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

天台四教儀講錄 7 會性法師講述
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7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戊二、八教分二
八教分己一、列名,二、喻顯兩段。先明:
  己一、列名
列出八教名目。
言八教者,頓、漸、祕密、不定,藏、通、別、圓,是名八教。
頓、漸、祕密、不定是化儀四教名目。藏、通、別、圓是化法四教。每一個字代表一個教,因此,每字下須標頓號,莫唸成一句。「是名八教」,這就是八教名稱。
現先簡單解釋:「言八教者」言,說也。所謂八教是哪八種呢?一、頓教,二、漸教,三、祕密教,四、不定教,謂之化儀四教。化法也有四教:一、三藏教,二、通教,三、別教,四、圓教,屬教化眾生的方法。化儀四教、化法四教,合稱八教。
「頓」頓超、頓成,不須按照次第,故古德云:「不從漸來」,不按漸次而來,「直說於大」,直接說大乘法,無論約時約部,都是第一位,故名爲頓。華嚴時如乳味,屬頓教,「頓時而說」,世尊成佛已,頓時說華嚴,和盤托出親證佛果境界,經中同時說明從初發心至成佛,其修行階段,皆是頓說。
「漸」漸次。「引小向大」接引小乘根性者,漸趨大乘;像我們上樓,一樓到二樓,不管多少樓梯,須照次第級級往上,即是漸次。漸教含阿含、方等、般若三時,因此,漸教分漸初、漸中、漸末,對照「五時八教權實總圖」表便知;漸初即鹿苑(阿含)時,漸中方等時,漸後般若時。
「祕密教」大家同聞佛說法,但「同聽異聞」,聲聞人聞佛說聲聞法,菩薩根性者聞菩薩法,各人所理解、所得利益,彼此不知,甲方所證所悟,乙方不知,乙方亦然,謂之祕密教。別說佛世,我們在此說法,也有類似情況,大家同堂聽經,但了解領會不可能相同,互不相知,也是同聽異聞。
「不定教」不定是彼此互相知,大家同聞佛法,彼此互知。舉淺例言:如我們在此吃東西,彼此都有得吃,但所吃不同,你吃橘子,我吃蘋果,吃的雖不同,彼此看到互知,喻不定教。假使含在口中,不知對方含的是口香糖,還是高麗蔘,只見嘴巴動,不知吃什麼,喻祕密教。不過,道理不是這樣,你出去說:「哦!你嚼口香糖是秘密教;他吃蘋果是不定教」,那就糟了!爲令諸位了解,我是舉最淺最淺的比方。佛說法時,各人了解的不同,互不相知屬祕密教,互相知是不定教,二者差別在此。
接著說化法四教名目,以後講的都屬這些道理,如果不太懂,不妨暫時保留,霧裡看花沒關係。化法四教,「藏」教,詳稱三藏教,經、律、論三藏名目分得很清楚。三藏教本稱聲聞教、小乘教。聲聞、緣覺小乘教,何以名三藏教?待後化法四教,有現成文字再講。簡單說,藏教屬聲聞、緣覺境界所學的教法,「正化二乘,旁化菩薩」,旁,兼也。藏教主要教化二乘人,旁兼教化最鈍根的界內菩薩。「通」教剛好相反,「正化菩薩,旁化二乘」,通教是通前藏教,利根則通後別圓,前後相通。用意是正教化三界內初發心菩薩,旁兼教化二乘人。太虛大師將佛法分爲五乘共法、三乘共法、大乘不共法,三乘共法就是悟自台宗的通教。
還有一句須記好,「藏、通二教均屬界內教」,界,三界。三界內之教理。別、圓二教是界外教,超出三界外之大菩薩境界,都屬菩薩法,但別教是「獨菩薩法」,較鈍根菩薩須先學習別教,唯菩薩根性方能接受此類教理,別前藏、通二教,因聲聞、緣覺沒法接受,故不含二乘人。又別後圓教,因彼修的是次第三觀,空、假、中三觀都能修,但依次第,由空而假,由假而中,不能頓悟,不能圓融。寫筆記要捉重點,不必全寫,否則,來不及聽、寫,結果,全部落空,倘若來不及寫,索性專心聽講。我沒辦法寫黑板,因爲都是名相,若是初學,第一次聽很不好懂,然不可畏難而不學,不學永遠得不到利益,大家學佛不是想成佛嗎?要成佛須經此階段,沒有一尊佛不學這些教理的,因此,須好好下工夫。別教是「別前藏通,次第修證,別後圓教」,別,不一樣。別前,跟前面藏通二教不一樣,不是教化聲聞、緣覺,完全教化菩薩。又與後之圓教不同,非圓融頓超,而是次第修證。
