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

天台四教儀講錄23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23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二、「多瞋眾生慈悲觀」,瞋恚心重的眾生修慈悲觀。瞋恚心大致有三種:非理瞋─無理取鬧,想發脾氣就發脾氣。順理瞋—生氣有理,你不惹他則無事。爭論瞋—因辯駁眞理而起的爭論。這三種瞋以大乘佛法言,修三緣慈對治,修眾生緣慈對治非理瞋,法緣慈對治順理瞋,無緣大慈對治爭論瞋。
慈悲觀用意在以慈悲心,平等愛護一切眾生,無冤親之別。所謂「七周行慈」,我們日常接觸總不出七種人,親三種:上親─父母、師長。中親─兄弟、姊妹。下親─朋友、知識、相識之人。冤三種:害上親者上冤,中親中冤,下親下冤。非親非冤一種,即走路時碰到的「路人」。對這七種人平等修行慈悲,其中主要學習對冤家修慈悲,從下冤乃至上冤,尙且要以慈悲心愛護,令得安樂,當然不生瞋恨傷害之心了。七周行慈與眾生三樂,按大毗婆沙論,與三禪樂最上;衣服、飮食、卧具、湯藥四事滿足,受用無缺,是中等安樂;令其心安,如供養行者修行處,收容居無定所者,是下品樂。若以大乘佛法言,度彼成佛是最上安樂;修學、成就菩薩道是中樂;生天爲下樂。
以前講「優婆塞戒經」裡的忍辱波羅密,是很好的對治方法。現不論是不是聲聞,不管你修何法門,只要能對治瞋心便可,例如普門品之「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」,用意相同。這裡「多瞋眾生慈悲觀」,當然也要修忍辱,菩薩道重在修忍辱,由忍辱才能成就慈悲。不過,站在聲聞階位,注重學習慈悲,三緣慈只修眾生緣慈、法緣慈。無緣慈屬大乘佛法。
三、「多散眾生數息觀」散,散亂。正用功時易生昏沉、散亂兩種毛病。散亂即掉舉,心靜不下,像十五個水桶,七上八下。昏沉打瞌睡,工作時精神滿好,談話亦然,聽經便「入定」。散亂心較昏沉難對治,昏沉只糊塗而已,散亂心動,有時會造大罪業,問題較嚴重,所以,先對治之。散亂心重者,須修數息觀,人活著都有呼吸,除非得四禪禪定者。「數息」即數呼吸,數入就不數出,數出不數入,例如算呼出,心默數一,第二次呼出數二,吸入不數,如是從一至十,重複數之,超過十則用心太過,會出毛病。在此,僅簡單說明,待後圓教講完,介紹修法,講止觀開始之二十五方便時,才說明調息方法。
阿含謂不淨觀、數息觀是二甘露門,修學佛法入門的第一步。中國佛教大多不重視,若非研究教理,不會用心學習,甚至有人學佛一輩子,除念阿彌陀佛外,不知何謂不淨觀、數息觀,往往有人喜歡說:「念佛求往生就行啦,其他是多餘的,浪費精神!」這種觀點不對,因不懂教理,佛也未必念得好,懂教理,對念佛有很大幫助。念佛可以數息念、隨息念,幫助攝心。念佛也可以修不淨觀,倘不知身不淨,則放不下世間,欲生佛國淨土,須心地清淨,捨離五濁惡世,不修不淨觀,怎知此界不淨?因此,並非修止觀者才須修學,修任何法門都須由此下工夫。
「多散眾生數息觀」我們只簡單說數息,經謂「安那般那」,如果數入就專數入,莫有時數出,有時數入,數字亂了,心也定不下來;這情形就像開會前,大家鬧哄哄,有人高聲說:「不要講話!」大家才安靜,但「不要講話」也是話呀!可是沒這句話,不能止息嘈雜之聲;數息也是一種想念,但不能不數,否則,妄想不止,散亂心不息。爲止息散亂心,才以數字替代,用意在定心非數字。
四、「愚癡眾生因緣觀」,愚癡非白癡,也非糊裡糊塗,而是迷癡顛倒,不明事理,撥無因果,主要是包含我執,由是引起執斷、執常,即前五利使之身見、邊見。或執有實體,如我的身體是實在的。顛倒迷惑嚴重者,教修因緣觀,觀十二因緣,無明緣行、行緣識、識緣名色、名色緣六入、六入緣觸、觸緣受、受緣愛、愛緣取、取緣有、有緣生、生緣老死憂悲苦惱。此名十二因緣流轉門。知眾生由十二因緣輪迴生死,謂觀三世十二因緣。然後修還滅門,待後文辟支佛時再說。依大集經云:十二因緣不但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論,另外還有二世十二因緣。

