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

天台四教儀講錄24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24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丑二、聖位分二
聖位分兩段:寅一、標列,二、別釋。先講:
   寅一、標列
標出聖位,列出其階位。
次明聖位,亦分三:一見道(初果),二修道(二、三果),三無學道(四果)
聖位分三:初果名「見道」位,二、三果是「修道」位,正修學求斷思惑,四果向之前,皆名有學,正在修學也。四果阿羅漢稱「無學道」,即無學位,按聲聞法言,屬最高階位,該學已學,該斷之見思惑已經斷盡,所謂「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」,四智圓成,無可再學,名無學道。
   寅二、別釋分三
分別解釋,依標列方式分三科:卯一、見道,二、修道,三、無學道。未講別釋前,先稍稍介紹聲聞七聖位。
發給各位的表,是聖中非說不可的,我節錄縮小影印,聽時須對照表:

    ┌信行┐    ┌向─行中15
    │  ├──初果
    ├法行┘    └果─住果16心斷見惑
    │
    │       ┌向─勝進─斷欲思一至五品(家家)
    ├信解┐ ┌二果
    │  │ │  └果─住果─斷欲思六品
聲聞七聖┤  ├─┤
    │  │ │  ┌向─勝進─斷欲思七、八品(一種子)─(一間)
    ├見得┘ └三果┤
           住果斷欲思九品盡
    
    ├身證───四向───勝進─斷上二界思七十一品
    
    ├時解脫─┐
    │    ├四果───住果─斷思惑盡
    └不時解脫┘

爲何介紹七聖位呢?因聲聞的有門,如倶舍、婆沙皆講七賢七聖位,平常我們說四果慣了,不知七聖位,若不說明,各位以後研究聲聞教典,看到七聖位會看不懂,且不容易對照四果,故須說之。四教儀註解,如集註,尤其輔宏記,講得非常詳細,若按其方式,四果就可講半年,現僅列出重要名相,講多少算多少,不細講,以免初學覺難,爲了不令各位入定,儘量淺講、少說。四教儀最後有四教頌,其藏教首句「七賢七位藏初機」,七位即七聖位,倘不明七聖位,這句就看不懂了。請看表,我們依表解釋:
聲聞七方便是「七賢位」,四果之聖位稱「七聖位」,七聖第一「信行」,二「法行」,這兩種在初果之前,即初果向至初果,又名隨信行、隨法行。何以如此分呢?因同是聲聞根性,也有利、鈍之別,隨信行是鈍根者,信心堅固,智慧不足,須仗聞法,他人教導,方知修行,名隨信行,簡稱信行人。法行是利根者,這種人智慧高,自己能研究教理,懂得依教奉行證果,不一定靠他人解說,但也非全然不聽,憑己資質能了解聲聞法,修行七方便,直至證初果,故名隨法行,簡稱法行人。信行與法行在修學七方便時便有,到此方分別,莫誤爲信行是初果向,法行是初果果,不論信行、法行,都有初果向、初果的果位。而每一向、果,又有詳細分別,初果向之前,正在修行,未證初果,謂「行中須陀洹」,注意聽哦!今天稍微難些,稍「入定」就溜過了。「行中須陀洹」的行是修行,須陀洹是初果之名,正在修行中的須陀洹即初果向,尙未證初果。何以名初果向?因其八忍八智的十六心只到第十五,即八忍具足,智少一分,有道類忍,少了上界的道類智,故未證初果。表中「15心」,對照下之八忍八智表,上二界的道類忍就是十五心,十五心滿之前,都屬初果向。至第十六心,道類智成就,便證初果。所以,表中「初果」下之「果」,有「住果」二字,住果表已證初果,住初果果位,謂「住果須陀洹」。信行、法行,無論利鈍,凡修行皆可得此成就。
