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

天台四教儀講錄29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29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  癸二、詳示
詳細明示三乘共十地名目、階位、修法。「詳示」本應分十科,因正文中明顯標出十地,故不再分。
一乾慧地未有理水故得其名。即外凡位。與藏教五停心、總、別等三位齊。
何謂乾慧地?「未有理水,故得其名」,有智慧,沒有法性理水滋潤,顯其悟體空觀後,修五停心觀、別相念、總相念三資糧位,與前藏教不同,藏教是析空觀,慢慢分析方知,通教根利,當下便能體悟諸法皆空道理,故用體空觀修三資糧位。
此時有智慧修觀,但未悟法性理水,故名乾慧地。與藏教對照,「即外凡位」,屬外凡階位,心遊理外,仍是凡夫,「與藏教五停心總別等三位齊」,與藏教三資糧位相齊。三資糧位前已說過,藏教基礎必須很熟,才容易比對明白。
「總別等三位齊」,修時應該是先別後總,即五停心觀、別相念、總相念,爲求文字較順暢,寫作總別。雖和藏教三資糧位齊,但通教悟理很深,不可同日而語,只是尙未親證,故以體空觀修三資糧位。這道理須參考止觀,加以說明,才能明白,通教悟體法入空之理,以此智慧修行,所修事相,與藏教同,但體會五蘊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乃至一切諸法,當體如幻如化,尤其總相念修成,便能破除見愛煩惱的顛倒心念,成就身念處,受、心、法一一以體空觀道理求證,心安住於體空觀中,進而修學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正道分。
二性地。相似得法性水,伏見思惑,即內凡位。與藏教四善根齊。
「性」法性,諸法之體性。藏、通二教的法性指空,即眞諦理,以眞諦理爲法性,因彼能夠「相似得法性水」,「相似」似有似無,已能體會部分,以水喻理,火喻煩惱,行者能證理,便能斷惑。至此,修行工夫如何呢?「伏見思惑」,能伏三界內見惑八十八使、思惑八十一品,不令起現行,如石壓草,無法萌芽。「即內凡位」,內凡即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,名四善根,又稱四加行。一旦進入煖位,便得相似法性理水,如見朦朧之月,道力增進,悟境漸深,經初、中、後心用功,由煖位證入頂法、忍法,然後世第一,四加行位皆名性地,以體悟無生之理的善巧解慧,工夫猛利,很快由煖位至世第一,以無漏法性理水,體悟眞諦之理,心遊理內,相似見理,猶屬凡夫。外凡、內凡名七賢位,與藏教所證階位相齊,但悟理較藏教深得多,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。
三八人地。
八人地與第四見地,兩個階位是相連的,八人地是「初心」,初入之心,見地是見道的後心;八人地是開始要見道,見地則已經見道,故三、四二階位相連,是前後同一時間所體悟的階位。
何謂八人地?「人」忍也,這是佛法中的解釋,世間法上只能查到「人者,仁也」,有仁慈心者是人,以仁慈心解釋人。「八人」爲何用人呢?因將斷見惑,證初果位,斷見惑時,觀四諦理,以八忍八智斷見惑,八忍八智即四諦之苦法忍、苦法智,苦類忍、苦類智;集法忍、集法智,集類忍、集類智;滅法忍、滅法智,滅類忍、滅類智;道法忍、道法智,道類忍、道類智,上下八諦,忍、智各八,名十六心,以此十六心證見道位。但八人地是八忍具足,智少一分,智未達成,故稱八人,若用八忍地,無法包含七智,「人」可表達八忍具足,八智已到第七,進一步則到見道位,簡單說,八人地即前之須陀洹向。