      ┌─無明─┬─過去二支因
      ├─行──┘
      ├─識──┐
      ├─名色─┤
      ├─六入─┼─現在五支果
      ├─觸──┤
三世十二因緣┼─受──┘
      ├─愛──┐
      ├─取──┼─現在三支果
      ├─有──┘
      ├─生──┐
      └─老死─┴─未來二支果

二世十二因緣,只約現在世言,不談過去世,所謂約心動妄念說。如中陰身見父母交合之時,男中陰瞋父愛母,女中陰瞋母愛父,由此一念顛倒,以父母爲憎愛境界,這一念顛倒,便是無明。生愛著心是行。投胎即識。一旦入胎就有名色,名是心,但心尙未起作用,有「名」而已。色指父精母血,結合成爲胎兒,謂名色。處母胎中,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名六入。出生初次接觸外境是觸。受外境苦、樂、不苦不樂境界是受。漸長則生愛,愛則取,取故有。由是成就來生受生結果,乃至老死。生、老死是未來二支果。前十支視爲現在十支因。便是二世十二因緣,大集經裡有詳細說明。
另還有「一念十二因緣」,這一念非指短暫一念,而是煩惱種子起現行後,從動念至罪業造成,謂之「一念」。例如偷盜,見人財富起貪心,即是無明。因不明事理,不知因果或不信因果,認爲現拿最好,於是,想辦法偷,動念是無明,行是造作,計劃怎麼實行。正計劃用心分別時是識。心想身動是六入。手摸拿東西是觸。佔爲己有是受。爲何偷,因爲喜歡(愛),現已偷到手了,便是愛、取。觸、受、愛、取是連貫的,同一時間,取爲己有,到「有」,業已造成。既有,將來必定受報。生,偷的心念相續不斷。東西得手,目的達到,念斷了,是老死。一念十二因緣,我只簡單說,不大好懂,須用心細細觀察,方能體會。
這裡視作助道,修行的幫助,如果我執嚴重,生斷、常二見者,就修十二因緣觀對治,若無此情況則不必。
五、「多障眾生念佛觀」障,修行的障礙。人很奇怪哦!不學佛、不修行沒事,身體健康,樣樣順利;一學佛、修行,身不健、事不順,種種逆境接二連三,就是障,障礙特別多,謂「多障」。障雖多,合之不出三類:
昏沉暗塞障─常有人問我:「很奇怪,我修行時,坐下來就想睡,我邊讀經邊睡耶?」有人工夫深,大眾共修,上早晚殿,站著也睡,這還不稀奇,繞佛還能睡,我在獅山,人多,七、八十個上早殿,那時我是個小沙彌,愛睡,被師父喚醒,睡意猶濃,邊唸「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」邊睡,繞佛我會跟著繞,但眼仍閉著,記得有一次忘了轉彎,撞到牆壁,「碰」一聲,引得大家朝我看,這就是昏沉暗塞障。這種昏沉非善非惡屬無記,但長期如此,浪費時間,非常可惜,必須對治。「念佛觀」的念佛是觀佛,念是觀,觀佛的三十二相,從無見頂相、肉髻相、白毫相,直到腳底千輻輪相,觀得清清楚楚,便能對治昏沉。
但說易行難,爲什麼?因我們根本沒見過佛的三十二相,勉強想出來很困難。我覺得若昏沉嚴重,不如洗冷水,尤其冬天,冰冷的水一洗,馬上清醒。這招不靈的話,還有一個辦法,我試驗過,昔在獅山,三點半起床,四點早課,好夢正酣,客諺云:「有錢難買天光覺」,此時起牀眞難受,用冷水澆頭、潑眼,可驅昏沉。或往身上肉多處用力揑,爲對治昏沉莫怕痛,古人還用錐子刺腿哩!不可用打,打會出聲,大眾共修聽到會覺奇怪,怎麼自己打自己呀?四教儀只說觀佛三十二相,方便法是我自加的,我是五教、六教了。
