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

天台四教儀講錄18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18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巳二、名異體同
名不同但體相同,如一人具七名。
又云見修,又云四住,又云染污無知,又云取相惑,又云枝末無明,又云通惑,又云界內惑。雖名不同,但見思耳。
見思惑有很多別名,這裡列出七種:
一、見修見,相同,思,換成修。爲何名見修?見惑是因迷理而起的煩惱,能障眞理,又名理障。見理,如初果見四諦理,煩惱即除。見惑有八十八使,思惑八十一品,斷見惑時已下工夫,欲斷思惑,須重複緣慮眞諦理,即前之「入修道位,重慮緣眞」,緣即修行,下求證眞諦的工夫,精勤進修方斷。這個異名,主在解釋思惑。
二、四住—其他經典稱「四住煩惱」,大乘經典中,若再加根本無明,則名「五住煩惱」。四住:見一切住地,即見惑。思惑依三界分:欲愛住地,色愛住地,無色愛住地。此即「合見開思」,見惑合爲一個,思惑分三個。要注意聽哦!研究四教儀,這也是一個關,苦諦易懂,集諦名相,未研究教理者不易明白,必須細心;這是學佛入門的普通常識,沒聽過者或許認爲很深,其實是一般教理,修學佛法,不懂這些名相,如何研求?故莫畏難須努力,起碼記住名相。
見一切住地─「一切」總包括,包含三界內所有見惑。「住」眾生有此煩惱就住在三界六道中,超不出這範圍。楞嚴經云:眾生吃大地生長的東西,便「足不離地」,腳踩在地上,離不開大地。或有人說:「我住二樓、三樓,足沒踩到地」,但別忘了萬丈高樓從地起,難道眞有空中樓閣?有見思惑,就離不開三界,像魚,沒水不能活。「地」眾生所依,因見思煩惱故,須住此處,依三界六道而住,不修行,無以出離,故稱「住地」。明此理,下之三個「住地」,道理相同,不再解釋。
欲愛住地,色愛住地,無色愛住地,爲何加「愛」字?須知「愛」是眾生的煩惱根本,三毒煩惱中,貪煩惱生起而喜歡,喜歡就「愛」,因愛故「取」,由是執著造業,不免輪迴。「欲愛住地」,有愛著欲界的煩惱,便造欲界之業,住於欲界。「色愛住地」,愛著色界之惑,住於色界。「無色愛住地」,愛著四空天之無色界,住於無色界處。「愛」即眾生的迷惑煩惱,有思惑,會對三界生起愛著之心。愛、瞋相對,今約愛言,有愛必有瞋,喜歡生愛,厭惡生瞋,因愛著三界,故沉輪迴。古德教修學佛法者,對世間要「看破、放下」,才能「自在」,否則,不得超脫,阿彌陀佛沒法強拉你到極樂世界,因你愛著不捨六道故。
三、染污無知小乘教典稱煩惱爲「無知」,等於「無明」,不明白眞理,不能體證之義。無知乃煩惱種子,但分二種,染污無知與不染污無知。見思惑能染污自性,古德云:「五蘊身中有眞佛,無奈人人不自識」,我們四大五蘊身心中,當體具足佛性,無奈自己不認識,此即被煩惱染污,所以無知,謂染污無知。另有不染污無知,雖無知但不會染污,是什麼呢?天台家釋爲「塵沙惑」,見眾生煩惱如塵若沙之多,不敢度之;見法門無量無邊如塵若沙,不敢修學;見菩提路遙,從因至果五百由旬,須修三大阿僧祇劫,害怕而不敢修,謂之不染污無知。雖無知,不會污染自性,因非自身煩惱,而是見眾生煩惱無量無邊,覺得沒能力度脫,只好做自了漢,成爲焦芽敗種。此之見思惑指「染污無知」,因小乘佛法尙未發明到塵沙惑,只稱染污無知,大乘佛法才有不染污無知的說法。
