只要能令道念增長,妄想消除,不沉不浮便可。
  己五、行五法
「行五法」可說是種警策,警策、勉勵自己提升修行工夫,減少欲求。
第五、行五法。一、欲: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,欲得一切諸禪定智慧門故。
「欲」希望。希望什麼呢?「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,欲得一切諸禪定智慧門故。」學佛人,無論修任何法門,都要有此期望。凡夫都有顛倒妄想,認爲世間很好,很快樂,貪生怕死,沒有厭離心,故無量劫來,輪迴不息。今既懂佛法,念念希望捨離世間,不必「人生不滿百,常懷千歲憂」。「顛」頂也,頭頂本向天,現倒著向地謂顛。依佛法言,世間是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,眾生卻執著常、樂、我、淨,現則希望除去一切顛倒妄想,得世出世間「一切諸禪定智慧門」。
「諸禪定」含世間禪、出世間禪、出世間上上禪。修行希望具厭離世間之心,求證諸禪定及滅苦智慧,由此斷煩惱了生死。
二、精進:堅持禁戒,棄於五蓋,初中後夜,勤行精進故。
二、精進,如何精進呢?堅定如法受持佛制戒法,莫有所違犯。用功時,若起貪、瞋、睡眠、掉悔、疑五蓋,須加對治。初中後夜,努力進修,初夜、後夜以補不足,中夜不得已稍微休息;初中後夜,尙且要勤行精進,何況白天,更要念念於道業,勿令光陰空過。
三、念:念世間欺誑,可輕可賤,禪定智慧,可重可貴。
「欺誑」即欺騙。三界六道眾生無量劫來受世間種種無常之境欺誑,所以生死輪迴,現在終於拆穿其騙局,「可輕可賤」,應視如敝屣,不値得珍惜,可輕可賤,當早日丟棄,才能捨離。我們生生世世上當,人家上一次當,學一次乖,我們猶沉迷其中,不知覺醒。佛說的襌定智慧,「可重可貴」,最値得尊重寶貴,求出世間的禪定、智慧,才是斷惑了生死的根本辦法。
四、巧慧:籌量世間樂,禪定智慧樂,得失輕重等。
「巧慧」有巧妙智慧,善能分別世間、出世間,好壞、貴賤等。「籌量世間樂」,籌量即比較。世間雖有少少快樂,但與襌定般若之樂相比,「得失輕重等」,等,多方面觀察較量,哪一種快樂寶貴呢?出世間的禪定智慧是「得」,世間樂是「失」是「輕」,出世間是「重」,可貴、尊重。時時具此觀念,善能分辨,對世間才有厭離心,不會貪著,世間的高樓豪宅、山珍海味、綾羅綢緞、雙B轎車,氣派得不得了,待無常現前,「來時空空,去也空空」,哪樣能帶去?!今人很愚癡,人死,糊棟樓房、有冷氣、有賓士,樣樣齊全,你想想:紙糊的空架子,沒機器能用嗎?冥府有高速公路嗎?因此,要常以般若觀照,捨諸執著。
五、一心:念慧分明,明見世間可患可惡,善識禪定智慧功德,可尊可貴。
五、要專一其心,「念慧分明」,念念不忘以般若正念,清清楚楚觀察世間諸法,「明見世間」萬有「可患可惡」,「患」患難、災難。「惡」或讀ㄨˋ,厭惡。簡單說:厭惡世間諸有,善能明白禪定智慧功德,可尊可貴。平素常存此念。
   戌三、結示
此二十五法,爲四教前方便,故應須具足。若無此方便者,世間禪定,尙不可得,豈況出世妙理乎!然前明教,既漸頓不同,方便亦異。依何教修行,臨時審量耳。
這二十五個方便法,是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修行的前方便,因此,必須具備。如果沒有二十五方便,世間四禪八定尙且不可得,何況出世間微妙道理,如何能夠證得!前面所說四教,既頓漸不同,所用前方便,多少也有不一樣的地方,自己屬於四教哪類根性,怎麼修行?應臨時審定量度,細心研究。詳見小止觀。
二十五方便說竟。下明正修。

天台四教儀講錄42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42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三、閒居靜處。不作衆事名閒,無憒鬧處名靜。處有三,例衣食可知。
具五緣第三「閒居靜處」,找清淨地方安住。初學止觀,沒安靜住處,很難成就。因人之六根,前五根很怕外五塵擾亂,故初學者須閒居靜處。「閒」文中釋作「不作眾事名閒」,謂專修時,須排除萬難,卸下雜務,令身心安靜。「無憒鬧處名靜」憒,煩亂。如都會、市場,人多聲雜,眼根、耳根受塵境影響,想修止觀,是不可能的。
衣食約根性分三種,住也是,故「處有三」,居住處所也有三種,「例衣食可知」,以前之衣食爲例便知,不必再說。若對佛法未深入者,還是「例」不出來,無法了解,我們依前例,作簡單說明:一、上根者入深山幽谷,路途險峻,外人難至。中國名山道場,如五臺山就很深了;古代普陀山,人煙罕至,上根修學,有此環境,最爲殊勝。禪宗道場,百丈襌師居百丈山,另如雲居山等,入山須數天,飮食如上說,上根者方能做到。二、中等根性者,住深山還可忍受,飮食較難克服,古印度托鉢乞食,離城市約三里路,住家少、環境靜,日中一食,托鉢或施主供養皆可,有遮風蔽雨處便可靜修。現代人生活電器化,麥克風、擴音器很吵,廣告宣傳車到處跑,要找完全安靜地方很難,不只三里路了。三、下根者,上二種皆不適應,可住離都市不遠的寺廟,有單獨房間,能安靜用功自修。
現在安靜地方難覓,都市縱有寺廟,只宜做弘法道場,都市人多、雜亂,尤其有些人,沒事喜往寺裡找人聊天,一聊半天,浪費很多時間,不是修行之處。何況在家環境!倘要專修,須訂時間,最少七天,或一個月、兩個月,找較偏僻地方用功,才能略得受用。平日修止觀、修行不必如此,否則會有困難;隨個人環境,自己鬧中取靜,譬如家人晚起,自己提早半小時或一小時,照小止觀方式,學習打坐,天天做不貪多,靜坐念佛也可,發恆常心,久之必有成就。我聽過幾位在家居士修止觀,因家庭、事業關係,忙裡偷閒,自己安排,得到很大受用。出家人住寺較在家方便多,自己分內工作做好,即可靜修。