惡念思惟障—眾生業力很奇怪啊,正用功時,突然動惡念。想起某人曾傷害我,恨死他了,一定要殺死他,動殺人念頭,甚至動造五逆十惡之念,很嚴重!我從前閉關,有好幾次這種情況,想到讀書時,某人怎麼欺負我,眞恨,想馬上從關房逃出去殺他。此時,應觀佛之報身,但這是約大乘法言,聲聞說應身佛。動惡念要造業,須轉惡念爲善念,觀佛有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法。這些名相都要懂,不懂怎能觀?像我十幾歲讀梁皇懺,偈頌中有「超諸方便成十力」,那時不懂名相,想說「有什麼十力呀,改作十方吧!」後來研究教理才知有十力。佛有十力,菩薩也有十力,觀佛菩薩十力、四無所畏以對治惡念思惟。
境界逼迫障—前面是由內心生起的散亂、昏沉,現在外境也湊熱鬧找麻煩,不修行沒事,一修行突然生病、頭痛、手痛等,全身不舒服,或逢種種不如意事,人來找麻煩啦、毀謗啦,種種逆境現前折磨,不能靜心修行。若依大乘佛法言,須觀佛法身,法身光明徧照;觀諸法空寂,修般若空觀,一切皆空,都能對治,不過,還是要懂佛法。最簡單淺顯則修因果觀,懂因緣果報,由往昔惡因,招今之果報,安心受報,「隨緣消舊業,不復造新殃」。當然念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皆可,但屬大乘佛法,現講聲聞法,聲聞法三種障都以念應身佛對治,觀佛功德,相好莊嚴,便是「多障眾生念佛觀」。
以上是五停心觀,修行初步至少在五停心中找一種對治,能對治煩惱,進而正修。
 卯二、別相念
二、別相念處如前四念處是)
第二、別相念,請看科判和正文。小註「如前四念處是」,即前三十七道品的第一、四念處,所謂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。「別」各別。「相」所觀境界、形相,即觀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境,用不淨等四法對治,觀身就修不淨觀,觀受修苦觀,觀心修無常觀,觀法修無我觀,講四念處時已說,不贅。
 卯三、總相念
三、總相念處。一觀身不淨,受、心、法皆不淨。乃至觀法無我,身、受、心亦無我。中間例知。(已上三科名外凡,亦名資糧位。)
第三、總相念,何謂總相念?境總、觀也總。修總相念前,有「境別觀總」、「境總觀別」之分。別相念是境別觀也別。現在修總相念的前方便,先「境別觀總」,如觀身不淨,觀受、心、法也不淨,以不淨觀,觀四種境;境是別,觀是總,任何一種都可如是觀。「境總觀別」如只觀身,身是總,別則用四種觀觀身,觀身不淨,也觀身是苦,是無常、無我。這兩種修成,進一步修「境總觀總」,就是總相念,以不淨之總觀,觀身、受、心、法統統不淨。「乃至觀法無我」,身、受、心皆無我。「中間例知」的中間,指「乃至」的中間,意即觀身不淨,受、心、法皆不淨;觀受是苦,身、心、法皆苦;觀心無常,身、受、法皆無常;觀法無我,身、心、受皆無我,境總觀總就是總相念,這不是唸唸而已,須眞正下工夫,沒辦法細講。
小註云:「已上三科名外凡,亦名資糧位」,三科指五停心、別相念、總相念,稱外凡位,心遊理外,是個凡夫,尙未悟得諸法理體,故名外凡。又稱三資糧位,資糧是比喻,如遠行出國,須備旅費、衣物等,行者欲至涅槃,成就聲聞果位,須修五停心觀、別相念、總相念。因此,聲聞四念處是正修,五停心是修四念處的前方便,欲修四念處得修五停心,以壓伏煩惱,再進修別相念、總相念,三資糧位修成,方能斷惑了生死,所以,外凡位是出三界的事先準備。
 寅二、内凡
「內凡」是心遊理內,但尙未證得聖果。
二明內凡者有四,謂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。(此四位為內凡,亦名加行位,又名四善根位。)
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是內凡四個階位,名爲四加行位,又稱四善根位,是最麻煩的地方,比較難懂。這道理講優婆塞戒經殺戒第一:「是人尙不能得煖法,況須陀洹至阿那含」時,曾簡略說過,如果聽過優婆塞戒經者,有些底子,或許較易明白。