四、取相惑—取,取著,執著相狀。所取著的是何相狀?須約三惑說明。天台宗分煩惱爲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三種,稱三惑,各有其所取之相,故名「取相惑」。見思惑取「生死相」,有見思惑,取著三界六道生死輪迴。塵沙惑取「涅槃相」。無明惑取「二邊相」,即執著空、有二邊。我們未斷見思,取三界六道輪迴生死之相,如:
每一個人都覺自己住的家好,客語云:「在家千日好,出屋半朝難」,住慣家裡,樣樣方便,走出家門半天,感覺很不好受,因此,有人外出旅行二、三天就生病,爲什麼?認床,睡不著,這是取相惑最佳說明,我不這樣淺說,理不易懂。有人來我這裡住,覺得很清淨,是修行的好地方,但幾天後就想家了,家在台北,雖然空氣不好,噪音多,卻愛戀不捨,即是取相惑。常聞「愛不重不生娑婆」,對世間太愛著,欲了生死,比登天還難,「你放下啊!」說易行難,試試看,放了嗎?放多少?絲毫放不下,這是生死輪迴根本,所以,佛要眾生對娑婆生厭離心,用各種法門引導眾生修行,如出家人住樹下,不可有房子,縱有房子,寮房不固定。佛法傳到中國,祖師建叢林,仍依佛制立規矩,出家人住寺,隨職事搬移住處,並不固定。台灣出家人只出一半,還有一半沒出,總認定「這是我的房間」,留了一半。按佛制,沒這回事,那有你的我的,我執不破,生死依然,眾生愛著環境,就是取相惑。
五、枝末無明—枝末無明對根本無明言,台宗稱根本無明爲「無明惑」,中間還有個「塵沙惑」,「見思惑」來自根本無明,離此,見思惑不可得,故「見思」是「無明」枝末;猶如樹有樹幹、樹枝、樹根,樹根是根本,枝、幹爲枝末,離根本無枝、幹,離根本無明無枝末無明,故起信論云:「無明不覺生三細,境界爲緣長六粗」,無明不覺即根本無明。
六、通惑通對別說。何謂通惑?佛法有聲聞法、菩薩法。菩薩道須斷根本無明,方能成佛,其修行也得先斷見思惑,見思惑是三乘聖人共同斷除的煩惱,故名「通惑」,乃對根本無明之「別惑」言,因此,通惑屬枝末無明。又別惑含塵沙、無明兩種煩惱,修菩薩道大乘不共法方斷,名「別」。見思惑則聲聞、緣覺、菩薩都得斷,名「通」。
七、界內惑—界內對界外言。「界」三界。三界六道眾生皆具見思惑,滋潤有漏業,招感三界六道生死,故名「界內惑」。斷見思煩惱,超出三界,猶有微細煩惱,即塵沙、無明。塵沙惑通界內界外。無明惑全屬界外,屬變易生死。見思惑是分段生死。至「五住究盡,二死永亡」,才能究竟成佛。
文舉七名,只將與天台教理有關的名相提出對照略說,實則尙有別的名目。關於塵沙、無明、別惑、界外惑等,後文會常提及,這裡若不先說,恐後文不易明了。「見思惑」見惑是迷「理」所起之煩惱,謂「理障」,思惑是迷「事」所起的煩惱,名「事障」。約其障礙情況分別,有時也將見思視爲理障,無明看作事障。
「雖名不同,但見思耳」,雖,不盡之辭。雖有七個不同名目,但說得再多,也不離見思惑。
集諦辰一、總標名體說竟。
  辰二、別釋見思分二
藏教最重要是解釋見思惑,故要分別說明集諦下見思惑之理。分巳一、見惑,二、思惑兩科。先明:
   巳一、見惑分二
見惑又分兩科:午一、通標名數,二、列使別釋。
    午一、通標名數
明見思惑之見惑,先標出名目,示其數目多寡。
初釋見惑,有八十八使。
「初釋見惑」是通標,「有八十八使」是名數。藏教教理,大多根據阿含、倶舍。若約大乘佛法釋見思惑,則數字完全不同,因每部經論對名相主張有別,分類當然有異。我們研究佛法,須順中國佛教習慣,依「見惑八十八使,思惑八十一品」講,已很難懂,再增其他不同說法,會更覺繁雜,故從略,僅順文說明。
    午二、列使別釋分二
列出十使,分別解釋八十八使。分未一、列十使爲本,二、歷三界明數兩科。
