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

天台四教儀講錄28 會性法師講述


天台四教儀講錄 28
              會性法師講述     性文法師謹記
※錯別字修正版
   卯三、説法度生
成佛後,說法度眾生。
受梵王請,三轉法輪,度三根性。
佛不會輕易主動說法,須人發心勸請,表對法尊重。正法念處經載:往昔釋迦佛行菩薩道時,彼異母弟有兩位王子,發願將來爲其護法,一位做大梵天王,請轉法輪,一位當金剛力士護持。世尊成佛後,由大梵天王請轉法輪,轉法輪即說法,爲何說法稱轉法輪呢?輪有二義:一、輪是圓的,能運轉推進,是運轉義。二、摧輾義,車輪轉動,能輾碎物品,喻佛法運入眾生心中,能摧輾眾生煩惱,故名轉法輪。
佛慈允大梵天王請求,觀察哪些根性眾生應先教化得度,知五比丘爲先,於是,到波羅奈國鹿野苑,「三轉法輪」,三轉是示相轉、勸修轉、作證轉。以三方面爲五比丘說四諦法。「示相轉」開示苦、集、滅、道之理,「此是苦,逼迫性」,苦逼迫眾生身心,令身心受苦。「此是集,招感性」,集是煩惱種子,煩惱起現行則造業,惑、業屬集諦,以招感爲義,能招感苦果。苦諦是果,集諦是因,屬世間因果。「此是滅,可證性」,滅,涅槃。斷集諦煩惱,可證滅諦涅槃。「此是道,可修性」,欲證涅槃,須修三十七道品,否則,無法證果。道諦是因,滅諦爲果,屬出世間因果。
「勸修轉」既明白示相轉之理,就該學習修行,佛因此說「此是苦,汝應知」,應知無量劫來輪迴生死,苦不堪言,須除苦果,莫再造因。「此是集,汝應斷」,集諦煩惱,招感業因,應速斷除。「此是滅,汝應證」,「此是道,汝應修」,勸五比丘當修道諦,證滅諦涅槃。
「作證轉」佛舉己爲例,示五比丘,「此是苦,吾已知,不復更知」,我已徹底明白苦諦,且不再受苦了。「此是集,吾已斷,不復更斷」,我已斷盡一切煩惱業種,無煩惱因,當然不受苦果。「此是滅,吾已證,不復更證」,我已究竟證得滅諦涅槃。「此是道,吾已修,不復更修」,所應修之道,我已經歷,圓滿成就。佛以親身經驗證明,告訴五比丘,我依四諦法修行,而得成就,你們當如是學習,謂之「三轉法輪」。這道理前已說過,現在重講,略說一遍。
三轉法輪,目的在「度」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「三」種「根性」眾生,令之成就。
   卯四、緣盡入滅
度生因緣已盡,入於涅槃。
住世八十年,現老比丘相,薪盡火滅,入無餘涅槃者,即三藏佛果也。
「住世八十年」,並非每尊佛皆如此,以釋迦牟尼佛言,世尊居五濁惡世,當時人壽一百歲,以中國北傳佛教說法,十九歲出家,三十歲成佛,說法四十九年,八十歲那年二月十五日,於拘尸那城附近娑羅雙樹間入般涅槃。梵語娑羅,此云堅固。兩樹合爲一棵名雙樹,佛在此右脇而卧入般涅槃。
藏教佛現丈六老比丘相,和一般出家人相同,但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八十歲就老了,故名「老比丘」。「薪盡火滅」是比喻,薪,柴薪,喻應身佛。應身佛入涅槃,如薪火燒盡。「火滅」喻度生緣盡。簡單說可度眾生已經度盡,未度者已留下得度因緣,佛遺教經裡說得很清楚,乃至最後將入涅槃,度須跋陀羅,當下證阿羅漢果便入涅槃,佛還未入滅,彼先入滅。佛入滅已,教法流傳後世,若當時因緣未成熟者,或在佛正法、像法,甚至末法中得度,能接受佛法,利根緣深者可得解脫,縱然根鈍緣淺,也可種下善根,作將來得度因緣。依彌勒三經云:彌勒現爲補處菩薩,將來示降此界成佛,所度眾生,差不多是釋迦世尊像法、末法時,起碼受三皈,稍懂一些佛法者。我們多屬此類,明此理,得大安慰,因在龍華三會中能夠得度,佛寶讚「龍華三會願相逢」即此意。不過,莫等太久,倘發心念佛,求生極樂,親近阿彌陀佛,則成佛可期。