其次第三「信解」、第四「見得」,新譯如倶舍論稱見至。信解、見得也是依鈍根、利根分別,初果名見道位,二、三果是修道位;信行人證初果,徹底明了四諦理,謂「信解」,由此進入修道位。利根法行人,轉進修道位,名「見得」。信解、見得包含二、三果,實際約其義理言,直至四果向,現只約二、三果說明。又信解、見得進入修道位,是證初果後即證入,不是到二果,因此,有些地方將初果劃歸修道位,這有兩種說法:一、證初果還是見道位,初果開始修斷思惑工夫,便入修道位。二、初果向名見道位,證入初果之住果,名修道位,因其證果後,必定要修道,故將初果劃入修道位,並非初果即修道,而是證初果必定要修道所以初果至三果前皆名修道位。各位看的表,仍依一般說法,若依四教儀註家解釋,初果大多屬修道位。恐初學者混淆,我將之歸入見道位。
二果有二果向、二果果,三果亦然,其名目也有多種說法。二果向又名「勝進須陀洹」,因未證二果,猶在初果範疇。但「勝進」,殊勝往前邁進的修行者,「斷欲」界「思」惑「一至五品」,然眞正二果向是斷第五品。而二果向中須論「家家」,小註家家,待後再說,非指我們的家,是初果後至二果之前的中間,他們受身的家家。證二果謂「住果斯陀含」,二果的「果」,「住果」,即眞正斯陀含,「斷欲界六品」思惑,只剩一生,此云「一來」,一來天上,一來人間,便證阿羅漢果。三果向又稱「勝進斯陀含」,「斷欲界思」惑「七、八」兩「品」。又名「一種子」,只剩一受生種子,即思惑第九品。舊譯「一種子」或「一種」,新譯「一間」,只餘一品思惑的間隔,即可證三果阿那含,「斷欲界思」惑第「九品盡」,剩色界、無色界七十二品思惑,證阿那含,此云不還,生五淨居天,不再來人間受生。
聖位第三「信解」,第四「見得」,皆含二果、三果,只約鈍根、利根分別而已,莫誤爲信解是二果,見得是三果。
第五階位名「身證」,屬四果向,從斷色界思惑第一品開始,到無色界非非想天的思惑第八品,七十一品皆名四果向,又名「勝進阿那含」,乃第三果之勝進位,其範圍甚廣,有很多麻煩事,說之費時,文字很多。
第六「時解脫」,第七「不時解脫」,皆屬阿羅漢果。「身證」,不分鈍根、利根;不分信行、法行,已親身證得八解脫,尙餘些些煩惱未斷,此時即四果向。時解脫、不時解脫便分鈍根、利根,鈍根人按他人指導,慢慢修學,有一定時間得到解脫,稱「時解脫阿羅漢」。利根法行人依己智慧能力用功,不受時間限制,而得解脫,謂「不時解脫」。皆屬「住果」,「斷」三界九地八十一品「思惑盡」,證阿羅漢。此僅四果、住果,沒有勝進,因四果是最高境界,屬無學道,沒有往前勝進之處了。
既說四果,何以又分七聖位呢?此約修行之利鈍根性而分,我舉一例,方便大家了解:四果如四層樓,初果是一樓,二果二樓,三果三樓,四果四樓(有人買房屋、住飯店,忌諱四樓,修行者「四」很好,能證四果)。七聖位是說明登一、二、三、四樓的方法,利根者不須指導,看圖就懂,知道怎麼進去,如何上樓。鈍根信行人,不懂看圖,須人引領,故另分七聖位。七聖位是上樓方法,然欲入一樓,須具七方便,一樓到二樓,三樓上四樓,都有台階,喻斷煩惱之次第。
平常聽四果名相,似很簡單,實則小問題多,不易明了。
卯一、見道(初果)
一須陀洹,此翻預流。此位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,見眞諦,故名爲見道。又名聖位。
明初果階位。梵語「須陀洹」,此云預流,預入聖人之流;金剛經直譯爲「入流」。證初果,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,「惑」煩惱也。因此,「見眞諦」理,見,親證之謂,即證眞空之理,偏於空,「故名爲見道」位,從初果開始,便入聖位,「又名聖位」。然彼如何證初果呢?行者力修四諦十六行觀成就後,能發八忍八智,大家看表:

八忍八智斷見惑
       ┌類忍 3         ┌法忍 1
     ┌苦┤           ┌苦┤
     │ └類智 4       │ └法智 2
     │             │
     │ ┌類忍 7       │ ┌法忍 5
     ├集┤           ├集┤