     未一、列十使爲本
列十使名稱,即五鈍使、五利使,十使爲八十八使的總根本。
所謂一、身見,二、邊見,三、見取,四、戒取,五、邪見(已上利使)。六、貪,七、瞋,八、癡,九、慢,十、疑。(已上鈍使)
按正文先講五利使。「所謂」指下文解釋上文。
一、「身見」,身,身體。眾生有了五蘊身心,就執著身體是我的,即我執、我見、人我執。「我」主宰、自在之義,即自己能作主、決定,如這東西是我的,我要如何處理,給誰多少等。但我們所執的身體能這樣嗎?不見得!若眞能作主,誰願意老?世俗說:「觀世音菩薩年年十八歲」,青春永駐,從世尊說法就有觀世音菩薩,至今二千幾百年,或說已超過三千年,可是,大殿裡的觀音菩薩年輕依舊,我們卻老了不少,歲數年年增加,壽命天天減少,自己作不了主。希望身強體健,樣樣自在,但氣候轉變,哈啾!感冒了,鼻塞、流鼻涕,嘴巴本負責吃飯、說話,現在更忙,還得管呼吸,誰也不想生病,卻作不了主。以此類推,身心作不了主的事太多了,因此,身見是眾生的執著,學佛第一步要破我執,倘人我執不除,不能斷煩惱,因我執是生死的總根本。老實說,我們談不上修行,身見相當嚴重,稍碰一下,就痛得難以忍受,修行證初果便能滅除五利使。
身見細講,道理很多,譬如約五蘊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分別,生起六十二見,甚至一百八見,皆由身見開出,這些名相從略,研究者可自查。
二、「邊見」,邊,偏於一邊。有身體便會生起斷、常二見,自古以來,關於世俗說的靈魂,到底有沒有?有沒有前生、後世?至今仍在爭執。執斷見者,如唯物論者,認爲人死如燈滅,什麼都沒,不承認有靈魂,那些無鬼論者皆屬之。印度有斷滅論外道,中國也有這類思想者,那作善何爲,作惡何畏?因此,爲非作歹,無惡不做,秉燭夜遊,盡情享樂,結果,將來吃大苦頭。
執常見者,認爲靈魂是固定的,人永遠做人,狗轉生還是狗,好像椰子不會變成檳榔一樣,既然如此,也不畏因果,因爲怎麼轉生還是人嘛!果眞這樣,更加糟糕,男的永久是男,女則永久是女,無法變通,是這樣嗎?不是。佛說六道輪迴,有靈魂,有來世,眾生識神因善惡業感,會發生變化,造惡業墮三惡道,造善業生三善道,信之,能破斷、常二見。邊見,只要懂佛法就能化解,雖化解,種子猶存,轉生來世,若逢外道,依然會產生錯誤見解,必須證初果須陀洹,才能滅除惑種。
三、「見取」,取,取著、愛著、執著。固執己見,毫無變通。見取,指非果計果,不是生天之果,誤爲是生天之果。印度外道,有些執無想天爲涅槃,或執非非想天爲涅槃,其實都不是。無想天壽命只五百大劫,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四千大劫,壽盡還墮,但彼誤爲沒有生死;不是涅槃之果,妄計執著是涅槃之果。
四、「戒取」,屬非因計因,不是生天因,妄計爲生天之因。印度持牛戒、狗戒、雞戒等苦行外道,誤爲這樣可脫苦生天,其實是錯的。釋迦佛在世時,印度有許多持牛戒外道,爲什麼?因其第一代開祖,打坐修禪時,得少許天眼通,定中見一頭耕牛死後生天,便認爲做牛能生天,於是,學牛吃草,替人拖犁、拉車,雙手當腳在地上爬,生活舉止完全像牛,非因計因。佛世,有持牛戒者不好意思親自問佛,託阿難說:麻煩你,代我請教釋迦牟尼佛,我持牛戒若清淨不犯,能否生天?倘違犯有何後果?佛答:不能生天。阿難又問:不能生天,當生何處?佛說:做牛有分。因學牛舉止,心完全牛化,牛戒持好,將來一定做牛。萬一犯戒,必下地獄。糟透了,持好做牛,違則下地獄,人不做當畜生,多儍!我們學佛持佛戒,將來成佛,多好!