煖位、頂位是以比喻立名,三資糧修成,已得相似入理境界,稍稍能體會諸法當體即空,所謂偏眞之理,將見道前的情況,無法直接表達,只好藉比喻說明。「煖」古代鑽木取火,以木鑽鑽木,鑽久冒煙,火將出時謂煖。大家看表,因正文太簡,列表以助了解:

        ┌一、五停心觀─破貪等五障
        │
    ┌─外凡┼二、別相念─┐
    │   │      ├唯觀欲界苦諦
    │   └三、總像念─┘
    │
    │   ┌四、煖位─┐
    │   │     ├─但觀欲界四諦,修十六行。
七賢位─┤   │五、頂位─┘
修觀行相│   │    ┌一、下忍:通觀上下八諦、三十二行。
    │   │    │    (上二界同一定地,合一四諦
    │   │    │    ,並欲界四諦,個十六行)。
    └內凡 ┼六、忍位┼二、中忍:減緣行:徧觀上下八諦三十二
        │    │    行總有三十一周減緣減行(七
        │    │    周減緣亦減行,二十四周唯減行)
        │    └三、上忍:減至最後一行二剎那在,明中
        │         忍滿,即入上忍,前一剎那盡,
        │         明上忍滿,即入世第一。
        └七、世第一位─以最後一行一剎那,引入見道,而證初果。

表上「七賢位修觀行相」,聲聞七賢位即外凡三位—五停心觀、別相念、總相念。內凡四位—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。
前已說過外凡位,五停心觀,對治貪等五障。別相念、總相念,「唯觀欲界苦諦」眾生因迷四諦理而輪迴生死,要體悟四諦理,先從苦果的苦諦下手。所以,別相念、總相念修四念處觀,雖有不淨觀、無常觀等,但主要觀世間是苦,以苦觀爲總。
至內凡位,將近悟理,煖位、頂位須並觀四諦,因修觀時,約三界配合四諦,說明修觀行相。上二界(色界、無色界)由定功成就,謂定境,定境合併爲一,故上二界爲一個四諦。現從欲界四諦觀起,煖位、頂位「但觀欲界四諦,修十六行」,只單觀欲界四諦理,欲界四諦理有十六種修行觀法,稱「十六行觀」,四諦,每一諦有四行,四四一十六,故名十六行,即:
苦諦下修苦行、空行、無常行、無我行四觀,集諦下修集行、因行、緣行、生行。滅諦下修滅行、盡行、妙行、離行。道諦下修道行、正行、迹行、乘行四觀。煖位、頂位,必須修此四諦十六行觀。現僅簡單解釋十六行觀,不能細講,欲詳請看倶舍論。
苦諦下四行,前之「觀受是苦」,便是苦行。空行,修空觀,現約欲界言,欲界一切皆因緣生法,毫無實體,是空的。無常行即四念處之「觀心無常」。無我行是「觀法無我」。此是以空觀爲總觀,觀欲界所有當體即空,緣生無性。
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即苦諦下四種觀法,從自己身、心,觀至宇宙萬有,一切境界皆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,約現實情況,一一細細觀照。苦諦下四觀常說,較易明白。
集諦下四行,觀己之煩惱種子。集,招集義,有煩惱種子就會起現行造業,招集將來苦果。集行,觀察自己有許多煩惱,所謂八萬四千,修集行,最好按唯識心所法裡的善心所、不善心所,一一細觀,例如觀察根本煩惱、隨煩惱的種子起現行,造業,將來招感苦果。集行是總義,因、緣、生行是集行之別義。