四見地。此二位入無間三昧,斷三界八十八使見盡,發眞無漏,見眞諦理。與藏教初果齊。
八人地及見地二階位,證入無間三昧,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已經斷盡,「發眞無漏」漏喻煩惱,無漏,沒有煩惱。行者由本具智慧中,發出眞正無漏智慧,如光明現前,黑暗消除。
能斷見惑八十八使,主要仗其啓發本有無漏智慧,而見眞諦理。前之性地是相似見,似見非見,未眞正見到,此時已眞正見眞諦理了,故名見道位。見惑八十八使,前已說過,「苦下具一切,集滅各除三;道諦除二見,上二不行瞋」,藏教基礎若沒打好,名相沒學好,聽後面文字會很辛苦,聽通教就覺困難,遑論別圓二教了。至此,見惑斷盡,見眞諦理,與藏教初果位相齊。「入無間三昧」,即前面說的無間道,新譯無間,舊譯無礙,修三十四心時,前十六心須用無間道與解脫道,即一無間道,一解脫道。從八人地,至見地之間,名無間道;入八人地便是入初心,直到第四見地爲後心,初心至後心,中間不出觀不休息,在觀中皆具三地、四地,剛入是八人地,證見道位是第四地,故三、四二地相連,其修持工夫是一個無間道,見道了便是一個解脫道。
五薄地。斷欲界九品思前六品。與藏教二果齊。
欲界有九品思惑,能滋潤七番生死,現已斷前六品,只剩下後三品,即下上、下中、下下,滋潤欲界一番生死,與前相較,欲界思惑已很薄了,故名薄地,論斷證,與藏教二果位相齊,即藏教二果位。只能論斷證,不能論悟理,悟理較藏教深多了。
六離欲地。斷欲界九品思盡。與藏教三果齊。
離欲地已斷盡欲界九品思惑,與藏教三果阿那含相齊,不必再來欲界受生,若入涅槃,生色界五淨居天。
七已辦地。斷三界見思惑盡,但斷正使,不能侵習,如燒木成炭。與藏教四果齊。聲聞位齊此。
已辦地即聲聞四智—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。所作已辦是阿羅漢,因此,第七地屬阿羅漢階位。從第六離欲地後,進而斷上八地七十二品思惑,故第七地斷三界見思惑盡。但只斷正使,習氣猶存,不能侵習,如茶杯,茶雖倒掉,仍有茶味;遇境逢緣,偶爾還有像正使起現行的情況,如舍利弗、畢陵伽婆蹉、難陀、阿難陀等,「如燒木成炭」,如木材燒成木炭,遇火仍有些些火光,炭喻習氣:已辦地論斷證階位,與藏教四果阿羅漢相齊。聲聞階位至此爲止,八地以下,和彼無關。
八辟支佛地。更侵習氣,如燒炭成灰。
辟支佛即緣覺、獨覺。「更侵習氣」,去除部分習氣,如已清洗的茶杯,餘味不濃,「如燒炭成灰」,將木炭燒成灰,和前說辟支佛位相同。
九菩薩地。正使斷盡,與二乘同。扶習潤生,道觀雙流,遊戲神通,淨佛國土。
通教主要是「正化菩薩,旁化二乘」,菩薩地就完全屬於大乘菩薩道了,「正使」見思惑「斷盡」,「與」聲聞、緣覺「二乘」相「同」,但爲度三界眾生,「扶習潤生」,藏教菩薩是「留惑潤生」,未成佛前,煩惱種子不斷,只伏惑以行菩薩道,至成佛才頓斷見思。通教菩薩不同,按修行階位斷正使,到第九菩薩地,斷盡見思,靠什麼在三界內受生呢?因彼功力較深,可借用習氣,滋潤在三界內作度化眾生事業。這類名目必須記好。