四、息諸緣務。息生活、息人事、息工巧技術等。
具五緣第四「息諸緣務」息,止息,停止雜務。諸,多也,日常雜事很多,不放下,無法修止觀。息哪些緣務呢?「息生活、息人事、息工巧技術等」,看這些文字請勿誤會,「息生活」生活二字太簡略了,其實是指維持生活的工作,小止觀謂「息治生緣務」,即暫停工作,如公務員可請假,學校老師有寒暑假,比較方便;農夫逢雨天,連下幾天雨,或農作務收成後的農閒日子,可以用功;生意人或許較困難。若不妨礙生活,可抽出幾天專修。
「息人事」即「息人間緣務」,暫停親朋交往,若相知者,可先告知專修日期,請莫打擾,爲專修故不攀緣人事。「息工巧技術」,工巧技術如彫刻、書畫、學醫、著述、卜卦、算命等。出家人不作醫務、命理等事,但一般把出家人看成萬能,覺得出家人總有一手,會看相、算命,不知對出家而言,屬於邪命。以前到各地講課,若搭計程車,有些司機說:「師父啊!替我看看相,看我能不能發財?」「我不懂看相。」「我碰過好多師父都會,你怎麼不會啊?」他覺得很奇怪。古代出家人也懂這一套,不相信可看禪宗語錄,禪宗祖師不少懂相學的。看相作什麼?說句白話,收徒弟很管用,若其貌不揚不收。但我覺得這類可能憑直覺,不是刻意去學。倘按相術研究,那是一大學問,我因常遇此情況,便暗自翻翻,是不是懂這一套有什麼好處?!修止觀這一套不放下,修到看相去了,變成看相觀,豈不糟糕!故要「息工巧」。
小止觀中,不僅息工巧,讀書、研究學問、作詩對「等」文字方面,也要放下,否則修行修不好。從前有個老人是文學家,出家後很發心念佛,要求生西方,仍愛作詩,有機會就作,一次,遇到一位老修行,詩興大發,作首詩捧他,老修行不但不領情,訶斥:「你爲作詩出家,還是爲了生死?」他老實回答:「爲念佛求生西方而出家。」「既如此,你看到我就作詩,看到阿彌陀佛作不作詩?無常現前,作不作詩?有把握嗎?若此習氣不改,將來往生必有問題。」顯示專修須萬緣放下,同時禁語,才能專一。
五、近善知識。有三:一、外護善知識,二、同行善知識,三、教授善知識。
第五親近善知識,善知識能指引鞭策我們修行,好則勉勵,錯則改過。善知識有三種:
一、「外護善知識」,平常謂之「護法」,如打七有護七者,專修時,不論住何地方,起碼飮食得有人幫忙,所謂「法輪未轉食輪先」,法輪未轉前,食輪要先轉,意思是有飯吃才能轉法輪,假如沒吃飯,餓肚子,我怎能講經呢?修行也一樣,肚子唱空城計起煩惱,無法修行。除飮食外,另有些瑣碎事務,也需外護。外護善知識就是經營供養、保護、幫助行者,令不起煩惱,道業才會有所成就。
二、「同行善知識」,即所謂「同參道友」,蕅益大師淨社銘云:「持戒爲本,淨土爲歸,觀心爲要,善友爲依」,善友即善知識,修行須有同行善知識依靠勉勵。人難免惰性,若沒人管,「我疲勞、愛睏了」,躺下來一睡大半天,或做雜事,東摸西摸,對道業影響很大;倘有同參道友,見彼拜佛、打坐如此用功,便不好意思懈怠,否則,怎對得起自己啊!同行善知識須志同道合,修相同法門,生活步調差不多,飮食等大致都能調和,共住才能安心辦道。假使個性不合,飮食習慣不同,如二、三個同參,一個喜辣,一個好甜,你嗜鹹,餐餐起煩惱,也會發生爭執。我二十五歲,近四十年前,有個地方,兩位老和尙共住一間房,一胖一痩,胖怕熱,經常開窗戶,痩怕冷,一吹風便感冒,一開一關,兩人常爲開關窗戶而吵,靜不下心。出家人較孤僻,若一人一間,就不會有這類問題,以前因環境關係沒辦法,現在應該比較容易了。
三、「教授善知識」,指師長,有經驗的過來人,修止觀,要有修止觀的過來人指導,修禪亦然。明末四大師之一的紫柏大師,根性很利,參禪開悟,找不到明師印證,很難過,曾說:「我若在巖頭、德山之前,或許會成爲一個善知識。」慨嘆當時沒有善知識,設有像唐末宋初如德山、洞山、雪峰這類善知識證明,境界提昇,成就更大。
無論修何法門都要有過來人,修持境界比我們高,能指導我們,才會有成就,最起碼須懂教理。幾十年來,有不少喜歡用功修行者來問,但差不多不明教理,因而盲修瞎練,很容易出現種種境界,把那些境界當眞,一執著,問題就來了,所以,眞要用功者,楞嚴經不可不讀,尤其最後的五十陰魔,若不了解,很容易入魔,被魔拖著走,還以爲見佛。當年獅頭山有位老人,不懂教理,很用功,一天到晚持大悲咒,持大悲咒很好嘛,但遇境著相,平素就魔裡魔氣,有善知識提醒,根本不加理會,個人住茅蓬;有一天,告訴人家說:「觀世音菩薩昨晚指示我,到獅頭山後山最高的山峰往下跳,便成佛。」聞者勸說:「沒這回事啦,成佛不是自殺,否則世間自殺的人都成佛。」但彼不聽,魔入心太嚴重了,那天晚上摸到山頂便跳,大家好幾天找不到人,結果,上山採草藥者聞到臭味才尋味找著。盲修瞎練,最終是自殺,非常可憐!這事發生在五十年前,屬日政時代。
從前,大陸終南山有數百間茅蓬,每一間距離不會很遠,約幾里路而已,可互相照應,也有善知識可親近,不會沒人過問,且都經叢林大冶洪爐鍛錬出來的老修行,並非一出家受過戒,自己就弄個小地方住。
二十五方便第一「具五緣」說竟,專修須具備這些條件,尤其「教授善知識」,故打七要有主七和尙領導,不管禪七、念佛七都一樣。相較之下,持名念佛容易些,只要懂教理就有辦法修行,若有修持很好的善知識指引,更加殊勝。
  己二、訶五欲
具五緣後,要注意內心對外境五欲的貪著,須靠自己修行道力對治,否則,迷五塵境而不知返,非常危險。
第二、訶五欲。
「訶」排斥之意,對五欲有排斥之念,厭惡不接近,保持距離。平常「五欲」指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此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塵境言。實際上,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也不出五塵境。
一、訶色。謂男女形貌端嚴,修目高眉,丹唇皓齒,及世間寶物,玄黃朱紫,種種妙色等。