「入無餘涅槃者」,無餘,沒有剩餘。按聲聞法,證涅槃果地,身體還在世間,稱有餘涅槃,謂「子縛已斷,果縛猶存」,見思種子纏縛已經斷除,不再受見思苦惱,但果報身的纏縛還存在。待入涅槃,薪盡火滅,灰身泯智是無餘涅槃。「者」語助詞。「即三藏佛果也」,這就是三藏教的佛果。從因至果的修行階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。
我們要回顧對照前面科判。藏教分三科—標名、別釋、總結。庚二、別釋分示教法、明行位兩段。辛二、明行位,說明修行階位,又分通標、別釋、結示三段,到此,「別釋」三乘根性之聲聞、支佛、菩薩的修行階位說竟,也就是壬二、別釋講完。接著是壬三、總結,講到這裡,我想恐與藏教庚三的總結混淆,因此,改作「結示」,但前也有結示,那麼,這段文也可名「結會」,會通前之三乘根性,斷惑證眞情況相同。然與法華會三歸一混淆,也不大適合,最後,我想這一科應名「結同」,且正文連著有三個「同」字,所以,明行位第三總結,正確科判作「結同」,研究科判者須注意。
  壬三、結同
上來所釋,三人修行證果,雖則不同。然同斷見思,同出三界,同證偏眞,只行三百由旬,入化城耳。
總結上文,「上來所」解「釋」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「三」乘根性「人」,其「修行證果」,「雖則不同」,雖然有不同之處,如聲聞極果是阿羅漢,緣覺、獨覺是辟支佛,菩薩果位是佛,其結果名目不同,「然同斷見思」然,轉語詞。但三乘人同樣都斷見思惑,謂之斷正使;不過,辟支佛不立分果,除斷見思惑,並斷少分習氣。藏教菩薩成佛,也是斷見思惑,習氣斷得較多,若論斷正使,三者是相同的。
「同出三界」,聲聞、辟支佛、藏教菩薩,皆斷見思惑,超出三界,所以,藏教佛果入滅後,不談再來,認爲入涅槃即灰身泯智。
「同證偏眞」涅槃,這是證理相同,阿羅漢、辟支佛證偏眞涅槃,藏教佛果也是見空而已,證偏眞空理,眞、俗、中三諦,屬偏眞,未顯示不空,非眞俗圓融,天台家謂之偏眞涅槃。同斷見思、同出三界、同證偏眞,三乘根性人有此三同。
證理既然相同,依法華經第三卷化城喻品,喻佛度化眾生方便,在三百由旬處化一大城,令三乘人休息,待體力恢復,再往五百由旬寶所趣進。意即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藏教佛果,皆非究竟,僅止化城而已。有關這類道理,現只按藏教根性說,凡夫也只能體會到此。後之通、別、圓三教,須往深一層慢慢研究,倘對藏教佛果的佛,與後三教有何差別,尙有疑問,請暫時保留,到講圓教就能徹底明白。約六道凡夫言,此名「界內教」,三界內眾生,所能接受的教法。
   庚三、總結
略明藏教竟。
四教中,關於藏教義理、教法、修行方法,至此,已簡略說竟。
  己二、通教分三
通教科判也分三科:庚一、標,二、釋,三、結。
   庚一、標
標出通教名目。
次明通教者。
藏教說竟,其「次」說「明通教」。何謂通教?前之藏教屬三界內事相,事之理論。通教屬三界內之理,約理言,顯示無生空理。中論偈云: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;亦名爲假名,亦名中道義」,台家據此,建立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,藏教講「因緣所生法」,明緣生緣滅,儘說因緣生的道理。通教是「我說即是空」,顯緣生無性,無性即空,按共般若,則顯示三乘空理。「亦名爲假名」是別教,「亦名中道義」圓教。把握記住此原則,方能明了後三教道理。藏教講因緣生法,屬事相,容易明白。現講「即空」,因緣即空,道理較深。