     │ └類智 8       │ └法智 6
 上二界─┤          欲界─┤
     │ ┌類忍 11      │ ┌法忍 9
     ├滅┤           ├滅┤
     │ └類智 12      │ └法智 10
     │             │
     │ ┌類忍 15      │ ┌法忍 13
     └道┤           └道┤
       └類智 16        └法智 14

八忍八智仍依上二界及欲界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而發,證得初果。欲界下苦諦稱「苦法忍、苦法智」,法指現在,欲界之苦當下可親自體驗觀察,謂「苦法忍」。「忍」指修因,欲證苦諦理前,成就忍位,已親證苦諦理,忍可於心,由此所發智慧,名「苦法智」。忍是因,智是果。以此類推,上二界苦諦亦然,進一步觀照上二界苦諦,成就「苦類忍、苦類智」,類,相似也,與欲界之苦相同流類,屬新譯;舊譯「苦比忍、苦比智」,後多以新譯爲主。修因成就是苦類忍,發出智慧是苦類智。依次則苦法忍第一,苦法智第二,苦類忍第三,苦類智第四。再觀欲界集諦下之「集法忍、集法智」,然後觀上二界集諦之「集類忍、集類智」,即第七、第八。接著又觀欲界滅諦「滅法忍、滅法智」第九、第十,觀上二界滅諦下「滅類忍、滅類智」,第十一、十二。觀欲界道諦下「道法忍、道法智」,即十三、十四,再觀上二界「道類忍」,十五道類忍成就,是初果向,七聖中之「行中須陀洹」。「道類智」成就,十六心滿,證初果見道位,斷見惑八十八使,餘三界內思惑八十一品,三界九地,每一地有九品,九九八十一。欲界九品思惑滋潤七番生死,故證初果者,必定能證四果了生死,如大樹已連根拔起,久之則枯死;初果之人,已除惑根,於修行中任運而斷思惑,因證初果者,沒有不修行進斷思惑的,所以,一定能證四果。學道者最企盼證初果,原因在此。請看欲界九品思惑表:

                  ┌── 一
           ┌─上上品──┤
           │      └── 二
           ├─上中品───── 三
           ├─上下品───── 四
    欲界九品思惑 ├─中上品───── 五
       潤七生中中品──┐
           │      ├── 六
           ├─中下品──┘
           ├─下上品──┐
           ├─下中品──┼── 七
           └─下下品──┘
    古德頌
    初品潤二生
    二三四各一
    五六共潤六
    第七斷三品
欲界思惑分九品即下三品下上、下中、下下),中三品中上、中中、中下),上三品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。細分則上、中、下爲大三品,上上、上中、上下乃至下下爲小九品。欲界九品思惑潤七番生死,如何分別呢?欲界上上品思惑,潤兩番生死;上中品潤一番,即第三;上下品也潤一番,是第四;中上品潤一番,第五;中中、中下合併滋潤一番生死,是第六;下三品滋潤一番生死,即第七。古德頌云:「初品潤二生,二三四各一,五六共潤六,第七斷三品」,將頌記住,便明白九品思惑何以潤七番生死了。
七番,細分應是十四番,初果以上聖人,受生人間、天上,不墮四惡趣;人間死,生天上,爲一番;天福盡,又生人間,是第二番;如是一天上一人間往返,各有七番,天上七番,人間七番,謂七番生死。七番生死訖,必證四果,超出三界。
佛法爲何常用「七」呢?因世間法上處處用七,成實論有「世間講七事」,如古印度治病,七天可痊癒;人住胎七日一變;人死,中陰身也是七天一變;親族論至七世七代;毒蛇最毒是七步蛇,被咬,走七步必死等,因此,出世間法也常用七,但也有例外的,並非全然如此。
 卯二、修道分二
修道位分辰一、一來果,二、不還果。
   辰一、一來果(二果)