訶五欲第一是「訶色」欲,眼所見、所對的色塵境界,「謂男女形貌端嚴」以下,即指眼睛所見色境。我們生在欲界,有男女相,異性之身形相貌,端正莊嚴,「修目高眉」修,長也,實際上眼睛長不一定好看,但在此眼睛美曰修目。「高眉」眼與眉毛距離恰好。「丹唇皓齒」丹,紅也。與唇紅齒白意思相同。「及世間」金銀等「寶物」,「玄」黑色,「黃」色,「朱」赤色,「紫」色,有關世間金銀財寶,玄黃朱紫等微妙顏色,令人生貪著,妨礙道業的,皆當遠離。
二、訶聲。謂絲竹環珮之聲,及男女歌詠聲等。
聲比色難除,聲是定刺,修定者受聲音影響,心靜不了。例如正用功修行,有人講話,且明其所說語言,修行必大打折扣,因已分心了。有人本事滿大,邊拜佛邊看電視,這不是平常人做得到的,眼睛看電視怎能拜佛呢?拜的是電視。因此,我覺得說法度人很難,電視度人很快,連修行人都會被度走,看電視色、聲並倶,如何靜心?單聲音就夠了,別說其他雜音,同屬修行音,但你讀金剛經,有人在大殿敲法器,經也讀不好。色可不看,聲音沒辦法,把耳塞住,更不好受,耳朵嗡嗡叫,不是辦法。現代很方便,有念佛機或錄音帶,如果眞正想念佛,跟著念,當共修音聲。但有些人不管什麼時候都開著,讓念佛錄音帶念個不停,自己有沒有佛?難言哉!曾有幾次,外邊請我講經,派車來接,車上錄音帶念阿彌陀佛,他們卻聊家裡事,哇啦哇啦說個不停,養成一種壞習慣,不好!這種作風我不以爲然,因爲你聞佛音聲,沒有恭敬心,不僅不恭敬,心裡根本沒有佛,他念他的,你講你的,縱不念也要靜心聽,除非不把他當佛聲,既不當佛聲,那也不用修行了。外在佛聲不停,心中沒佛,聽慣起不了作用,不當一回事,由此,影響自己正修,並不理想。不過,這問題各有看法,或許我頭腦和人不同,想法有異,我不敢說我的看法絕對沒錯。
「絲竹」指音樂,所謂絃音,如今之管弦樂、國樂。「環珮」戴耳環等叮叮噹噹的首飾。「及男女」講話「歌詠聲等」,歌詠即唱歌、吟詩之類,這些音聲,障礙道業,故須訶聲。
三、訶香。謂男女身香,及世間飮食香等。
鼻對香塵,聞到香味生歡喜、貪著心。「男女身香」,體香大多屬外來,我想人體不會有什麼香氣吧!三天不洗澡,還有臭氣哩!歷史上除香妃外,聞到男女身香,多屬外來,如噴香水等,都是假的,莫當眞,若屬眞香,排泄物應該也香,事實不然,倘不抹香,一樣是臭的。
「及世間飮食香等」,並及世間飮食香味,美食當前,垂涎三尺,心動想吃。沙彌戒裡提到一位老修行經過蓮花池,蓮香輕飄,忍不住站在池邊欣賞:「好香哦!」池神現身訶斥:「你怎麼可以偷我的香呢!」老修行說:「我只聞聞,你就怪我偷香,那些偷摘蓮花者,不是更嚴重嗎?你怎麼不訶斥呢?」池神答:「你是修行人,快了生死了,恐因偷香受影響,希望你眞正能了生死故訶斥。偷蓮花者,我管不了,將來由閻王處分吧!」所以,聞香也是偷盜,以此標準,我們時時刻刻一不小心就犯偷。
說到這裡,我們拜佛供佛總要點香,有沒有聞到香啊?如果佛未聞你先聞,也是偷香。因而有人建議,點香時提高些,不要對著鼻子,閉氣幾秒鐘沒關係,我常這樣做,點好提高,供佛後再呼吸。能這樣做最好,但不容易,沒養成習慣,往往疏忽。爲表對三寶、佛菩薩恭敬,這是當做當學的。供花也一樣,花摘下,自己先聞,「好香哦!」佛尙未聞,你先聞光了;供菜亦然,有時講話,口水噴到碗中,一點也不恭敬,那不好。
從前在俗家,家人信的是附佛法外道龍華教。龍華教信徒對佛恭敬得不得了,廚房裡準備供菜者皆戴口罩,不准講話;煮好盛入供碗,放在高處。端者齊眉,至佛前略再舉高表恭敬,然後跪下,兩旁有人負責接放供桌上,每接一碗,齊眉上舉,再問訊,直到供菜接完,跪者方起。今人那有這麼恭敬啊!馬馬虎虎把供菜端進大殿,「扣、扣」每一碗都發出聲響,好像亂丟般,意似「佛菩薩,我供菜備好了,你看看吧!」沒絲毫恭敬。起碼存恭敬心,擺好後問訊,收時也一樣,不可隨便。小時候因祖父信龍華教,凡供品,包括供菜、淨水,皆另煮,恭敬至極。學佛爲什麼要這樣?不嫌麻煩嗎?但學佛哪有那麼隨便,如果連這些小節都沒做好,又怎麼談學佛!
四、訶味。謂種種飮食,肴饍美味等。
「味」飮食味道,口貪各種美味。「肴」食品。貪著美味,追逐味塵,必損道念。叢林吃飯處謂「五觀堂」,內之對聯云:「五觀若明,金湯易化;三心未了,滴水難消。」五觀,沙彌律儀裡說得很清楚。五觀若明,縱食黃金,也容易消化。「三心未了」,好吃的生貪心,不好吃生瞋恨心,不好不壞生愚癡心,三心未了,一滴水也難消。沙彌律儀在飮食修觀方面,說得很清楚,受過戒的,應該懂得這些道理才對,吃飯用餐,都要修觀。
五、訶觸。謂男女身分,柔軟細滑,寒時體溫,熱時體涼,及諸好觸等。
「觸」身之接觸。如異性相觸,生柔軟細滑感覺。天寒時喜歡暖和,熱時愛好涼爽,身體常常保有舒服感受,皆屬觸之欲望,必須排除。因此,古德修行,恐貪享受,環境受用都很簡陋,蓆是草蓆,蒲團、鞋子也是草做草編的。現在出家人穿的羅漢鞋,本是草鞋,改成布做,已夠好了,竟還有皮製的,實在笑話,豈有羅漢穿皮鞋呀!大家看看五百阿羅漢像,哪個穿皮鞋?統統光著腳。布製羅漢鞋已很高尙,絕不能用皮革,否則,違背學佛的慈悲心。
國人習慣穿鞋子時穿襪子,但穿羅漢鞋是不能穿襪子的,你看過穿草鞋還穿襪子的嗎?穿僧鞋才穿襪子,僧鞋和羅漢鞋不同,僧鞋整個包住,可穿襪子。今人不分,尤其臺灣地處亞熱帶,穿僧鞋更是熱不通風,但若養成習慣,再熱也穿襪子。世俗有句話說:「人腳狗嘴」,睡覺時,人怕腳冷,狗怕嘴冷,是否屬實,不得而知。民國五十四年,壽山寺辦佛學院,規定須穿襪子,我向來「羅漢腳」,氣溫十度以下,不得已或許會穿,十度以上,絕對不穿。學生穿我不穿,這老師怎麼當啊?於是我說:「如果要我穿襪子,我不當老師,不要教。」當時的院長說:「好!好!好!你特例。」實際上,穿羅漢鞋可以不穿襪子,本不該如此,釋迦世尊都打赤腳,我們有鞋穿夠幸福了,還要穿襪子。不過,穿襪子者莫誤會,我意不在此,只是依理而說。中國佛教本來如此,逐漸有所改變,現已步入太空時代,對太空時代人說古代事,人家不大願意接受了。偶跟年輕人提及我年輕時如何辛苦,修行是比鋤頭柄有多亮,往往得到的回答是:「那是福報問題,誰叫你生在那個時候,晚三十年才來,不就跟我們一樣嗎?」我只好閉嘴,自找麻煩嘛,何苦來哉!世間諸事,本非如此,慢慢被流行風氣給污染了。