以四種四諦論,藏教是生滅四諦,通教是無生四諦,無生即眞理,顯無生眞諦之理,爲大乘佛法的初門,所以,通教是「正化菩薩,旁化二乘」,與藏教相反,要記得這句大綱,故大品般若云:「欲得聲聞乘,當學般若;欲得緣覺乘,當學般若;欲得菩薩乘,當學般若」,三乘根性同稟般若,即共般若,見第一義諦,因此名通。故有解釋謂:「通者,同也」,既然三乘同稟,何以不名同教或共教?四教儀辨明說:若名共教、同教,名目不雅也不順耳,用通字是「義便」,意義比較方便,意思才能貫通,「通」有通前通後之意,鈍根通前藏教,利根通後別、圓二教,同時也能表達相同共證無生之理,含共義、同義。
   庚二、釋分四
解釋通教義理,文多,分辛一、略釋名義,二、廣明位次,三、總揀藏通,四、結示部教四段,與原文科判有些不同,我認爲以此四科說明,較能表達通教意義。
    辛一、略釋名義分二
簡略介紹通教名目及所含義理,分兩科:壬一、通前後釋,二、就當教釋。
     壬一、通前後釋
約通前藏教,通後別圓,解釋通教意義。
通前藏教,通後別圓,故名通教。
爲何「通前藏教」呢?因眾生根機有利、鈍,鈍根者聞通教理,雖同稟大乘初門之理,但只悟空,不能了解不空,斷煩惱也只斷見思,證偏眞涅槃,與藏教無異,又名「近通」,雖是通教根性,但根鈍,成就與藏教較接近。
利根者由通教,可通後之別、圓二教,「非但見空,又兼見不空」,不但見空,也體會不空。見不空之理有二種情況:一、由空體悟不空,然所悟中道之理,是「但中」,中而已,不圓融,進一步可通後別教。二、根性更利者,不僅見不空,且能悟到圓融中道之理,稱「圓中」,又名「不但中」,不是但中,而是圓滿的中,可通後圓教。「通後別圓」,謂利根者,雖從通教入門,悟空理,若由不空見但中之理,則入別教。若悟「不但中」,則入圓教,名「遠通」,遠通於別教、圓教。
講天台教義,轉、接、同、會、借五字,須注意、了解。例如藏教七賢位,可以轉至通教、別教。通教利根者,由通教入門,若悟但中,別教接之,則成別教根性人;悟不但中,圓教接之,成圓教人。通教才論接,藏教只說轉,因最鈍根故。「同」別教圓教有論同之處,如別教初地與圓教初住階位相同。然論斷證,也可約四教言,若悟理,則別、圓才論同。「會」會歸。如果約法華經會三歸一言,藏教也可會到後面,即法華經之開三顯一,會三歸一。「借」借位。例如別教有時假借通教斷證說明,通教有時借別教位次論通教斷證。所以,研究通、別、圓三教,須懂這五字,這裡先提,讓大家有個印象;化法四教,講到後面,尤其別圓二教的淺深階位,聽似相同,理則不同,這五字時時會用上,一定得用心聽,否則,會分不清楚。
關於「通後別圓」道理,若覺不太了解,可舉現今學校情況作比方,例如資優生,讀小學五年級,但程度已至國中,可轉讀國中,高中、大學亦然,屬特殊情況,和接有點相似,藉世間法顯示「接」義。「通後別圓」,詳說有三義:一、因果倶通—乃通教當體,若非鈍根,也非利根,從因至果,因果都相通,始終都是通教。二、因通果不通—同屬通教根性,由通教入門是因通。果不通即剛說的接,悟但中接入別教,果是別教;悟圓中,接入圓教,果是圓教,待後講三乘十地階位,便會說明。三、通別通圓—假藉通教教義開導而通至別教、圓教,意思與第二因通果不通差不多,但因通果不通,是約因果論,這裡則同屬大乘初門,由此入門,但利根,故通至別教、圓教。別、圓因果與通教相通,然果德與通教不同,謂之通別通圓。
何以名通教?因鈍根通前藏教,利根通後別圓,故名通教。
     壬二、就當教釋
「就」約也。約通教當體解釋通教意義。
又從當教得名,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,體色入空,故名通教。
「又」還有。「從當教得名」,前約通前通後釋通教,現約通教當體建立名目,「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」,謂,指下文解釋上文。「三人」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。通教三乘根性者,「同以無言說道」,同樣體悟無言說道。何謂「無言說道」?諸法理體,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,但不是離語言文字外,另有個無言說,而是指語言文字皆因緣所生法,緣生當體沒有實在體性,由此明白當體即空,不是慢慢分析才空。