外道執修苦行爲生天之因的很多,如耆那教,認爲餓死最了不起,能得生天,所以不吃飯。果眞如此,古代餓殍很多,現在也有,豈不都生天?佛沒教人不吃飯,起碼持一食法,一天吃一餐,苦行則過午不食,那是出家人的事。投淵外道,跳下深淵,自我了斷,認爲解脫。事火婆羅門,四周皆火,坐在大太陽下,認爲五熱炙身能得解脫。或學啞者不言不語。因此,禁語不講話,也非佛法。學佛者盡量少講,不說雜話說佛法,講好話,阿含經裡常說佛弟子有二種事:一、如聖說法,像佛經常說法。二、如聖默然,不說法沒事時不講話,但非完全不講,有因緣該講就講,所以,佛法不可不講話。有些地方禁語是因爲太吵了,不得已禁之,但屬短期,非永久性。
五、「邪見」,撥無因果,不信因果,不信四諦法,像印度六大學派之數論二十五冥諦,勝論六句義,執著是梵天生,或執時生、方生、本際生等,皆屬撥無因果的講法,這種觀念不正確。邪見爲前面四種見的根本,因邪見而生前四見,邪見除,則非果計果、非因計因等皆除,除身見較難破外,其他較易除。懂佛法也不會撥無因果,所以,斷五利使比較容易。
身見、邊見、見取、戒取、邪見,何以名五利使?因其煩惱體性較猛利。使,驅使也,具此煩惱,能驅使眾生輪迴六道,不得解脫。利,發起來很猛利,不易斷除,但若明道理,斷也容易,見道則頓斷,故名利使。
六、貪,七、瞋,八、癡,九、慢,十、疑,名五鈍使,屬根本煩惱。現作簡單解釋:
六、「貪」,眾生見喜歡東西就貪著、愛著,詳分有有力貪、計巧貪、無力貪三種。「有力貪」有力量貪,如貪官污吏,利用權勢、職位、機會等圖利自己,因其權高位重,造業大,問題也大,待東窗事發,已掏空公款,存到國外,隨便就幾十億,乃至上百億,古人云:「半世功名百世冤」,半世爲官,結果,結一百世冤家,生生世世苦惱。普通百姓,怎有此本事。「計巧貪」用計謀巧取他人財物。如金光黨很有辦法,一包衛生紙,換一堆眞鈔票。報紙每天都登載許多奇怪的騙術。不久前,我被騙損失一筆錢,現在布施行善很難,幾個月前,有個修密宗的假喇嘛,是女的,外表像男眾很粗壯,坐計程車來化緣,說某某法師介紹(那位法師我也認識),告訴她:「會性法師很發心,妳去求他吧,他會幫忙的。」她說:「尼泊爾(佛的出生地),許多小喇嘛沒衣服穿,仁波切師父要她爲小喇嘛化些衣服,一套一千元,介紹她的法師出二十套兩萬元。」意思要我也拿兩萬。我說:「那法師有錢做得到,我能力有限,出少一點吧!」她說:「不能太少呀!」「多少?」「一半好了!」她說:「好!好!一半就一半吧!」乖乖拿一萬元。發好心爲小喇嘛做衣服嘛,錢非我的,是施主供養的,出一萬元算爲施主做件功德,心裡很高興,那天睡覺還笑哩。不料,沒兩個月,中國時報刊登:有個假的女喇嘛,到處化緣說尼泊爾小喇嘛沒衣服穿,騙了多少錢,有人還被騙兩次,第三次騙出漏洞,被抓到警察局,一問,果然是假,原來是她兒子沒衣穿,不是尼泊爾的小喇嘛,這一騙數目不少,似有上千萬,阿彌陀佛,我也上大當了,末法時代修善布施都發生困難,不過,「眞布施不怕假和尙」,她雖是假喇嘛,我們是眞心修功德。你們可不能學哦!不過,學也不像,因爲看起來大家都像菩薩。前幾天報上又有一種騙人方法,買田、買土地,也讓人騙不少。這就是計巧貪,計巧多得很,被騙者還高高興興。「無力貪」沒力量、沒辦法貪。如以裝窮方式博人同情,騙車資、飯錢。或殘障人士受壞人操縱利用,做得很辛苦,享受的是別人。貪不必細說,人人都有,總不出財色名食睡。
七、「瞋」,和貪相反,不喜歡則動瞋恨、憎惡心,有非理瞋、順理瞋、諍論瞋三種。「非理瞋」無理取鬧,動不動就發脾氣,對方挨打受罵是活該,自認倒楣。「順理瞋」依世間法言,生氣有理,因受屈辱,像小孩子打一罰七,你打我一下,我罰你七下,遭傷害就自我防衛反抗。「諍論瞋」如研究學問,各有見解,結果相罵、打筆戰等。
八、「癡」即無明,貪、瞋出自無明,爲一切煩惱總根本,所以,有時候「癡」可包含前後四種。有智慧方能破愚癡。根本無明意義,後之別教圓教都會提及。