訶五欲旨在要行者「少欲知足」,衣食住減少到最低限度,能成就道業便可,莫過於貪求,以免影響修行。
  己三、棄五蓋
第三、棄五蓋。謂貪欲、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。
「棄」丟棄。「蓋」遮蔽。正用功時,若生貪欲、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任何一種,須馬上對治,否則,會蓋住道念,令道業退失,不能增長。五蓋只列出名相,簡略介紹即可,不細作解釋。
一、貪欲—正修行時,心生妄想,憶過去事,例如從前曾吃過什麼好吃的東西,念念不忘。大約十幾二十年前,有位剛出家的來這裡,說:「我應該慢點出家比較好。」我說:「你講這話我不懂。」他答:「我不知萬巒豬腳啦,今天路過才看到,如果不是已經出家,我就大吃一頓再圓頂,不就好了嗎?」這一念即貪欲,竟想吃萬巒豬腳,糟不糟?這類人不論吃過或沒吃過的都想吃,貪欲心重,不對治問題很嚴重。
二、瞋恚正修行時,想到以前讀書時被打,很不甘願,現在老師年紀大了,報復一下。若生瞋念,即時對治,否則,愈想愈多,心靜不下來,延燒不斷,殺人放火,五逆十惡都有可能發生。
三、睡眠貪睡眠即昏沉,如果睡足,白天仍提不起精神,須用種種方法對治,如多拜佛、多經行或洗冷水,令其清醒,不致貪睡。
四、掉悔主要問題在「悔」,即後悔。「掉」掉舉、散亂。如喜說閒話,說出問題,影響自己進修,「悔箭入心」,後悔之心比箭厲害,射入心中,痛苦不堪,道心提不起來。掉舉影響不大,悔心才嚴重,事過境遷,莫老活在後悔中,金剛經云: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,既然不可得,不去想,問題便解決。
五、疑—疑,懷疑,正修行時生起懷疑,又分三種:疑師修行由師指導,卻懷疑師長和自己差不多,我日吃三餐,每餐兩碗,他也一樣;我睡他也睡;有時還發脾氣罵我;美食當前,多吃幾口,也有貪心啊!既然差不多,他能教我什麼?我又能學到什麼?疑法懷疑所修之法。例如修止觀,我這樣就能斷煩惱、了生死嗎?修念佛,那麼簡單嗎,一句阿彌陀佛就行?各地方都有念佛人,若同一時間往生,阿彌陀佛先接引誰?萬一我錯失良機怎麼辦?疑自懷疑自己。唉!我業障深重,幾十年仍是老樣子,根本沒進步,像我這麼愚癡,修行能成佛嗎?
學佛必定要有信心,「信爲道源功德母」,若對自己、師長、佛法沒信心,修行怎能成就?假如疑師,要想:蓮花生於污泥,污泥很髒,開的蓮花卻香美脫俗,乾乾淨淨,所謂「出污泥而不染」,你只要採蓮花,不要看污泥。俗云:「子不嫌母醜」,縱使母親長得很難看,五官擠在一起,但媽媽就是媽媽,不能因醜而不承認,不承認也改變不了事實。「各人吃飯各人飽,各人生死各人了」,師長具正知正見,教你佛法,依佛法修行就可,師長有沒有修,是師長的事。以前親近慈航老法師,慈老曾說:有個人遊徧天下,熟悉各地方的大街小巷,後來腳因病殘廢,行動不便,坐在十字路口,做指路人,迷路者請問,都能得到詳細答案,平安回家。莫因其殘障而否定其能力,對師長缺點,如是看待,便可釋懷。
若疑法,請問你學不學佛,信不信佛,所修法門是不是佛說?對照藏經,以聖言量爲準,佛是實語者、不妄語者,信佛、學佛,「佛言不信,何言可信?」只要信佛所說,而師長教的是正法,無論修止觀、參禪、念佛、持咒,八萬四千法門的任何一種就對了,只要是正法,就沒有懷疑的餘地。
疑自,莫自甘卑劣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有佛性者皆可作佛,涅槃經說一闡提尙且能成佛,何況我們並非一闡提,因此,當相信自己,努力進修,菩薩道盡未來際,非一天兩天事,學世間技藝要三年四個月,做學問須十年寒窗苦讀,學佛才幾年就想成就,沒那麼簡單。
我學佛四十幾年,仍是老樣子,除嘴巴利一點外,和從前差不多,但也沒氣餒,因菩薩道盡未來際,我剛起步而已。大家看楞嚴經二十五圓通,可增長道心,舉持地菩薩言,生生世世修橋舖路,做了幾千萬劫,從不後悔,沒覺自己不行,整天做苦事沒修行,懂得修路即修行,所以,國王設齋供佛,彼平地待佛,得毗舍如來摩頂授記云:「當平心地,則世界地一切皆平。」由此心開,而證圓通。故學道莫畏艱難,認爲修了幾十年,沒感應、沒神通、不會放光。其實,放光並非好事,腳踏實地,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做,規規矩矩修行就對了,學佛平淡無奇,不出問題,要有信心,勿負己靈,必得成就。我常常這樣想:佛說菩薩道,簡單說是教我們做人方法,將這句融會佛法中,行住坐臥,二六時中,舉心動念,皆是佛法。法華經云:「治世語言,資生事業,無非佛道。」曉得如此用心,哪一種不是佛法!資生事業,治世語言,尙且是佛法,何況在佛門中做一切佛事呢!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;離世求菩提,猶如覓兔角」,道理很明顯,明此理,則可除去疑自之心。
貪、瞋、睡眠、掉悔、疑五蓋,不一定全部有,也不可能完全沒有,生起時,重者先治,如生病須馬上用藥,煩惱病須以戒、定、慧法藥治之,五蓋不除,修行不會進步。五蓋不止於修行前的事先準備,專修前或正用功時,且不管修何法門,都須注意,隨時現前,即刻對治,道業方能增長。

