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

天台四教儀講錄14 會性法師講述
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14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庚二、料揀時味分二
四教儀大科分三:甲一、釋題目,甲二、明錄者,甲三、釋儀文,解釋四教儀正文。「釋儀文」分三科,乙一、正明時教,現在講的便是。「正明時教」分兩科:丙一、略敍名義,已說過。丙二、分門別釋。「分門別釋」又分丁一、分章,丁二、別釋。「別釋」下分戊一、時儀合明,戊二、詳示化法。「時儀合明」五時與八教合併說明,又分己一、正明時儀,己二、結前起後。「正明時儀」分庚一、約時辨教,已講完,接著說庚二、料揀時味,「料揀時味」下,分辛一、問定意趣,二、答釋二義兩段。
首先,要明白何謂「料揀」?古代教下著作,料揀含意有:一、分別—分別下文內容道理,使令清楚。二、釋疑解釋疑問,如上所說道理,若有問題、疑問,在此加以解釋,因此,料揀文字多假借問答方式釋疑。三、選擇—即揀擇,哪種該用,哪種不該用;例如上述道理,倘有問題須解釋時,該選擇哪一種。
此處「料揀時味」,配合化儀四教所說之五時,以五時對化儀四教,也借涅槃經之五味(乳、酪、生酥、熟酥、醍醐)來比對五時,爲什麼要用五味對五時呢?故「料揀」在此是分別,也是解釋。
  辛一、問定意趣
先問定料揀時味意義的趣向。
問:將五味對五時教,其意如何?
問:將涅槃經五味對五時,分別化儀、化法四教的用意何在?何以用五味,不用可以嗎?即爲何要借涅槃五味對照五時,有什麼好處與幫助?
  辛二、答釋二義分二
答覆解釋有兩種意義,分壬一、取相生,二、取濃淡兩段。
   壬一、取相生
取其相生次第意義。
答有二:一者但取相生次第,所謂牛譬於佛,五味譬教。乳從牛出,酪從乳生,二酥醍醐,次第不亂,故譬五時相生次第。
以五味比對五時教,用意有二:一、取其相生次第意義,二、取其五味濃淡,以分別根機。正文云「答有二」,回答說有兩種意義。「一者但取相生次第」,第一、取相生,取五味相生次第,對照五時之相生次第,故用五味。下則解釋爲何取相生次第的原因。
「所謂」指下文解釋採取相生次第的意義。「牛譬於佛」,我不大願意念,覺得對佛不恭敬,當時作者沒想到這一層。然宋朝的作品,我們後人也不便改,且改也改不清楚,因爲這句話須好幾個字才能表達,但研究教理,講說時,要會說,否則,發生語病,則對三寶有不恭敬的過失。例如有人問:「爲什麼拜佛時要五體投地?」對方解釋:「頭頂是最尊貴的地方,最卑下的是腳,用我們最尊貴的頭,禮佛最卑下的腳」,這樣說不妥當,應該說:「我的頭最尊貴,所以,五體投地,將頭貼至地面,接佛之足,表恭敬至極」,不可說:「佛足最卑下」。
又如羅睺羅是「佛子」,解釋爲「羅睺羅是佛的兒子」,這也不對,因羅睺羅不是世尊成佛後才生的,這變成佛成佛後才結婚生子,必須轉個彎說:「佛未出家當太子時,兒子是羅睺羅」,不可直言「佛的兒子是羅睺羅」,因此,講話要懂方法,我們對佛、對三寶表示恭敬,言詞要婉轉,前後分明。所以,這裡不應言「牛譬於佛」,舉牛喻佛不恰當,應該分開解釋說;牛乳出自母牛,乳製成酪,酪從乳生;由酪製成生酥,生酥再製成熟酥,熟酥進一步提煉成無上醍醐。假藉牛乳依此次第製成醍醐,正好五個階段,以此五階段喻佛五時言教,五時之相生次第與牛乳製成醍醐的相生次第是相同的。這樣說才不致對佛有不恭敬的表現。