度生時「道觀雙流」,這句較新,大家或許初次聽到,「道」化度眾生之道,就是修行六度。「觀」是體空觀,體達諸法當體即空之理,也就是自己修觀,具空觀方能扶習潤生,作度生工作,否則,缺乏定力,無以教化眾生。「道觀雙流」即平常說的「雙管齊下」,自利修觀與利他化道,二者並行。因具空觀道力,在三界內作度生事業,如「遊戲神通」,不論順境、逆境,皆如幻如化,所謂「空花水月道場,處處時時建好」,像空花水月,似遊戲般自在,顯種種神通,知當體即空,勤修六度,無所罣礙,謂「理六度」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皆三輪體空,不管多少阿僧祇劫,他不在乎,時間、空間,完全無礙。藏教菩薩是「事六度」,只在事相上用功。菩薩扶習潤生,道觀雙流,遊戲神通,目的爲「淨佛國土」,將來成佛時,令國土清淨莊嚴。
十佛地。機緣若熟,以一念相應慧,頓斷殘習,坐七寶菩提樹下,以天衣爲座,現帶劣勝應身成佛。爲三乘根性,轉無生四諦法輪,緣盡入滅。正習倶除,如炭灰倶盡。
說明通教菩薩成佛,直到入滅。「地」視作境界,「佛地」,通教菩薩成佛的境界。「機緣若熟」機,可化眾生根機。通教菩薩行菩薩道時,爲眾生種下善根,現則觀察這些眾生因緣是否成熟,如果緣熟,便出現世間,示現八相成道,與前之藏教菩薩相同。藏教菩薩成佛,是頓斷正使和習氣,通教菩薩已斷正使,扶習潤生,「以一念相應慧」,一念相應,即成佛時,心中本具般若智慧頓發,「頓」時「斷」除「殘」餘「習」氣,絲毫不留,「坐七寶菩提樹下」,藏教佛是坐木菩提樹,但莫以爲眞用七寶做菩提樹,而是這棵菩提樹,通教根性者看起來特別珍貴,如七寶所造,其實,仍是木菩提樹。
藏教以吉祥草爲座,通教「以天衣爲座」,衣,不一定指衣服或布料,只是表示很細緻柔軟的坐墊,猶如天衣,也可能是天人供養的寶座,人間見不到,將成佛的菩薩有神通,見之不難。
所現是「帶劣勝應身成佛」,勝,殊勝。應身佛較前藏教殊勝得多,然仍屬丈六比丘相,故云「帶劣」,兼帶與世人的身體相同。以帶劣勝應身坐菩提樹下成等正覺。
坐菩提樹下,以一念相應慧,與什麼相應呢?與無生四諦理相應,藏教是生滅四諦,通教所悟是無生四諦,無生就是理,四諦之理不生不滅,通教菩薩當下體悟,因此一念相應,頓除餘習,具足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功德,不但親證眞諦理,也證得俗諦理,眞俗二諦圓融無礙,所以,見木菩提樹爲七寶菩提樹,寶座不是草座,是很殊勝的天衣寶座,相好莊嚴如須彌山,然猶屬分段生死之身,故云「帶劣勝應身」。
成佛,必定說法,沒有不說法的佛,「爲三乘根性,轉無生四諦法輪」,爲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三乘根性眾生,說無生四諦法。藏教四諦理是生滅四諦,屬事相,通教是無生四諦,屬理,因此,苦,無逼迫相;集,無招感相;滅,無生相;道,不二相。
我們事相上,苦是逼迫相,以逼迫爲義,毆打刀砍,疼痛不已,但通教菩薩觀之,如刀割水,古德云:「竹影掃階塵不動,月穿潭底水無痕」,月光下的竹影,因風吹恍惚,搖掃著台階,但石階灰塵依然,爲什麼?因爲是竹影。月亮穿透清澈潭底,移動依舊,水卻無痕。這兩句表苦無逼迫性。集諦惑種,須親因助緣和合方能造業,但以無生之理觀察,煩惱當體不可得,本來不生不滅,那有和合、不和合,虛空和虛空能相和合嗎?不可得!故集,無和合相。滅諦涅槃,不生不滅,本來如是,故滅,無生相。道,不二相,事相上,修道爲斷煩惱,如水滅火,是對待法。通教所證道諦之理,菩提、煩惱不可得,生死、涅槃不可得,沒有二相,所以,般若之空,最後說:「設有一法過於涅槃,我亦說爲如幻如化」,不但世間諸法如幻如化,如果有一法超越涅槃,我也說是如幻如化。實際上,涅槃是最高境界,尙且如幻如化,何況其他!幻化中有二法嗎?沒有!故以理觀察,生死當體不離涅槃,煩惱當體不離菩提,離煩惱無菩提,離生死無涅槃。明此理,道諦之理,無是非、善惡、世間、出世間等對待之相。雖知無二相,事相上照舊修行,並非不修,不可執理廢事或執事廢理,修與無修不可得,修而無修,無修而修,是爲通教無二相道諦。