天台四教儀講錄41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41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說完四教,爲顯示天台教法有教有觀,「教」教理,「觀」實行。既明教理,須切實修行,華嚴經云,解而不修,如「貧人數他寶,自無半錢分」,像銀行員,天天數鈔票,沒一塊錢是自己的,也如「畫餅充飢」,畫了許多美食,肚子仍唱空城計,不得眞實受用。
四教儀科判,分三大科:乙一、正明時教,正說明五時八教道理竟。接著說:
  乙二、略示觀法分二
四教儀雖注重講時教理論,最後也簡單敘述台宗修行方法,以解起行,以解導行,故略示修觀之法,分兩段:丙一、總示,二、別說。
   丙一、總示
總而顯示修行方法,四教各有方便、正修。
然依上四教修行時,各有方便、正修。
「然」轉語詞。說完化法四教道理,現「依上」文所說「四教」,藏、通、別、圓各有其修法,藏教修析空觀,通教體空觀,別教次第三觀,圓教修一心三觀,而每一教修行,「各有方便、正修」,方便指修前的事先準備。正修是正下工夫修觀。
謂二十五方便,十乘觀法。
所謂正修止觀前的事先準備,有二十五種,稱「二十五方便」。正修是說明第一觀不思議境以下的十乘觀法。
若教教各明,其文稍煩。義意雖異,名數不別。故今總明,可以意知。
如果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,每一教說完,就說其方便、正修,「其文稍煩」,煩應作「繁」,因文字多,聽者會覺文多嫌繁。「煩」是不喜歡厭煩,但文多不一定令人心煩,否則,般若部,尤其一部大般若經,六百卷,說句較超過的話,可能十分之八文字相同,沒讀過者不知,若看過大般若經,只要看二、三十卷,便發現文字太繁,相同文字說了又說,不曉得多少遍,那才繁;每一教都說方便、正修,才四次而已,比起大般若經不算繁,大般若經尙且有人看,也未必嫌繁而厭煩。所以,「煩」字,可能編著者是高麗國人,運用文字沒國人恰當,依其意義,應該是「繁」。
不管怎麼說,總之,若每一教都示其方便、正修,恐有人嫌繁,故圓教講完,才總合言之,「義意雖異,名數不別」,每一教的方便、正修或有不同,但名相數字沒有差別。藏教修行也應當先有二十五方便,才論十乘正修,然觀境較不深入而已。教觀綱宗就採這種方法,化法四教,各論其六即、十乘觀法,文字、數目相同,內容不同,並沒人嫌煩。「故今總明,可以意知」,因「義意雖異,名數不別」故,不妨總合說明,至於前三教藏通別,可依圓教類推,曰「可以意知」。實則意知很不容易,倘對天台教理沒徹底下過工夫,只看到圓教的方便、正修,就要他體會前三教,必定不是平常人,而是智慧高超者,中下根性是不可能意知的,這只是編錄者的遁辭,欲在此打住,不一教一教說明,便說:你們自己動動腦筋就可了解,不須我多言了。其實,中下根者,就算說得很明白,也未必領會,何況沒文字,要體會就更難了!因此,蕅益大師的教觀綱宗,恐中下根性不能意知,每一教都說,若欲詳知四教方便、正修,可參考教觀綱宗,但文字很簡要,沒細細研究,也很不容易了解。
   丙二、別説分二
分別說明二十五方便及十乘觀法。分丁一、二十五方便,二、十乘觀法兩段。
    丁一、二十五方便分三
二十五方便分三段:戊一、標列,二、別釋,三、結示。
     戌一、標列
先簡單列出二十五方便名目。
言二十五方便者,束爲五科:一具五緣,二訶五欲,三棄五蓋,四調五事,五行五法。
何謂二十五方便?二十五方便收攝爲五科,即一、具五緣,二、訶五欲,三、棄五蓋,四、調五事,五、行五法。
欲說二十五方便前,須先了解天台止觀。南朝的陳朝,到隋朝統一,陳隋時代,中國出現一位了不起的台宗祖師─智者大師。智者大師在大蘇山妙悟後,以無礙辯才,說出天台三大部:法華玄義、法華文句、摩訶止觀。前二注重教理。摩訶止觀是修止觀最完善的一部大書。
智者大師一生所說有關止觀方面的著作,依義理言,有圓頓止觀、漸次止觀、不定止觀三類。「圓頓止觀」即摩訶止觀,是最圓頓的修法,乃智者大師在隋文帝開皇十四年(西元五九四年),距今約一千四百年前,於荊州玉泉寺,爲結夏安居的學子們,用九十天時間講摩訶止觀,由弟子章安尊者筆記,現存藏經中。本作十卷,但每卷各分上、下,故成二十卷。這部摩訶止觀,直至唐朝中葉,荊溪湛然大師加以註解,名「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」,簡稱「止觀輔行」,輔導摩訶止觀流通。這部註解評價很高,不僅佛門中有大用,陳援庵居士在「中國佛教史籍概論」裡,讚歎不已,舉出古代儒家,並非佛教徒,只是研究中國文學經、史、子、集的大學問家,都需輔行幫忙,因輔行節錄,運用在摩訶止觀中的文字,是中國古文化著作,現在四庫全書不易找到,當時也不易看到,卻在輔行中發現;甚至有學者根據止觀輔行,把有關經、史、子、集的文字,節錄成書,加以流通。可見荊溪大師不僅深入經藏,且博通古代文學,世出世法無不通達,才能運用在輔行中。
摩訶止觀是圓頓止觀,說得最詳細、圓滿,唐初,曾譯爲梵文傳到印度。有位大德說:並不是印度來的才好,我們中國祖師,有很多了不起的著作,印度也沒有,如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便是,還翻成梵文傳到印度,那是國人研究教理很了不起的發現,發前人所未發。故摩訶止觀最富盛名。
其次是「漸次止觀」,由淺入深,由下而上,按次第而修。漸次止觀有部書名「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」,簡稱「次第禪門」,是智者大師于陳宣帝太建元年(西元五六九);在瓦官寺講的,比摩訶止觀早二十多年,隋開皇十四年講摩訶止觀,開皇十七年入滅。漸次止觀講於陳朝,大師還年輕時,由弟子法愼法師筆記,文字較繁,後經章安尊者潤飾,文很優美。摩訶止觀與次第禪門兩部大書,台南湛然寺慧峰法師學天台,弟子們爲紀念其師父,儘量翻印天台教典流通,多屬木刻版。摩訶止觀有單屬正文的,現在影印出來的是精裝一厚冊。我有一部「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」的木版古書,十本,借湛然寺影印成精裝一厚冊。但六朝文字較古老,若不懂文言文,看起來較辛苦。