這裡有個問題,要會看,否則,與所比對之法合不起來。因華嚴、阿含、方等、般若、法華、涅槃皆是佛說,五味雖源自於牛,乳成酪,乃至熟酥成醍醐,但若將五時之法也如此比對,那就錯了!變成阿含由華嚴來,方等由阿含來,般若出自方等,般若出法華涅槃,實際上並非如此,佛經中的比喻,有時是片喻(只用一半),有時是全喻,這裡屬片喻,五味相生次第是這樣,但佛說法之五時並非如此,只是假借五味次第,明佛應機說法,因眾生根機有次第,不這樣說不能應機,故有相生次第的存在。
「五味相生次第」出自南本涅槃經第十三卷「聖行品」,聖行品中無垢藏王菩薩讚歎佛涅槃殊勝之理,佛印證其說法後,云:「譬如從牛出乳,從乳出酪,從酪出生酥,從生酥出熟酥,從熟酥出醍醐,醍醐最上」,這是譬喻,接著說:「佛亦如是,從佛出生十二部經,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,從修多羅出方等經,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密,從般若波羅密出大涅槃,猶如醍醐」,若照此喻,完全以牛乳爲比方,必生誤解;大家要了解,五時言教只是佛說法次第,不是像牛乳的相生次第,目的說明有這麼一個次第: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,不是說二從一來,三從二來。
譬喻在說明最鈍根的小乘行者,有能力回小向大,但在華嚴會上得不到利益,沒有轉變,像牛乳,未加工再製,至阿含時,聞阿含四諦法後,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,斷見思惑,轉凡成聖,得藏教利益,如由乳變酪。進而爲說方等教典,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,令恥小慕大,仰慕大乘佛法,覺得止於化城可恥,然尙未斷除法執。進一步說般若,蕩滌執著,既能回小向大,破除執著,法華會上,便得授記,將來成佛。鈍根聲聞,有回小向大之心,就依此相生次第,步步誘導,直至法華會上,蒙授佛記,方達目的,所謂「暢佛本懷」也。:
   壬二、取濃淡
二者取其濃淡。
第二、取其濃淡意義。牛奶未經煮製,味道很淡,屬流質;製成酪等,味道較濃,借表小乘根性聞法轉變情形,實則與前相生次第相差不遠,一樣有相生次第,只是約彼所得利益,借濃淡加以說明而已。
此則取一番下劣根性,所謂二乘根性,在華嚴座,不信不解,不變凡情,故譬其乳。
此約最下劣鈍根聲聞人,有能力回小向大者,分別濃淡之意。「所謂二乘根性」,聲聞、緣覺二乘人,須經五番陶冶,才能成就,因此,雖「在華嚴座」上,參加法會,卻如聲若啞,「不信不解,不變凡情」,凡夫情見依舊,「故譬其乳」,譬如剛擠出的牛奶,味道很淡,還沒改變。
次至鹿苑,聞三藏教,二乘根性,依教修行,轉凡成聖,故譬轉乳成酪。
次至鹿苑(阿含時),聽到三藏教(待後化法四教說)中的四諦法,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,「依教修行」,就能「轉凡成聖」,斷除三界見思煩惱,爲出世間聖人,聲聞證阿羅漢果,緣覺證辟支佛果,既然得到法益,味道就比較濃,譬如「轉乳成酪」,酪味較乳濃厚,喻第二阿含時,在此,得藏教利益,故藏教稱酪味。
次至方等,聞彈斥聲聞,慕大恥小,得通教益,如轉酪成生酥。
到第三方等時,聞大乘法,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之理,仰慕大乘,覺得自己修小乘法,證阿羅漢果很可恥,而發大心修菩薩道,得通教利益(通教是三乘共法,正化菩薩,旁化二乘),如酪轉成生酥,味道更濃了。
次至般若,奉敕轉教,心漸通泰,得別教益,如轉生酥成熟酥。