二斯陀含,此云一來。此位斷欲界九品思中,斷前六品盡,後三品猶在,故更一來。
二果「斯陀含,此云一來」,一來人間,一往天上,因已斷欲界九品思惑的前六品,從上上品到中下品,前六品能滋潤六番生死,現將前六品斷盡,「後三品猶在」,乘下上、下中、下下三品,還要再來人間受一番生死,故翻「一來」。
在此,說明二果向,初果之後,開始斷思惑,由粗至細,先斷欲界上上品思惑,欲界思惑前六品斷盡,才證二果。斷第一品至第五品,皆名二果向。看前面「聲聞七聖」附表,二果下有二果向,「斷欲思一至五品」,斷欲界思惑第一至第五品,這段時間要論「家家」,故稱家家聖者。這段須借倶舍論頌說明,頌有八句:
欲斷三四品    三二生家家
斷五至二向    斷六一來果
斷七或八品    一生名一間
此則第三向    斷九不還果
「欲斷三四品」,欲界思惑斷三品或四品,「三二生家家」,名家家聖者,有三生家家、二生家家。行者若斷思惑前三品,尙餘後六品,須受三番欲界生死,名三生家家。斷欲界思惑前四品,後五品猶在,須二度受欲界生死,名二生家家。這二種各有天家家、人家家之別。三生家家的天家家,稱天三人二,例如證初果後,斷三品思惑,沒於人間,受生天上(天一),天沒生人間(人一);次沒人間,再生天上(天二);復從天沒,生人間(人二);後又沒人間生天上(天三),天上三番,人間兩番,謂天家家。人家家則人三天二:若於天上證初果,斷前三品思惑,沒於天趣,受生人間(人一);復從人沒,生天(天一);次沒於天,再生人中(人二);又從人沒,生天(天二);最後又沒天上,受生人間(人三),如此,方證二果,謂三生人家家,視其斷前三品思惑是在天上或人間,若在人間斷,屬天家家,在天上斷,是人家家。
如果斷思惑前四品,除五番生死,剩下下三品一番及中中、中下兩品合併的一番,即第六、第七,稱二生家家,尙須受兩番生死,或天二人一,或人二天一,情況同前,不必細說。「家家」是指人至天上,天上至人間,一家至一家。人間張黃李蔡,各家不同,各族不同,天上六欲天也各不相同,故名家家。
「斷五至二向」,如果斷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、中中五品思惑,就是二果向。「斷六一來果」,斷第六品,即中下品思惑,則證一來果,也就是二果。
後之三果,在此順帶說明。「斷七或八品,一生名一間」,若斷欲界思惑第七下上品,第八下中品,只剩一生,餘後一品而已。新譯如倶舍論曰一間,意即剩下下品思惑之間隔,不能得證三果。舊譯一種子,餘欲界思惑一品的種子未斷。新、舊譯名不同,意思相同。
「此則第三向」,斷七品八品就是第三阿那含向,三果向。「斷九不還果」,不還果即阿那含果,斷欲界九品思惑盡,證三果阿那含。其中論家家,不能細講,僅依表之名目簡單說明,聽過留些名相印象,將來若有因緣,看倶舍論或聲聞教典,乃至天台四教儀註疏,就比較容易懂了。
  辰二、不還果(三果)
三阿那含,此云不來。此位斷欲殘思盡,進斷上八地思。
三果果位名阿那含,此云不來,新譯不還,不必再來欲界之意。因已斷欲界殘餘的些些思惑,進而須斷色界四地、無色界四地七十二品思惑,方證阿羅漢果。所以,證阿那含果前有三果向,由三果到證四果間,有許多道理要研究。三果階位,有七種不還和九種不還的分別,請看表所列之名目:
三果:七種不還:一、中般,二、生般,三、有行般,四、無行般,五、上流般,六、行無色,七、現般。
九種不還,即:中、生、上流,各分三類。
中般—速般、非速般、經久般。
生般—生般、有行般、無行般。
上流—全超、半超、徧沒。
「七種不還」即三果阿那含,有七種名相,這些名相,從未聽聞,第一次嚐到,很好吃、很香,比花生米還香,細細咀嚼、體會,注意聽哦!何謂「中般」?中,中陰身、中有身,死後,前有已斷,後有未生之間曰中有。就在中有身中般涅槃謂中般。行者在人間修行證三果,因欲界煩惱已經斷盡,不住欲界,沒後生色界五不還天,又名淨居天,當欲生五淨居天時,因人間修行工夫殊勝,中有身中便證阿羅漢果,入般涅槃,稱「中般」。二「生般」,在欲界證三果沒後,生色界天,不久,證阿羅漢果,入般涅槃,名「生般」。