如人體由地水火風四大色法,及受想行識心法,四大五蘊和合而成,沒有實在人的體性可得,自己仔細研究一下,四大五蘊哪個是我?地大是我?但離開水火風任何一種,便不能起作用;且四大必須調和,一大不調,就出毛病。依報舉植物或宇宙萬有言,如房子,由鋼筋水泥、木材、人工等建築而成,乃至屋內桌椅、毛巾,一一分析,哪有體性?緣生無性,當體即空。藏教根性者修「析空觀」,如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等,逐漸分析方知空。通教人較根利,不必分析,在當下任何一法,都能體會空義,謂「體色入空」,體是體會,這情況如人飮水,冷暖自知,各人領會境界不同,視己根性,若屬通教,當下即悟緣生性空,雖日日講說,也不曾說過一字,謂之「無言說」。般若之理即是如此,不以言說表達;佛弟子中,須菩提尊者解空第一,在石窟打坐,用心觀照般若,帝釋天王讚云:「尊者眞是善說般若者」,尊者眞是善能體會般若者。須菩提答:「我乃無說」,我並沒說呀!無說而說,說而無說,是名無說。帝釋也眞會聽般若,說:「尊者無說,我乃無聞」,你無說,我也無聞,聞而不聞,不聞而聞。若是凡夫,聞此對話,必定莫名其妙,明明聽到了,怎說沒聽到呢?因未體悟空理,故不明了。須菩提尊者便是無言說道,並非排除語言文字而另外顯示。
有人認爲禪宗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不立文字,不立就是不要,實即不立是運用文字時,不受文字拘束,並非不用,否則,爲何有語錄,語錄不是文字嗎?說不立文字但文字最多,若不相信,翻開藏經看看,尤其卍續藏、嘉興藏、中華大藏經第二輯,禪宗語錄縱未占半數,也有三分之一。更有參禪者誤會祖師教人不要看經,便不看經,那豈不變成文盲?請問:那位禪宗祖師不懂教理?沒有一位不懂。不要看經,意思是正在禪堂用功,將文字暫擱一旁,該看經時,還是得看經。藥山惟儼禪師,平常主張弟子們不要看經,好好參;有一天,正看經時,被弟子發現,問:和尙不是教我們不要看經嗎?爲什麼自己卻看經呢?師答:我不是看經,只是拿文字遮遮眼。弟子說:那我也學和尙遮遮眼。和尙云:如果你要看,牛皮也看穿。他看經是遮眼,你看經是看經,不懂得遮眼,那不是不立文字,更非直指人心,距離甚遠。這道理甚深。
中國禪宗的祖師禪,不是襌波羅密的禪,是般若,悟境上實際是般若,不是禪而已,所以,有人認爲中國禪宗應稱般若宗,此即所謂「無言說」。「三人同以無言說道,體色入空,故名通教」,三乘根性人體會到六凡法界依正二報,一切色法,當體即空,親證此理,所以名爲通教。
通教處處講理,顯示空義,不易體會,大家須將淺深、階段分清,才不致弄錯。
  辛二、廣明位次分二
「廣」詳細。詳細說明通教階位及修行次第,分兩段:壬一、明當教位,二、通前後位。
   壬一、明當教位分四
「當教」即通教,說明通教當體階位,即三乘共十地。分癸一、略標,二、詳示,三、引證,四、會同四段。
    癸一、略標
簡略標出通教階位名目。
依大品經乾慧等十地,即是此教位次也。
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說明通教位次,是依照姚秦時代,鳩摩羅什三藏法師譯的三十卷大品般若經,又名摩訶般若波羅密經。大智度論就是解釋大品般若經。大品般若經所講十地,與華嚴經的歡喜地、離垢地乃至法雲地的十地不同,謂之三乘共修的十地,第一是乾(音干)慧地,「等」後面尙有性地、八人地、見地等九地。詳見大品般若經第五十七燈炷深奧品,或大智度論第七十五卷三乘共十地的修行相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