「不定止觀」是可漸可頓,可作漸修,也可頓修,乃陳朝尙書(宰相)毛喜學佛,親近智者大師,求師爲說法門,師爲說「六妙法門」,簡稱「六妙門」,即數、隨、止、觀、還、淨,也就是數息、隨息、修止、修觀、還、淨,這六種法門修法非常微妙。這部書後來失傳,民國初年,才由日本請回,大正藏中便有六妙門,也有單行本流通,因文字不多,往往附在小止觀之後。
論止觀有圓頓止觀、漸次止觀、不定止觀三類,而這三種止觀另有一部簡稱「小止觀」的入門書,詳稱「修習止觀坐禪法要」。所謂「小」,不是大小之小,而是簡略之意,又稱「略止觀」,對廣本摩訶止觀言,小止觀是略本,也稱「童蒙止觀」。初學止觀者一開始就看摩訶止觀或漸次止觀,恐難入門,須先從小止觀下手,爲修止觀之啓蒙。這部書是智者大師應俗家作官的哥哥陳鍼(鍼或簡寫作針)之請而說,因其兄想修止觀,但公務繁忙,又有人說彼不長壽,因此,智者大師小止觀用意在使俗家哥哥在家修學。然內有二十五方便,似對出家者說,可能根據漸次止觀及圓頓止觀的文字,濃縮而成,沒有改寫。陳鍼依此修學,身體健康,壽年增長,因此,很多人據小止觀學習打坐,這才是正規的打坐。現在一般人學打坐,往往有些錯誤,例如達摩坐功便是。蔣維喬居士初學,也是看道教修法,著「因是子靜坐法」一書,摻雜道教東西,後見小止觀才改正。小止觀是修止觀入門書,去年曾講兩次,一次爲同學們講,因時間短,只講三天,單講前方便;一次用客語,雖講九天,也只說個大意而已。
如果一定要研究止觀,依我個人經驗,對止觀教典,有次第修學方法:一、先學小止觀。二、小止觀學好,看「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」,把有關禪門名相,如八背捨、八勝處、十一切處、十二門襌、通明禪等,都有點概念,這些「次第禪門」中,皆有說明。若不看這本書,就看圓頓止觀,恐怕不易了解,因剛開始道理太深了。三、六妙門。待這些都有點概念、輪廓,再看圓頓止觀(摩訶止觀),天台止觀便可一覽無遺。好好在文字上下番工夫後再修學,就可獲大成就。
現代人忙,很少能下工夫修學止觀,若能如法做到,非常難得,因佛教修定慧,總不出止觀,故楊仁山居士說:「止觀法,萬世師」,止觀修法是萬世修學佛法的老師,修學如來禪,必須修止觀,不修止觀,不算修學佛法,所以,起信論講到後來,也是教人修止觀。止觀在佛法中,站有很高地位,是很重要的一門。
高登海居士一生學習天台止觀,對小止觀曾深入研究,講過小止觀,著有「小止觀講義」,後爲適應今人看法,改名「佛家靜坐方法論」,商務印書館印行,我去年曾看過,因屬小本子,字體太小,錯字很多,我編了勘誤表。要研究小止觀,這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,可作參考,否則,單看原文,不易了解,先看「佛家靜坐方法論」,比較容易明了;書中雖有些不太理想的地方,但優點占十分之九,很了不起,很難得!這本書已出到第九版,可見其流通情況,頗受歡迎。寶靜法師也有「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」,及單說二十五方便的「二十五方便輯要淺述」,收於全集中。其他現代人也有一些研究,內容如何,我沒看過,不敢隨便介紹。
現在言歸正傳,這裡「總示」說的二十五方便,何以修止觀前要具備這些條件?皆有其用意,且沒超出四教範圍,以圓教言,前面五品之隨喜品,隨喜品講五悔法門開始都有提及,五悔是助修,正講助修之理。要正修前,先具備二十五方便。
     戊二、別釋分五
分別說明二十五方便,依五科分五段:己一、具五緣,二、訶五欲,三、棄五蓋,四、調五事,五、行五法。
      己一、具五緣
具五種助緣:一、持戒清淨,二、衣食具足,三、閒居靜處,四、息諸緣務,五、近善知識。
爲何要具備這些助緣呢?學佛者修止觀,要一、持戒清淨,不持佛制戒法,無法遠離三惡道因,持戒能生天做人,故需持戒清淨。二、衣食具足,專修時,要有人護持,維持起碼衣食,否則,早晚爲衣食忙碌,道心無從相續,修行會大打折扣,不能專修。這指專修,平時不妨邊修邊籌備衣食,以免專修時妨礙道業。三、閒居靜處,環境安靜,太嘈雜,初學者心靜不下來。四、息諸緣務,放下停止一切雜務,否則不能專修。五、近善知識,沒親近善知識,有疑惑無以釋疑,懈怠則無人鞭策。具此五緣,才能修好止觀。請看正文:
初明五緣者。
先講具五緣,五緣名相剛已提出,今依次第而說。
一、持戒清淨,如經中說:依因此戒,得生諸禪定,及滅苦智慧。是故比丘,應持淨戒。
第一要具備持戒清淨的條件,以戒爲師,如法持戒。爲何要持戒清淨呢?下引證經文云:「依因此戒,得生諸禪定,及滅苦智慧,是故比丘,應持淨戒」,這段文出自佛遺教經。佛遺教經中,佛對弟子們說:「汝等比丘!於我滅後,當尊重珍敬,波羅提木叉;如闇遇明,貧人得寶。當知此則是汝大師,若我住世,無異此也。……戒是正順解脫之本,故名波羅提木叉。依因此戒,得生諸禪定,及滅苦智慧。是故比丘,當持淨戒,勿令毀缺。」依持戒功德,能得禪定,及斷煩惱的滅苦智慧,因此,佛弟子應當持淨戒。比丘是四眾之首(領導者),雖對比丘說,但通出家、在家,四眾弟子都含在內,可同受同學;如佛說法時,只對當機,像金剛經,當機是須菩提,佛對須菩提講話,但不單講給須菩提聽,凡與會者皆聽。佛制定戒法,只要相通的,大家都要受持,非單指比丘眾,應如此體會,方不致產生偏差。
有在家、出家大小乘不同。