「圓」教易懂,其教、理、智、斷、行、位、因、果,統統圓融無礙,所以,圓教是最高境界,也就是一佛乘法,金剛經云:「爲最上乘者說」,最上乘指圓教,「爲大乘者說」,大乘即菩薩法,就是別教,懂得這些,道理就比較好懂了。
  己二、喻顯
約譬喻說明化儀四教、化法四教之理。
頓等四教,是化儀,如世藥方。藏等四教,名化法,如辨藥味。
「頓等四教」等,指漸教、祕密教、不定教。頓、漸、祕密、不定四者稱化儀四教。「化儀」教化眾生的儀軌方式,例如早晚課,有早晚課儀式,大眾齊聚大殿,排班、問訊、頂禮三拜、舉腔唱念,依序而作,謂之儀式。佛隨機說法,應以何種儀軌,化導何類眾生,令彼受化。儀式「如世藥方」,如漢醫看病,按病症開藥方,身體虛弱者用十全大補湯或八珍湯,藥方只說明什麼病用什麼方,單藥方病不會好,必須吃藥。「藏等四教,名化法,如辨藥味」,等,包含通、別、圓。藏、通、別、圓名化法四教。「化法」教化眾生的方法,「如辨藥味」,觀察眾生根性,如辨別藥味、藥性,藥有燥性、涼性、寒性、溫性等,善能分別,才能將病治癒。
化儀、化法用藥方、藥味比喻,若還不了解,我們可用最簡單的方法說明,「化儀」只有虛位,沒有實法,是儀軌,如道路。「化法」是佛說之眞正實法,有體相、教理,藏教有藏教之理,通教有三乘共修之理,別教有獨菩薩法之理,圓教有教、理、智、斷、行、位、因、果,圓融無礙之理,具實在之法,依此奉行,可得眞實受用,是對治眾生煩惱病的藥味。所以,後之「化儀」說得較簡略,只對五時說化儀。「化法」佛說的經、律、論三藏實實在在,有教體、教理、教相,有其妙用,化法四教中一一都有詳細說明。
  丁三、結前起後
如是等義,散在廣文。今依大本,略錄綱要。
「如是等義,散在廣文」,兩句是結前,倘要詳分,謂「結前指廣」。「如是等義」如是,指上文,上文所說五時八教意義,「散在廣文」,廣文或作廣本,「廣文」總指天台三大部的文字。「廣本」指詳說天台教理三大部的本子。天台三大部即智者大師的法華玄義,十卷;法華文句,十卷;摩訶止觀。天台三大部所說道理既廣又多,四教儀內容節錄自三大部,故曰廣文。「散在廣文」指上述五時八教義理,散布說明於天台三大部中,這裡僅提示名目而已。
「今依大本,略錄綱要」二句是起後,生起下文之「分門別釋」。「今依大本」今,現在。依,依靠。大本,指法華玄義。大本與廣文、廣本不同,大本單指法華玄義。現在只根據法華玄義「略錄綱要」,簡略節錄五時八教的提綱要義,令初學者學習。
廣文或廣本,含所有台宗教典,但主要不出天台三大部,四教儀只約法華玄義(大本)節錄,以作天台之入門,謂之起後。
  丙二、分門別釋分二
門,章也。分開章門,一一解釋。分兩科:一、分章,二、別釋。
   丁一、分章
列出章門,分別解釋。
初辨五時、五味,及化儀四教,然後出藏、通、別、圓。
天台四教儀既然根據法華玄義略錄綱要,現依此要義列出章門。「初辨五時」初,第一。第一先「辨」明「五時、五味」的道理。約涅槃經的五味對五時,華嚴時是乳味,阿含時酪味,方等時生酥味,般若時是熟酥味,法華涅槃時是無上醍醐味。先辨別說明五時五味之理,但五時是對照化儀四教講的,化儀四教與五時配合而說,不另分開,故謂「初辨五時、五味及化儀四教」,屬第一章。
「然後」轉語詞,第二之義。第二章說明化法四教藏、通、別、圓。五時及化儀四教總不出藏、通、別、圓之理,將五時及化儀四教儀式分清楚,然後依化法四教細細說明四教意義。因化儀四教有虛位而無實法,稱化法四教,就包括化儀及五時,故名「天台四教儀」,不稱「天台八教儀」,但章安尊者著有「天台八教大意」,也可稱作八教。
   丁二、別釋分二
剛開始科目按天干地支次第,配合母科、子科,分得很多。「別釋」分別解釋,分二科:一、時儀合明,二、詳示化法。
    戊一、時儀合明分二
這是我個人訂的名目,因正文說得很詳細,覺得科判可簡略些。「時」五時。「儀」化儀四教。五時與化儀四教配合說明,謂時儀合明,分兩段:己一、正明時儀,二、結前起後。