第三第四是論其修行是否加功用行,而分有行般、無行般。三果聖人生色界天已,長時努力精進,證阿羅漢果,稱「有行般」。「無行般」,謂行者生色界天後,不必下多大工夫,按己功力,任運而般涅槃,證四果阿羅漢。
第五「上流般」,流,流動。水是往下流的,然行者聖道往上流。何謂上流?這類行者根性較差,生色界天已,要一天生了再往上生,直至色究竟天,一一往上生,一一斷思惑,思惑斷盡,才證涅槃。往上生名上流,流是動,也是行義,逐漸往上行,例如生到色界天,往上無煩、無熱、善見、善現,直至色究竟天,五淨居天由下往上,都要一一經過,名上流般。上流般下又有分別,待九種不還時再說。
第六「行無色」,無色,指無色界。行者在欲界證三果後,壽盡,其工夫不須生色界,直生無色界天,將七十二品思惑斷盡,證阿羅漢果,入般涅槃。七「現般」,現在般涅槃,不必生上二界,就在欲界證三果後,努力進修,在人間證四果,入般涅槃。如佛世之舍利弗、目犍連等尊者,都屬現般,當生證得阿羅漢果。
七種不還名相,細講道理甚多,恐大家厭繁,僅簡單解釋。接著介紹九種不還,「九種不還,即:中、生、上流,各分三類」,九種不還實際包含在七種不還中,依中般、生般、上流般三種,每種分三類,則成九種。
中般分速般、非速般、經久般。人間證三果者,沒後未生至色界天,在中陰身就般涅槃者,有的很快速,人間沒,入中有即證,是「速般」。有些較慢,「非速般」,中陰身七天,在生色界天前般涅槃了。「經久般」者,道力特殊,不生色界,於中陰身停留稍久,方證四果般涅槃。
生般分生般、有行般、無行般。實際上,這三種包含前之有行般、無行般。道理前已說過,不須再講。「生般」生色界天就般涅槃,乃順前速般而說的。「有行般」,下工夫方能入涅槃,配合前面非速般言。「無行般」,任運自然而入涅槃,配合經久般說。將七種不還之二、三、四合併,謂「生般」。
上流般也分三種:全超、半超、徧沒。這些名相都是初次聽到,何謂「全超」?工夫好,人間沒後,生色界初禪梵眾天,便直超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,其中諸天皆不用生,至非想非非想處天,不久,證阿羅漢果,入般涅槃。「半超」超一半,如在人間證三果,沒後,生色界初禪梵眾天,便超至第四禪,或五淨居天,由此證阿羅果入涅槃。「徧沒」是最鈍根的,須從梵眾、梵輔、大梵漸次而生,「沒」生又死,死又生,每一天思惑都須到該天斷除,最後,至非非想處天,思惑方盡,即徧色界、無色界,才證四果阿羅漢而入涅槃。
    卯三、無學道(四果)
四阿羅漢,此云無學,又云無生,又云殺賊,又云應供。此位斷見思倶盡。子縛已斷,果縛猶在,名有餘涅槃。若灰身滅智,名無餘涅槃。又名孤調解脫。
第四果阿羅漢。梵語阿羅漢,「此云無學」,平常不這樣翻,實際上,無學就是阿羅漢。「又云無生,又云殺賊,又云應供」,乃平常講的阿羅漢三義,是乞士、破惡、怖魔比丘三義的果。證阿羅漢,已超三界,堪受人天供養,名應供。已斷三界輪迴生死之因,證無生之理,不再受生死名無生。殺賊是比喻,煩惱如賊,專偷眾生功德法財,今見思惑盡,謂殺賊。大智度論云:「戒如捉賊,定如縛賊,慧如殺賊」,持戒像捉到賊,修定如將賊捆綁,不令偷跑,因此定能伏惑。慧能殺賊,即斷惑。這道理常說,不必細講。
「此位斷見思倶盡」,阿羅漢聖者斷盡見惑八十八使、思惑八十一品。但在人間證四果者,「子縛已斷,果縛猶在」,子指貪瞋癡等煩惱種子。果縛指目前纏縛的身體,身是過去生種下做人的因所結的果。佛世,如舍利弗、目犍連等千二百五十人,皆屬之,「名有餘涅槃」,已證眞諦涅槃之理,但子縛已斷,果縛猶在,謂有餘涅槃。「若灰身滅智,名無餘涅槃」,倘身亡荼毘後,名無餘涅槃。「灰身滅智」,平常說灰身泯智,泯,隱藏之意,因煩惱已斷,不必再用,將智隱之,非滅除,否則,阿羅漢變成沒智慧者;如賊已除,不須用刀,把刀收起來,曰泯智。世壽已盡,身體火化成灰謂灰身,這類名爲無餘涅槃。「又名孤調解脫」孤,孤單、單調。證阿羅漢果聖人,只獨善其身,做自了漢,不想度化眾生,這是定性聲聞人。若發菩提心,迴小向大者,不屬此類。