說明戒法類別。佛制戒法,類別很多,簡單約在家、出家分。在家眾戒法,如學佛入門,先受三皈,次受五戒。五戒可隨分隨力受,最少受一條,謂一分優婆塞、優婆夷;受兩條、三條,至五戒全受,當然最好,謂滿分優婆塞、優婆夷。由五戒進而到在家菩薩戒,中間還有八關齋戒;八關齋戒是讓在家佛弟子,學習出家人的修行法,一個月規訂六天,名六齋日。凡在家眾受過菩薩戒,六齋日須受持八關齋戒。未受菩薩戒者也可受之,受有功德,不受不違犯。八關齋戒是一日一夜戒,戒有八條,不非時食是齋,實則是沙彌十戒的前九條。關閉一切諸惡趣門,開示人天涅槃正路,故名八關齋戒。五戒、菩薩戒是終生戒,受後,盡此一生受持,除非捨戒。菩薩戒還須盡未來際受持。八關齋戒今天受,翌日天亮,戒自失之,若要再持,須再重受。受在家菩薩戒者到六齋日,天亮起床,自心作念:我今天要受持八關齋戒,起碼有此念頭就行;如果認眞恭敬些,則在佛前發願:「弟子某某,今天受持八關齋戒」即可。不必大規模像受五戒、菩薩戒,得向上排班、頂禮三拜、迎請法師、香花迎等,這儀式要花好幾個小時受戒,每月六天,那還得了!佛不會教人做這麼麻煩的事,所以,受過在家菩薩戒者,遇齋日,自己發心持戒就對了,不必東奔西跑去受戒,影響工作等,問題很嚴重。現代人什麼事差不多都是一窩蜂,看人做就做,不管是否需要、應該。對於大規模傳戒,我不贊成,因爲不如法,佛制非如此。
又傳戒法師,自己有終生持午嗎?戒律規訂,沙彌也可傳,但須終生持午,意即自己持好沙彌十戒,才有資格傳八關齋戒。老實說我就沒資格,爲什麼?因晚上吃飯沒持午。有人要到這裡受八關齋戒,我說:「不必了,我也沒持,你自己發心吧!」末法時代,自己沒持午,要別人持午,那是「自己打老爸,叫人行孝」,豈不是笑話!佛法弄成這樣,實在可怕!你把整部戒律翻看看,哪一部要人如此浪費時間、金錢的!在家菩薩若做不到六齋日,四天也可,一切有部律稱四齋日,可見慢慢到後來,有些中下根性者,六天做不到,變成四天。現在一個月不是四星期嗎?因此,我認爲六齋日也可學習像一切有部律所講的四天,四天容易做到。硬性規定農曆初八、十四、十五、二十三、月底兩天,上班族做不到,變通一下,利用星期天,很方便,因這不是強制規定。以前不是講過優婆塞戒經嗎?優婆塞戒經明文說,佛規定六齋日受八關齋戒,是隨順當時印度風俗,因外道到這一天都加功修行,佛法沒有,就不如他們了,所以,規定在家弟子學習出家之行,受八關齋戒。時間若不允許,不妨採取自己方便的日子,倘四天也做不到,一天也行,一天有一天功德,總比不持好。規規矩矩做,做不到不勉強,莫欺騙自己,如果患胃疾,晚上不吃飯,半夜胃不舒服起煩惱,有什麼好處?佛法教人消除煩惱,不是增加煩惱,既沒辦法,不要勉強,好好修行念佛,莫自欺,外表持八關齋戒,晚上不吃飯,卻在房間裡吃一大碗麵線,比吃飯合胃口。若如此,我喜歡吃麵,讓我三餐吃麵都可以。爲持一條戒犯三條:午沒持,偷吃即偷盜,對人表示持午是妄語,就是沒說也是「默妄語」。既犯非時食,又妄語、偷盜,怎麼合算,何必自找苦吃?老實念佛一樣可以往生的。今人尊爲淨土宗第十三祖的印光大師,往生前一天晚上還吃稀飯,依然得生。我不是不贊成持午,眞正清清淨淨持午,我五體投地,尊敬異常,覺得很了不起。但做不到,不要勉強,尤其偷吃,問題最嚴重,學佛表裡不一,不是學佛,不知學什麼?五戒尙且可受一條、二條,何況其他較微細處。其他論典甚至說:八關齋戒也可隨分隨力。當然我們不可太開放,「取法乎上,僅得乎中;取法乎中,僅得乎下;取法乎下,下之又下矣!」我們要取法乎上,莫取中、下,要規規矩矩,實實在在。
論持午,我不敢說持午,不吃晚飯,我有十六年經驗,從二十一到三十六歲,胃疾嚴重,醫生囑咐兩小時吃一次,十六年吃兩餐,後來一天吃八餐,沒多久,把十六年統統補足了,何苦來哉!病癒,想再恢復,醫生警告說:「算了吧,不要再持,否則,將來要吃十餐。」我就不敢再打此妄想了,慚愧自己業障深重,不能如法持戒照吃三餐。
我講這些話,大規模傳戒者會不高興而罵我,沒關係,罵歸罵,我照講不誤,因以佛之聖言量爲準,經論沒有的,我絕不提倡,我們不必勉強跟著跑,浪費時間,又弄得心裡不安,老注意某天到某處受八關齋戒,事先作安排,甚至鬧得家人反感等,什麼情況都有。最近幾年,許多在家人問我,老是一個個回答,很麻煩,索性公開說。
在家有三皈、五戒、八關齋戒、在家菩薩戒,發心隨分隨力受持。出家有沙彌十戒,男眾由沙彌到比丘。女眾有沙彌尼、式叉摩那、比丘尼,因此,出家有五眾,但中國佛教後來沒有式叉摩那六法。說出家二眾,是沙彌含在比丘中,沙彌尼、式叉摩那含在比丘尼裡,出家二眾、在家二眾,合稱四眾弟子。
出家戒是出家人的事,這裡不必提出來說,在座出家眾也差不多是已受過戒的,無須再說。正文接著謂「大小乘不同」,大乘戒是菩薩戒,小乘戒是聲聞戒,聲聞戒是七眾戒的固定戒法,局於七眾,屬局戒,例如在家三皈、五戒、八關齋戒,八關齋戒通大小乘,大小乘在心不在法,發菩提心即大乘戒法,不發菩提心則非大乘戒法。菩薩戒分在家、出家,在家菩薩有六重戒,二十八條輕戒。
出家菩薩戒,依「菩薩善戒經」,有八重戒,四十八輕戒,全爲出家菩薩說,屬出家菩薩戒。梵網經菩薩戒、瑜伽菩薩戒,通於在家、出家。梵網經菩薩戒,佛言:「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,受轉輪王位時,百官受位時,應先受菩薩戒。」可見梵網經菩薩戒通於在家、出家。瑜伽菩薩戒四重戒,四十三輕戒。地持菩薩戒本按蕅祖箋要是四重戒,四十一輕戒,其中有一條是兩條合併;有的將之分開,成四十二條,戒法皆屬瑜伽菩薩戒,彌勒菩薩所說,通於在家、出家,七眾同受。不過,在家居士要受菩薩戒,五戒起碼受一條以上,如果只受三皈則不許受。倘依菩薩善戒經硬性規定,必須先三皈、次五戒,才受菩薩戒。受在家菩薩戒後方可出家。出家已,受了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才受出家菩薩戒。戒法裡各有各的應機說法。優婆塞戒經也說在家菩薩修學有成才求出家,比較理想。