般若時,佛說大般若經等所有般若部教典,也敕令須菩提、舍利弗、迦旃延、富樓那,轉教初學菩薩,尊者們秉奉佛的慈命,把所聽的般若教理,轉而教導初學菩薩,「心漸通泰」,由是,聲聞人的心逐漸通暢泰然,知大乘佛法好處,去除法執,得別教(別教是大乘不共法,屬菩薩法)利益,如轉生酥成熟酥。
次至法華,聞三周說法,得記作佛,如轉熟酥成醍醐。
到法華涅槃時,於法華會上,「聞三周說法」,法華前半部迹門,有三周說法,第一、法說一周利上根,以舍利弗爲代表。二、喻說一周利中根,以摩訶迦葉、須菩提、目犍連、迦旃延爲代表。三、因緣說一周利下根,五百阿羅漢,以富樓那等爲上首,乃至阿難,有學聲聞及諸眾生,皆得授記,「得記作佛」記,授記。佛爲弟子們授記:將來什麼時候成佛、國土依報如何、住世多久、度多少人等,法華經授記品講得很清楚。至此,「如轉熟酥成醍醐」,醍醐味道最濃,故到法華會上,佛度生之大事因緣已經圓滿,凡眾生舉手低頭,在佛前種一點點善根,「一稱南無佛,皆已成佛道」,已暢佛本懷。
此約最鈍根,具經五味。
總結上文,上述之文,指最鈍根聲聞人,然能回小向大,必須經此五種階段,陶鑄鍛煉,方能成就。
其次者,或經一二三四。
若是中等根性,就不一定得經五味到法華涅槃,有的到第四味般若會上,或第三方等、第二阿含會上就開悟得授記了。在一二三四,四時中,根性成熟,佛就個別爲授記,但未如法華般顯露,等於秘密教之利益。
其上達根性,味味得入法界實相,何必須待法華開會。
如果「上達根性」上根上智者,無論華嚴、阿含、方等、般若等,味味都能證入法界實相之理,不須定經法華會上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,不過,這類情況特殊,比較少見。
上約通五時而論,下劣根性須經這五時,中、上根性者就不一定,因此,教觀綱宗裡,通五時說得非常清楚,因眾生根性千差萬別,不能一概而論。
 己二、結前起後
上來已錄五味五時,化儀四教大綱如此,自下明化法四教。
上文已按法華玄義之廣文,節錄出乳、酪、生酥、熟酥、醍醐五味,華嚴、阿含、方等、般若、法華涅槃五時,及頓、漸、秘密、不定化儀四教,提示其大綱,大致如此,已說清楚了,這是總結前文。
明白上文已,書前之「五時八教權實總圖」應可明了,現依表會通,略作總合說明。
圖表上面「頓、漸、秘密、不定」是「化儀四教」,「約前四時明四教」,即約華嚴、阿含、方等、般若四時,對照四教加以說明。「頓」教是第一華嚴時,成佛後,頓時而說。對化法四教,是「圓兼別」,圓教兼別教,故「華嚴兼」,正說圓教,兼帶說別教道理。這是華嚴經內容。
「阿含但」,但,單單。阿含時只有三藏教,沒有通、別、圓,屬化儀四教之「漸初」。方等時是「漸中」,「方等對」,在化法四教是對藏教之半字教,說通別圓的滿字教。故名「對」教。般若時是「漸後」,化法四教中屬「般若帶」,正明圓教,兼帶通、別二教,沒有藏教。法華涅槃是「非頓、非漸、顯露、決定」,非華嚴之頓說,也非阿含、方等、般若之漸次而來,「非漸」明其教理不是漸教,而是圓頓。非秘密教,此之所言秘密,是同聽異聞,所得利益,彼此互不相知,而法華會上是「顯露」,眾生都能成佛,沒有秘密。沒有「不定」教,眾生「決定」皆成正覺。法華是「純圓獨妙」,涅槃是「追說追泯」,追說,前已說過,現復再說;法華會上已會三歸一,會權歸實,今再會通,謂「追泯」,泯即會通之意。涅槃會上,雖然四教並談,但藏、通、別三教之理,隨時提及,隨時會歸圓教,不必等到後來,這點與法華略有差別,所以,法華涅槃合爲第五時,但約教義言,法華是純圓獨妙,涅槃則四教並談,追說四教,追泯四教,這點須分清楚。