九、「慢」貢高我慢,按唯識言有慢、過慢、慢過慢、增上慢、卑劣慢等,欲詳可閱唯識煩惱心所之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不正見(邪見),裡面說得很清楚。凡夫免不了有慢心,比我差的瞧不起,超過我的不服氣。這類名相不細講,若像唯識般細講,四教儀十年也講不完,因四教儀文雖不多,差不多都是名相,若一一分別,須牽動整部三藏教典,這是提綱,只能順其自然說個大概。修學佛法,關於一般佛法常識,百法明門論須先明白,尤其心所法中的善心所、不善心所,得先知曉。古德云:「我慢山高,法水不住」,慢心增長如高山,法水無法進入,所以,滿召損,謙受益,日本話說「自慢」,因此,修學佛法者當不恥下問,廣學多聞,不可有慢心。
十、「疑」對三寶、四諦生起懷疑,有疑自、疑師、疑法三種。「疑自」懷疑自己不是修學佛法的料子,如修念佛法門,疑:我適合念佛嗎?阿彌陀佛要我嗎?我業障深重,能生西方嗎?「疑師」師父和我差不多,也要吃飯、睡覺,也會發脾氣,甚至比我還嚴重,他怎能教我?「疑法」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極樂,眞的這麼簡單嗎?對所修法門沒有信心,便不能往生,所以,修學佛法不能有疑。
禪宗祖師講大疑大悟、小疑小悟、不疑不悟,是對所參話頭起疑情,譬如父母未生前我長什麼樣子?這疑愈提得起來,大疑則大悟,小疑小悟,一點也不疑,父母未生前怎麼樣?「就這樣嘛,沒什麼!」不疑就不會開悟,我們都屬此類。疑,指疑情,生起疑情,提起本參,才能開悟,不是指對三寶、四諦眞理生疑。
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名五鈍使,「鈍」遲鈍,生起較慢,不像五利使之猛利,而是漸漸推理,一旦生起,要斷也難,例如不會無緣無故起貪心,必先有境界,進一步加以推理考量,仔細想想,是不是値得貪?像商人做生意,須好好盤算,本錢多少,利息多少,有相當利潤才投資,五鈍使之生起慢,若生起力量強,斷除不易。毘曇論云:五利使如刀鋒,五鈍使如刀背,切不了東西。倘眞要研究,道理很多,利中有鈍,鈍中有利,「摩訶止觀輔行記」裡有十使的詳細解釋,如見惑方面的分別有三種,就表利中兼鈍,鈍中兼利的道理。
倶生見─按倶舍論說法,見惑屬後天,分別而起,但細細研究,也有先天,與生倶來,如利使之我見便是,大家想想:初生嬰兒,什麼都不懂,但餓就曉得哭,即是有身見,若非執著身是他的,何須如此?可見,人出生就有身見,與生倶來。牛、馬乃至小蟲,皆貪生怕死,爲何?因有身見、我執故。此即鈍中帶利。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是倶生,身見雖屬利使,也與生倶來,顯示鈍中有利。
推理見─明利中有鈍。見惑含十使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都有見惑,五鈍使見惑從何而來?推理。欲起貪瞋癡時,先推究其理,正推理時,曰「迷理惑」,見惑是迷理而起的惑,所推之理,往往錯誤居多,推理作用便是見惑,也就是利使,由此生貪瞋癡功用屬思惑,乃利中有鈍。
發得見—如外道坐禪得神通,生斷見、常見等種種邪見,完全屬於利使,但其利使從鈍而起,利中兼鈍。鈍含利,利帶鈍,若要細講很複雜,初學名相,這類道理不妨從略,只要明白利使、鈍使大意便可。
十使另有十纏、結使等許多異名,現約「使」言。唯識家六種根本煩惱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惡見,惡見即含五利使,故六種根本煩惱實際是十使,不管大乘、小乘,說十使,說六種根本煩惱,用意在開示大家,這些是輪迴生死的總根本,因此,科判作「列十使爲本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