現代人聽到佛法,以爲頭髮一剃就成佛了,因此,許多大學生,甚至還未畢業便出家,誤認爲學佛定要出家;不知學佛固然可以出家,但出家重質不重量,在家護法質量並重,愈多愈好。眞正能弘法的人,當然很需要,但不一定各各做此工作。今之佛門,問題很多,在家居士有在家組織,逐漸形成一套在家佛教,出家慢慢失去能領導的作用,在家、出家似乎分裂,問題很嚴重。出家弘法爲家務,利生是事業,乃出家人本分事,現在則往往注重超度,辦死人事,替死人超度,卻不超度自己,結果不懂佛法,你問他佛法,他說:「你去問法師吧!」設若世間沒法師,那佛法就完了。因而有些在家居士就想:既然你們出家人不行,我來!他要領導佛教,這樣,佛教就危險了,變成在家不護法,出家不弘法,工作互調,在家人當法師,出家人做「囝仔頭」(河洛話),辦幼稚園,寺院都是娃娃車,賓主易位。這類話我還是少說,說多了得罪人,老說些挨罵的話,實在吃力不討好,沒啥意思。
持戒講究自己發心,大乘菩薩戒須發菩提心,假使沒發菩提心,就算受菩薩戒,也不是菩薩,因菩提心是根本。聲聞戒必需求了生死,不想了生死,也不算聲聞戒,因斷煩惱、出三界、了生死是其根本目標。
關於持戒清淨,智者大師「小止觀」約持戒情況分類,有上、中、下三品:一、上品持戒—在家未學佛前,品德佳,是個正人君子;學佛後,先做在家居士再出家,受戒已,如法持戒,不犯輕、重戒。二、中品持戒雖不犯重戒,但輕戒不免違犯,然能懺悔清淨。三、下品持戒煩惱障重,容易違犯,甚至違犯重戒,依聲聞法,不通懺悔。但大乘佛法可以取相懺、無生懺,也可修止觀。小止觀約此三品,講得很清楚。
「具五緣」的第一,持戒清淨就講到這裡。
二、衣食具足。衣有三:一者、如雪山大士,隨所得衣,蔽形即足,不游人間,堪忍力成故。
第二「衣食具足」,專修止觀前,先具備衣、食,這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條件,衣食具足,方能好好修止觀。此約三類說明,衣有三,食也有三。衣三:一、上根人入深山修行,「隨所得衣」,就地取材,能遮體便可。「雪山大士」指佛往昔行菩薩道時,於雪山修行,以獸皮、樹葉等爲衣,「蔽形即足」,不裸露身形就夠了,「不游人間」,不必遊化人間爲衣食費心,省卻很多麻煩。「堪忍力成故」,不過,這種人必定有堪忍力,能忍受寒冷等苦惱。禪宗語錄中有位龍山和尙,居山用功,作偈云:「一池荷葉衣無數,滿地松花食有餘;剛被世人知住處,又移茅屋入深居。」論衣,以荷葉爲衣;論食,以松花、松針爲食,衣食無數,綽綽有餘。恐人打擾,剛被世人知其住處,又移居更深之山,搭起茅蓬,安心辦道。這種生活,中下根者辦不到,倘若身體差的,逢冬天凍也凍死,故須忍力成就的上根利智者。
二者、如迦葉等,集糞掃衣,及但三衣,不畜餘長。
第二、能修苦行的中等根性人,「如」摩訶「迦葉等」,修頭陀苦行,「集糞掃衣」,何謂糞掃衣?到垃圾堆撿人家丟棄的破衣服,剪下好的,洗乾淨,湊合成百衲衣,又稱糞掃衣。現代出家人披的二十五條衣,四長一短,一條五塊布,二十五條是一百二十五塊小布拼製而成,故名百衲衣;所謂「紅祖衣」,本屬糞掃衣,現在則用高級布料裁製,與百衲衣意義並不符合。一般人誤爲條數愈多愈高貴,其實不是。糞掃衣來自撿拾的小布條,才會有一百二十五塊之多,平常應該是五衣、七衣、大衣,以好布料做,大衣九條即可,不必做到二十五條。「及但三衣」,或者但三衣,「但」單單。單依佛制之五衣、七衣、大衣三衣便夠,「不畜餘長」,不再保有其餘衣服。中等根性者,雖穿人間布料,只糞掃衣或但三衣,過簡單辛苦生活,可以維持生命,安心修止觀。
三者、多寒國土,如來亦許三衣之外,畜百一衆具。
下根者像我們這一類,或居寒冷地區,如中國東北、韓國、日本等,冬天下雪,冷得受不了,但三衣不夠,佛也允許在三衣之外,「畜百一眾具」,「百一」,不是一百種衣服,一百種衣,那可不得了,「百」非固定數目,凡百所需,即日常需要,除所穿衣服外,如果會冷,禦寒衣服可以一件,如長衫、中掛、短掛、棉襖,每一種可準備一件;日用必需品,如毛巾、臥具等可以多備一條,不要多。
今人不重視這些,出家人也一樣,不瞞諸位,我的衣服很多,爲什麼?因平時喜穿舊衣,被人誤爲法師沒衣服穿,做好送來,又不能拒收,傷人好意,於是,他送一套,她送一套,結果,自己成了衣服奴才,得常照料,以免長蠹,很浪費時間,後來我也不大敢穿舊衣出去。出家人,有些地方也挺爲難的。
我有好多可笑地方,尤其吃東西,人送東西來,我總不能嫌說不好吃,我到恆春去,恆春有一種「鼠麴稞」(閩南語),對方拿鼠麴稞給我吃,問:「師父,好吃嗎?」「好吃,好吃,很好吃!」因此,每次來就拿鼠麴稞,眞給鼠麹稞嚇壞了。我沒妙果和尙的本事,聽妙果和尙說:因胃不好,不能吃糯米做的東西。有一次到信徒家,主人搓湯圓請他,盛了一大碗,其他用湯鍋裝著,待主人跑進廚房,趕快把湯圓倒入湯鍋,主人回廳一看,碗空了,又盛一碗,如是來回兩、三趟,見碗又空了,問:「師父,湯圓好吃嗎?」「挺好吃,挺好吃!」「有吃嗎?」「吃了兩、三碗。」實際一粒也沒吃,卻又不能說自己不能吃,因爲人家好心供養,總得吃,對方不注意,再倒回去。沒吃說有吃,不是打妄語嗎?碰到這種情況,逼得非打不可。湯圓可往湯鍋倒,我的鼠麴稞就沒輒了。
衣服方面,能簡單儘量簡單,佛大慈大悲,我們實在吃不了苦頭,不妨簡單點,每一種需要可有一件,「畜百一眾具」,莫太多。
食亦有三。一者、上根大士,深山絕世,菜根草果,隨得資身。二、常乞食。三、檀越送食,僧中淨食。
食方面也有三種:一、上根利智者如龍山和尙,與世隔絕,食松花、草根等維生。潙山靈祐禪師,初到大潙山開山,沒人供養,吃橡栗子七年,一般人或患胃疾者吃不消,所以,我就沒有資格開山。上根上智者可以將水果、野草、野菜類當飯吃,古代許多禪師居山修行,以芋頭等爲食。二、常乞食,以托鉢爲食,不私自受請。三、下根者「檀越送食,僧中淨食」,有在家居士護持,天天送飮食,或在僧團過堂吃飯,共用清淨飮食,不必自己辛苦經營,可專修止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