至此,化儀四教對照五時道理已經說完。接著介紹化法四教,說化法四教前,先釐清科判:大科丙二、分門別釋,分丁一、分章,丁二、別釋兩科,「別釋」又分戊一、時儀合明,戊二、詳示化法。「時儀合明」剛已說竟。現說:
  戊二、詳示化法分四
詳細顯示化法四教道理,隨四教分藏、通、別、圓四科。四教儀有四十多頁,前面講了八頁半,其餘三十多頁文字,講的皆屬四教範圍。四教中,三藏教是基礎,因此,先說:
   己一、藏教分三
藏教分標名、別釋、總結三科。
    庚一、標名
標示藏教名目。
第一、三藏教者。
化法四教第一種是三藏教,簡稱藏教。
    庚二、別釋分二
別釋分辛一、示教法,二、明行位。科判是提綱,要懂得,否則無從挈領,有人不解科判重要性,認爲科判太麻煩了,順著經文釋意即可,何必多此一舉?!但講了半天,卻抓不到重點,有科判就一目了然了。
     辛一、示教法分二
先詳細說明藏教教理法義,文字很長,直到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講完,第十五頁第四行止。這些都是說明教法,科判由大科到小科,母科到子科,子科又分子科,一段一段分得很清楚,但也不必分得太細,否則反而繁雜,須看情況,因此,我重新修訂科判,與原文科判不完全相同,原因是有些文字要連貫,不可割裂,有些必須分的,一句也得分,所以,科判要特別用心研究。
「示教法」分二科:壬一、釋三藏名義,二、明教所被機。
 壬一、釋三藏名義分四
解釋何謂三藏教?一一說明其名字、內涵意義。有四段:癸一、列名,二、揀取,三、引證,四、判定。先說:
  癸一、列名
列出三藏之名。這科判根據正文。
一修多羅藏(四阿含等經),二阿毘曇藏(俱舍、婆沙等論),三毘尼藏(五部律)
「一修多羅藏」梵語舊譯修多羅,新譯修妬路、蘇多羅、素呾纜、修多蘭,乃梵音輕重不同而已。(這些屬普通佛學名詞,平常說三藏教典,三藏十二部經,現在就解釋三藏名目,學佛者不可不知。)若照原義,應翻作「線」,線能貫穿花朵,不令散失,古印度以貝葉記錄佛語,用線貫穿,編製成册,流傳後世。但國人重經不重線,聖人言教皆稱經,像儒家有四書五經,道家有老子道德經等,順中國文化習慣譯爲「經藏」,倘約其意義,則翻「法本」,出世言教的根本。又恐與他教之「經」混淆,解釋時加一個字,謂「契經」,上契諸佛之理,下契眾生根機,契理契機,方名契經。
「修多羅」簡單說即經藏。藏,含藏、包含,表含藏許多經及義理。此處指小乘經藏:長阿含、中阿含、增一阿含、雜阿含等,除四阿含外,藏經裡還有很多聲聞教典,然以四阿含爲主,總不出四阿含。
「二阿毘曇藏」,平常第二講律藏,但把此論藏列爲第二。阿毘曇是舊譯,新譯阿毘達磨,此云無比法,「聖人智慧,分別法義,不可比故」,所有聖賢的論著,以其智慧分別一切法義,無法堪比,顯阿毘曇藏之殊勝。「藏」意思同前。
聲聞論藏是哪些呢?小註寫「倶舍、婆沙等論」,倶舍即倶舍論,詳稱「阿毘達磨倶舍論」,梁陳時代,眞諦三藏曾經翻譯,名「倶舍釋論」;中國弘揚的阿毘達磨倶舍論,是唐玄奘三藏所譯。「阿毘達磨」此云對法。阿毘達磨倶舍論即對法論,天親菩薩(新譯世親)造。「婆沙」即毘婆沙論、大毘婆沙論。梵語「婆沙」此云廣說、廣解。五百阿羅漢所說,有二百卷,主要解釋發智論,是聲聞教典最大的論藏。另外如六足論,六部論皆有「足」字,如集異門足論,尊者舍利弗說;法蘊足論,目犍連尊者說等。佛滅後約三百年,有位迦多衍尼子(即迦旃延子)著發智論,五百阿羅漢加以解釋,即是大毘婆沙論,這些皆由玄奘三藏譯爲中文,屬聲聞有部論典,含於論藏中。