「因行」簡單說,煩惱種子就是因,每個人心裡都有貪、瞋、癡等煩惱種子,若要細講,有六因,這裡不能細說,講太多太繁,不易了解。倶舍論說有六因四緣,可自行參閱。「緣行」的緣是助緣,因無助緣不會起現行,如把種子置於桌上,沒水土、陽光,縱放萬年也不會萌芽;埋植土中,有空氣、陽光、水分等助緣,必會發芽、開枝散葉、開花結果。所以,有煩惱因,必有其助緣;如存偷盜心,若無想偷的東西,偷心不會生起,發現喜歡的物品,偷盜之因有助緣,便造業。緣有因緣、增上緣、所緣緣、等無間緣四種,細講道理很多,唯識、倶舍論都有詳細說明。「生行」生,因緣具足,業種生起現行而造業,將來招集苦報。此約業因說明,集諦下四行,須通達教理,細細思惟觀察,方能體會。
其次介紹滅諦下四行。「滅」觀煩惱種子滅已,能得涅槃。煩惱定要斷「盡」,稍有一些些,便不能解脫。「妙」謂世間第一,求出三界了生死,這是第一法。倘不修出世間法,不修聲聞法,不能斷惑出三界,此法爲世間第一,故稱妙,同時讚歎涅槃之理最妙,證得涅槃,最爲殊妙。「離」超出也,證涅槃果,超出三界,免離輪迴苦惱。這是滅諦下四觀,須明白涅槃無生之理,方能修此觀法,這是先果後因。
道諦下四行,「道」指三十七道品,三十七道品是出世間的殊勝法門,能證涅槃,故名「道行」。三十七道品是出世間最正確的修法,名「正行」。「迹」足迹,指聖人所行處,三十七道品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,一切三乘聖人所行之路,現單約過去言,過去所有出世間聖人,因三十七道品而成就,我們步其後塵,必達目的名「迹行」。「乘」比方,三十七道品如大車,能運載眾生至涅槃,謂「乘行」。道、正、迹、乘是根據摩訶止觀之舊譯,倶舍論新譯爲道、如、行、出,名相有些不同,解釋也不大一樣。現依舊譯,因四教儀出自天台三大部,必須對照原文,才能徹底明了,因此,只能按三大部說,若再比對倶舍,反更增初學麻煩。名相雖有不同,但修四諦十六行觀是一定的,道理一樣。上已將四諦十六行作簡單解釋,上二界十六行理同,只是分上二界不同而已。煖位、頂位都是觀欲界四諦十六行觀,因仍在欲界故。
「頂位」,何謂頂?山的最高處。例如上山,慢慢登上山頂,所以,這也是比方。立在山頂,不會很久,或回頭往下走,或向前朝後山山下走,爲什麼這樣說呢?因至頂位,鈍根或業障深重者,可能會退回到煖位;如果不退就前進至忍位,所以,時間很短。那境界沒階位,無法表達,故以「頂」說明。在頂位或許會退,但不致前功盡棄,像爬山爬不動,退幾步再往上。頂位一樣修十六行觀,然後從頂位進到忍位,忍位最麻煩,注意聽哦!忍位分下、中、上三階段,時間最長,請看表:
下忍位修行須「通觀上下八諦三十二行」,上,指色界、無色界的四諦十六行。下,指欲界四諦十六行。謂上下八諦三十二行。下忍位要通修三十二行。爲何色、無色界合爲一位呢?括弧內說「上二界同一定地」,定,禪定。色、無色界修禪定才能生,謂同一定地,「合一四諦」故合爲一個階位,同一四諦十六行,「並欲界四諦,各十六行」,因此,有三十二行。下忍位從欲界苦行修起,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,依此而修,欲界苦諦四行修完,就觀上二界苦諦四行。表是豎的但可橫看,修時豎看,由下而上,欲界苦諦四行修完,修上二界苦諦四行;欲界集諦四行修完,修上二界集諦四行,滅、道二諦亦然,三十二行修成,達下忍位。
下忍位成就,入中忍位,中忍位的修法最麻煩,時間也最長,請看表:
中忍「減緣行」,應當是減緣減行。減,減少。「徧觀上下八諦三十二行」,「總有三十一周減緣減行」,三十二行有三十二遍,這裡留下苦行,只有三十一行。三十一周中,「七周減緣亦減行,二十四周唯減行」,緣,指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。行,指諦下四行。三十一周裡,有七周減緣也減行,二十四周只減行沒減緣。減緣減行的修法,請看表下數字:
中忍減緣減行表

        ┌苦行 28          ┌苦行 32二剎那
        │空行 27          │空行 31
     ┌苦緣┤無常行26       ┌苦緣┤無常行30