     己一、正明時儀分二
正說明五時及化儀四教之理,分庚一、約時辨教,二、料揀時味兩段。
      庚一、約時辨教分二
約五時辨別化儀四教,即五時及化儀四教合併而說的眞正意義。分兩段:辛一、約前四時明四教,二、約第五時辨開顯。先說:
       辛一、约前四時明四教分二
約五時之前四時,即華嚴時、阿含時、方等時、般若時,說明化儀四教頓、漸、祕密、不定。分兩科:壬一、正明,二、結齊。先說:
        壬一、正明分四
正說明化儀四教,分癸一、頓教,二、漸教,三、祕密教,四、不定教。釐清頭緒,按化儀四教次第,先講:
         癸一、頓教分三
「頓教」文字很長,分子一、總標,二、別釋,三、引證三段。頭腦須很清楚,不可打瞌睡,否則沒辦法。
          子一、總標
總而標示出頓教名目。
第一頓教者,即華嚴經也。從部、時、味等,得名爲頓。
自己加標點,部、時下加頓號,才能念出味道。
化儀四教中,第一是頓教,在五時裡,哪一時是頓教呢?「第一頓教者,即華嚴經也」,華嚴經「從部、時、味等,得名爲頓」,約時、約部、約味,都屬頓教。「部」約法言,即華嚴部,華嚴經是圓頓之法,故華嚴部屬頓。約時言,兼帶比方意義,有法有時,華嚴經云:「如日初出,先照高山」,像旭日東升,先照高山之頂。「高山」喻大乘根性的大菩薩。「日光」喻佛說法。「日初出」喻佛在菩提樹下初成佛道。成佛先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說華嚴經,猶如日出,先照高山,約時間論,也是頓,頓時而說。大家看日出,頓時躍出,並非慢慢升起。佛頓成正覺,頓說華嚴大教,應別、圓二教大菩薩根機。約味言,屬乳味,如從牛出乳,保持原味,故云「從部、時、味等,得名爲頓」。
化儀之「頓」,專指華嚴經。圓覺經等其他大乘經典所說的頓教,指化法之圓頓。雖名爲頓,不可混爲一談,否則,圓融成了混融,必須懂得圓覺經之頓是教理(化法)之頓,非部、時、味化儀之頓,因其教理屬於圓頓,所以,收歸華嚴部,才稱爲頓。
 子二、別釋分三
分別解釋,分丑一、約部判,二、約時判,三、約味判。前之總標已說「從部、時、味等,得名爲頓」,此處再約部、時、味加以說明。先說:
  丑一、約部判分二
約部判定是頓,文長理多,又分寅一、約部明頓,二、機教兼權兩科。雖屬圓頓,但化法也有圓頓,約眾生根機言,兼有權巧方便之處,別教是權,圓教是實,當時菩薩根機中,兼有權教,所以,兼有一分權教之理,謂「約機兼權」。先講:
   寅一、約部明頓
約華嚴部,說明屬化儀之頓。
所謂如來初成正覺,在寂滅道場。
「所謂」指下文解釋上文,從部、時、味等得名爲頓的意義。「如來」梵文多陀阿伽陀,爲佛十種通號之一。如來二字分開解釋,「如」不變義,親證諸法理體,即本具自性清淨心,證得法身佛。「來」隨緣義,隨順眾生因緣而示現度眾。合而言之,不變隨緣,隨緣又能不變,故名如來。又「如」是自利,「來」是利他,自利利他圓滿,即是如來。若再進一步解釋,古德約法身、報身、應化身三身釋如來,金剛經云:「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」,來去相不可得,如如不動,無來亦無去,即法身如來。轉法輪經云:「第一義諦名如,正覺名來」,親證第一義諦眞理名如,成等正覺,度化諸大菩薩名來,此約報身釋如來。成實論云:「乘如實之道,來成正覺」,謂佛在菩提樹下親證如實之道,約應身佛有生有滅釋如來。簡單說,「如來」指教主釋迦牟尼佛。釋迦如來在菩提樹下「初成正覺」,剛剛成佛。「在寂滅道場」寂,靜也。滅,斷盡見思塵沙一切煩惱。寂滅即親證涅槃之理,所謂「五住究盡,二死永亡」,五住煩惱完全斷盡,分段、變易兩種生死已了。新譯「圓寂」,一切功德究竟圓滿,所有煩惱已經滅盡。「道場」成就無上菩提大道的場所,即印度摩竭陀國的菩提樹下,悉達多太子在此「夜覩明星,成等正覺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