 子三、結歸聲聞
略明聲聞位竟。
至此,聲聞修行階位,已略作說明了。四果阿羅漢已成就四智,四智即「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做已辦,不受後有」;我生已盡,不再受生死了,辛苦所修之行,已經成就,梵行已立;該做的皆已完成,所作已辦;從此,不再受三界六道的生死苦惱謂不受後有。此即阿羅漢之四智圓明,成就四智,其目的已達到了。要證阿羅漢果,最後一品思惑,即非非想天的最後一品很難斷,按聲聞法須修金剛三昧,智慧堅如金剛,方能斷之。六種阿羅漢,前五種須仗金剛三昧,第六不動阿羅漢得修重空三昧。前面皆修空觀,欲斷最後一品思惑,須重複修空觀觀空,由此證阿羅漢果,謂不動阿羅漢。不動阿羅漢證果境界,如修電光三昧,像夜間見閃電,瞬間出現光明,煩惱即斷,阿難尊者由修電光三昧證阿羅漢果。依倶舍論云,阿羅漢有六種,這些名相必需知曉,否則,以後見之,不解其所說。六種阿羅漢,前五種屬時解脫,第六種爲不時解脫,最爲殊勝。
一、退法—退法阿羅漢因根性較鈍,證阿羅漢果後,明明不會退,但因前面修行時,退了幾次,而生害怕,希望速入涅槃。二、思法—思法阿羅漢也怕退失,思惟想辦法速入涅槃,佛世,有些比丘證得阿羅漢果,深恐退失,要求他人斷其生命,其實,證阿羅漢果者,生死已了,惑種已斷,但習氣尙在,仍有些許恐懼,這類也是根性較鈍者。三、護法—護持所證阿羅漢法,不令退失。護法阿羅漢較前二種殊勝,不求速入涅槃,但時時防護,怕所證之法退失。四、安住法—安住所證阿羅漢法中,不再加行往前進,即所謂定性聲聞,停在阿羅漢境界,走到三百由旬,以爲已達目的,劃地自限,不再發心。五、堪達法—堪能通達後之不動法阿羅漢,雖同屬鈍根,但較前四種強,不像前四種那麼害怕,也不故步自封,認爲自己能向前邁進,達成不動性。六、不動法—證阿羅漢果後,不被餘法所動,根性最利,具備許多回小向大的殊勝因緣,勇往向前。
平常或說慧解脫阿羅漢、倶解脫阿羅漢,這名詞出自成實論,成實論聲聞二十七賢聖中,第二十六是慧解脫,二十七是倶解脫,慧解脫較倶解脫功力差些,雖同證阿羅漢,但倶解脫者定慧圓明,三明六通殊勝。倶舍論稱時解脫、不時解脫,屬聲聞位的六、七兩種。據聲聞教典,在家依上文所說修行,頂多證三果阿那含,所以,在家菩薩戒裡,說三果阿那含,不說四果阿羅漢。在家有沒有證阿羅漢果呢?按倶舍論說有,但這種情況很少很特殊,如果在家阿那含進修,證四果阿羅漢時,馬上自動剃除鬚髮,受戒,現出家相,沒有居士阿羅漢,出家方能證得無生果位,因此,成佛必定需要出家。
現代有些在家人自謂證得阿羅漢果,然未現出家相,與教理相違,和聖教量不相應,我們不能相信,恐怕是個路邊漢,絕非斷煩惱了生死的阿羅漢,大家可查對倶舍論原文,以作證明。有人自謂證果,還指點領導許多在家人證二果、三果,這類人可能認爲出家人不行了,我們在家要取而代之;以前說有些在家人想做第四寶,現在想做第三寶,問題更嚴重了。
聲聞位僅簡單介紹,四果內涵很多,倘細講,超碼一次只能講一個果位。時間實在過得很快,雖然每星期講一次,不知不覺又要過年了,我覺得五十歲後,像走下坡,而且像馬拉松,愈走愈快,記得才剛過年,過完年開始啓講,年又來臨,眞是「一年又一年,漸漸改容顏,始做孩童戲,看看白髮斑」,各位學佛久了,想必成就較多,我單靠口說,沒有修行,很慚愧!我已年過六十,剩下時間有限,能講多少算多少,假使大家願意聽,我便盡量講,講到圓滿爲止。我幾十年所學,所下工夫在此,希望能多加發揮,已不敢答應到外面講經了,昨天還回絕一位請講者,我實在不能再往外跑,這裡能保持續講就不錯了,大家如果覺得還値得聽,過完年,農曆正月二十四日,再續說下文,恭祝各位:新年快樂,得大智慧,身心安樂,福慧雙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