通教菩薩說無生四諦,義理甚深,不是用講的,我說得再多,請勿當眞,眞非用言說,言說皆假,這就是所謂無生四諦。關於苦,無逼迫相,乃至道,不二相,我二十多歲就念,今年六十幾了,還不夠熟嗎?熟是熟,心無點墨啊!通教菩薩成佛,爲三乘根性轉無生四諦法輪,與前之三轉四諦法輪不同,前說事相,一聽便懂,這不好懂,但你若是通教根性,不但能懂,且能開悟。
最後「緣盡入滅,正習倶除,如炭灰倶盡」,入涅槃。天下無不散筵席,通教菩薩度化眾生因緣已盡,正使習氣完全斷盡,入滅如炭灰倶無,究竟皆空。諸佛菩薩皆如此,此界入滅,又到他方世界示現出生、出家、修行、降魔、成佛、說法度生等,各地均有八相成道,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度化眾生盡未來際,無有了期。
    癸三、引證
引其他經文,顯三乘根性依通教法修行成就的情況。
經云:三獸度河,謂象馬兔也,喻斷惑不同故。
「經云」指大般涅槃經,涅槃經有三獸度河的比喻。獸是四腳動物,象、馬、兔都會過河,表其同樣斷惑,但境界深淺不同。
象身體大,噸位重,度河步步到底,身泡水,鼻露外,喻菩薩修行、證理徹底,正習倶斷。馬喻辟支佛,我沒見過馬游泳,台灣不容易看到馬,據書載:若河水深,馬則游度,不一定腳踩底,喻辟支佛斷正使,除部分習氣,只悟偏眞涅槃,不究竟。兔浮在水面,不僅不能到底,水深些也沒辦法,喻聲聞人唯斷正使,習氣未除。河喻眞空,三乘同悟眞空之理,究竟不究竟有別。
又經云:諸法實相,三乘皆得,亦不名佛。即此教也。
「又經云」指華嚴經,東晉佛陀跋陀羅三藏法師譯的六十華嚴,原偈是五字一句「諸法實性相,三乘亦皆得,而不名爲佛」。佛法裡有時候性、相通用,實相也名實性,謂「諸法實性相」,諸法表幻有,實性實相表眞空,「諸法實相」,顯諸法當體即空,幻有皆空之理。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「三乘」亦「皆」能證「得」體悟此理,但「亦不名佛」,表其尙未證到眞俗圓融的中道,以別、圓二教看,通教有法無人,沒有眞正通教的佛,只是通教人觀察,認爲是佛而已。「即此教也」,此即顯示三乘共稟的通教意義。
    癸四、會同
會三乘同證此義理。
此教三乘,因同果異,證果雖異,同斷見思,同出分段,同證偏眞。
「此」通「教」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「三乘」,「因同果異」,發心、修行、斷惑相同,但證果稍稍不同,聲聞不斷習氣,辟支佛斷部分習氣,佛果究竟斷盡。「證果雖異」,雖,不盡之詞,所證果位,雖阿羅漢、辟支佛、佛三種不同,但皆「同斷見思」惑,「同出分段」生死。生死有分段、變易兩種,三界六道眾生是分段生死,阿羅漢以上出三界聖人,未究竟成佛前,沒分段生死,有變易生死,那只是心之生滅而已。三乘果人「同證偏眞」涅槃,證理相同,同悟眞空之理,但有深淺。四教儀科判是「同異」也通,這裡名「會同」,會歸相同之處,同較多異較少。「引證」中一一說得很清楚了,阿含經裡,往往可見以聲聞立場言,認爲釋迦牟尼佛所證似與阿羅漢相同,故法華經云:中等根性者,以爲佛所證,彼等皆得。不知佛境界深不可測。
至此,辛二、廣明位次之壬一、明當教位說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