     │  └無我行25       │  └無我行29
     │               │
     │  ┌集行 20       │  ┌集行 24
     │  │因行 19       │  │因行 23
     ├集緣┤緣行 18       ├集緣┤緣行 22
     │  └生行 17       │  └生行 21
 上二界─┤            欲界─┤
     │  ┌滅行 12       │  ┌滅行 16
     │  │盡行 11       │  │盡行 15
     ├滅緣┤妙行 10       ├滅緣┤妙行 14
     │  └離行  9       │  └離行 13
     │               │
     │  ┌道行  4       │  ┌道行  8
     └道緣┤正行  3       └道緣┤正行  7
        │迹行  2          │迹行  6
        └乘行  1          └乘行  5

欲界苦諦下,苦行有三十二,表這一行要修三十二遍,第一次從苦行,與剛才講的方式相同,上下不斷修,修至上二界道諦下乘行,是第一遍,和下忍位一樣,全部觀完。第二次又從欲界苦諦苦行修起,還是由下而上,一一觀完,觀至上二界道諦下迹行,迹行「2」,表這一諦修兩番。第二次修到迹行止,後之乘行不必修,此是第二番,也就是第二周。
以此方式,每一遍從頭修起,例如欲界苦諦下四行修完,修上二界苦諦四行,如是下苦上苦,下集上集,下滅上滅,下道上道。第三遍道諦只修到正行,故數字是「3」,不修後兩行。這不能細說,細說很繁,口、舌都會弄混,很不好講,須自己體會。
正行修三次,又從苦行開始,第四次修至上二界道諦下,道行爲止。這四周有減行,沒減緣,四行慢慢逐一遞減。第五周一樣從苦諦下苦行修起,下上、下上,修至欲界道諦下乘行,上二界道諦下四行就不修了,所以,第五周減緣也減行,將上二界道諦緣減除,同時減道諦下之道行。
第六周起到第八周皆減行不減緣。每一遍都從頭開始,我們不能三十一遍統統說,太麻煩了,須自己會意,三十二、三十一、三十如是倒數,看著數字就對了。至第九周,只觀上二界滅諦離行,不觀道諦道行,因此,第九周也是減緣減行,減欲界之道諦,是緣。也減欲界之道行。
以這類方式一周一周修,第十周亦然,從苦諦下苦行修起,三十二、三十一、三十、二十九、二十八、二十七,看數字,依表次第,二十六、二十五,再欲界集諦下二十四、二十三、二十二、二十一,接著上二界集諦下二十、十九、十八、十七,然後欲界滅諦下十六、十五、十四、十三,每遍皆同,再上二界滅諦之十二、十一,第十周減上二界滅諦下的離行,只修到妙行。第十一周修至上二界滅諦下盡行,減妙行。第十二周減上二界滅諦下盡行,修至滅行。第十三周只修到欲界滅諦下離行,減上二界滅諦下滅行。滅諦的緣減了,滅諦之滅行也減,所以,第十三周減緣也減行。以此方式一次一次,一遍一遍,一周一周的修。
到第三十一遍,別說修,我們光說就難,欲證阿羅漢果,豈那麼容易啊!今人吃三粒黃豆就想上西天者太多了,大家看現代佛教雜誌,好幾個說證阿羅漢果了,在家人還證阿羅漢,而且還說他成就了多少個三果、二果哩!有機會我很想請教他:有沒有修道?懂不懂這些道理?連懂都不懂怎能證,那不是騙人嗎?未得謂得,未證謂證,犯大妄語,罪過不小,對自己將來斷惑了生死有很大障礙。今人膽大,眞是太空時代,無奇不有,隨便就可證果,像吃水果般方便,難道古代修行者都是儍瓜嗎?設若見聞說某某人證到什麼果,請勿相信,因這些道理講都不容易,教理沒全懂,怎麼修啊!根本觀不起來。
中忍位如是觀三十一遍,有「七周減緣亦減行,二十四周唯減行」不減緣,三十一周修完,才算中忍位滿。中忍位滿,餘欲界苦諦下苦行。何以一直往後退呢?因已證得前面眞理,非說說而已,須修至道諦,親證每一諦諦理,方不必再觀,所以,證初果見道位,如斷四十里流,爲何如此難斷呢?看這些名相,便知其難度之高。