「三毘尼藏」即律藏。舊譯毘尼,新譯毘奈耶,約義翻作「滅」,能滅眾生煩惱故。但正翻應作「律」,律者,法也,佛法之戒律,關於有犯無犯,犯罪輕重,其處斷分割,皆在律藏。小註標明「五部律」,中文律藏,聲聞律有五部,稱五部律。五部律:一、曇無德部,即四分律,在中國流傳的出家戒律。二、薩婆多部,即一切有部律、十誦律。舊譯十誦律有六十多卷。三、彌沙塞部,梵語彌沙塞,此云「不著有無觀」,不執著有無觀。彌沙塞部戒律,譯中文就是五分律,現存藏經中的五分律,有三十卷,文字很簡要。四、迦葉遺部,「葉」音射。梵語迦葉遺,此云「重空觀」,注重空觀,只有戒本,廣律沒翻譯。律藏中有一部「解脫戒經」,屬迦葉遺部戒律,是比丘戒。五、婆麤富羅部,梵語婆麤,此云犢子,婆麤富羅部即犢子部,譯中文「著有行」,著重有部。以上是五部律。
五部律,廣律翻成中文的只四分律,薩婆多部十誦律、一切有部律,彌沙塞部的五分律,五部中,三部有廣律,迦葉遺部只戒本沒廣律,婆麤富羅部連戒本也沒翻譯。
廣律裡有摩訶僧衹律,有人認爲是大眾部的根本戒律,因佛滅度後一百年間,佛法分爲大眾部與上座部,但比對起來不像大眾部;我記得從前研究戒律時,看到弘一大師的解釋,認爲是屬於上座部的根本律,不是大眾部,因大眾部較屬進步派,已接近大乘佛法,摩訶僧祇律所講的戒律比較保守。但是,許多註解,將其歸於大眾部,因「摩訶僧祇」正是大眾,今無梵文可以比對,沒法確定,總之,僧祇律是最初根本律「八十誦律」後,分成兩部的其中一種。
佛在世時,優婆離尊者持律第一,佛入滅已,結集三藏,尊者結集律藏,在九十天中,升座八十次,背誦而出,故名八十誦律。
中文藏經裡,翻成中文的有四部:僧祇律、四分律、五分律、十誦律。一切有部律同是有部,屬十誦律同類。律藏中解釋律的論有五部,稱「四律五論」。這裡說的「五部律」指同世五師。佛入滅後,由一、摩訶迦葉,二、阿難,三、摩田提,四、商那和修,五、優婆毱多,代代相傳,世世不同,謂「異世五師」。直到第五世優婆毱多,據說其五位弟子因見解不同,戒律便分爲五部,謂「同世五師」,同一世五位律師,五部律指此。
我們平素稱經、律、論三藏,而四教儀順序是經、論、律,我們還是依經、律、論作簡單說明:佛法浩瀚,總不出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,若論起教次第,阿含爲先,故經藏列首;若言修行,則戒律列前,因此說戒、定、慧,楞嚴經云:「因戒生定,因定發慧,是則名爲三無漏學」。佛遺教經云:「因依此戒,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」,定、慧都由戒生,而「經詮定學」,詮,顯示之意,經藏主要顯示禪定道理,當然也兼戒慧。「律詮戒學」,戒律詮顯戒法,說明持戒方法,兼具定慧。「論詮慧學」,論藏是佛涅槃後,弟子們或大菩薩、祖師們所作,主在令人開發智慧,也兼戒、定。又,另有一種解釋:「經詮一心,律規三業,論辨邪正」,這三句要記好,每一句含一藏意義;「經詮一心」,經藏詮顯一心之理,一心就是定,如念佛得一心不亂等。「律規三業」,佛弟子修行,如何規範身口意三業,戒律裡一一都有說明。「論辨邪正」有智慧方能辨邪正,論典主在辨別邪正。內中含義甚多,無法細表。
  癸二、揀取
揀,揀定。揀定在大、小乘三藏中屬於哪一類?當取哪類三藏?
此之三藏名通大小。今取小乘三藏也。
上說經、律、論三藏,名稱通於大小乘。大乘經藏如華嚴、法華、涅槃、般若、方等教典,皆屬之,尤其中文藏經,大乘三藏經典更多。律藏如梵網經菩薩戒、瑜伽菩薩戒本經等。論藏如大智度論,是釋經論,宗經論像瑜伽師地論、中論、百論等。三藏名義既通大小乘,這裡講的是指哪一類、取哪一類呢?「今取小乘三藏也」,此處藏教所指的是小乘聲聞藏,不是菩薩藏。
既指小乘三藏,稱小乘教就可,賢首五教,第一即名小教,直接稱小乘教,爲何又名三藏教?有什麼根據?
  癸三、引證
大智度論云:迦旃延子,自以聰明利根,於婆沙中,明三藏義。不讀衍經,非大菩薩。
引證大智度論與法華經所說。「大智度論」一百卷,鳩摩羅什三藏翻譯,乃龍樹菩薩解釋大品般若經的論典,若詳譯則有千卷,百卷是略譯。大智度論說:「迦旃延子」,指佛滅後,著發智論的作者,「自以」爲「聰明利根」,「於婆沙中」,婆沙即大毘婆沙論。大毘婆沙論爲五百阿羅漢造,是解釋迦旃延子的發智論。在大毘婆沙論中說「明」小乘「三藏」意「義」。「不讀衍經」衍,摩訶衍,即大乘經。他們沒讀過大乘經,既未讀大乘經,「非大菩薩」,就不是大乘菩薩。
根據大智度論說,迦旃延子等小乘人著大毘婆沙論,說明三藏意義,小乘三藏經是經,律是律,論是論,分得很清楚;大乘三藏則經中有律,律中有經,例如梵網經,菩薩戒也在內。所以,稱小乘人爲三藏學者。
又法華云:貪著小乘,三藏學者。
法華經第十四安樂行品,四安樂行之第一安樂行偈誦有:「貪著小乘,三藏學者」兩句,意思是小乘人只執著三藏教典。因此,稱彼爲三藏學者是有根據的。
  癸四、判定
依此等文,故大師稱小乘爲三藏教。
依上大智度論、法華經「等」指其他經論,如小乘空宗的成實論,也有這種說法,謂「我今欲說三藏中實義」,我現在要說三藏中實在的意義,很明顯的將聲聞法稱爲三藏教。類似說法,不能一一引證,故用「等」字概括。所以,智者「大師」判天台教觀,「稱小乘」教「爲三藏教」。
這名稱判定後,後人有些喜挑毛病者,認爲天台以小乘爲三藏教,名實不符,而產生許多辯論。我們不要單看天台著作,賢首宗有個很公平的論斷,清涼國師華嚴疏中,評論各宗判教時,提到天台,說:「此師立義,理致圓備」,謂智者大師所立之教義,道理、宗旨很圓滿備足,沒有不周圓之處,「但三藏教名,義似小濫」,但四教裡,以三藏爲小乘教,名義稍覺混濫。爲什麼?「以餘三教,亦有三故」,因化法四教的通、別、圓三教,也有三藏教,所以,有點混濫。既然如此,何以又定三藏教爲小乘教呢?「所以爾者」,所以稱三藏的原因,「良以智論之中,多名小乘爲三藏故」,因大智度論多稱小乘爲三藏教。「成實論中亦自說云:我今欲說三藏中實義」,訶梨跋摩論師著成實論,開始就說,我今要說聲聞三藏中實在義理,「故有據」智者大師之說是有根據的。
以小乘爲三藏教,因小乘三藏,經律論分得很清楚,清涼國師云:「初對舊醫戒定慧故,立此三事」,佛未說法前,印度外道也說戒定慧,涅槃經稱「舊醫」,舊醫師見解不正確,不能出三界,聲聞法重在對治外道不確實的戒定慧執著。三藏教所明戒定慧稱「新醫」,二者所立戒定慧「迢然不同」。上對舊醫言。「異後三教」,下對通別圓三教說,因不同故,立三藏名,「通教意融三故」,通教三藏意義,互通互融,經中有律、論,律中有經、論,論中有經、律。「別教依一法性而顯三故」,別教依法體性而顯三藏教義,也是互通無別。「圓教三一無障礙故」,圓教三藏是三即一,一即三,互不相礙。然智者大師爲何不稱小乘教呢?「所以不名小乘教者,此教亦有大乘六度菩薩,三十四心斷結,成眞佛故」,三藏教正化二乘,兼化菩薩,既兼教化菩薩,那麼,內容也有大乘六度菩薩法,直至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斷除煩惱,證成佛果。因此,智者大師判小乘爲三藏教是很正確的。清涼國師專弘華嚴宗,站在賢首宗立場,有此公平論斷,可見眞懂佛法,成一代祖師者,對佛法皆深入體會,評論公平。所以,稱小乘爲三藏教,合乎道理,我們應當遵從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