中忍位滿,唯餘欲界苦諦下之苦行,苦行分兩階段,三十一周滿,入上忍位,上忍位時間很短,看表之「三、上忍:減至最後一行二剎那在」,再看中忍減緣減行表,欲界苦諦下苦行,三十二數字下有「二剎那」,這裡「剎那」不是指最短時間,而是修到這個時候,分兩階段,以成就爲止。中忍位滿,「即入上忍」位,「前一剎那盡,名上忍滿」,第一剎那盡,就是上忍位滿。上忍位滿,「即入世第一」位。簡單說,上忍位一剎那,世第一位一剎那。
世第一是七賢位之第七。何謂「世第一」?即世間第一,在世間法中最高、最殊勝。至此,「以最後一行一剎那,引入見道,而證初果」,意即到世第一位,剩苦諦下苦行的一個剎那,由這一剎那引入見道位,而證初果須陀洹。從世第一到初果,時間很短,修成名一剎那。由世第一位第二剎那滿,便證入八忍八智初果位,見道證初果,即聲聞聖位。
以上,將四加行位簡單說清楚,在明其功用前,先把這些位次總合略說,藉倶舍論偈頌,令大家更容易了解其內容,頌曰:「從此生煖法,具觀四聖諦,修十六行相;次生頂亦然,下中忍同頂;上唯觀欲苦,一行一剎那,世第一亦然」。
「從此生煖法」此,指總相念觀,總相念修成,生內凡第一位煖法善根,因此,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,謂之四善根,善根已經生起。「具觀四聖諦」,煖位與頂位,皆觀四聖諦,修四諦法。「修十六行相」,煖、頂二位同樣皆修四諦十六行觀。故「次生頂亦然」,其次,從煖位生頂位,證頂位也是修四諦十六行。「下中忍同頂」,忍位分下忍、中忍、上忍。下忍位、中忍位和頂位相同,修四諦十六行觀,下忍修三十二行,中忍減緣減行,總有三十一周。何謂「同頂」?跟頂位一樣,須修四諦十六行觀,但分定位與散位,散位是欲界,定位指上二界。然頌文簡單,稱爲同頂。「上唯觀欲苦」,上,指上忍位。上忍位只觀欲界下苦諦的苦行,餘苦諦苦行的兩個剎那。「一行一剎那」,苦行有二剎那,第一個剎那是上忍位。「世第一亦然」,世第一位也是一行一剎那,屬苦行下的第二剎那。明此理,能背誦此偈,則能明了上面所說內容。
另有首偈頌,說明四善根(四加行)位成就,所得的利益。偈曰:「煖必至涅槃,頂終不斷善;忍不墮惡道,第一入離生」。「煖必至涅槃」,證得煖位,縱使惡業現前,造了惡業,墮落時間不會太久,將來必定證得出世間涅槃。「頂終不斷善」,到頂位,雖然還是凡夫,但絕不造斷善根一闡提事,無論逢何逆境,縱造業墮落,速得出離,不斷善根,善念猶存。「忍不墮惡道」若修至下忍位以上,絕不造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惡道業,故不墮三惡道苦。不墮落並非造業不墮,而是內凡位賢者,不再造三惡道業。「第一入離生」,第一是世第一位。至世第一位,可證入離生位,離三界受生情況,不致墮落,若證初果,在天上人間,修行七番,便證阿羅漢果。離生的生,指離凡位,證聖位。到世第一位,定可證入見道位,離去四惡趣之生。
明此理,修行至煖位,便可安心,不會造五逆十惡嚴重罪業。到頂位,縱造些小罪,不造一闡提斷善根業。至下忍位以上,不墮三惡道。所以,如是因如是果,修行必有一定果德。
聲聞位最重要是三資糧,三資糧修成,證入煖位,煖位成就,便能斷定行者必出三界,只是遲早而已。
明白此理,顯示修行利益殊勝,學佛信心方能增長,否則,有人誤爲辛辛苦苦修,今生未了生死,來生靠不住又墮落,修行何用?主要看今生是否將人之因種修好,人之因種好,善因增強,善力牽制業力,雖在外凡,不致墮落,所以,要努力精進。
 寅三、結示
上來內凡、外凡,總名凡位。亦名七方便位。
上面所講四加行是內凡位,三資糧是外凡位,通稱凡位,總名七賢位,又名「七方便位」,屬證入聖位的事先準備,欲證初果,須具備上述七種條件,故名七方便位。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